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认识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的三个维度

时间:2022-05-05 09:00:04  浏览次数:

〔摘要〕在党的十九大上,党的政治建设首次被正式提出,并被放在了统领地位,作为根本性的建设。这一重大创新背后有着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从理论逻辑上讲,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上的先进性决定了必须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根本性的建设;从历史逻辑上讲,旗帜鲜明讲政治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从实践逻辑上讲,十八大以来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根本性建设取得了卓越成效,形成了基本经验。

〔关键词〕政治建设;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习近平;中国共产党

〔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048-(2019)04-0045-11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布局,即强调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敗斗争,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党的政治建设旨在通过正确的政治纲领、政治路线、政治立场、政治目标,以及严明的政治纪律,保证全体党员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实现党肩负的政治使命。作为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重大创新,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根本性的建设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

一、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上的先进性决定了必须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根本性的建设

政党是围绕一定的政治纲领,按照一定的政治路线,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目标而组织起来的政治组织。政治性是政党的本质属性,讲政治是政党的内在要求。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崇高政治理想、高尚政治追求、纯洁政治品质、严明政治纪律。如果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上的先进性丧失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无从谈起。这就是我们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的道理所在”。中国共产党作为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决定了必须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根本性的建设。

(一) 崇高的政治理想——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九十多年的中共党史表明,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而在党的十九大上,与时俱进地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写进了党章,实现了最高纲领和现阶段目标的有机统一。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灾难深重的近代史,先后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与甲午海战的失败、八国联军侵华及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等等,中华民族面临着被列强瓜分的危险,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降到历史低谷。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为了民族复兴,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1921年,以马列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纲领和最高政治理想,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我们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实现了国家民族的独立,废除了与一切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从被动转为主动。从1949年至1978年,虽然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有过包括文化大革命这样的严重失误,但仍然在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的高瞻远瞩之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包括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返联合国、“两弹一星”的突破等方面,为当代中国接续发展与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和物质基础。民族国家的独立和建国头三十年取得的成就在民族复兴的征途上可以看作是迈出了第一步——“站起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通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并且开创性地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相结合,从而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的GDP跃升至世界第二位,彻底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了民族复兴征途上的第二步——“富起来”。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了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使我们处在了距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近的历史时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时,即振奋和激励了全体中华儿女,因为这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相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撸起袖子加油干,一定能在建国一百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走完民族复兴征途上的最后一步——“强起来”。

(二) 高尚的政治追求——中国共产党广泛的代表性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中国共产党党章》开宗明义,开篇就亮明了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利益整合与表达是政党的重要社会功能之一。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既很好地通过土地改革使占人口数量最多的农民获得实际利益,又通过成功的统一战线工作获得了包括民主党派在内各个社会阶层的认可和支持。中国共产党人深知“民心就是最大的政治”的道理,这与国民党在大陆执政的二十二年中脱离群众、丧失民心形成鲜明的对比。因此,最终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从价值层面来说,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一以贯之。早在中央苏区时期,就形成了以一心为民为核心特征的苏区精神。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要得到群众的拥护,“就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活和生产问题,盐的问题,米的问题,房子的问题,衣的问题,生孩子的问题,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1〕。在延安时期,毛泽东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共产党人应有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上升到党的根本宗旨的高度。建国以后,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曾指出,“共产党和民主党派都是历史上发生的。凡是历史上发生的东西,都要在历史上消灭。因此,共产党总有一天要消灭,民主党派也总有一天要消灭。消灭就是那么不舒服?我看很舒服。共产党,无产阶级专政,哪一天不要了,我看实在好。我们的任务就是要促使它们消灭得早一点”〔2〕。这段话生动地说明了“共产党人没有任何私利”,共产党人的唯一任务是“为人民服务”的高尚的价值观。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同志到东北视察,面对老百姓生活仍然很困难的情况,他发出了“我们对不起人民”的自责,进一步坚定了要改革开放的决心。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出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庄严承诺。在党的十九大上,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推荐访问: 建设 维度 是党的 政治
[认识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的三个维度]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