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新技术引爆下一代电视

时间:2022-05-04 09:20:03  浏览次数:

当电视可以上网任意点播节目、进行视频聊天时,你对未来的电视还有哪些期待?显示3D画面、拥有智能连接?还是不再有冗杂的连线?这一切,下一代电视都可以满足你。本期我们特别组织了下一代电视产品主题,与读者共同分享下一代电视技术的发展现状。

从1900年,“电视”一词第一次出现在英国人康斯坦丁为国际电联会议起草的报告中至今,已经过去了110年。当1925年拜尔德在英国装配出世界上第一台电视机时,谁也没有想到,这个被称为“破玩艺儿”的黑匣子会成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短短75年时间,电视迅速成为家喻户晓的媒体形式,电视技术也发生着突飞猛进的巨大变革。

从黑白电视到彩色电视,从球面电视到平板液晶电视,从模拟电视到数字电视,层出不穷的新技术将电视这一雪球越滚越大。电视产品早已突破传统播放中心的概念,向数字家庭娱乐中心进军。

互联网、3D、无线……对下一代电视的期待使全球的电视巨头都兴奋不已,甚至连谷歌、苹果、英特尔等IT厂商也奋不顾身地积极投入到下一代电视的革命大潮中。究竟哪种技术将成为下一代电视的主导?下一代电视又离我们有多远?我们不妨一起来看看厂商热捧的下一代电视技术的现状。

互联网电视分食不易

在多方的制衡与博弈中,互联网电视的发展之路正变得越来越清晰,而国内电视厂商在市场尚且混沌时掌握的先机也正在逐渐失去。

在对下一代电视技术的探索中,最早崭露头角的就是互联网电视。从技术发展方向来说,很多业内人士都认为,未来的电视模式一定是网络电视。于是, 2009年,众多电视厂商扎堆推出互联网电视,并积极组建视频网站,期待从此摆脱受制于人的尴尬局面,一举翻身。

然而,互联网电视的前途似乎注定充满坎坷,先是内容涉黄被叫停,紧接着,广电总局下发了《互联网电视内容服务管理规范》与《互联网电视集成业务管理规范》两大文件,宣布对互联网电视采取“集成服务+内容服务”的管理模式,分别颁发内容服务和集成业务两类牌照。内容服务商提供视听节目资源,集成服务提供商则负责建立平台,向互联网电视输出所有涉及视听的节目。在厂商的焦急观望中,互联网电视集成业务颁发给了央视旗下的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上海文广旗下的百视通及杭州广电旗下的华数等三家公司。目前,互联网电视内容服务牌照尚未下发,但反应极快的电视厂商已经纷纷开始了与三家获得集成业务牌照的公司的合作。

虽然广电出台相关政策是为了在三网融合的大背景下有效地实现内容可控,但对互联网电视而言,与传统电视的最大差别就在于来自网络的海量内容。然而在新规范的要求下,每台电视机只能植入一个由持牌单位设计开发的互联网电视机客户端,且一个互联网电视机客户端只能嵌入一个互联网电视集成平台的地址,这无疑为互联网电视套上了枷锁。“目前我们已经通过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向相关部门提出建议,希望电视厂商自建的内容平台也可以通过审核获得牌照。目前厂商自建的内容平台除了视频内容,还包括游戏、教育、信息服务等很多内容,这样一刀切的监管办法会为电视企业未来的发展带来很大影响。”某电视厂商相关人士说,早在广电发文前,各电视厂商都已经纷纷斥巨资组建了与自身电视产品配套的内容平台,例如TCL集体与四川长虹合资的广州欢网、长虹乐教网、创维酷开网。如果对这些内容平台采取强制性措施,不但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也会使以内容为卖点的互联网电视的路越走越窄。“5月底,清华同方已经推出了装有CNTV集成播控平台的互联网电视产品,可以观看央视节目,也可以通过清华同方iTV平台观看电影、新闻、天气和学习内容。这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应对措施,如果这条路走得通,未来电视厂商也可以采取与广电合作播放电视节目,采用自主平台提供增值服务的‘两条腿走路’模式。”该人士说。除了CNTV,上海文广和杭州华数的互联网电视集成播控平台也已经陆续通过广电总局的验收,上线运营。这意味着经过重新整合后的互联网电视业务将迎来新一轮的热推。

互联网电视的内容平台之争似乎已经告一段落,由广电总局指导、由中国国家网络电视台(CNTV)负责和经工信部批准立项、由国内主要电视机厂商参与的网络电视标准都正在紧锣密鼓的制订中。在多方的制衡与博弈中,互联网电视的发展之路正变得越来越清晰,而国内电视厂商在市场尚且混沌时掌握的先机也正在逐渐失去。目前,索尼、东芝、夏普、松下、日立、三星、LG等外国品牌都已经开始切入互联网电视市场。相比之下,虽然提前了一年多进入中国市场,TCL、创维、康佳、厦华等国产厂商却依旧显得成绩平平。

智能电视迅速崛起

智能电视技术在电视机产品中的实施,将彻底改变行业的游戏规则,改变目前电视机行业的商业模式,使电视厂商由原先的硬件制造商角色逐步向服务性企业转变。

当互联网电视还在标准的泥潭中苦苦挣扎时,试图切入电视市场的苹果、谷歌、英特尔等IT厂商们,迅速提出了智能电视的概念。什么是智能电视?简言之,智能电视就是互联网电视的高端智能化版本,能够在电视、网络和程序之间跨平台搜索,实现网络搜索、IP电视、视频点播(VOD)、数字音乐、网络新闻、网络视频电话等各种应用服务。智能电视拥有独立的操作系统,且具有更加强大的可扩展性,可以从网上下载各种视频和软件,更像一台拥有全部电视功能的大屏幕PC产品。

最先掀起这一热潮的是谷歌 Google TV 平台。作为一个全能的“娱乐中心”,用户可以通过这一平台搜索电视频道和网站,录制电视节目,播放卫星和有线电视节目及网络视频。“我们需要将整个互联网内容引入电视机。”谷歌高级产品经理里什•钱德拉(Rishi Chandra)说,“目前互联网和电视的互动程度还远远不够。”谷歌对智能电视的定义是:它仍然是一部电视,但无时无刻不与互联网连接,让任何拥有它的人都能创造出与众不同的需求。

目前,Google TV创新地使用了Android操作系统,不再是通过电视,而是通过互联网对信号发射、视频传输、频道切换、搜索、游戏与音乐等内容进行控制。用户不再需要下载视频,并且可以在观看视频的同时进行互联网浏览等其他操作。未来,用户还可以通过开放的Android操作平台为Google TV开发程序。这一理念完全打破了传统电视和互联网电视的藩篱—用户所拥有的将是浩瀚无边的互联网,可以像使用计算机一样任意搜索、升级自己的电视,而不必再关心电视台为自己提供什么内容或是自己的电视能够使用哪个集成商提供的平台。同时,智能电视与国内所说的互联网电视也并不相同,“目前市面上的互联网电视仍处于初级阶段,还需捆绑固定的内容和应用,而智能电视则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可加载无限的内容、无限的应用。” 英特尔数字家庭事业部零售消费电子市场总经理马伟德说。

这一以Android平台为基础的智能电视理念,迅速吸引了包括英特尔、索尼、Adobe在内的产业链各个层面厂商的加盟,这一开放式的联盟体系还在吸引着更多软硬件厂商介入。目前,三星和LG已经加入到Android平台智能电视阵营,国内厂商TCL也宣布研制出Android平台智能电视产品。在互联网电视停滞不前的现状下,业界对智能电视这一跨平台产品抱有热切的期望。“智能电视对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促进三网融合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该技术在电视机产品中的实施,将彻底改变行业的游戏规则,改变目前电视机行业的商业模式,使电视厂商由原先的硬件制造商角色逐步向服务性企业转变。”中国电子视像协会副秘书长郝亚斌说。

3D电视遭遇瓶颈

相对于以往标准制定严重滞后于产品和市场发展的状况,3D电视实现了标准与产品、市场的同步发展。

除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3D也已经成为电视产品的一大热门。2001年起,3D电视开始逐步进入消费领域;2010年,3D电影的热播和3D世界杯转播的问世,使3D技术变得街知巷闻。

2010年3月起,三星、海信、LG 、索尼、长虹、创维、TCL、海尔、康佳等厂商开始陆续发布3D电视产品,夏普、松下、东芝等品牌的3D电视也将在7~8月间上市。业内人士纷纷预测,“2010年下半年起,3D电视即将进入普通百姓家庭”。一时间,关于3D电视的传闻风生水起。

然而,记者在走访中发现,苏宁、国美等电器卖场并未出现3D电视的身影,占据主导地位的依旧是传统的LED电视。我们不禁要问,消费者真的需要3D电视吗?3D电视真的来了吗?

“现在整个北京苏宁渠道,3D电视上柜销售的品牌主要是三星和海信,周销量大约在150台左右。” 苏宁电器副总裁范志军说,目前虽然3D电视的销量相对于传统LED电视而言还非常小,但各个品牌都在大力推广3D电视,预计在未来3~5年内,3D电视将引导家用电视机的潮流。

“目前3D电视的认知度很高,调查显示,34%的消费者对3D电视有一定了解,并且这一比例还在呈上升趋势。”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说,3D电视将为电子产业带来整体切换,涉及3D内容制作、传输、存储,以及外接设备的全方位产业链,将为相关厂商带来巨大的商机。但同时,3D电视还存在片源匮乏、产业链配套不健全等问题,将可能成为制约市场的瓶颈。“调查显示,近半年内有购买电视打算的消费者中只有20.3%的消费者有购买3D电视的想法,这说明消费者对3D电视的需求还在观望的阶段。”陆刃波说。在家庭消费领域,较为普及的3D电视模式主要是“眼镜式”,目前推出的3D电视基本都需要戴眼镜观看。而裸眼3D电视目前还存在视觉和成本方面的问题,离进入家庭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作为新兴创新技术产品,3D电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3D电视的推广受困于3D内容的匮乏,消费者对产品认知不足、价格高昂等因素。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只有从完善3D电视的产业链方面入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内容。只有从上游的零部件到整机、从内容提供商到产业链各个环节,实现上下游联动发展,才能实现3D电视的普及。”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处长马民说,3D电视必将是未来平板电视发展的方向,但目前,3D电视在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首先要做的就是规范3D电视标准,使产业链健康发展。

而3D的标准化工作涉及到视频源格式、传输格式、接口显示、切换技术、3D功能和性能等多方面的内容,广电总局和工信部正在积极推进3D应用及标准制定问题。工信部已经批准了《立体电视术语》和《立体电视图像质量测试方法》两个项目,以作为研究3D电视的术语统一和质量测试标准。“国家标准《立体电视术语》和行业标准《立体电视图像质量测试方法》已经经过数次讨论,目前我们正在对产品做针对性测试。3D电视标准的提前明确,将对整个消费市场和制造产业良性、快速发展产生积极推动作用。”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张素兵博士说,相对于以往标准制定严重滞后于产品和市场发展的状况,3D电视实现了标准与产品、市场的同步发展。目前国产彩电企业海信、TCL、创维等都在积极配合国家3D电视标准草案的制定工作,计划完成年限为2011年。

而在消费者普遍关心的内容问题方面,电视厂商也纷纷发力,索尼公司早就与好莱坞合作,拥有了大量3D电影片源。除此之外,三星等厂商还采取视频转换的方式解决片源问题。“三星专门研发了2D/3D转换功能,消费者可以通过电视机实施转换,观赏3D效果。同时也可以兼容电脑格式的3D片源。截止5月份,我们已经销售了5千台有3D功能的产品。” 三星中国营销总部产品经理张南说。目前,各大彩电企业都在打造3D全产业链上下功夫,纷纷与全球电影、电视供应商签订合约,共同推进内容平台的合作。好莱坞也已经有近30家公司开始了2D到3D电影内容的转换试作,并进行商业化试水。“就现阶段而言,3D电视在中国彩电市场正经历产品导入期,从消费需求看,能够同时兼顾2D和3D的电视将成为下一代电视消费主流。”陆刃波说。

无线技术崭露头角

目前无线供电技术已经在许多国家得到尝试,一旦解决了能效转化效率、电磁辐射安全等问题,无线供电方式不但能够有效解决家庭布线问题,有利于居室整洁,还将大量节省布线所用的铜、塑料以及人力资源。

除了在内容模式和显示技术方面的革新,不少电视厂商另辟蹊径,开始了在无线技术与电视技术结合方面的探索。早在2009年,索尼就开发出了不用电源线向电视机等电子产品供电的“无线供电系统”,并试制了向远至50厘米的电视机传输60瓦电力的系统。这一系统基于索尼自主开发的延长无线传输距离技术“Repeater Device”,在供受电元件间距离为50厘米时,可传输60瓦的电力。在今年年初的CES展上,海尔也展示了利用无线供电技术实现的机身上没有电源插头的大屏幕电视。据悉,该电视背面内置有约1英尺见方的线圈,根据线圈的大小,最远能够提供线圈直径3~5倍距离的供电。目前该供电系统和电视均处于概念阶段,投产计划尚未确定。

使用无线方式输送电力的研究自19世纪上半叶电磁感应现象被发现之后就已经展开,近年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Powercast(电客)公司相继研发出短距离和微距的无线供电技术和产品,海尔展出的无线供电电视就采用的是美国WiTricty公司的技术。该公司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教授于2007年4月创立的风险企业。目前,日本也正在探讨以无接点或无线方式向电视等家电供电的“无线电力传输”技术及相关标准。该技术目前由东芝提出,日本总务省“电波政策恳谈会”下属的AdHoc小组已着手整理相关课题。

目前,无线电力传输技术主要有3种,分为采用普通的电磁感应、传输距离在数毫米以下、提供电力在数百瓦以下、频率在数百kHz以下的技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开发的采用数MHz~数百MHz频率、传输距离为数十厘米、提供电力为数百瓦,名为“谐振感应(resonant induction)” 的无线传输技术。利用高效率接收电路接收电波、通过整流电路将其变换为直流的提取技术。日本方面表示,采用普通的电磁感应供电的技术目前已经进入实用化阶段,“力争2015年之前制定相关标准”。谐振感应技术和直流提取技术目前还处于整理课题阶段,“力争2020年左右达到实用水平”。

推荐访问: 引爆 新技术 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