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孙子兵法》对专业艺术院校教育管理的启示

时间:2022-05-03 17:50:04  浏览次数:

《孙子兵法》是春秋末期齐国人孙武的一部伟大的兵法巨著,被誉为“世界古代第一兵书”,也被美国西点军校列入军事名著书目。《孙子兵法》也是一部不朽的管理学圣典,其丰富的管理内涵形成的系统管理思想及其具体运用,已成为目前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研究中的重点和热点。

这本古老的东方兵书无论在战略管理思想,还是在依法管理、信息管理、组织管理、将士管理和权变管理等思想方面都有杰出的理论贡献,对现代艺术院校教育管理有深刻的启示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孙子兵法》战略管理思想对艺术院校教育管理的启示

1、战略问题是《孙子兵法》全书论述的中心和重心。孙子《谋攻篇》中讲“上兵伐谋”[1],意思是用兵的上策要以谋略战胜敌人。曹操在为《孙子兵法》作注释时所写的序言中高度评价孙武“审计中举,明画深图”,意思是周密地思考,慎重地采取军事行动,谋划明确而深刻。借鉴古人的经验,要计划在前。艺术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创办和管理艺术类院校,头等大事就是要制定和整个社会发展相适应并符合艺术教育自身规律的发展计划及中长期发展规划。

孙子在《孙子兵法》全书的纲《始计篇》中强调战略谋划的重要性,首先提出“慎战”思想,然后对决定战争胜负的内外部条件:“道、天、地、将、法”(即政治、天时、地利、将领、法制)这“五事”作了战略分析预测。在“五事”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和对比分析敌我双方的强弱优劣,称为“七计”,即“主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以求得对战争情势的认识,就可能判断谁胜谁负。在研究把握战争胜负的五要素和七种情势的基础上进行“庙算,”提出各种作战方案,做出决策,才能保证战争的胜利。

专业艺术院校教育行政和学校领导需要增强决策谋略思想,在制定艺术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规划时,必须考虑艺术教育与人口、经济、政治等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艺术教育改革本身的各种问题,依据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方法,才能保证战略规划的科学合理以及战略目标的真正实现。

2、追求“全胜”的战略目标。孙子在《谋攻篇》中提出夺取胜利的两种策略:一种是不战而胜的“全胜策”,即“不战而屈人之兵”;另一种是“战胜策”,即通过直接交战夺取胜利。孙子认为,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谋略胜敌最高标准是“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钝而利可全”。意思是一定要用全胜的战略争胜于天下,这样既不使自己的军队疲惫受挫,又能取得圆满、全面的胜利。

不战而胜是用兵的最高境界,也是专业艺术院校教育管理的最高境界。至于能否争取“全胜”,孙子认为“胜可为也”,意思是胜利是可以积极创造的。对于专业艺术院校的管理者们来说,教育管理,首先就要朝着“全胜”的目标,然后精心谋划,认真实施,努力实现专业艺术院校教育管理的最优化结果。

3、创造有力的战略态势。《孙子兵法》全书阐述的都是以全胜为目标,争取、创造、保持和利用有利态势。那么何谓态势呢?态势即状态和形势。“势者,因利而制权也”,意思是根据有利于自己的原则,灵活机变,掌握战场主动权。孙武把有利的战略态势十分形象的比喻为“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所向披靡,势不可挡。那么怎样才能创造这种争取全胜的最佳态势呢?

一是“择人而任势。”孙子在《兵势篇》中讲到:“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意思是善于指挥打仗的人,他的主导思想应放在创造和利用有利于自己取胜的形势上,而不对手下将士求全责备,因此,他能从全局态势出发,知人善任,选择适于担当重任的人才,去积极创造有利于自己全胜的战略态势。

二是“以镒称铢。”[2]孙子强调战前最大限度地集中相对敌人的优势,有了优势,全胜的目标就可能达成。这就是他的集中优势原则。毛泽东同志的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的军事思想,可以说在这个方面运用得相当出色。

三是“致人而不致于人。” “致人”即调动敌人。“致于人”即被敌人调动。在战争中,最重要之点是发挥主观能动性,掌握战斗的主动权,让敌人依照我们的意思行事,而不是被敌人牵着鼻子走,处处挨打。这样,就能形成变被动为主动,变不利为有利的形势。

四是“上下同欲者胜。”孙子在《谋攻篇》中把此作为预知胜利的五种情况之一,意思是全军上下意愿一致,官兵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就可以夺取战争的胜利。

五是“杂于利害。”孙子在《九变篇》中讲:“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意思是说聪明的将帅考虑问题,必须兼顾到利害的两个方面。在不利的情况下要看到有利的条件,大事便可顺利进行;在顺利的情况下要看到不利的因素,祸害就能预先排除。

当前,我国的艺术教育事业正蓬勃发展,如何抓住和利用有利的发展态势,全面推进艺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开拓创新,振兴艺术教育,提高全民族的艺术素养和艺术鉴赏、创新能力,把生机勃勃的艺术教育推向新的发展阶段,古老的《孙子兵法》所论述的战略管理思想和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至今对专业艺术院校的教育管理的发展仍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具体来讲,专业艺术院校教育管理者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知人善任。人事管理的第一要素,用好人,就能办好事。必须把合适的人才放到合适的岗位上。避免出现“关羽伐木,鲁班出征”的不良局面。

二是抓住重点,要学会弹钢琴,有轻有重,避免事情繁杂时眉毛胡子一把抓,主次不分。许多专业艺术类院校盲目追求发展速度,滥上项目,不切实际地增添新的专业,结果导致质量低下,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品牌和声誉,得不偿失。

三是要积极主动,善于规划。专业艺术院校的管理中有很多事情是常规性的,年复一年,具有参照性。因此在事情来临之前积极主动地去进行规划安排比临时采取补救措施要高明得多。

四是要求专业艺术院校教育管理者齐心合力,“上下同欲”。专业艺术院校管理涉及到诸多的行政教辅部门。如果各个部门之间不能得以有效的协调,办事互相推诿扯皮,那么很多事情就很难及时得以处理。部门之间和部门内部人员之间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二、《孙子兵法》将士管理思想对专业艺术院校教育管理的启示

1、将帅素质与专业艺术院校教育管理者的素质。

孙子提出优秀的将帅必备的素质条件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五德。“将者,智、信、仁、勇、严也。”这就是说,将帅要有智谋才能、赏罚有信、爱抚士卒、勇敢坚毅、树立威严。

其二,忠于职守,求实、无私。他在《地形篇》中写道:“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意思是说,根据战争规律进行分析,具备必胜的把握的,即使国君主张不打,坚持去打也是可以的;根据作战条件分析,没有必胜把握的,即使国君主张一定要打,不同敌人交战也是可以的。进不谋求战胜的名声,退不回避违命的罪责,只求保全百姓,符合国君利益,这样的将帅,是国家的宝贵财富。

其三,独立应变能力。孙子要求懂得用兵打仗的人“动而不迷,举而不穷”,意即他行动起来不会迷惑,他的作战措施变化无穷。“将通于九变之地利”,将帅指挥军队能精通各种地形的利弊,灵活应变处置,而不墨守陈规。司马迁在《史记·孙子传》中记载孙子的话说:“臣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因此,将出征在外,遇到特殊情况,“君命有所不受”,即使君主的命令也可以不接受。

孙子所提出的优秀的将帅条件对于当前艺术院校教育管理者同样适用。专业艺术院校管理者的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将直接影响其学校的艺术教育水平,甚至会对全国的艺术教育产生影响。专业艺术院校管理者管理的对象特殊性及其肩负的使命重大性决定了其必须具备较高的管理思想与管理水平,《孙子兵法》的将帅素质要求对现代艺术院校的管理者的素质要求具有很大的共通性。

2、士卒管理与专业艺术院校教育管理。专业艺术院校的领导者必须具备较高的领导下属的能力。

孙子十分重视军队士卒的管理。他在《九地篇》中说:“齐勇若一,政之道也”。意思是要使部队能够齐心协力奋勇作战如同一人,关键在于部队管理教育有方。他在《行军篇》中又讲:“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这就是说,用“文”的手段即政治道义教育士卒,用“武”的方法即军纪军法来约束行动,统一步调,这样的军队打起仗来必定胜利。总之,要使部队团结一致打胜仗,就得靠对士卒进行有效的管理。而“令之以文,齐之以武”,体现了孙子文武结合的治军思想和原则,这一辩证管理思想原则同样适用于专业艺术院校的教育管理。

专业艺术院校管理有其自身的特点,但就像一支军队一样,其统帅素养的高低从很大程度决定了专业艺术院校管理的成败。具体到专业艺术院校的每一个部门,都要求其首要管理人员具备将帅的才能,领导好下属人员齐心合力把工作做好。一方面“令之以文”,用自己的言行去引导下属,另一方面“齐之以武”,用严格的纪律规章来进行约束。如专业艺术院校的每年的招生工作非常重要,而且时间跨度长、任务繁重,而且不能出现丝毫差错,各种专业考试常常需要负责招生的工作人员加班加点工作,这就需要学校的领导者不具备较高的素养,就很难控制好局面,招生工作就面临着差错的危险。

三、孙子兵法对专业艺术院校教育管理的一般意义

研究《孙子兵法》与专业艺术院校教育管理的异同点,就是为了正确认识《孙子兵法》对于专业艺术院校教育管理的一般意义,进而在专业艺术院校教育管理实践中运用和借鉴《孙子兵法》中的某些理论、原则、方式、方法,以提高专业艺术院校教育管理的有效性,促进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艺术院校教育管理学的建设。

《孙子兵法》与艺术院校教育管理都属于社会学,都是研究人类社会某一特定领域物质运动规律的,在本质上都是研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

人类社会活动有着普遍的规律,人类在任何一个特定领域的活动都受着普遍规律的制约,表现出明显的共性,人类通过对普遍规律、共性的分析、研究和把握,并据此总结出的经验、方式、方法,提出的指导人们行为的理论原则,在任何领域的管理中都可以运用。如《孙子兵法》中论述的层次管理与授权管理问题,速度与时机问题,有备无患与主动权问题,造势、任势与奖惩问题,教育与管束问题,知己知彼、知天知地、选人用人等问题,在专业艺术院校教育管理和其它社会系统的管理实践中都是可以运用的。

然而,《孙子兵法》与专业艺术院校教育管理所研究的是人类社会不同领域的物质运动,它们虽然受着人类社会共同规律的制约,但是,都有着各自的特殊性,表现出不同的运动规律和特点,其研究成果则具有明显的本领域的特色和界限,因此《孙子兵法》中的有些原理、方式、和方法,不能简单地直接运用于高校管理。但它们可以给人以启迪,激发人们的灵感。实践告诉我们,根据我国艺术院校教育发展的现状和管理工作的需要,洞察国内外艺术院校教育发展的趋势,在专业艺术院校教育管理工作中,借鉴和运用《孙子兵法》中有关的管理思想、理论方式和方法,对于我们提高专业艺术院校教育管理水平,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当代专业艺术院校教育管理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孙武,《孙子兵法》,孙晓玲编,武汉出版社,1994。

2. 郭若化,《孙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3. 《孙子兵法新注》,中华书局,1977。

4. 周立,《孙子兵法》对现代教育管理的启示,《宁波教育学院学报》,1999.12。

5. 窦凤莲,冯丁锁,《孙子兵法》与高校管理,《山东电大学报》,2000.2。

注释

[1]文中文言文大多引自《孙子兵法》,此处不一一列举,下同。

[2]镒的重量是铢的480倍,意思是以重举轻,在实力上具有绝对优势。

赵 虹:中央戏剧学院教务处

责任编辑:赵 卓

推荐访问: 孙子兵法 教育管理 启示 艺术院校 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