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理论、实践、借鉴与中国经济学的发展

时间:2022-04-08 09:37:43  浏览次数:

本文以产业结构理论研究为例,回顾、评价新中国经济理论研究的状况和演变。文章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前30年的时间内,产业结构问题的研究被限定在"两大部类关系"和"农、轻、重关系"这两大分析框架内,80年代初期以来,西方产业结构理论逐渐被尝试用于分析中国问题,到90年代初期,基本上完成了学术研究范式的转变。文章将我国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置于当时的理论、政治与经济背景之下考察,并以此为出发点分析了理论研究的得失、进展和范式转换的必然性。

作者江小涓,1957年生,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理论的发展,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为起点。此后的演变过程中,我国经济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和中央领导人、中央文件的有关论述是两条主线。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经济理论引入我国,经济理论界的学术规范发生了重要变化,工具和方法更加多样化。回顾我国经济学的发展脉络,评价我国经济理论研究的成就和水平,不能离开这些重要的理论、政治与现实背景。

本文以产业结构理论研究为例,回顾、评价我国经济理论研究的状况和演变。从我国经济学发展的角度看,产业结构理论是一个颇具典型意义的领域。第一,以改革开放为界线,我国一些经济研究领域的重要性下降或基本消失,一些新的领域被开拓和加强,而产业结构问题仍一直是经济建设和理论研究的重点、热点问题。第二,产业结构是与"意识形态"距离相对较远的问题,可以从学术角度对其研究状况和理论演变加以审视和评价。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产业结构理论研究,应该包括新中国成立后前30年在"再生产理论"范畴内的相关研究、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中期在"经济结构"范畴内的相关研究和80年代中期以来在"产业结构"范畴内的相关研究。据我对有关文献很不完全的浏览,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专门论述这个主题的专著(不含教科书和译著)有50本以上,在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达千篇以上。①(主要指研究产业结构一般理论和我国产业结构总体概况的专著和论文,不包括对地区产业结构、特定产业内部结构、产业技术结构等更细分类基础上的研究成果。浏览范围主要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图书馆的藏书、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图书馆的藏书和我个人的藏书。重要学术刊物包括《经济研究》、《学术月刊》、《中国社会科学》、《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研究》、《财贸经济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求是》等。这里要特别感谢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资料室的同志,没有她们的协助要完成本文是难以想象的。)

下面分四个阶段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的演变并给予简短评论。

一、1949年到改革开放前的研究概况

从新中国成立到70年代末期,我国经济理论界没有使用"产业结构"这个概念,有关产业结构的研究,主要归在社会再生产理论中有关两大部类关系和"农、轻、重"关系的研究中。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理论研究工作刚刚起步,主要靠引入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研究范式。整个50年代,国内经济学界对再生产问题的研究,主要是译介、编著和阐述苏联政治经济学的内容。其中与产业结构有关的内容,是再生产理论中两大部类的关系,重点是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律"。据我查阅资料,最早从苏联译介的社会主义再生产理论著作,是诺特金著、健文译的《社会主义再生产理论概论》,由中华书局1952年出版,此后又陆续出版了几本苏联教材的译著。1956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孙怀仁的《社会主义再生产》,这大概是较早由国内学者编著的再生产理论著作。

50年代后期,我国出现了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严重失调的问题。同一时期,以毛泽东《论十大关系》为代表,我国领导人对国民经济比例关系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一些不同于苏联教条的观点,例如毛泽东、陈云等领导人对农、轻、重比例关系的论述。受这些现实问题与政治背景的影响,产业结构成为经济理论界在60年代初期集中研究的问题之一,重点是对马克思两大部类比例关系和农、轻、重比例关系的理解和阐述。这个时期产业结构领域的学术研究气氛活跃。虽然所有的讨论仍然在苏联范式下进行,即在两大部类关系的框架下分析问题和肯定生产资料优先增长是基本规律,但观点的分歧仍然较大,争论较多的问题有以下两个。②(②本部分有些内容转引自《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编辑部编《建国以来政治经济学重要问题争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1年版;胡晓风、韩淑颖:《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讨论纲要》,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一)关于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公式。在60年代初期,我国经济学界发生过著名的"一个公式还是两个公式"的争论。有学者提出,除了Ⅰ(V+M)>ⅡC这个首要的基本公式外,还必须有Ⅱ(C+M)>Ⅰ(V+MX)这个基本公式(这里MX表示M中用于资本家个人消费部分)。其含义是,要实现扩大再生产,除了要有追加的生产资料外,还必须有追加的生活资料。这个观点的现实针对性很强,是为了强调不能片面发展重工业。另外一些学者坚持认为,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公式只有一个,就是Ⅰ(V+M)>ⅡC,Ⅱ(C+M)>Ⅰ(V+MX)只是一个约束条件,基本公式加上它在两个侧面展开的另两个条件式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整套完整的扩大再生产的条件公式,说明了扩大再生产中的两大部类的地位和作用及其相互制约的关系,并不需要再另立什么其他的"基本公式"。①(见刘国光《论所谓扩大再生产的"第二个基本公式"》,1962年2月26日《光明日报》。)

(二)关于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是在肯定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原理的前提下进行的,讨论中所涉及的问题主要有:(1)决定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条件是什么。有学者认为,如果Ⅰ(V+M)>ⅡC成立,就决定了生产资料必须优先增长;②(见金学《关于社会主义再生产问题的讨论及值得探讨的若干问题》,《学术月刊》1962年第6期;许涤新:《论社会主义的再生产》,1961年12月27日《人民日报》。)另一种意见是,Ⅰ(V+M)>ⅡC只是扩大再生产得以进行的条件,而不是决定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条件,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条件是生产资料生产的发展速度快于消费资料的生产。③(见吴树青《马克思关于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学说及其在社会主义再生产中运用的几个问题》,1962年1月8日《光明日报》。)(2)消费资料生产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多数观点都认为,在肯定生产资料生产在扩大再生产中的主导作用的同时,需要强调消费资料生产在扩大再生产中的制约作用。(3)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数量界限如何确定。学者们提出的条件有:重工业生产能力的实际水平,农、轻、重之间相互需求的适应程度,全社会劳动资源和物质资源,第二部类能够提供的与第一部类相交换的产品数量,等等。④(见金学《一九六二年若干学术问题讨论综述》,《学术月刊》1962年第12期。)(4)两大部类比例和农、轻、重比例的关系。一种观点认为,农、轻、重的相互关系反映了两大部类的相互关系;⑤(见杨坚白《试论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关系和消费积累比例之间的内在联系》(上),《经济研究》1961年第12期。)另一种观点认为,农、轻、重的关系可以是两大部类之间的关系,也可以只是两大部类内部的关系,因此农、轻、重的关系要比两大部类之间的关系复杂得多,不应在这两种比例之间简单地画上等号。⑥(见吴树青《马克思关于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学说及其在社会主义再生产中运用的几个问题》,1962年1月8日《光明日报》。)

这次讨论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经济理论界关于产业结构问题比较集中的一次讨论。此后开始了"文化大革命",这个领域的学术研究基本上停止。

推荐访问: 中国 借鉴 经济学 实践 理论
[理论、实践、借鉴与中国经济学的发展]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