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分析林业种植的病虫害防治

时间:2022-03-31 09:52:28  浏览次数:

(甘肃省天水市小陇山林业局龙门林场,甘肃 天水 741000)

【摘 要】文章首先分析了有害生物类型以及对林业发展造成的影响,将林业病虫害引发原因总结为比例不协调、化学药物使用不合理、害虫繁衍能力强等方面。其次重点探讨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开展的有效途径,降低林区的经济损失,促进工作任务全面落实。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病虫害防治;防治方法

一、有害生物对林业资源的影响

有害生物中包含害虫,对林业发展、树木健康生长造成了阻碍。过多的杂草还会影响到树木对养分的吸收,滋生害虫繁殖。有害生物的存在还打破了林区内部的生态平衡,森林内部一旦产生病害,很难通过生物能力恢复,因此病害会在短时间内传播,其他的健康树木也会受到感染,为林区种植区域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感染病虫害的树木,成材后使用范围会受到影响,如果伤疤严重,不能再继续作为木材来使用。当其繁殖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它对林业资源带来的危害将是巨大的。我国对此也有着相关的硬性法律规定。只要检测该物种为有害物种不管它来自哪里国内还是国外都要对其采取有效的措施,因为如果在一定地区发现,它必然会带来巨大的危险,而且林业区域范围广,控制能力差,就算有措施铲除也难免会有漏网之鱼,很有可能导致危害卷土重来,为了避免承担这样的风险,必须加强林业病害虫防治工作,对于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要不断地反思积极的解决。

二、林业病虫害发生的原因

(一)人工林的大量增加和天然林的大量砍伐

原始林遭受到严重的破坏,大量砍伐使用超出了自然恢复能力,造成林业资源紧张的现状。原始生态林中,不仅仅是包含木材资源,也有很多其他的植物、生物。人工建设的林区只能保障树木数量,并不能替代原始的生态系统,发展期间也干扰病虫害也会比原始林区的几率更大。在对造成病虫害的原因进行分析时,首先要考虑的是人工建设与自然形成林区比例失调问题,这也是造成虫害传播严重的主要原因。并且人工建设的林区很难与周边环境融合为一体,生态系统恢复工作开展也因此而受到影响。现如今,很多地区大量种植人工林,而砍伐天然林。随着人工林的大量种植,病虫害的危害面积也随着增长。这主要是由于人工林相较之天然林多为单一的树种,易受病虫害的侵袭,一旦发生,传播速度快,就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人们为了发展经济,大量砍伐天然林,造成天然林资源大量减少,导致了以天然林为中心的原始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的破坏,也会造成林业病虫害危害加重。

(二)不合理的化学农药使用

为提升树木生长速率,种植与生长期间会施加一些肥料,虽然生长速率有所提升,但对土壤造成的破坏也十分严重,杀死了土壤中的微生物。病虫害发生后,治理时会向树木喷洒农药,虽然能够将害虫杀死,但一些有益的昆虫与微生物也连带被杀死,森林防御能力下降明显,害虫会逐渐产生抗药性,普通的农药并不能将其杀死,治理工作难以也因此而增大。农药不合理过度使用是目前急需解决的,应当得到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与基层防护人员加强沟通,根据虫害发生特征采取有效的物理防治手段。人们为了防治病虫害,在病虫害发生伊始,就纷纷选择大量使用化学农药,虽然在短时间内能够清除病虫害,抑制病虫害的发展;但也破坏周边动植物的生物链,导致大量有益生物死亡。并且长时期不科学地使用化学农药,极易造成病虫产生抗药性,长期下来将会造成林业资源更大的灾害。

(三)病虫害的繁衍能力强,数量大,不易根除

害虫繁殖能力极强,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目前越来越多的入侵物种影响到森林的健康生长,由于在森林中没有天敌,繁殖速度十分快,在短时间内扩散,治理也只是针对表面损害,很难根治。森林培育阶段虫害隐患就已经存在,因此发病的几率也会很大。由于林业病虫害的繁衍能力较强,并且具有主动传播或者依靠自然攻略传播的能力,因此尽管使用这样或那样的措施会消灭一些林业病虫害,但还会有少量的顽固个体存活,这些少量个体依靠它们强大的生殖能力迅速繁衍,暴发成灾。与此同时,林业害虫的遗传特性抗逆能力随着环境的条件的改变,适应能力不断增强。即使是一些抗虫(病)的品种也并非一劳永逸,由于长期适应的结果,遗传特性逐渐变异或减退,还需要不断培育新的抗虫品种。可见有效地防治害虫是一项长期复杂的艰巨任务。

三、林业病虫害防治存在的問题

(一)林业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有待提高

由于林业病害虫发生范围广,危害巨大,因此应该重视林业病虫害的监测预报工作,争取在灾害发生前就进行监测预报,以减少病虫害造成的巨大危害。但现实情况是,各地由于经费、技术不足,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往往缺乏必要的监测、防治、检疫仪器设备和交通通讯工具等,病虫害的防治率低,先进适用防治技术的研究与推广跟不上,导致很多地区不能有效地控制灾情,导致灾情严重,危害效果难以估量。

(二)林业病虫害发生的面积大,防治难度大

近几年来,由于各地区纷纷大量种植人工林,造成林业病虫害的发生面积激增,受资金、技术,人力、物力等方面的制约,加剧了防治工作的难度,使得各地有关工作人员对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困难重重。

四、林业病虫害防治对策

(一)森林建造、培育、管理方面

森林植造时遵循适地适树的原理,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抗病虫力强的树种,植物配置乔、灌、草结合,植物种类要保持多样性,避免单一结构、单一树种,增强森林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和抗性能力;保护好现存的天然林,禁止乱砍乱伐、破坏原有生态系统的一切行为。

(二)加强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和检疫工作

坚持把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放在首位,建立健全、完善的预测预报网络体系,要对辖区林业病虫害发生特点、气象气候等状况全面掌控,确保前期森林病虫害动态预测预报工作的及时性、准确性、全面性,做到早发现、早除治。加强林木检疫,严防危险性病虫传入。

(三)加大森防科技含量,改进防治手段,提倡生物、物理等手段治理

坚持林业生态科学发展,提高林分质量,增强森林对病虫害的防御和自控能力。严禁不合理的农药使用,提倡利用微生物、天敌昆虫、益鸟、生物农药等手段进行防治。加大科研开发和新技术推广力度,利用光、温度、生物物理技术、放射能和电离辐射、人工和使用器械机具捕杀等手段进行防治。

(四)增加经费支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领导

多层次、多渠道增加投入,以筹集更多的资金,如建立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从收取的补偿资金中适当安排防治经费,来完善测报、防治、检疫仪器设备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政府要切实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将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减灾计划中,明确各级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增加防治、测报、检疫、对象普查和基本建设投资。

推荐访问: 种植 林业 病虫害防治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