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武陵山区水稻病虫害发生特点与绿色防控集成技术

时间:2022-03-31 09:49:52  浏览次数:

摘要:根据武陵山片区恩施州近年水稻病虫害的发生特点与防治经验,总结提出了“强化生态调控,理化物理技术,优化生物措施,深化化学保护”等系统性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集成技术。

关键词:武陵山区;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

中图分类号:S43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2)12-0187-04

1引言

武陵山片区由武陵山系所属渝黔湘鄂4省(市)71个集老、少、边、山、穷于一体的欠发达县(市)组成,是继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后新一轮重点扶贫开发区[1]。境内山峦起伏绵延,生境复杂多变,立体气候明显,人文环境别致,形成了多种作物病虫发生为害,且有别于平原、丘陵地区。鉴于此,笔者通过总结多年的试验研究和推广经验,并参考毗邻县(市)信息,提出武陵山区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集成技术,以供参考与商榷。

2武陵山区水稻病虫害主要发生特点

(1)病虫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武陵山区发生的水稻病虫种类有70多种,且常年发生的重大病虫就有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立枯病、烂秧、二化螟、卷叶螟、白背飞虱、褐飞虱、稻杆蝇等10余种。

(2)为害时间特长。由于特殊生态、垂直气候及复杂耕作制度影响,使得水稻生长发育各个阶段都有灾害性病虫发生(如苗期的立枯病、烂秧、稻杆蝇;中期的多种病虫害;后期的穗颈稻瘟、白背飞虱、褐飞虱),且高山地区与低山地区发生时期差距有的长达10d以上。

(3)灾害病虫较多。该区域的流行性病害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立枯病,迁飞性害虫稻飞虱(白背飞虱、褐飞虱,下同)、卷叶螟,本地虫源稻杆蝇、二化螟等病虫害在防控上稍有疏忽,就会形成毁灭性灾害,带来巨大损失。

(4)病菌基因复杂。据鉴定,稻瘟病在恩施州的病菌生理种就达8群38个生理小种[2],纹枯病、稻曲病等也有不同生理小种。

(5)损失程度严重。不论是常规性重大病虫,还是间歇性暴发的特殊病虫,为害损失轻则一二成,重则四五成,甚至毁灭性无收,即使大丰收之年仍有灾害之家和无收之田。

3绿色防控集成技术

3.1强化生态调控

(1)重视抗耐品种。该地区建有专门的品种区域试验研究系统及稻瘟病圃等抗性监测鉴定基地,目前主要抗耐稻瘟病品种有清江1号、2号,川谷优202、科优21、宜香107、绵5优142及希望品种特优627、新协57、陵优2号、宜香9303、宜香优2115等。

(2)坚持轮作换茬。大面积实行的稻油轮作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种植效益,而且破坏了病虫越冬生存环境。

(3)规范栽培技术。大田栽培主推东西向、宽窄行(或宽行密株)稀植抛栽技术。

(4)安全施用肥料。原则上必须做到重施有机肥,控施氮磷肥,减少单质肥,主推缓释肥,关注特殊肥(硅肥增抗性,镁肥改进品质,锌肥预防赤枯坐蔸,生物肥抑制有害病菌),补施叶面肥。

(5)科学控水措施。按照薄水浅栽、轻露活棵、浅水分蘖、超前晒田、深水孕穗、湿润灌浆、干湿交替到老的办法做好水的排灌控制。

(6)减少病虫基数。秋冬翻耕灭茬时处理稻桩稻草和防除杂草,春耕灌深水(要求淹没稻桩)7d左右,并打捞水面漂浮的浪渣残体集中处理,大大减少病(虫)源基数。

(7)运用土壤改良剂。配合肥料底施,每亩混用5kg蚯蚓龙松土剂(或2.5~3kg土壤松土精),以改良土壤环境,提高根系活力,促进保肥蓄水,增强植株抗性,确保稳定增产。

(8)利用抗旱保水剂。山区不少干板田,前期结合施肥混拌抗旱保水剂(2.5~3kg/亩 ),中后期叶面喷施2~3次旱地龙500倍(或植物抗蒸腾剂50倍),通过预防干旱减轻病害。

(9)应用基因诱导剂。移栽前及栽后15d内各喷施一次200倍那氏778诱导剂,可以激活诱导水稻产生极强抗性,并有明显提高光合效率、协调内部生理的作用,最终促进增产增收。

3.2理化物理技术

(1)推广性诱剂。采用专用性信息素(即性诱剂)引诱害虫集中灭杀或干扰交配控制繁殖后代,这种技术目前在二化螟、卷叶螟、稻杆蝇上运用效果较好。与化学农药防治相比,不受气候条件影响,不产生抗药性,不误杀天敌,不污染环境, 不引起人畜中毒,害虫虫口密度和防治费用可下降50%以上。

(2)选用粘虫板。采用蓝色粘虫板利用光谱技术诱杀蓟马、稻飞虱及稻杆蝇,节能、环保、安全、无公害、无副作用,持久期长达60d以上,效果甚至超过化学农药防治。

(3)安装杀虫灯。恩施州大面积推广的智能太阳能杀虫灯,利用害虫的趋性(光、波、色),光波振诱、高压灭杀二化螟、稻飞虱、稻螟蛉、稻筒巢螟、稻杆蝇及蝼蛄等多种害虫,效果良好。它不仅节能、环保、绿色、安全,而且同样避免了化学保护出现的抗药性、中毒性、污染性、误杀(天敌)性,环境相容性好,是目前副作用最小、成本最低、用工最少、效益最好的物理技术。

(4)选用新器械。喷雾器械的改进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施药效果,增加了经济效益,而且减少了农药中毒和农药浪费,减轻了环境污染压力。以下几种新型喷雾器械可供选择。

①机动喷雾器。快速高效,适于植保专业服务组织开展统防统治,以突击防治迁飞性、流行性、暴发性病虫。它不仅能缓解农村劳力矛盾,减少农药滥用与农药中毒,提高施药质量和经济效益,而且能引导和推动大面积抗灾减灾。

②电动喷雾器。省工、省力、安全、高效,适于千家万户单独作业,它是目前全面替代老式手动喷雾器的主选对象。

③静电式电动喷雾器。省水、省力、省工、省药,效率高,药效长,成本低,污染小,且操作简便,使用安全,并能保护农田天敌,提高药防效果和农产品质量,一般体力农户就能承担施药工作。另据权威部门检测,它比常规喷雾器功效提高5~10倍,农药节省50%,药效期延长10~15d,成本节省60%以上,农药利用率提高了1/4~1/3,用水节约95%以上。山区推广更适合。

④臭氧自动式喷雾器。又称不用农药的喷雾器,主要用于病害防控。它具有低碳、节能、环保、安全和节省农业投资、避免农药残留等多种优势,能为“防病入口” (指农药污染致人疾病),真正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这个重大民生问题把好第一关。它的原理是通过自身装备和反应将生成的臭氧水用来杀菌灭虫。2008年问世后果蔬应用防病效果极其明显,水稻应用有待进一步探索。

3.3优化生物措施

(1)利用自然天敌。

①蜘蛛助迁。春季稻田翻耕前在田坎间种豆科等低矮植物或堆放草把,秋季稻收期有意识停止田坎除草或堆放草把,为蜘蛛提供临时栖息场所和迁移条件,可以有效控制稻飞虱。

②保护青蛙。山区除强调禁捕青蛙外,还可通过养殖待水稻移载后人工移置幼蛙(60~100只/亩)于稻田,以捕食稻苞虫、卷叶螟、稻螟蛉等害虫。

③鸭稻共育。分蘖盛期每亩放养15日龄幼鸭12~15只(破口期收鸭),通过鸭的取食和活动起到降低害虫(稻飞虱、稻苞虫、卷叶螟)基数和抑制双子叶杂草、破坏病菌(纹枯病、小球菌核病、稻曲病、稻瘟病)菌源及生存环境的作用,并增强根系活力和土壤肥力,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提高对病虫抵抗能力,确保稳产高产和增加稻田经济效益。

有条件的地方实行虾稻连作、稻田养鱼(或养蟹)也可收到类似效果。

④稻田放蜂。对于二化螟、卷叶螟、稻螟蛉、稻苞虫等害虫可以在成虫的始盛期分期分批释放赤眼蜂(每亩放1万只,间隔7d再放一次[3]),通过以虫灭虫,控制其发生和危害。

(2)应用生物菌肥。

利用NEB丛枝泡囊菌、绿康微第五代微生态制剂、翻天覆地复合生物菌等抗重茬菌剂拌种拌肥或兑水蘸根、喷叶,重点解决土壤重茬带来的病害加重问题。

(3)使用生物农药。

生物农药(包括动物源、植物源、微生物源)对人畜安全,对环境支好。目前在水稻上使用的品种较多,如表1所示[4~10]。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加快推广步伐,并在使用上重点注意施药时间比常规化学农药提前3~5d。

3.4深化化学保护

3.4.1搞好药剂处理

武陵山区应用的水稻种衣剂选择配方中必须重点兼顾三病三虫(即恶苗病、稻瘟病、立枯病、蓟马、稻杆蝇、稻瘿蚊),如果不能兼顾,可另行浸种拌种(咪鲜胺浸种预防稻叶瘟、恶苗病等,吡虫啉拌种预防蓟马、稻瘿蚊及一代稻杆蝇)。

3.4.2推广药剂浸秧

将秧尖倒置于三环唑溶液中(20%可湿粉剂750倍液,75%可湿粉剂200倍液)浸0.5min后堆闷0.5h再移栽(或抛栽)。可基本避免叶稻瘟发生流行。

3.4.3用好超级送嫁药

栽前3~5d对秧田普遍喷施一次超级送嫁药,以减少大田病虫基数。其配方是吡虫啉+氯虫苯甲酰胺(或丙溴磷、呋喃虫酰肼、毒死蜱等)+稻瘟酰胺(或嘧菌环胺、肟菌戊唑醇等)。配方中药剂用生物农药替代更环保(如苏云金杆菌、阿维菌素等替代氯虫苯甲酰胺,枯草芽孢杆菌、梧宁霉素等替代稻瘟酰胺)。

3.4.4做到精准施药

(1)掌握最佳时期。二化螟为卵孵盛期或枯鞘初见期;卷叶螟看初卷小苞期,且每天选择有露水的早晚时候;二代稻杆蝇于孕穗小肚期开始施药;稻飞虱为低龄若虫高峰期,穗颈稻瘟第一次药抢在破口始期;稻曲病开始施药可在孕穗大肚期或破口始期。

(2)注意关键技术。二化螟防治药剂结合追施分蘖肥及化学除草一同撒施后灌水5~7d(保持水深5cm);纹枯病、稻飞虱需用大水量喷施稻丛中下部;二代稻杆蝇需连续施药3次或采用长效农药氯唑磷或克百威(单方);卷叶螟、稻飞虱应普治主害代,挑治其他代。

(3)选择新型农药。 稻瘟病:稻瘟酰胺、烯丙苯噻唑、嘧菌环胺[11];纹枯病:噻呋酰胺、肟菌戊唑醇[12]、苯甲丙环唑、呋吡菌胺、丁菌隆、已唑醇;二化螟:氯虫苯甲酰胺、丙溴磷、呋喃虫酰肼、二嗪磷、毒死蜱;卷叶螟:氯虫苯甲酰胺、丙溴磷、二嗪磷、抑食肼、茚虫威;稻杆蝇:氯唑磷、二嗪磷、呲虫啉;稻曲病、稻粒黑粉病:肟菌戊唑醇[12,13]、苯甲丙环唑;立枯病:恶霉灵、氟环唑、咯菌腈、溴菌腈、精甲咯嘧菌;稻飞虱:噻虫嗪、吡蚜酮、吡虫啉等。

(4)科学使用农药。首先做到合理(对症处方,交替轮换,科学混用,适量均匀);其次保障安全(重点搞好4个预防,即预防人畜中毒、作物药害、农药残留、环境污染)。

(5)坚持 “十不打”。 湖北省提出的稻田化学农药“十不打”[14]借鉴如下:即不达防治标准的不打化学药;能用生态调控和其他措施控制的不打化学药;能在冬春防治的不在生长季节打;能在田外打药的不在田内打;能在秧田用药的不在大田打;能兼治的田块不专门打;能挑治的不普遍打;能用选择性高效低毒农药防治的不打广谱高毒药;能用低浓度控制的不打高浓度;能通过种子处理、撒施处理、水面扩散等解决的不使用喷雾、喷粉方法。

3.4.5开展统防统治

武陵山区植保统防统治工作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恩施市开展的小麦穗期保护药行动,早于全国文献记载最早的陕西干阳县(1996年)[15],自农业部2010年开展“百千万行动”(建设100个示范县,抓好1千个示范区,扶持1万个示范组织)和2011年出台《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管理办法》后,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得到了快速发展,在运作上按照“三动一合”(政府推动、植保助动、市场拉动,统分结合)及“四化六有利”(作业机械化、防治科学化、管理企业化、服务社会化,有利提升防灾能力、节约农村劳力、降低防治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增产增收)的高标准组建与管理,突显了“四高一促进”(高效率、高效果、高效能、高效益,促进绿色防控)作用。目前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模式主要有植保专业合作社、县(市)乡(镇)应急机防队、专业化植保服务队、村及农药经销户组成的机防队等四种形式,但与全国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有必要从“六个统一”(统一宣传引导、预测预报、技术规程、对口物资、施药行动、监督检查)和“六个强化”(强化植保方针和理念、政策支持、规范建管、技术实力、指导服务、辐射带动)方面去加强和完善,才能确保与时俱进、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计划[EB/OL].[2012-05-30].http:///view/

[2]段太品,李继辉,杨隆维,等.优质抗稻瘟病杂交水稻新品种绵5优142[J].中国稻米,2011(5):63~64.

[3]郑和斌.水稻病虫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效益[J].中国植保导刊,2002,32(7).

[4]上海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农药安全使用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5]彭超美,生物农药使用手册[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6]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药检定所.2011农药管理信息汇编[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7]张春龙,肖炎农,余旗红,等.淡紫拟青霉的特性与研究进展[J].湖北植保,2012(2):48~51.

[8]翁国娟.微生物除草剂实现产业化开发[J].农药市场信息,2011(27).

[9]李愉潜,王采平,刘小平,等.5%多杀霉素sc防治稻纵卷叶螟田间药效试验[J].湖北植保,2012(1):16~17.

[10]张磊,徐信强.30%嘧菌环胺悬浮剂防治水稻稻瘟病试验[J].湖北植保,2012(6).

[11]李仲惺,周学杰.肟菌、戊唑醇在水稻全程防病中的作用[J].中国植保导刊,2012,21(6).

[12]周小贺,金远明,吴富梅,等.水稻主要病虫害组合用药技术示范效果[J].湖北植保,2012(2):19~20.

[13]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及生态调控技术[EB/OL]. [2009-03-27].http://.cn/qkpdf/lvse/lvse201212/lvse20121274-1.pdf" style="color:red" target="_blank">原版全文 推荐访问: 病虫害 水稻 防控 山区 集成


[武陵山区水稻病虫害发生特点与绿色防控集成技术]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