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关注“三农”问题;发挥自然资源优势;构建生态型拜泉

时间:2022-03-30 10:01:34  浏览次数:

“三农”问题的主要构成是农村问题、农民问题和农业增收问题。在从传统农业生产向可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发挥自然资源优势,依靠绿色农业生产加快三农问题的解决具有积极的意义。从近几年来,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的建设思想和国家对生态县、生态乡村建设的有关要求来看,遵循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和生态经济,达到山川秀美,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将是我们未来一段时间里必须考虑的方向性问题,而绿色产业和生态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绿色食品、绿色农产品的生产及相关产业的形成。我县是农业强县,农业的发展、农村的繁荣、农民收入的提高是我县县域经济稳定攀升的前提和基础。

1.发挥自然资源优势、生产绿色农产品,应该始终是构建生态型拜泉的一条有效途径

我县是一个农业历史悠久、经历了二十余年生态建设的农业大县,更是全国闻名的生态县份和国际绿色产业示范区,曾经被国际生态工程大会评为“国际生态工程”一等奖,并相继被列为全国生态农业试点县、水土保持“十百千”示范工程试点县、生态农业试验示范区、可持续农业试验区、能源综合建设基地县和科技兴农示范县,在自然资源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1.1区位区域优势

我县位于黑龙江省中部,齐齐哈尔市东部,处于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的松嫩平原,是全国重点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是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县,具有重要的区域聚集和辐射作用。

1.2环境条件优势

我县经过22年的生态建设,森林覆盖率22.7%,森林资源不断壮大,为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创造了一个优越的环境条件,也动植物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空间,狐狸、野兔、野生梅花鹿等动物资源日益增多,基本上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态势;同时已经生成的次生草丛、灌丛植被,为防风、黄芪、柴胡等中草药材以及苦菜、小黄花菜、蒲公英等山野菜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空间;加之农田防护林网形成,相对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空气湿度提高10—14%,蒸发量减少了14.6-17.8%,农田水土流失现象基本杜绝,土壤蓄水能力得到加强,风沙天气逐渐减少。据气象部门近几年来的观测数据统计,地表土风蚀现象大幅度减少,年均蒸发量1320毫米左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4.2%,虽然空气比较干燥,但相对上个世纪末空气湿度已经有了明显提高。农田环境已经达到了国家级标准,非常适合绿色农产品生产的发展。

1.3土地资源优势

我县经过20余年的生态和可持续农业的建设,坡耕地泥沙流失量较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减少88%、径流减少78%、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0.51个百分点,特别是由于我县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的松嫩平原上,土质种类以黑土、黑钙土为主,在全县370万亩耕地中,黑土占69%、黑钙土占13%,土壤耕性较好,土壤通透性较好,保水保肥能力强,是世界上黑土、棕壤土等优质土类的首选土壤,同时随着近十年来绿色食品生产建设的发展和近年来实施的沃土工程建设、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土壤养分状况良好,根据近几年来对我县12个乡镇、130余个行政村6000个代表土样的土壤测试结果,全氮含量平均为0.18%,碱解氮含量平均190mg/kg,有效磷含量平均35mg/kg,有效钾含量平均235mg/kg,土壤有机质平均水平为3.41%,均已达到国家关于绿色食品土壤肥力等级二级和一级水平,非常适合发展绿色农产品生产及相关产业。

2.把握绿色农产品标准,缩短差距,应该是确保绿色农产品生产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根据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管理的相关政策法规要求,对绿色农产品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生产过程中严格限定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的用量和种类,不施用高毒、高残留、高致病性农药化肥,按照有机农业生产方式,通过专门机构的质量认证、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的农产品。就目前我县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化肥农药的使用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2.1中高毒农药、高残留农药的使用直接影响到农产品品质,不能实现与国际接轨

从我们对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我县农药的使用情况调查来看,全县年均使用药剂550吨,其中大豆田除草剂310吨、杀虫剂48吨;玉米田除草剂120吨、杀虫剂24吨;马铃薯田除草剂36吨、杀虫剂9吨;甜菜田除草剂12吨、杀虫剂3吨;水稻田除草剂4.5吨、杀虫剂0.9吨。虽然大部分药剂符合国家的应用标准,但是仍然存在着不可忽视的中高毒农药、高残留农药问题:如2.4D丁酯类除草剂在我县农业生产中如大豆田封闭除草、玉米田除草、麦田除草上仍普遍使用,而2.4D丁酯类除草剂具有杂质致癌的危害;如氧化乐果在大豆、果树、蔬菜的蚜虫防治上因其防效好、价格便宜、无残留,仍然有大量使用,但氧化乐果属剧毒、高毒农药,极易危害人畜生命健康;如甲拌磷、辛硫磷虽然有条例上已经禁止使用,但在我县农业上如地下害虫的防治上因无恰当的替代产品,仍有实用,而这两种类型农药也属于剧毒、高毒农药,对人畜生命健康有极大的危害作用;再如绿黄隆、普施特类农药虽属高残留农药,在土壤中的残效期长达36个月,对下茬作物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2.2化学农药的施用破坏了生态系统,有害生物天敌数量减少,不符合绿色农产品生产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相协调的原则

随着粮食市场和农药市场的放开,农民片面追求产量的心理和农药经销商受经济利益驱使的心态形成了共鸣,使得农药使用数量有增无减、农药包装物随处丢弃。据调查,在1997年到现在的十几年时间里,化学农药的使用数量以5%-8%速度逐年递增,农药经销商由最初的十几家增加到现在的160余家。由于任何一种化学农药因其有内吸、传导等作用机理,必然会在作物体内或土壤中、环境中形成一定量的残存,这种残存除了危害人身健康之外就是对其他生物生存质量的直接影响,同时由于使用过的农药包装物随意被丢弃到田间地头、林带,甚至是河泡等水源处,这些包装物中残存的农药的自然挥 发释放,极易造成对周围环境的破坏,致使鸟类、蛙类等有害生物的天敌数量将少,不仅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也不符合绿色农产品生产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相协调的原则。

2.3缺乏必要的检测手段,无法自我鉴定农产品质量,在市场竞争上存在着一定的劣势

虽然我们的农产品符合A级或AA级绿色农产品的要求,但由于我们缺乏必要的检测手段,对于我们生产的农产品是否是绿色,人们存有疑虑,绿色食品标准中有关农药有一个最高残留限量,我们不能检测其中是否有残留,残留多少,因此我们自己也就无法确定生产的农产品是否为绿色。只能通过产品需求方对我们的检测来明确我们的产品质量,往往会因为设备、人员等方面的因素被动地进行市场竞争,同时可能我们的产品已经达到了高等级的水平,但是由于自身没有检测设备手段,被对方压低了等级也不知道,自己的底气也不足,都将阻碍绿色农产品的生产。

二是施用肥料品种比较单一,主要以化学肥料为主,特别是大量肥料--氮磷钾肥料,而其它的肥料如微生物肥料,生物有机肥料,腐植酸肥料、绿肥等施入量很少,不足肥料施入总量1%,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特别是AA级绿色农产品及有机农业的发展需要。

现代社会是科技型、信息型社会,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早在2004年就向全国提出了构建知识型、学习型社会的号召,我们认为构建和发展生态型拜泉仍然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生产力中科技含量的增加,因此要打造绿色品牌、叫响绿色品牌、依托绿色品牌,抓住发展绿色农产品生产这个生长点,就必然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依靠科技进步,增加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科技含量,大幅度提高绿色农产品质量,完善绿色农产品生产机制,使我们的绿色农产品在生产上发挥自己的资源特色优势、流通上叫响自己的品牌质量、市场竞争上走上平等科学的竞争渠道,把绿色农产品生产建设成构建生态型拜泉的一个闪光点,应该是确保绿色农产品产业长足发展的必要举措。

2.4进一步增加绿色农产品生产的科技含量

在绿色农产品生产上,我们应该把前面提到的自然资源优势,与目前我县正在运作的沃土工程和国家提倡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结合起来,进行强强联合,进一步增加绿色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从而在农产品质量上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有领先的优势。

一是抓住国家在我县实施测土配方补贴项目的有利契机,大力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普及,在土地、水源的利用上实现用养结合,为绿色农产品生产提供一个科学的生产环境和技术支持。

二是强化测土配方肥主渠道的建设,鼓励生产者应用测土配方肥,实现有机肥和化肥的科学配比,增加农田有机肥的投入,应用微生物肥料和生物有机肥料,限制化肥施用量,提高化肥利用率,增加土壤有机质,增加的可塑性和缓冲能力。将土壤这种资源依赖性生产资料变成一种可循环再续利用的资源,改变土地前面提到的地块板结、越种越瘦的现状。

三是建立健全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机制,鼓励生产者进行知识更新、技术更新,实现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可延续应用,为绿色农产品的生产提供一个可以长期依存的人文环境。

2.5健全市场管理机制,从源头上控制农药化肥的超标准、不合理流通应用

目前,从我县的农药化肥经销市场来看,仍然存在多、乱、杂的现象,以及前文阐明的农药高毒、高致病性、高残留现象。通过完善相关机制,规范市场管理,禁用高毒、高残留高致病性的农药,应用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推广生物源农药、矿物源农药、有机合成农药,降低有毒有害物质在农产品中的残留,提高农产品品质,优化作物生长的生态环境。■

推荐访问: 拜泉 资源优势 三农 构建 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