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

时间:2022-03-28 09:52:05  浏览次数:

摘 要: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农作物的生长情况会直接影响我国的整体经济水平,而玉米作为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经济价值最大的农作物,其年产量的高低对经济水平的整体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气候的恶化、温室效应的加剧,玉米的病虫害问题已逐渐成为制约玉米年产量的主要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玉米的栽培技术水平,如何从根本上防治玉米病虫害就变得十分关键且刻不容缓。因此,本文将从玉米的栽培技术以及对病虫害的防治策略两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帮助。

关键词:玉米栽培;病虫害;防治策略;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333135

近年来,我国整体经济水平得到了迅猛发展,虽然高科技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快速发展对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有着关键性的推动作用,但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作为影响我国整体经济水平的主要因素,农业的任何改进都能促进我国整体经济水平的提升。玉米作为我国种植面积最广、经济价值最高的农作物之一,其年产量的高低、其质量的优劣,不仅直接影响着我国的整体经济水平,还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的食品安全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因此,不断提高玉米的栽培技术、不断优化对玉米病虫害的防治策略就变得十分必要且刻不容缓。

1 玉米栽培技术的提高

1.1 精细翻整种植土地

在玉米播种之前,要对种植土地进行精细的翻整,所谓精细翻整种植土地,指的是使用机械设备将上一季的、整块的土地翻整为新鲜的、细碎的土地,这样一来不仅便于播种,还对玉米种子的初期发芽、后期成长以及根系的发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在玉米播种之前,还应及时将种植土地内剩余的秸秆等杂物拖运出去,如若将其一直存留在种植土地内,不仅会对玉米种子的正常呼吸造成一定的阻碍,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玉米种子出现发霉、腐烂等现象,十分不利于玉米的正常生长。

1.2 因地制宜挑选种子

在播种之前,应根据种植区域的生长特点,再结合当地的气候变化、土质情况、水资源分布情况等综合挑选最适合的玉米种子,只有这样才可以最大限度的确保玉米种子能够得以健康顺利的成长,并得到最高的产量。而在挑选到最适合的玉米种子之后,还需对其进行浸种、晒种以及拌种等操作,方可将其播种到种植土地内。浸种、晒种以及拌种不仅可以提高玉米种子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还可确保玉米种子能够在相同时间范围内萌芽、进入成长期,从根本上降低玉米种子不发芽这一情况的发生频率,进行拌种操作时,需将农药与玉米种子混合均匀,以起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常用的农药有种衣剂、磷酸二氢钾等。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浸种还是拌种,都需在操作之后对玉米种子进行晾晒,以此确保玉米种子一直保持在干燥状态,提高其在种植土地内的吸水能力,保证能正常萌芽生长。

1.3 合理选择种植方式

在播种时期,一定要选择合理的种植方式,也就是科学合理的选择玉米的种植密度,使得每一颗玉米种子吸收到的水分和营养都是均衡的。种植密度的选择与玉米种子的选择相同,应根据当地的种植情况以及玉米品种的生产特性等进行确定,正常情况下,对于土地较为疏松、不易扎根的种植区域来说,应适当提高其种植密度,以防止倒伏等现象的发生;而对于土地较为紧实的种植区域来说,可适当降低种植密度,以确保玉米能够得到充分的阳光,以利于其后期的茁壮成长。

1.4 科学管理玉米生长

在玉米的生长期内,有2个十分关键的生长时期需要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幼苗期,幼苗期作为玉米种子根茎和叶片开始分化的关键时期,不仅会直接影响玉米根系的生长,还会直接决定玉米能否有一个发达的根系,因此,在玉米的幼苗期时,一定要加强对其管理,及时观察玉米的生长情况,并在其长出3~5个叶片时,及时对其进行定苗操作,选取1株生长较为旺盛的幼苗对其进行栽培,并及时检查各个种植区域内是否有缺苗现象发生,应及时使用栽培得到的幼苗将空缺补全。做好种植区域内的除草工作,根据玉米的成长情况选择合适的肥料,以适宜的形式、适宜的肥量施加给玉米;抽穗期,要及时对玉米进行培土工作,以适应玉米根系的快速生长。等到了出粒期,如若天气干旱,则应及时对玉米种植区域进行浇灌;如若接连下雨,则应及时对玉米种植区域进行排水,以防止玉米出现倒伏现象。

2 玉米病虫害的防治策略

2.1 常见的玉米病害及其防治策略

一般情况下,常见的玉米病害主要有以下几种:黑粉病,玉米被黑粉菌感染之后所出现的一种病害。为了防止玉米出现黑粉病,可在播种前,使用粉锈宁等农药对玉米种子进行拌种操作,从根本上降低黑粉病的发病几率。如若种植区域内大量堆积剩余农作物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黑粉病的感染概率,因此应及时清理种植区域内的不必要农作物,以此降低发病概率,一旦出现黑粉病,应及时喷洒农药,将感染范围控制在一定区域内,最大限度的降低损失;小斑病,多发于天气燥热且多雨的夏季,可通过选用抗小斑病效果较好的玉米种子、隔季种植玉米、增加有機肥的施加频率以及肥量、提高通风条件、及时排水等方法来降低小斑病的发病概率;纹枯病,不仅发病概率极高,还会严重威胁玉米的健康生长,可直接导致大量玉米出现死亡的迹象,给农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其主要影响玉米吸收土地里的水分和养分,进而导致玉米逐渐死亡。对于纹枯病,在其出现的初期,就应该及时杀灭,以防止扩大感染范围,一般情况下,可通过喷洒井冈霉素等农药来阻止纹枯病的进一步传播,通过在感染部位涂抹农药来将其直接杀灭。

2.2 常见的玉米虫害及其防治策略

而对于常见的玉米虫害主要有以下几种:玉米螟,玉米种植区域经常出现的一种飞虫,严重威胁着玉米的正常生长。玉米螟通体褐色,广泛分布在河北、河南、四川等玉米种植大省。玉米螟不仅可以附着在玉米的叶片之上,阻碍玉米的正常生长,还可进入玉米植株的内部,破坏玉米的果实,损坏玉米植株的任何部位,给玉米的生存带来极大的威胁,严重影响着农民的经济收入。对于玉米螟,常用的防治方法主要有2种,直接将辛硫磷颗粒安放于玉米植株的中心,以此杀灭玉米螟。通过将辛硫酸喷洒于玉米植株的中心来将其杀灭;蚜虫,通体黑色,数量极多,往往会在玉米茎部或叶片之上形成黑色片状物,繁殖速度极快,给玉米的生存带来极大的威胁。但由于蚜虫有很多的天敌,因此可采用生物防治法来将其杀灭,如步行虫、异色瓢虫等。

3 总结

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与我国整体经济水平的提升以及食品安全都有着非同一般的联系,因此,在实际种植过程中,一定要不断提升玉米栽培的技术水平,通过精细翻整土地、因地制宜挑选种子、合理选择种植方式、科学管理玉米生长等方法,确保玉米年产量不断提高。还应时刻注意对常见玉米病虫害的防治,不断加强对病虫害的预防意识,不断提高对病虫害的防治策略,确保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不会因病虫害受到任何影响,进而为我国农业的稳步发展、我国整体经济水平的提升做出一份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杨淑英.浅议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5(5):72.

[2]邝爱琴,魏娜娜.玉米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探讨[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4(4):158.

[3]邹立品.浅议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4(4):72.

推荐访问: 栽培技术 玉米 病虫害防治 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