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建立硬式内镜清洗操作流程实施规范化管理的探讨

时间:2022-03-26 08:21:24  浏览次数:

随着医学技术领域的发展,硬式内镜已广泛用于外科医学诊断与治疗、手术项目的开展。我院是一所军队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床位展开900张,日腔镜手术约为40台,为全军的腹腔镜培训教学医院。腔镜手术以对患者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缩短住院日等优点受到医者与患者的认可[1]。硬式内镜的特点:精细易损、结构复杂、材质特殊、价格昂贵、使用频率高[2]。我院腔镜手术开展已有20年余,腔镜手术硬式内镜存在以下的使用现状与问题:腔镜手术量大且连台手术多,器械需求量大;器械购置数量有限,需在短时间内频繁重复被使用;因器械结构复杂(含有管腔、阀门和关节等)清洗难度大、耗时长,部分器械和连接线既不耐高温又不耐水;清洗消毒灭菌时间长,不能满足连台手术的需要

为了规范硬式内镜处理流程,满足不断增加的手术种类,提高供应服务效果,2012年8月,我院消毒供应中心按照WS/310.1-2009管理规范对硬式内镜实行集中处理规范化管理。清洗质量是消毒灭菌合格的重中之重,是消毒与灭菌措施的第一环节,如果在最终的复用程序开始之前表面没有清洁干净,该消毒或灭菌过程是失败的[3]。根据消毒供应中心第一部分:管理规范,结合硬式内镜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指南[4],制定标准的清洗流程,建立专岗清洗、专业操作、规范化管理,实施1年多,受到了良好的效果,提升了器械的安全使用率;延长了器械使用寿命,提高了术者使用满意率,具体实施措施分享如下

1设立专岗

1.1去污区设立硬式内镜回收、分类、清洗、消毒专人专岗,细化岗位职责与分工(具有护师或护士职称、并具备独立完成岗位工作能力的人员担任)

1.2专业硬式内镜器械讲解与知识培训、考核。(硬式内镜的种类、功能与作用)

2建立流程

2.1建立器械名称、规格及配置数量交接单。

2.2建立器械拆卸及功能组装图片,图文并茂的表达方式,直观易懂。

2.3参照指南的第4、第5部分建立清洗操作流程,步骤清晰,规范流程,细化管理:安全回收--合理分类--正确清洗-彻底干燥[5]。

3规范流程

3.1硬式内镜回收

3.1.1回收原则 分开放置(重复使用与一次性使用),专门封闭容器收纳,遇特殊感染器械应双层封闭包装并注明感染性疾病名称单独收回,回收工具每次收用后应清洗、消毒、干燥。

3.1.2回收步骤 准备(回收人员规范着装,注意个人防护,准备回收器具);清点器械(数量、完整与检查功能),核对清单,记录签名;

3.1.3回收注意事项 运输途中防止相互碰撞损坏器械(光学目镜应使用带盖带卡槽的专用盒,穿刺鞘类使用固定架,器械使用带卡槽的专用盒,器械保护盒垫),设置标识牌避免器械混淆。

3.2硬式内镜分类

3.2.1分类原则 根据器械污染程度,进行器械预处理,根据器械精密程度,选择清洗方法,根据器械材质、结构与标识进行拆卸。

3.2.2分类步骤 准备(工作人员规范着装,做好个人防护),根据器械准备分类工具(清洗筐、标识牌、器械架);器械分类(是否耐湿耐热);器械拆分,配件专门放置;器械组合进行标识。

3.3硬式内镜清洗消毒

3.3.1主要内容 清洗方法(手工与机械清洗);清洗步骤(冲洗、洗涤、漂洗、终末漂洗);消毒方法(物理与化学消毒)。

3.3.2清洗原则 光学目镜(手工与机械清洗);机械与附件(手工与机械清洗);质量标准(表面光亮无污垢、无锈斑、无血迹,关节灵活,管腔内外清洁、干燥,管腔通畅)。

3.3.3手工清洗操作步骤 准备(工作人员按照标准与要求穿戴防护用品);具有设备设施(流动水清洗槽、超声清洗器、压力水枪和干燥设备);光学目镜(单独手工清洗、轻拿轻放,防止滑脱放于胶垫上,防止划伤镜面,不应超声--流动水冲洗--医用清洗剂清洗,使用海绵或软布--流动水冲洗--流动水漂洗--软水、纯水或蒸馏水终末漂洗--消毒采用75%乙醇进行擦拭);导光束连接线(两端擦拭--导线部分手工清洗--消毒可采用75%乙醇进行擦拭消毒);器械及附件(流动水或高压水枪预处理--器械拆卸至最小单元--流动水冲洗--医用清洗剂刷洗或可超声的器械超声清洗--流动水漂洗--软水终末漂洗--湿热消毒)。

3.3.4机械清洗操作步骤 预处理,腔镜器械支架规范装载(附件、小配件使用带盖密纹筐),选择操作程序,消毒。

3.3.5注意事项 酶清洗剂的配置、浸泡时间、更换时间依照说明书,清洗工具的处理(湿热或化学消毒),器械清洗后避免二次污染。

3.4硬式内镜干燥 主要内容彻底干燥,首选干燥设备干燥。

3.4.1操作原则 根据器械的材质选择适宜的温度,光学目镜、导光束和连接线采用擦拭法、管腔器械采用压力水枪或干燥设备进行干燥。

3.4.2操作步骤 干燥前保持台面清洁,光学目镜镜面用镜头纸擦拭,导光束、连接线等器械用低纤维絮擦布擦拭;使用干燥柜(金属类器械及附件:温度70~90℃,塑胶类器械及附件:温度65~75℃)。

3.4.3注意事项 干燥是确保灭菌质量的重要因素,所以不应使用自然干燥的方法进行干燥;橡胶垫圈、密封圈等塑胶类配件干燥温度不能过高;管腔类器械用压力气枪干燥时,注意干燥时间。

3.5硬式内镜清洗质量的检查

3.5.1检查方法 目测(配合放大镜与光源);白纱布或白通条检查;残留血监测;ATP生物荧光学检测,我科以常规目测和定期ATP生物荧光学检测为主要检查。

3.5.2清洗消毒器的监测 日常监测每批次监测清洗消毒器的物理参数与运转情况,并记录;质量监督员定期检测采用STF清洗测试卡每月対硬式内镜的清洗效果进行3套器械检查,进行记录。

4实施效果

传统的硬式内镜由手术室自行处理灭菌,采用2%的戊二醛或进行浸泡10h方可达到灭菌,或采用了物理与化学互用的消毒灭菌方法,加速了内镜器械的老化程度,影响器械的功能与使用寿命,对灭菌的质量不能起根本保证。具体效果见比较表(P<0.01)。

5实施探讨

清洗质量是院内感控的起点和基石,清潔是保障消毒滅菌成功的第一步。据研究资料表明,对接触血液的器械灭菌后进行抽查,残留血阳性率35.9%,HBsAg阳性率2.86%。而彻底清洁的器械灭菌后,检测HBsAg为阴性,表明残留血对器械消毒灭菌的影响较大[6]。清洗是为了在消毒、灭菌过程中,器械能有效的与消毒、灭菌介质接触。因此规范标准的硬式内镜流程的建立,全员培训与专项培训交替进行,不断更新知识技能,提高了人员专业素和业务能力;规范制度、职责与流程既能保证器械消毒、灭菌效果,保证接触器械时的安全,更加能有效的保养器械,为医院减轻贵重精密仪器的消耗支出,节约共享资源;层级管理,把握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保证手术质量与医疗安全,值得推广与分享。

参考文献:

[1]中华人名共和国卫生部[J].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2004.

[2]刘玉村,梁铭会.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岗位供应中心培训教程[M].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6.

[3]任武爱,张青.硬式内镜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指南[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2.

[4]中国人名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二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规范.

[5]钟秀玲,程隶研.现代医院感染护理学[M].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

编辑/申磊

推荐访问: 硬式 规范化管理 操作流程 清洗 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