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对科学探究式教学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3-21 08:26:09  浏览次数:

【摘 要】物理学是以实验探究为基础的科学课程,而科学探究是对实验探究的升华和内化,因此,科学探究在物理教学中也较为关键。本文通过对科学探究式教学案例的分析,归纳出科学探究式教学应关注的三个问题,旨在为物理教师进行科学探究式教学实践带来些许启发。

【关键词】物理;科学探究;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22-0060-02

1   科学探究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物理学是以实验探究为基础的科学课程,如物理学中多数定律和原理是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的,而科学探究是对实验探究的升华和内化,故科学探究在物理教学中也较为关键。教师可通过科学研究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归纳物理学事实,逐步形成物理学概念。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的学习过程,可逐步建立自己的认知模型和掌握正确学习方法,形成理性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契合21世纪“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因此,教師需要在物理教学中,关注如何让将科学探究落到实处,发挥其重要

作用。

2   科学探究式教学案例分析

案例选自学区举行的科学探究式物理教研活动,三位教师同课异构,授课主题为《电路的连接》,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九年级上册(教育部审定2013)第三章《认识电路》第三节。笔者在本文中仅分析部分片段,归纳出科学探究式教学应关注的三个问题,旨在为物理教师进行科学探究式教学实践带来些许启发。

2.1  关注学生的认知规律

从学生认知规律角度出发,规范科学探究式教学,须做到引导学生沿着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从猜想到验证的路径认识物理学现象和事实。

第一位教师的学案片段如下:

[学习目标]

(1)认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2)能根据电路图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3)根据现实情境画出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该学习目标的设计是按照:“初学——学会——应用”的逻辑进行设计的,学生从现象出发,通过感性认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引发一系列猜想,然后通过依据电路图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逐步加深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认识,最终达到学生可独立根据现实情境画出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探究问题]

问题一:提供电源、导线、开关和两个灯泡,如何连接让两个灯泡同时发光?

问题二:什么叫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问题三: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流是如何流过电路的呢?

问题四: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当一个用电器开路停止工作时,另外的用电器会怎样?

物理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关于“电路”应达到要求:学生会看、会画简单的电路图;学生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实际上,教材中只给出两只灯泡串联的电路图,没有给出并联的电路图。从该教师设计的问题看,他对教材进行了处理,增加了物理课程标准要求的学习资源。该教师设计的探究问题由易到难,问题一由现象出发,探索两种电路的连接途径。问题二引导学生由现象分析、归纳并总结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概念、特点。问题三基于以上所学,继续推进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让学生独立思考发现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主要特点。问题四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会判断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基本的故障。因此,该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可有效突破教学难点。

2.2  重视教学过程完整性

依据物理学课程标准、学生学情及具体教材内容,确定探究式物理学教学目标,设计探究式物理完整教学过程,才能引导学生基于大量物理学现象和事实,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形成物理学概念。

第二位教师的学案设计片段如下:

活动1:怎样使两只小灯泡亮起来

第一大组的方案:电路连接基本方式一。

第二大组的方案:电路连接基本方式二。

活动2: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1.将方案一、二中的开关闭合,观察灯泡是否发光?在两个灯泡都发光的情况下,先断开开关,取下一只灯泡,再闭合开关,观察另一只灯泡是否发光?

活动3:探究开关的位置对其控制作用的影响。

(第一大组做)1.如果改变开关在串联电路中的位置,它的控制作用相同吗?引导学生将两只灯泡连成串联电路,并对现象及时记录。

(第二大组做)2.如果改变开关在并联电路中的位置,它的控制作用相同吗?引导学生将两只灯泡连成并联电路,并对现象及时记录。

分析上述学案可知,教师只考虑要在有限时间完成教学任务,却忽视了课程标准的要求。物理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且这是学生必做的实验项目。教师设计的三个实验活动,分组仅两组,并不合理,且该教学过程较为笼统,并不能完整体现物理课程标准中的要求。这一实验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两个不同的电路,学生都要会连接,且难点在连接并联电路。教学活动的开展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不是为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服务的。

2.3  尊重学生思维独立性

真正的学习须基于学生独立的思维活动,任何人都不能替代。在教学活动中,不能一切都以教师的意志为主,须要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因此,教学设计不应以一言堂的形式进行,不能只停留在知识和技能的表层,而应深入到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上。

第三位教师的学案设计片段:

(1)串联电路

活动一:在已经连接好的电路基础上,只增加一根导线,将第二只灯泡连入电路,如何使两个灯泡同时发光?引导各组内同学相互合作,制定使两个灯泡同时发光的方案,并与邻组的同学交流,讨论各组方案有什么不同,阐明各自的思路,不断深入探讨。

不同点:____。相同点:____。

教师用电流流向法帮助学生确认,电流从电池正极出发依次通过各个用电器,电流只有一条通路。启发,引导学生得出串联的定义。

这样的教学设计,整个教学过程从学科知识与完整程度角度来评价是较为理想的,将学生作为本节课的主体,体现“生本性”的课堂理念,做到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的教学效果。因此,本节课的物理学学科知识学生掌握较好,且每个学生都在科学探究中进行了动手操作,科学思维得以发展。该科学探究教学设计,避免了学生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连接短路损坏电源等意外情况,同时也圆满实现了教学任务的完成。

3   小结

本文通过三位教师有关“电路连接”教学设计案例分析,发现科学探究式教学应注意三个问题:①关注学生的认知规律;②重视教学过程完整性;③尊重学生思维独立性。因此,在科学探究式教学,应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帮助学生形成的物理学学科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

杨磊(1975~),男,汉族,四川省邛崃市人,现就职于四川省邛崃市宝林镇初级中学校。

推荐访问: 探究 几点思考 式教学 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