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可持续发展背景下义务教育公平研究

时间:2022-03-19 14:43:22  浏览次数: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乡差距增大,义务教育公平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了近几年学者研究的重点方向。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于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也做出了展望。以对甘洛县义务教育状况的调查研究为出发点,深入思考促进教育公平在现实情况下的困境,结合对于党的政策方针学习,给出可行的应对措施。为研究教育公平相关学者提供资料,促进学习交流。

关键词:教育公平 教育均衡 义务教育 可持续发展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自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我国走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国家更加富强,人民更加幸福。人口优势创造了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加速了经济的发展,但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大,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被越南、印度等国替代。我国面临着持续转型升级的新挑战,如何在复杂的世界环境中一直保持竞争优势,除了经济体制的改革,教育也是关乎我国发展的重要因素。

2017年10月18日在北京召开的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报告中提到:应当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要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由此可知我国对于教育均衡全面发展以及教育公平的重视不言而喻,推进贫困地区教育均衡迫在眉睫。实现教育公平的根本在于贫困地区的教育,其难点主要有: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不完全、留守儿童数量多、寄宿制学校缺乏和农村教学点建设不合理等问题。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解决,教育公平难以实现。

二、凉山州义务教育现状

(一)甘洛简介

甘洛县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北部,东边有马鞍山,与乐山市峨边县和金口河区交界;南边有美姑、越西县全县行政区域面积2150.79平方公里。截止2012年,甘洛县共有彝族、汉族、藏族、苗族等14个民族,共19万人,其中,彝族占总人口的65.3%。主要经济产出为粮食、畜牧业,其次是工业。因其民族众多且交通闭塞,毒品、艾滋病传播范围广的原因,经济较为落后,属于凉山州十个国家级贫困县之一

(二)发展现状及成果

凉山教育多年来受到中央财政、社会非营利组织等的支持,通过教育局、学校相关工作人员在各自岗位的坚守,凉山教育也迎来了新局面。据凉山州2013年鉴资料显示, 凉山教育营养餐全面改善计划受惠学生达70余万人其中,工作在采取食堂供餐模式或牛奶+鸡蛋、火腿肠、水果模式的同时,逐步在向由食堂提供正餐的方式转换,全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同学每天可以享受至少价值3元的营养餐补助。同时70万学生享受减免学费、书本费等学杂费,州上补助了4.2亿元。在民生教育方面凉山州生源地的大学生以及困难家庭也受到了入学补助和助学贷款等优惠政策。从解放初期开始没有学校到现在甘洛县整体100多所学校,入学比例、上学比例增加,小学达到了98%左右,初中达到了95%。同时彝族同胞对于教育的认可度也有所增加,从最开始对汉族文化的抵触,到现在的观念开始改变。同时师资的配比,校舍的建设也是都达到了国家的标准,基本保证了有学生就有老师教。后勤保障也慢慢完善,为学习生活给予了有力保障。

三、甘洛县义务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经济因素

经济发展是教育发展的基础,2015年末,为了促进城乡教育公平的发展,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通知提到了落实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所需资金由中央和地方按比例分担,西部地区及中部地区比照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县(市、区)为8:2,以及巩固完善农村地区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农村地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维修改造、抗震加固、改扩建校舍及其附属设施。中西部农村地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所需资金由中央和地方按照5:5比例分担。尽管国家在政策方面统一了城乡以往不同的标准,但是对于凉山州个别贫困的地区,地方财政根本承担不了8:2的比例,对于完善农村校舍安全保障的投入,更加是现在甘洛县的财力物力无法给予的,所以中西部农村地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所需资金由中央和地方按照5:5承担,国家是取消了对于甘洛县这一要求。甘洛的教育标准和目标完全不能和发达地区相比较,地方想要给孩子们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可是因为经济发展跟不上,也只能降低标准,一步一步来。

(二)教育环境

根据调研访谈的显示的结果可以了解到,甘洛县目前教师资源的构造基本上是按全职教师90%、代课老师5%、支教老师5%(川大帮扶的支教老师、对口帮扶县—洪雅的支持),教育局表示,对于一些公办机构的帮扶非常支持,对于社会组织的指教团体不是很信任,因其自身管理很薄弱,教育局对其的了解和管理也很困难,不利于凉山教育的发展。至于专职老师的学历,也是仅仅可以满足教师法的基本要求——小学教学(学历中专及以上)初中教学(大专、本科)但是老师们的学历水平和教学能力参差不齐,学校对于老师们没有进行选拔制度,只要學历够,加之其自身的意愿,选择留下,就成为了学校的资源。能够留下来进行主要教学任务的老师,对于其教学能力的提升学校也是很难给予支持的,老师学习机会少,教学的手段方式也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师资紧缺,交流机会少。由此循环孩子们受教育的质量也只能达到基本标准,与很多城市的孩子们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目前留在甘洛县的年轻老师,大多为本地生源的毕业生,从凉山州以外的地区引进的教师资源几乎没有,同时本地教师也存在“留不住”的现象,学校组织年轻教师进行更好平台的学习交流之后,大部分教师选择去到州上,或者其他县去工作。由此循环,才会造成甘洛县教师资源一直处于紧缺、不优的状态。

1.教学成果考评标准单一

据三所学校的教导主任介绍,目前学校教学质量、教师工资、奖金的发放、以及优秀班级、优秀学生、优秀教师等荣誉都与学生的成绩紧密相关,学校给老师们的压力直接会转移到学生身上,因为每天在学校学习的时间十分有限且紧张,所以各班老师不得不布置大量的作业让学生们去完成,这样就导致有很多学生倍感压力,对于一些在家里还有农活要完成的同学而言,更加成为了很难完成的任务。对于这一点教导主任们也是束手无策,因为对于学校的教学质量,也只有拿成绩说话,压力由上至下的产生,每一位同学成为了压力的落脚点。同时,这样的唯分数论也并没有让学校的教学质量有很大的改变。

2.校舍距离影响教学质量

学生作为义务教育的主体,应该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权,但据此次调查显示,学生在上学的时间花费上却有相当大的差距。在调查的110名中小学生中,(76.36%)84名同学上学花费时间在30分钟以内,(13.6%)15名同学在上学路上所花时间在30分钟—1个小时(包括30分钟),但仍有(10%)11名同学上学需要花费一个小时及以上的时间在路上。如此大的差距非常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所调研的几所学校中,前进乡小学考虑到孩子们离家远,回家的路途所花费的时间长,所以正常教学时间是从早上10:00—下午3:00,其中也已经包含了午餐和午休的时间,基本上学生能够参与每天的学习时间不足4小时。这就与其他县城小学和城市小学产生了差距。

3.留守儿童占比高

留守儿童作为我国经济发展转型期出现的一个特殊弱势群体, 其核心问题是教育问题,是多种矛盾与冲突综合性的客观体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明确提出:“把促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强调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加快缩小教育差距" 留守儿童作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弱势群体,若得不到有效的教育支持,就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公平。从2013年末我国广受欢迎的亲子节目证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很多明星父母也借助这些平台让自己能多陪伴孩子,对于不能经常陪伴孩子学习生活的现象,其实是我国很多家庭现状的缩影,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去到异地工作,留下孩子由爷爷奶奶照顾,这些已经成为了当代中国家庭的一种常态。在甘洛县,爸爸妈妈都在家的家庭仅有10.91%,爸爸妈妈都不在家的家庭就有35.45%,其余只有父母一方在家的情况也占到了53%。接近90%的孩子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得不到完整的父母的陪伴,对于甘洛县的教育而言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

4.营养午餐的供应

甘洛县营养午餐存在其本身的供应阻碍,其一,大山的地形导致交通的不便,所以所有的营养午餐都必须是有较长保质期的食品,这也决定了学生所食用的营养午餐其营养价值得不到保障。其二,营养午餐的提供形式单一,刚开始学生们对于饼干、火腿肠、和牛奶接受程度可能会很高,但是在这样持续时间过长,学生对于营养午餐的态度有所转变。其三,很多数乡镇中小学并没有独立的食堂供应学生的午饭,就目前而言,以正餐供应几乎不可能。

四、实现教育公平的途径

(一)社会评价

新闻工作者客观、全面的报道,对凉山发展的促进作用。资金的透明、有效利用,可以采取“一对一”帮扶的形式,某企业对应某小学的食堂,或者课外图书的专项提供,这样可以避免资金混用,“不知所踪”的现象,提高资金扶贫的精准性。增加社会组织参与扶贫的有效性。

(二)教师资源

对于如何破解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邬志辉在接受中国教育报记者访谈时,介绍了国际上通常的三种做法:一是国家意志强迫,即所有的教师都必须到边远艰苦地区去工作;二是市场利益诱惑,即对边远艰苦地区教师给予更高的工资,吸引家庭贫困的人去农村教书;三是道德观念驱使,即从慈善或社会道德的高度,从内心里乐意去帮助。对于凉山的教师资源,现目前采取了国家意志强迫的方法,大部分师范院校的老师,“支教”成为了其必修课程,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师资缺乏的局面。从道德观念驱使并不是长久之计,甘洛县的义务教育发展,如果在引入师资的同时不能保证其稳定性,同样不利于教育教学。给予边远艰苦地区教师更高的工资,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是最优选择。

(三)集中办学

甘洛县存在的营养餐提供效果不理想、部分学生上学时间成本过高的问题,可以通过集中办学实现。集中办学就是把学校改进成寄宿制教学,由此学校对于学生的日常管理,教学时间、教学任务的分配就更加轻松,对于学生存在的作业压力大的问题,分担到每一天更多的学习时间中去,也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乡镇很多小学因为校舍面积有限,对于宿舍楼、食堂等硬件设施的建设确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集中办学可以让路程在两小时以内的学生都入学,新建学校扩大校舍面积,整合周边地区的教育教学资源,虽然规模变大,学生人数增多会带来一定的管理上的难度,但是对于学生受教育时间以及质量而言,都是一个良策。同时集中办学,扩大校舍面积,整合资源之后,营养改善计划就可以以正餐的形式向学生补助,学生营养均衡更有保障,也不会造成大量的营养物资浪费,营养改善更加有效。

(四)教学评估标准

教学质量高的概念不应该只限于分数高,学生健康的身心发展其实更加重要,素质教育十分重要,多样化知识的摄入会影响学生看待世界的角度、处理事情的态度,考试分数更加重要,多样化知识的学习有助于人格形成,所以由上至下的激励制度也不应 “唯分数论”,在集中办学的条件下,学生的日常行为、学科特长、才艺特长都可以成为评价的标准,考评指标应该是一个综合能力的体现。分数不是目的,而是促进学习的手段,不能让分数束缚了义务教育的未来。

五、结语

基于2016年为期一个月对甘洛县三所学校的调查走访结果,在学习十九大报告并深入解读的基础之上,对促进义务教育公平进行思考。国家级贫困县作为国家重点帮扶的对象,促进贫困地区的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是接下来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甘洛县作为凉山州十个国家级贫困县之一,其义务教育现状代表了很多贫困地区的现实状况,促进教育公平不是一句空话,落在实地的促进教育均衡,实现教育公平更加值得我们思考。通过凉山州政府与各位教育工作者的努力,甘洛县的教育质量有了显著的进步,但是在原本的资源、意识等条件的限制下,发展贫困地区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希望在党和人民的不懈努力下,凉山教育可以有更好的未来,我国教育事业实现更加均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余莹.凉山州城乡一体化中九年义务制教育问题探析[J].大科技·科技天地,2010,(03):272-274.

[2]赵红霞,谢红荣.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精准扶贫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6,15(05):84-88.

[3]葛新斌,杜文静.教育公平诉求中的民粹主义倾向批判[J].高等教育研究,2016,37(05):13-20.

(作者简介:刘珈辰,硕士在读,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方向:学前教育、民族教育。)

推荐访问: 义务教育 可持续发展 公平 研究 背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