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确看待中医脉诊

时间:2022-03-10 08:10:33  浏览次数:

望、闻、问、切是中医在临床实践中,获得疾病的第一手可感材料的有效手段。中医学发展几千年来,始终重视四诊合参。但不知从何时起,就诊中医的患者大多数都认为,看中医就看脉,所谓中医查病,就是通过切脉来完成的。一旦医生问及病情,患者马上心存疑虑,怀疑这个医生到底会不会看病?这种现象在西医医院不存在,但在中医院却不然,愈是基层中医院表现得愈明显,至于个体中医诊所更是唯凭诊脉,似乎个体医生比中医院校的专家教授更要高明。如此一来,做一名基层中医中医师压力巨大,其指下功夫要与价值数百万元的大型现代化诊疗设备相媲美,否则,纵有妙手回春、药到病除的能力,也很难令患者欣然就诊。相反,那些江湖游医散仙,深谙混世之道,善于揣摩患者心理的,只要能循循善诱,顺藤摸瓜,于诊脉之中套取患者病情口供,即使用药不知寒热湿凉,处方不懂君臣佐使,也常常被尊之为神医妙手华佗再世,甚至无需用药,患者也会感觉身心愉快病情好转。正所谓信者为医,眼下基层中医事业不甚景气之际,患者更是医食上帝。情急之下,为数众多的杏林子弟自然也开始学会如何作业,如何沽名钓誉,甚则声称无需患者开口,单凭诊脉,便知所患为何,敢于挑战现代设备,患者自然乐于驱从,并尊之神灵。

对此我们基层中医师应该做些什么?能为脉诊做些必要说明似乎较为必要,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都需要用科学理智的心态来看待脉诊。脉诊当然重要,但并未达到可以取代其他诊查手段的程度,对于普通医生而言,面对患者如同应付一场严峻的考验,应怎样能做到更好地遣方用药呢?

现代医学认为脉搏搏动的形成,是每一心动周期中,随着脉压的周期性波动,在浅表的动脉血管上产生的可以扪到的扩布性搏动反应。古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把脉搏与人体的生理病理状态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且在数千年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关于脉学的论著,不胜枚举,众多专著之中,首推李时珍《濒湖脉学》最具有权威性,至今仍为广大杏林子弟所习颂。该书取明朝以前诸多脉论精华,并且以自己研究脉学的心得加以补充,对各种脉象的主要特征、主病特点,以及相类似脉象的鉴别等,均以歌赋的方式做了详尽的描述。尽管成书于数百年前,但对现代中医临床仍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虽然目前中医学术界对脉象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也仍未能突破前人,浮沉迟数等二十八部脉象,其体状、相类、主病等内容仍然与几百年前的《濒湖脉学》没有太大的出入。李时珍的脉学论断迄今为止,仍具有绝对权威性,再看其脉学诗句,也使用了很多不太肯定的字眼,如……非……既……,或……,多……等,因此说,独尊诊断,舍弃其他诸诊,尤其是问诊,绝对不是科学负责的态度。

脉搏作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属于中医的范畴,是中医“知外揣内”的研究方法的又一体现。脉象,可以理解为脉搏的形象,诊脉正是通过脉搏搏动的外在表现,即“位数形势”等内容,分析发生此类脉象的内脏活动状态及其原因,属于一种独特的推理方式。前人对脉象的归纳是建立在数千年丰富的医学实践的基础上的,是逐步积累起来的一套有益的经验,其中确实存在着较为规律性的内容,但与疾病之间,并不具有绝对的针对性。临床实践中,只能做为诸多病情相关资料中的一项必要内容,为辨证分析提供一条有效的依据,但并非绝对依据。前人讲究在脉证不符时,舍脉从症或舍症从脉,毕竟是脉症综合分析,而并非把脉象做为肯定的教条。即使是正常的脉象,也因性别、年龄、气候、体质等因素,存在着诸多差异,另外也会因为运动、饮酒、饥饿、情绪波动等发生变化。《素问•脉要精徽论》有:“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路脉调匀、气血未乱,故可诊有过之脉。”对于诸多干扰因素,去伪求真仍非易事。

脉为心所主,是心神的又一表现方式,而心脏的活动不是孤立的,是以诸多脏腑之间相互功能协调为基础的。脏腑之间,按其功能属性、五行上相互生克制化。心性属火,既生于木,又主生脾土,还受肾水的制约,因此,脉搏表现,并非是心脏单纯的功能反映,而是内脏整体协作状态的表现。说诊脉,不如说是品脉,对脉的四纲(位数形势)的综合体会,就像欣赏音乐一样,对其韵律、音调、节拍及整体效果加以鉴赏。心为君主之官,但并非君主在唱独角戏,五脏六腑各有封爵,各系子民,君臣民众,方为一国之制,国治则君神旺,国乱则君神沮。因此,有“寸口为十二经脉,气血之大会,五脏六腑之气血皆变于寸口”。脉象也与其他的机体的外在表现相似,如神色形态、声息气味等,不过神色形态需要望而知之,声息气味需要闻而知之,而脉象则需要切而知之,也就是说,由于内脏信息所流露的方式不同,而需要医生采用不同的方式去体会。也正是由于脉是切而知之的,导致对脉的体会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人为差异,同时也正是这种感知方式的特异人为地给脉象诊查遮上了神秘的面纱,也由此造就了一大批沽名钓誉之徒。

用来揭示这一神秘面纱的重要手段,也正是采用一切可以感知的方式去了解病人。首先要通过问诊去了解患者的切身感受,也只有患者自己对病痛的体会最为深刻。望诊、闻诊,对神色形态、声息气味的了解更不容忽视,事实证明,那些诊脉如神的医者,所青睐的正是望诊和闻诊,然后凭借诊脉以掩人耳目。至于理化检查,更是必不可少,历史上没有的东西,并不意味着没有存在的必要,而是根本无法做到。无论是微观量化指标,还是透视、超声探查所见,都为辨证施治提供了更加真实、准确的客观依据,诊脉当然无法与之相提并论,否则一切现代设备都是多余的,那么中医师的身份便是无可估量了。也正是由于这些沽名之举,使得中医界不断取得非常“突破”,广告横飞,任何恶性疾病、奇难杂症,对神医妙手而言,都是小菜一碟。大医院不如个体诊所,专家教授不如游医散仙,确实见怪不怪,作业水平的确技不如人。一双手、一张嘴,即可诊治天下杂病,而饱读经书的专家教授却要借助各种诊查手段,来辅助辨证施治,何去何从,何灵何庸,广大患者自有公论。

推荐访问: 看待 中医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