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房喻:坚守大学的价值追求

时间:2022-03-04 08:28:09  浏览次数:

房喻,陕西师范大学校长,是中国众多海归校长中的一员。

近些年来,陕西师范大学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学校发生了一系列积极的变化。学校学科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现有1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5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103个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综合性的学科布局基本形成;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取得新成效,成立了研究生院,先后有4篇论文获得全国百篇优博论文奖,此外还有5篇入选全国优博论文提名;队伍建设迈出新步伐,高端人才队伍实现了一系列零的突破,教师队伍的博士率居西部高校前列,中青年教师的竞争力显著提高;科学研究能力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2011年度陕西师范大学科研经费首破亿元大关,CELL论文正式发表,实现了我国西北地区CELL论文零的突破;国际化办学和文化传承创新呈现新亮点,校园建设与条件保障水平迈上新台阶,服务基础教育能力进一步提升,社会认可度极大提高,学生、教师变得更加自信。

2013年新年初,更加自信的房喻接受了《教育》旬刊记者的专访。

“留学让我看到反差”

《教育》旬刊:海外留学是您宝贵的人生经历,除了专业和学术上的收获,成为教育管理者后,您怎么看待这段经历对您的影响?

房喻:我在发达国家接受了比较完整的学历教育,在留学和合作研究期间对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和大学管理有过比较深入的考察和近距离的观察,对中外大学管理体制、办学模式和国际合作进行过比较。

我自己理解,当今发达国家信奉的教育理念与我们中国的很不一样,反差非常大,给我带来很大冲击。我想教育不仅仅是接受教育、提供教育,在内容上教什么、在形式上怎么教、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怎么摆是很有讲究的。从更高层面上讲,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要更多地为国家、民族,甚至人类未来的发展承担责任。

担任校长以后,我切实地感受到了国内高校特别是地处西北地区的陕西师范大学在办学理念、管理体制、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与国际高等教育的差距,开始认真思考和研究中国高等教育的现实问题。

《教育》旬刊:能否简单介绍一下您在国外的学习和工作经历?

房喻:1993年8月,我应邀到英国Birmingham大学化学系著名生物工程学家John·F·Kennedy教授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工程实验室从事“壳聚糖结构修饰与生物相容性薄膜和凝胶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工作。1995年初转到英国Lancaster大学大分子中心,师从国际著名高分子光物理学家Ian Soutar教授攻读博士学位,从事“水溶性高分子的合成与溶液和固液界面构象的光物理研究”,1998年3月通过博士论文答辩。之后,受英中友好协会资助,在Soutar教授实验室工作。3个月后,我谢绝规劝,回到中国科学院北京感光科学研究所,并被任命为有机室主任。后在母校的感召下,怀着为家乡科技教育事业发展效力的热望,回到母校——陕西师范大学。

选择回国,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价值追求。对我来说,最大愿望就是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一个负责任的学者应有的贡献。

“当校长是为更好推动学校发展”

《教育》旬刊:在呼唤职业校长的今天,校长职务会影响您科研报国的宏愿,您选择当校长时的个人理由是什么?

房喻:担任陕西师范大学校长是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可以说,是历史把我推到了这个位置。我是一个学理科的、以研究见长的人,更多的是想在科研上做些事情。归国回到学校后,我就全身心投入到了实验室的建设和教学科研中,主持改造了原有生物无机化学研究室,组建了大分子科学研究室。在做化学系主任、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院长4年期间,有时学院的工作应该去做却很难推动。我认为,既然做行政工作,校长、副校长职位将会是一个更好的平台,能够更加直接、更加有效地推动学校的发展。所以后来经过大家推选、组织动员,2002年12月我出任副校长,2004年6月出任校长。

《教育》旬刊:不少海归校长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与现实多有碰撞之处,对此您有何理解?

房喻:不光海归校长,所有的校长在工作当中都会有一些与现实碰撞之处,怎么解决,我主张外圆内方。对外而言,比如周边环境不和谐,地方政府过多干预,以及上级部门对学校的管束,各种检查、评估等。外圆就是首先想办法先生存下来,再想办法改造它、影响它,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还得适应它。简单讲,就是有些事情只说不做,有些事情又说又做,有些事情只做不说。

内方就是在学校内部必须讲规则,但不是简单地通过行政压制或者布置安排,在学校不能够也不应该过多地强调下级服从上级,高校的管理更多地是靠协商和沟通来实现。

“教育家办学应是校长努力方向”

《教育》旬刊:您是如何理解“教育家办学”的?

房喻:我十分赞同“教育家办学”。既然是教育家,我想他就一定会比常人对教育规律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把握,他就一定更加爱教育,他就应该有丰富的教育经历,因而,他也就更加有可能承担办好一所学校的责任。然而,遗憾的是目前我们多数学校的主要领导还不是教育家。

大学作为培养人、教育人的最高教育机构,大学的价值追求、大学的教育指向直接影响着受教育的人,间接然而却长远地影响着社会的进步和民族的未来。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高等研究院奠基人、首任院长、著名教育家亚伯拉罕·弗莱斯克纳(Abraham Flexner,1866-1959)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指出,“在保障大学的高水准方面,大学精神比任何设施、任何组织都更有效”,“大学不是职业培训所,大学是启迪智慧、成就未来的地方”。因此,坚守大学的价值追求,捍卫大学的精神是当今我国大学从业人员,特别是大学教授们的社会和历史责任。大学必须崇尚学术、敬畏学术;崇尚学者、敬畏学者。

《教育》旬刊:您在校长岗位上是如何朝教育家办学方向努力的?

房喻:教育家办学关键是要尊重教育基本规律,并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创新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如同大多数师范院校一样,陕西师范大学长期以培养教师为主要任务,人才培养类型相对单一。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适用于传统应试教育的师范院校毕业生缺乏个性,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不足,学科基础相对薄弱等问题日益突出。应试教育带来的最大问题在于,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如何得高分的指导已经超过了对如何做人、做学问的引导,使得他们难以以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观念和新的教育技术从事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工作。我认为,大学培养的人应该是有责任心、有知识、有能力、有同情心、有独立人格的人。

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以科研促进教学,主要是高水平教授参与本科生培养,优质科研资源对本科生开放,支持和鼓励学生在科研实践中学习,使他们逐渐养成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在开放性办学方面,不仅在教学科研领域引进人才,在管理层面上也加大了国际化力度,院长、处长岗位大量地向外招聘。自2003年以来,陕师大先后吸引来自海内外170多位高端人才,学校人员结构、学缘结构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同时,我一直主张学业最优秀的学生考研不要考本校,把保送和免试推荐读研的优秀学生送到更好的大学,更好的研究机构,以此为学生的成长创造更多的机会。

“一流大学更多是一种精神”

《教育》旬刊:您个人和学校下一步努力的重点有哪些?

房喻:陕西师范大学的办学目标是建设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目前,学校正处于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关键时期和转型发展的攻坚阶段。可以说,以扩大规模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尚未完成,以质量提升、效率提升、品质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的突出任务又摆在了面前。

我认为,促进陕西师范大学加快实现历史转型的主要策略,一是尽快启动学校信息化建设规划制定工作,其中,要特别突出基于信息化的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以此推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推动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学术发展;二是完善和规范基层学术组织,以此贯彻学校学术管理中的“学术本位”的理念,发挥教授在治校,特别是在治学中的作用;三是转变管理理念,强调管理创新,不断提高为师生服务的效率和品质;四是在队伍建设中更加突出团队建设,更加积极突出品行、操守考核;五是创造条件,引导和鼓励学生自我发展、个性发展。

《教育》旬刊:现在人们常用“一流大学”来表示高校办学质量和水平,根据您所经历过的国内外一流大学的比较,您怎么理解“一流大学”?怎么建设一流大学?

房喻:一流大学更多的应是一种精神、一种气质,这种精神和气质只有通过长期的历练和积累才可以养成。教育是百年大计,不能过分地强调短期行为,在办学过程中除了重视一些外在的指标外,我考虑更多的是学校内在的、质的提升。

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在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繁荣发展学术文化,不断提高各类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更加着眼于学校的长远发展。例如,我们投巨资建设了支撑教师持续发展,支撑学生创新能力实践养成的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心,教师教育资源中心和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等项目。目前,学校又在开始高起点建设教育博物馆、动漫教学与研发平台等项目。我希望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能够把陕西师范大学办成一所真正的高品位大学,也就是在这所学校老师不那么功利,学生不那么浮躁,教师以品行高尚、学术卓越为荣,学生以品格健全、学业优异为荣。

推荐访问: 坚守 追求 价值 大学 房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