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电视新闻采编所面临的障碍与挑战\电视新闻功能与优化体制分析

时间:2022-05-18 17:55:06  浏览次数:

摘 要:本文首先界定了电视新闻的概念与属性,分析并提出了电视新闻面临的挑战以及电视新闻文化功能分析,最后提出建立顺应时代特征的电视新闻采编体制。

关键词:电视新闻;采编;障碍;文化功能;体制

一、电视新闻的概念与属性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或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

电视新闻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具有了两重属性。它是电视节目的一种,电视是新兴的艺术门类,具有审美特征,电视新闻自然就是有审美特征;同时,它是新闻的一种类型,和报纸新闻、广播新闻、网络新闻一样,真实是它的生命,它自然必须遵循真实原则。

二、电视新闻面临的挑战

1、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的挑战。近年来,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改革力度不断加大,一些报业界实行强强联合成立报业集团,报纸走出区域限制,一些地方有一定影响的报纸,已经渗透各个领域,报纸的那种包容天下事,以其大信息在整个媒体中越来越占有优势。此外,报纸的营销手段更是色彩缤纷,订报送礼品,看报中大奖等形式,在受众中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在广播行业中,随着多台制的出现,新闻信息成了各台的主打节目内容,他们充分利用制作简便、传播快的优势,实行全天候,多台制,多时段的滚动播出,形成强烈的新闻效应,以构成对电视新闻的直接威胁。

2、国际互联网的崛起,对电视新闻形成强大的冲击力。过去是出门才知天下事,而今天,要知天下事,不需再出门。打开电脑,通过互联网,在小小的荧幕上就可知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国内通过互联网直播新闻事件也已开了先河。加上企业、高校、科技、医药界等上网客户近百家。其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以往其他媒体的增长速度。今后通过互联网了解天下事,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这种信息量大、面广、速度快等优势,其他媒体无可比拟。

3、技术设备有待更新和财力有限的矛盾,制约着电视新闻改革与发展。电视是一个高投入的行业。当今中国,建设一座县级电视台仅基建投资至少在500万元左右,市级台在1 0 0 0万元,省级台一亿元。这么大的一笔数字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来讲还比较困难。有的只能应付播出,难以承受设备的更新。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电视新闻的改革与发展。比如新闻强调时效。(1)

三、电视新闻文化功能分析

1、电视新闻报道要注意体现出记者的第一感受。如果缺乏鲜活的东西,就会失去观众。在电视新闻的采访过程中,无一例外地每条新闻都使用了摄像技巧。我们在屏幕上所看见的与其说是记录客观现实,倒不如说是电视记者对新闻事件的阐释。虽然电视新闻(特别是突发新闻)最初只是记者偶然的或灵感式的发现。虽然这时它还没有涉及写作的艺术和技巧,但所摄录的影像本身已是有意识的创作了。记者这时所感受到的是最能揭示我们内心生活,使我们体验到其无法言表的丰富内涵的东西。

2、电视新闻报道要唤起现众对新闻事件的身临其境之感,必须注意发挥电视语言中的各种表现手段。电视人以“视点下移”的、深切的人文关怀精神与电视观众进行着心灵的对话,开始广泛关注普通人的生存价值,从而使电视新闻真正成了“群众的喉舌,政府的镜鉴” (2)。 例如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近期播出的“山西小窑焚尸藏尸”案的深度报道,出镜记者(或主持人)亲自到矿难现场进行实地走访和拍摄,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电视观众的“全程参与”。而这种对普通人个体命运的关注,用人来见证历史,说到底就是“人文精神”的具体体现。中国电视人在当今的文化转型中,已经能够“踏踏实实地深入到人物的生存状态之中去选取一些有内涵的生活片断和行为过程,以平等交流的方式让人物说出内心的感受、对生活的看法、对未来的打算,从而使电视观众能从一个人的生存状态、思想观念、心理活动等几个层次上去了解人,去观照自己,产生感悟。”

3、电视新闻报道虽然是以视觉为主的新闻报道形式.但是没有扎实的文学功底.同样搞不出好作品。电视新闻同文学作品一样,一个重要的视觉细节如果在更早的阶段就想到了,就能启发某一条线家的发展。许多优秀的和普通的电视新闻之间的差别就在于对细节的细致的积果、提炼和表述。千丝万续的内容如何结构成篇。也就是说,电视新闻除了以视听传媒所独有的表现力来充分传达各类信息之外,也要考虑新闻作品所储存的本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文化信息以及对这种文化独特的阐发视角。即电视人要善于挖掘新闻事件背后的深层寓意,无论是弘扬崇高的时代精神,还是揭露现实生活当中的腐败现象,目的都是为了劝善除恶,以便使我们的生存空间更加净化,使我们潜在的民族精神更具凝聚力。

四、建立顺应时代的电视新闻采编体制,提高新闻采编人员的个人素质

1、提高电视新闻采编人员的个人素质银屏一秒钟,幕后十年功。“机遇只是为那些有准备的人准备的”,细节的获取亦如此。要想让细节不从自己的眼皮底下溜走,记者编辑必须做好平时准备工作,认真学习,不断积累,完善知识储备,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具体来讲,平时准备是指一记者不以某一次具体采访为目的而作的日常准备,包括理论准备、政策准备(3)。

2、精“挑”、慢“等”、快“抢”一条新闻的优劣成败,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它是否有独具魅力的细节画面,优秀的、经过精心筛选和提炼的细节,往往成为电视新闻的传神之笔。在许多情况下,电视新闻的构思、采访、拍摄是同时进行的,一个好的电视记者到达新闻现场之前要对新闻事件的现场、事件的前因后果、事件的经过等作出合乎情理的分析,到达新闻现场后才不会无所适从,手忙脚乱。到达现场进行采访拍摄时,记者不可被热闹繁杂的现象所迷惑,应该迅速地从繁杂的新闻现场中抓取有利于表现新闻主题的场景和细节,发扬“挑、等、抢”的采访作风,在新闻现场挑选出那些充分表现新闻主题、最能体现事物本质和最具有表现力的画面。

3、后期编辑贯彻精品意识对采集到的新闻素材进行后期编辑是制作电视新闻的最后一道工序,它的根本任务其实就是把采访捕捉到的细节进行整理和编排,让新闻的信息量最大化。原中央电视台副台长李东生在1994年中国电视奖电视新闻评选会上,提出过精品新闻的五个标准,这五个标准来自实践,又高于实践,极具指导意义:(1)新闻五要素俱全。(2).要有丰富的既能体现社会发展趋势又独有个性的新闻事实。(3)在确保新闻真实性的基础上,选择一个新颖的切入点。(4)构筑一个好的框架。(5)具备对观众具有巨大渗透力和感染力的声画要素。

参考文献:

1、黄开生:《关于视听媒介文化导引的几个问题》,《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8年第11期。

2、朱羽君:《平常中见光辉》,《电视研究》,1997年第9期。

3、贡吉玖编著《电视新闻创优方法辨析》212页,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推荐访问: 电视 新闻 采编 所面临 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