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西南民族地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辅导员现状分析

时间:2022-05-18 16:30:07  浏览次数:

摘要: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是相对贫困欠发达地区。此区域内在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与东南沿海以及中原地区有着不小的差距。而坐落于此区域内的地方高校在生源的素质上和在校学生的管理上存在着实际的困难。加之近年来,高校扩招以及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学校的现实情况,使得这一地区地方高校在教书育人、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建设高质量的辅导员队伍等方面,面临的考验日益加剧。这其中,辅导员不仅是学生与学院(系)联系的纽带,同时也是大学生最直接的管理者。因此建立好一支优秀的辅导员队伍对于整个高校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地方高校;民族地区;辅导员现状;应对手段;应用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3-0263-02

高校培养人才大致上有两个方向:一是培养科研精英型人才;二是培养知识应用型人才。不同高校、不同专业对于人才培养的方向、要求都有着较大的差异。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虽然音乐文化具有极强的地域特点与文化风貌,但是长期以来由于资金、人才以及宣传的限制使得这一地区仍属于有待开发的处女地。因此,地方高校肩负着提升地方经济、提高百姓业余文化生活水平,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担。

一、辅导员现状分析

为了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为了更好的建立一支强有力的辅导员队伍,从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2006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校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下文简称《规定》等一系列的相关文件。这类文件的颁布,不仅为高校辅导员岗位的发展指明方向,同时也为辅导员的工作提供必要的标准。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西部大开发等一些列惠及西南地区的政策颁布,使得这一地区的地方财政有了明显的改善。地方高校无论在硬件建设还是在教师队伍上已有了明显的进步。但是不能否认的是,这其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一)辅导员队伍建设还需加强

2000年以后,我国高校掀起了高校“合并、升级”与“扩招”的热潮。西南地区的地方高校也不例外,只是较之中原及沿海地区时间稍晚。在各类专科合并、专科升级、本科兼并之后,大量的地方本科学校应运而生。各高校的生源人数从以往数千人扩招至数万人。因此,教师、辅导员、学校资源分配上的矛盾便日益凸显,在辅导员队伍建设上的问题也就不可避免。其主要问题表现为,辅导员选聘机制不完善;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这两方面。

辅导员不仅是大学生最直接的管理者,同时也是学生与学校、院系沟通的纽带。辅导员不仅需要对学生提供辅导,同时在生活上也应给予学生必要的关心与帮助,并树立正确的意识形态。因此,辅导员只有顺应职业化、专业的发展方向,具备一定的相关知识与专业背景之后,才能为学生服务。

但是当前,在西南地区地方高校担任辅导员职位的教师中,队伍结构不尽合理,呈现出“两高三低”的趋势。“两高”指的是,政治素质与学历高。具体表现为,辅导员招聘首要条件便是大学本科毕业的党员。三低指的是,辅导员年龄偏低;有经验的辅导员比重偏低;职称偏低。并且这一地区地方高校辅导员,多为刚毕业的学生,缺乏必要的工作经验,加之具有心理学、思政方向专业背景的教师数量较少,使得如何招聘相关专业的辅导员,增加其在队伍中的作用成为各高校在人才引进时所经常思考的问题。如此一来,整个辅导员管理队伍建设上,将会遇到不少的困难。

(二)辅导员工作强度较高,工作繁杂

这一地区的学生容易出现各类心理问题。西南大学研究生刘亚兰的硕士论文以西南大学在校生为研究对象。他认为当下的大学心理“既独立又依赖,有强烈的求知欲但识别能力又较低,常常在情绪和理智之间摇摆不定,孤独感和强烈的交往需要相互交织。同时,受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不倾向于承认任何形式的权威,并呈现出一种中心失落、价值多元的局面。但由于缺乏统一的价值体系和信仰体系,后现代社会中的‘自我’开始呈现出‘零散化’和‘精神分裂’的状态”。

付志高。等人对贵州地区凯里学院2010级新生心理健康水平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凯里学院有比较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已达到心理预警线,而且新生心理素质及承受能力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是其中的地缘性因素,在笔者看来,占据较为重要的部分。由此看来,辅导员对学生进行心理排查,深入了解的工作则极为重要。

辅导员管理的学生在数量上也高于国家相关标准。上文谈到在《规定》辅导员与学生比,大致应控制在1:200范围左右。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地方财政经费的问题不能提供足够多的岗位在辅导员一职上。从而出现辅导员担任其他部门职位,专职辅导员数量不足的情况。

辅导员的工作除了与学生打交道之外,还需要面对繁杂的文件,加班在日常的工作中逐渐成为常态化。尤其是学校组织某些活动或上级检查与评估时,工作时间会更长。此外,出于职业的需要辅导员下班之后,手机保持24小时开放状态,防治学生意外发生。因此,大大加强了辅导员的工作量。

总之,凯里学院辅导员的工作较之其他地区有着更为实际的困难。辅导员在现行的“双重领导”的体制下,出现了“上面万条策略,下面一根针”的局面。这使得辅导员大量的休息实践被工作所占用。

二、应对措施

上文中,笔者提及了当前西南地区地方高校在辅导员队伍建设上存在着的两方面主要问题。在此,笔者试图对其进行一定的探讨并提供一些相应的措施。

(一)确立辅导员建设定位

教育部前部长,周济在《切实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的报告中,认为辅导员的角色定位有三:是大学生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很难做到这三点要求。

在此种背景下笔者认为,必须再次明确辅导员队伍的定位问题。从学校实际出发,建立起一套规范的规章制度。在制度设计上明确学生工作系统内,各职能部门之间及工作人员之间的责任关系,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应适当的新立某些岗位。其目的在于将辅导员从行政工作中尽可能的解放出来,使之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帮助学生解决来自各方面的挑战与困难。

(二)健全、规范辅导员选聘制度

健全、规范辅导员选聘制度,包含有两个方面内容:辅导员的选聘与辅导员培训机制的改革。

1.在辅导员的选聘上

不可否认,在辅导员的选拔制度上,民族地方高校已有了不小的进步。但是,其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应小视。上文中,提到的辅导员缺乏相应的技术知识与学科背景,便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因此,在辅导员聘任时,这一地区辅导员,虽然不必提出如沿海城市或中原地区应聘者需要具有研究生文凭的要求。但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的倾向于具有心理学、思政专业背景的应聘者并且尽量兼顾专业方向。

2.在辅导员培训机制改革与建立上

建立优秀的辅导员队伍,必先有一批优秀的辅导员人才。但是如何将招聘的人才,培养成为优秀合格的辅导员则还需要进行多项的工作。因此,辅导员培训便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改革也势在必行。

以往,在辅导员的岗前培训时,无论培训内容还是授课形式都比较单一。授课教师,多源于本校。所授内容也多为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学、师德教育、高校政治理论等。虽然内容丰富详实,但是缺少一定的实践指导。

在意识到这种授课方式所存在的缺陷之后,当下对于辅导员的培训工作,变得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如在授课方式上,这一地区的很多高校,除了常规的授课之外,还组织辅导员进行专题报告、专家专题讲座,教学探讨等多种活动。如此一来,不仅活跃了教学气氛,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讨论,讲座等活动的展开,利辅导员之间能方便的交流工作经验,而且在此得到相关专家的亲身指导。

(三)建立练好的辅导员激励机制

根据相关文献,最近十年来沿海地区及中原地区,高校辅导员任职一般不超过5年。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对于工作的倦怠感则成为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由于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地方高校升级为本科学校的时间较短,辅导员的倦怠感并没有上述地方表现的那么明显,但是,已有类似的趋势。

就此笔者认为,在激励辅员导方面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人手:

1.加强人文关怀,提高辅导员待遇。

通过上文的介绍,可以清晰的看出,辅导员的工作存在着时间长、压力大、个人可支配时间少的特点。在待遇安排上,地方高校应在能力范围允许情况下,适当的给予辅导员一定的经济倾斜。确保辅导员的实际收入不低于相同层次人员收入的平均水平

2.构建较为科学的职称评价体系。

由于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不同,在此笔者仅在职称评价上提出几点值得探讨的问题:

首先,需要将一般科研评价体系与辅导员评价体系相区别。

在实际的工作中,辅导员将大多数的时间、精力放置于学生思政工作及相关管理工作之上。因此,用一般科研评价体系要求辅导员则显然对其有着诸多的不利。

其次,加强对优秀辅导员的重点培养。

优秀的辅导员,对于学校的发展无疑是极为重要的。因此对于这里人才培养,地方高校在可以利用自身和国家教育部的平台,为辅导员脱产攻读硕士、博士或出国深造提供便利条件。同时学校可以组织辅导员前往兄弟院校相互观摩。

三、总结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等原因,导致他们在经济上普遍较为困难。加之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养成的生活方式与习惯,在进入高校之后,随着环境的变化出现一定的不适应感和压抑感。因此,这一地区的辅导员还需要及时与之沟通,帮助克服心理障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积极的引导他们建立民族团结的意识。辅导员需要通过各种不同的活动,在不同民族学生之间构建起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良好氛围,使他们在学校中感受到家的温暖。

辅导员不仅是学生生活的帮助者,同时也是思政工作的落实者。其压力不言自明,虽然辅导员的地位和重要性已被广泛的认可和重视,但是在现实工作中,辅导员的生存环境还需进一步提高。

推荐访问: 辅导员 人才培养 民族地区 现状分析 高校
[西南民族地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辅导员现状分析]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