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香港渔农业发展史论略

时间:2022-05-18 13:10:05  浏览次数:

摘要:香港渔农业至少有五六千年的历史,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形成原始渔农业;在传统社会至英管制前期,香港渔农业都有较稳定的发展。日占时期,香港百业萧条,渔农业经济遭受重挫,陷入发展低谷。20世纪50年代之后,香港政府大力推广渔船自动化,渔业获得飞速发展并完成由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的转变;同时,农业的传统种植格局也被工业化、城市化、商业化等因素打破,逐渐从种植低值农作物向种植高值经济作物转变。至20世纪80年代,香港渔农业正式进入现代发展阶段。

关键词:香港;渔业史;农业史;渔农经济

中图分类号:K901.9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13-0133-06

前言

香港位于我国华南沿海,与深圳特区相比邻,其陆地面积由230多个大小岛屿组成,分为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地区三部分,共1046.3平方公里。香港是个海岛,三面环海,自古以来就是得天独厚的海港,渔业是其居民赖以起家和维持生存的最古老的一种经济活动;农业亦然,从古至今,经久未衰,直到20世纪中期,它仍是香港一个很重要的行业。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香港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制造业和对外贸易的比例大大增加,金融中心的地位日益显著;而渔农业的绝对值虽年年增长,但它在香港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却逐年缩小。近几十年来,香港快速发展商业,渔农业逐渐衰落。

香港渔农业有近七千年的发展历史,经历了原始、发展、衰退以及转型等各阶段。在相当长期的历史阶段里,渔农业曾是香港最重要的支柱性产业;虽然近年来日渐式微,但其在香港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却不容轻易忽视。

一、先秦时期的香港渔农业

香港属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一部分,大小岛屿星罗棋布,海湾和山谷沿着海岸线伸延,耸起的高海滩和有遮蔽的泻湖分布其中,是非常适宜古代人类居住生活的地方。[1]119-124古代人类是什么时候到达香港的?他们是谁?来自何方?在此地如何生息存活?他们的主要生计模式又是什么?

(一)香港最早的居民

香港在开埠之前,一直被视为蛮荒之地,其古代历史模糊不清,只能在中国史籍的零星记载中拼凑出大概轮廓。但大量的考古资料表明,香港和中国的其他地方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据统计,香港现有考古遗址200多处,年代最为久远的是西贡深涌黄地峒遗址。该遗址出土了6000多件石器,经专家鉴定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石器制作场,断代为3.5万~3.9万年[2]32-43。这一考古发现改写了香港史前的历史,透露出该区域约在4万年前就有古代人类活动踪迹的信息。随后,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的新石器时代中期,来自中国内地的航海先民移至香港地区,香港岛、南丫岛、大屿山、屯门等地都留下了这批先民的遗址和遗物。他们以氏族为单位,聚居在一起,成为香港地区早期的居民。而这一批居民的居址选择、食物来源、经济活动等方面都受到了当时生态环境的巨大影响,表现出极其强烈的外向型海洋文化特征。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从今广东省的五岭南北迁来了一批古越族人,他们在香港众多的海湾沙堤和台地上建立氏族聚落,群聚而居,成为该地区的新主人。香港古越族的遗址很多,几乎在较大的海湾附近都有所发现。其中最大的聚居地是屯门的涌浪遗址上层,面积达到一万多平方米,有一个约两千平方米的中心区,铺着厚达两米的灰层,中间埋藏着重叠排列的残炉灶、数以万计的残炉箅和陶器碎片、数百件石制工具和饰物,以及纺轮、骨针等。由此推测,当时的古越族居民有斗室可避风雨,有动植物可果腹,并已学会利用植物纤维织布缝衣,过着极为原始的渔村生活[3]19。而香港的渔农业也随着古代人类的到来而萌芽,从采集和狩猎经济发展为原始农业和近海渔业经济,进入发展的原始阶段。

(二)原始渔业

在距今约4000年前,香港的渔猎经济发展为近海渔业经济。香港的古代居民从最初的在近海处捡拾鱼虾贝类,变成在河流和海岸中垂钓抛网,最后发展为伐木造船并出海捕捞鱼类。先民的踪迹早已难寻,当时原始渔业的相关情况只能从考古发现中窥探一二。

1.尖状石啄。在香港沙下、深湾、蚝涌、虎地、过路湾、白芒、舂坎湾、石角嘴、铜湾、芦须城等先秦遗址中都发现了尖状石啄,也有人称之为“蚝蛎啄”或“石尖状器”。这种石器工具是用来开启蚝壳的,在原始的渔业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4]137—138。

2.青铜鱼钩。香港的深湾遗址、沙岗遗址、万嘴角遗址、洪圣爷湾遗址、南丫岛深湾遗址都出土了青铜鱼钩。其中,南丫岛深湾遗址的青铜鱼钩长2.7—3.2厘米,可能是捕捉斑石鲈的工具。此外,该遗址还出土了铜镞和铜矛,也可能用于渔业[4]138—139。

3.石网坠、沉石和石锚。香港的涌浪遗址、东湾遗址等地都出土了多件可做网坠或石锚的捕鱼石器。说明在此阶段,网鱼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并形成了规模生产。先秦时期香港地区出土的石网坠、沉石和石锚的具体情况如下表1[5]58-90:

(三)原始农业

过去学术界一直认为先秦时期香港居民的生计模式以渔猎经济为主,原始农业的萌芽较晚。但近年的考古新发现显示,香港地区很有可能在距今4000多年前就出现了原始的农业经济。2001年,相关研究人员在香港沙下遗址新石器晚期的地层发现了一粒不完整的炭化稻米和大量稻属植物硅酸体,皆未能确定为野生稻或栽培稻。但大量的稻属植物硅酸体至少能说明稻属植物当时在香港大量存在。此外,还发现了栽培种的葫芦科植物硅酸体,表明当时植物栽培的活动已经展开[6]64。

二、传统时期的香港渔农业(公元前221—1841)

从秦始皇设置岭南三郡时起至1841年英国侵占香港岛之前止,历时2054年,是香港渔农业的发展阶段。

(一)传统渔业

在传统社会时期,香港渔业得到很大发展,以船户人家为主体的渔业经营者大多兼营渔业和航运,旺季出海捕鱼,淡季则贩运货物。汉代时期,香港的水上活动就非常频繁,屯门是当时中外船舶进出广州的中转站或中途站。宋代以后,九龙也成为水陆交通的枢纽。明代之时,香港沿海盛产海藻、昆布和鱼介,皆可食用,且较易采捕。渔民的捕获所得大部分自产自销到广州及其他沿海城镇。当时香港大屿山北岸的大澳是渔船聚集的地方,水产交易兴隆昌盛,市场十分畅通繁荣,是岛上主要的圩市[3]41-42。历史上香港出海船分为乌艚(船身漆成黑色)和白艚(船身漆成白色)两种类型。前者用于运输货物,后者则用于捕鱼与运输,此状况一直延续至清代中、后期。①

(二)传统农业

在整个先秦时期,香港地区的原始农业发展缓慢,一直未占主要地位。入秦以后,大批内地居民迁进香港,带来了当时比较先进的农耕技术和农作工具,大大促进了香港农业的发展。如在李郑屋汉墓中不但出土了一套具备屋、仓、井、灶的陶制模型明器,还有手持杵舂米、用箕簸米的俑以及有禽畜等仿制物的后院[7]27-34。这反映了当时农耕生产的情况,而粮仓的出现更是表明香港农业在汉朝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生产水平。

宋元两代,大量来自中原的家族在新界开垦荒地,栽种作物,香港农业进入了大发展时期。新界的锦田盆地、元朗平原、粉岭上水盆和林村、城门、大榄涌等地成为主要的农业区,皆有大片产量高而稳定的农田。到了明清两代,新界的可耕之地已被开垦完毕,一些大家族开始向香港岛、大屿山等地推进。在拓荒过程中,香港的耕地逐渐被权势较大的家族所掌握,形成垄断之势。1841年英军入侵港岛之前,岛上已开垦的耕地几乎全部属于新安县大族所有。如上水廖族拥有扫杆埔的部分土地,南头黄族拥有赤柱、深水湾、浅水湾一带的若干土地,锦田邓族拥有黄泥涌、香港仔和薄扶林的土地[3]40-50。其中,锦田邓氏收藏的《香港等处税亩总呈》中载有其先人呈广东各官府的文书:“承祖邓天禄所遗康熙十年垦复原迁土名覆潭、横沥、盐田、大捞下、洛子垅……又康熙二十三年,垦复原迁土名大潭、横沥、香港、大涝下、洛子垅等……”由此可见,当时香港大家族占地之广。而没有土地的农民只能充当佃户,交租耕地[8]5-14。

但总的来说,香港的耕地仍显不足,农业大多在贫的坡地和谷地发展。农户种植以水稻和番薯为主,兼有蔬菜和水果。而山麓则多种茶树,杯渡山的蒙山茶、凤凰山的凤凰茶、担竿山的担竿茶和竹仔林的清明茶,享誉岭南,畅销各地[3]41。

至鸦片战争前夕,香港居民约有7000人,大多数以捕鱼、农耕为业。与此同时,航运、制盐、烧灰、采珠等行业也慢慢发展起来,形成独具特色的滨海乡村型经济体系。

三、英国管制前期至日占时期的香港渔农业(1841—1945)

(一)英国管制前期的渔农业(1841—1941)

英国政府在19世纪通过三个不平等条约强行租地,香港从此拉开长达150多年的殖民时期。英管制前期,渔业仍是香港地区重要的经济组成部分。如在英军占领香港岛之初,岛上最大最重要的村落赤柱村仍是一个小型港口和渔村。该村居民共计约800人,主要从事农耕和商业,兼业腌晒咸鱼,约有农田60亩,常泊大小船艇达350多艘。其中较大的船只为捕鱼之用,捕获的鱼类除了自给自足外,大部分腌制成咸鱼,贩运至广州或附近其他地方[8]。在此期间,香港渔业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8]15—23。

在英国管制初期,香港主要从事农业的陆地人口约有3500人,农耕秩序如常,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如新界和南头一些大族除了在当地拥有大片田地外,还在香港岛拥有许多田地,租给佃户耕种,并按时缴纳税金,农业经济保持稳定的发展[3]56。

(二)日占时期的渔农业(1941—1945)

1941年12月25日至1945年9月16日据港日军向同盟国投降止,日本占领香港三年零八个月,对香港进行残暴的统治。在此期间,香港渔农业经济遭受严重破坏,渔民、农民的生产几近停顿。

日本占领香港期间,渔民出海捕鱼若碰上日本人,必遭机关枪扫射,渔船亦随时会被浇上汽油,付之一炬,令其生计难续。“中国侨港渔民协进会”曾统计,在日据时期,香港被焚毁渔船1121艘,每艘渔船损失价值平均约为港币20000元,损失总值高达港币2242万元。而其他幸免损失的渔船,为养家糊口,或远驶他乡,或改从别业[9]49。以大澳为例,当时日军为榨取高额利润,强行将大澳渔民与渔商合组为一个统一管理的渔业经营机构,称为渔业组合。在此期间,香港大澳至中环的小渡轮被迫停航,渔业组合雇用一艘轮船,将鲜鱼运往广州、石岐等地销售,垄断利润收入。此外,还对大澳的盐业实行强行管制,导致民不聊生。部分渔民冒着巨大的风险偷运私盐至中山、澳门、唐家等地销售,一旦被日军发现,便杀人封艇。香港渔业在日军统治期间遭受严重打击,元气大伤。日本投降之后,香港仅剩渔民26000多人,比战前官方公布的77000多人减少了约三分之二。而烽火余生的香港渔船大部分已不能出海,渔民的生活甚为悲惨[10]38。

沦陷期间,香港受战乱、天气干旱、劳动力缺乏、肥料紧张等不利因素影响,农业生产几乎全停,还一度出现“耕地多荒废,举世之粮荒”的惨况[11]22。

四、英国管制后期至回归前的香港渔农业(1945—1997)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宣布退出香港。8月底,英国从日军手中接管香港,进入其对香港的管制后期。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历史遗留问题最终得到了圆满解决。在此52年间,香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迅速发展,一跃成为中外闻名的“东方之珠”,其渔农业也随之快速摆脱传统阶段,进入现代化的发展时期。

(一)现代渔业

进入现代,借助日益先进的技术和人性化的渔业政策,香港的渔船及渔作方式都得到了很大的改进,到达了其历史发展的鼎盛时期。

1.香港渔船的演变

二次大战结束初期,香港渔船只剩下二千余艘,皆是风帆渔船。此类型渔船的捕鱼业务容易受到天气的影响,对渔业的生产促进较缓慢。1946年初,一位名叫黎广就的渔民在获得政府的贷款后,将两艘“风动渔船”安装上机器,开创了香港渔民使用机动渔船的先河[12]115。机动渔船的捕鱼量及鱼类保鲜度远远优胜于传统的风帆渔船,令渔民的收入成倍增加。因此,香港政府开始积极推动渔船机械化的工作,开辟了捕鱼业机械化生产的新时代[13]209。

1948年香港机动渔船仅有两艘。20世纪50年代始,香港多家机械公司均以分期付款方式来协助渔民配置动力机械,至1955年机动渔船已增至862余艘。20世纪60年代初,全港渔船总数达一万艘以上,渔民多达八万余人。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香港渔业的全盛时期,渔船总数最多有一万三千多艘,其中机动渔船达到四千三百多艘,是当时渔船总数的三分之一。之后,香港渔船的数量开始逐渐减少。如1976年香港共有渔船5747艘,1982年只剩4759艘[14]24-27。渔船的数量虽然持续减少,但其机械化程度却不断增加。20世纪80年代之后,渔船装备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升级,无线电通信、雷达导航系统等许多高科技都应用于渔船之上,渔民一年四季皆可出海作业。

随着渔船机动化比例的增加,香港渔民的作业范围逐步扩大。20世纪70年代之前,以珠江口的浅海地带为主要的渔场作业。70年代后,浅海鱼资源不断减少,香港渔船的作业水域随之扩展到南中国海的大陆架渔场。80年代以后,香港渔船的作业范围扩大至台湾海峡、浙江省对面的东海一带,随后甚至延伸至邻近日本和韩国的水域,远洋渔业大有作为。

2.多样化的渔作方式

香港现代渔业生产方式可分为三大类:海洋捕鱼、海边养殖及鱼塘养殖。其中,海洋渔业占有最大的市场供应量,超过90%;而养殖渔业只占很小的份额。

(1)海洋捕鱼

香港渔业最重要的渔作方式是海洋捕鱼,在种类、产量及产值上均占有很大的优势。海洋捕捉的鱼类共有一百五十多种,最普遍的有石斑、青衣、苏眉、火点、黄脚白、黑立及红立等高级食鱼;其次有大眼鱼、大木棉、九棍、红衫鱼、黄花鱼、马头鱼、池鱼、门鳝、黄肚、乌头鱼等普通食鱼;最后还有龙虾、花蟹、虾、鱿鱼及墨鱼等海鲜。渔民所捕获的鱼类除了供应全港食用外,还远供外地之需[15]294。

海洋捕鱼的主要作业渔场在南海北部的大陆架,丰富的底层鱼资源是重点的捕捞对象;其次是东海。香港渔民采用的捕捞技术大概可分为刺网、围网、拖网、缯网及钓钩等方式[16]61。具体情况如下表2:

拖网作业是香港海洋渔业最重要的捕捞方式,多数在近岸和近海渔场进行生产。其中,属于拖网作业子项的霉虾捕捞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每年农历六七月份时,香港大屿山西海岸区域盛产一种细小的虾,身长约半寸,体呈透明,用于制作虾酱,当地人称之为霉虾。在此期间,遍海皆是霉虾。霉虾白天在海床上活动,夜晚则浮于海面。20世纪70年代之前,香港渔民习惯在白天用拖网的方法捕捞海底的霉虾,当地人称之为撑霉虾。80年代后,渔民不但白天捕捞,晚上亦开始捕捞浮于水面的霉虾,作业方式有两种:一种称为荡霉虾,另一种称为撬霉虾。荡霉虾是在渔船两旁接近水面的地方,拖着两个呈漏斗形、网孔细密的虾箩,将浮游海面的霉虾装入虾箩内。撬霉虾则于船头有一木杆向前延伸,木杆前端有一垂直的金属管,将虾箩固定于金属管上捕捞霉虾[16]80—81。

刺网作业的重要性仅次于拖网作业。其操作方法是将渔网垂直放置于海水中,渔网受到海水的冲击自然张开,当鱼虾企图穿越渔网时便会被网弦卡住而无法逃脱。采用刺网方法捕鱼的渔船统称为刺网艇或网艇,其中包括已于20世纪60年代消失的大尾艇、近岸网艇和远海网艇等。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之前,香港渔民所使用的渔网皆为自制,由细小的麻草编织而成,制造过程非常复杂。1956年,香港一渔民引进以化学纤维(即尼龙丝)编织成渔网,捕鱼效果佳于麻网,制作过程反而更加简单。尼龙丝网迅速替代了传统的渔网,但多数仍为渔民自制。直至60年代中期,香港渔民方可在商店购买到中国内地制造的网绳、塑料浮泡及织好的网等配件,渔网编制才变得轻松简易。

围网、缯网及钓钩作业在香港海洋渔业中所占的比例稍少,但在特定的作业环境中具有难以替代的位置。至20世纪80年代,香港海洋捕捞的范围延伸至南海北部大陆架和东海海域,而在香港本地也形成了香港仔、长洲、大澳和筲箕湾四大渔港。

(2)海边养殖

海边养殖主要包括海鱼养殖和珍珠养殖。珍珠养殖始于1958,是香港海边养殖的新兴事业之一。在珍珠养殖业全盛时期,全港共有五家珍珠养殖场,它们分布在大埔区的牛反肚、老虎笏、凤凰窟、白角咀及西贡区的深笃湾等地。

香港海鱼养殖的运作方式始于20世纪60年代。渔民利用天然海湾人工养殖咸水鱼,主要有两种养殖方式:一为木排法,将鱼苗放在庞大的鱼笼内,系于木排,放入海湾地区;二是围网法,在海湾近岸用网围出特定范围,将鱼苗放置在围网的水域内。后者培殖的鱼类为高级优质海鱼,有红斑、黄丁、火点、青斑、黄脚立、龙虾、鲈鱼等。海鱼养殖受香港法例的管制,需经政府发放牌照方可经营。20世纪90年代初,香港政府允许实施海边养殖的地区已减少至26区域,牌照亦减少至1628个。随着海鱼养殖区域与牌照的逐渐逐渐减少,海鱼的年产量也逐步下降。1994年的海鱼养殖产量已由1991年的3400公吨,减少到3390公吨。鱼获总值亦由1.98亿港元下跌至1.8亿[18]85。

(3)鱼塘养殖

香港鱼塘养殖的历史悠久,可在同一鱼塘内利用分层的方式养殖不同品种的鱼类。鱼塘养殖主要是淡水鱼,品种有大头鱼、鲩鱼、鲤鱼和福寿鱼,有的鱼塘还饲养乌头、生鱼及塘虱鱼。

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香港拥有鱼塘约1884公顷,大部分集中在新界西北部地区的湿地上。90年代之后,香港的淡水养殖开始走下坡路,日渐不景气。一是因为科技发展导致工业用地不断扩张,政府对鱼塘的征用愈加频繁。如20世纪80年代中期,天水围的鱼塘全部被征用,全港鱼塘减少四百多公顷。另一原因是近年来由内地运港淡水鱼数量大增且价格低廉,而香港本地生产同类鱼的成本较高,渔民亏损甚大,一些渔民被迫放弃鱼塘养殖业。还有一部分人转而前往内地,以港币黑市兑换人民币,低价收购淡水鱼到港销售,牟取厚利[18]125。

(二)现代农业

香港的耕地极为有限,而且土质贫瘠,可供灌溉的淡水亦十分缺乏,发展农业的条件天生不足。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香港农业的耕作模式和南中国的农村一样,以水稻为主。据统计,1954年共有农地1.34万公顷,占全港土地的9%,其中稻田为70.3%,杂粮种植为10.4%,剩下不到20%为蔬菜、果园和花圃等。20世纪70年代是香港农业的转折期,新市镇不断出现,经济飞速发展,工业化、商业化和城市化的程度不断加深,很快就打破了原有的农村传统种植格局。此时,粮食作物的经济效益一再下降,但市场对农副产品特别是蔬菜和花卉的需求量却逐渐增加,这最终促使香港农业从传统的水稻种植转型为小规模、密集型的蔬菜种植和果树、高档花卉栽培[19]44-45。

1.蔬菜种植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香港开始发展蔬菜种植业。蔬菜种植主要分布在市区边陲及一些交通欠发达的地区,如元朗、锦田及上水等地。蔬菜作物以四季皆可生长的白菜、菜心、生菜、西洋菜、芥菜、萝卜、莴笋、韭菜等为主。此外,夏季还生产大量的通菜、青瓜、豆角等瓜菜,冬季则供应椰菜、番茄、萝卜、芹菜、甜椒、芥兰等温带蔬菜。蔬菜种植业的快速发展,大大提高了其在全港农副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1989年,蔬菜生产总值达3.59亿港元,占农副业总值的74%。1996年,蔬菜产量达88888万吨,约能满足香港居民25%的消费需求[20]465。

2.水果、花卉栽培

香港的水果种植多分布于坡地、土质较差的地区,主要品种有荔枝、龙眼、黄皮、柑桔、香蕉、番石榴及柠檬等较富有本地特色的水果,极受消费者的欢迎。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受进口优质鲜果的竞争,香港的水果种植呈现萎缩趋势。1994年,全港生产水果340吨,仅占本地消费的6.7%。与之相反,香港的花卉种植业只有近二十年的发展,但却有着较好的发展势头。1989年,全港花卉生产总值就达到1.12亿港元。花卉种植的主要品种有可常年生长的剑兰、姜花及菊花,以及与四季时令对应的莲花、芍药、康乃馨、玫瑰、彩雀等品种,还培植农历新年最受人喜爱的桃花和年桔[21]10。

结语

香港渔农业至少有五六千年的历史,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形成原始渔农业;在传统社会至英管制前期,香港的渔农业都有较稳定的发展。日占时期,战火纷飞,香港百业萧条,渔农业经济遭受重挫,陷入发展的低谷。20世纪50年代之后,香港政府大力推广渔船自动化,渔业获得了飞速发展,完成了由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的转变;同时,农业的传统种植格局也被工业化、城市化、商业化等因素打破,逐渐从种植低值农作物向种植高值经济作物转变。至20世纪80年代,香港的渔农业正式进入现代的发展阶段,并达到鼎盛时期。但近二十年来,渔农业从业人员不断减少、入业门槛抬高、行业竞争激烈、环境污染、城市圈外扩等因素使香港渔业式微,农业受限,生产总值逐年减少。如何化解这些矛盾,重振香港渔农业,是值得思考与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英]白尔德.香港史前文化[J].东南文化,1990,(05).

[2]吴伟鸿,谭会忠,张森水[J].香港西贡深涌黄地峒遗址正式发掘与初步调查[J].岭南考古研究,2006,(05).

[3]卢受采,卢冬青.香港经济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肖一亭.南海北岸史前渔业文化[M].香港: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2009.

[5]周伟森.港澳及附近地区先秦原始技术[D].广州:华南农业大学,2006.

[6]吕烈丹,赵志军,郑卓.西贡沙下的史前和历史环境、植被和生计形态[J].香港的远古文化——西贡沙下考古发现,2005.

[7]白云翔.香港李郑屋汉墓的发现及其意义[J].考古,1997,(06).

[8]刘蜀永.简明香港史[M].香港: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8.

[9]钟永强.深圳市港澳流动渔民[J].香港渔民互助社,2007.

[10]香港年鉴:中卷[K].香港:华侨日报,1949.

[11]香港经济年鉴[K].香港:中国生产促进会香港分会,1948.

[12]香港中文大学群众播导中心.香港社会变迁与报业[M].香港:海天书楼出版,1971.

[13]香港经济年鉴[K].香港:大公报印,1956.

[14]陈思行.香港渔业现状[J].水产科技情报,1985,(04).

[15]吕桐生,裴浩林.台湾香港经济研究[M].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1989.

[16]廖迪生.香港地区史研究之二——大澳[M].香港: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06.

[17]钱可通.香港经济全貌[M].香港:香港出版社有限公司,1996.

[18]香港年鉴[K].香港:华侨日报,1988.

[19]王永厚.香港的渔农业[J].世界农业,1997,(05).

[20]杨奇.香港概论[M].香港: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0.

[21]高彦生,李德庆,贝景波.香港的渔农业[J].中国进出境动植检,1997,(02).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al History of Fisheries and Agriculture in Hong Kong

ZHOU Guang-chuan,LIU Zhi-hua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Guangzhou,510642,China)

Abstract: With a history of five or six thousand years at least, Hong Kong agriculture and fisheries have flourished since the Late Neolithic. Before the British colonial administration, Hong Kong"s agriculture and fisheries had relatively stable development in the traditional society. In the period of Japanese occupation, Hong Kong"s economic was collapsed completely, and the economy of agriculture and fisheries had reached a nadir of development. After the 1950s,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 promoted actively on the fishing automation, so the fishing industry developed rapidly and changed the traditional model into a modern one. At the same time, traditional cultivation pattern of agriculture also was broken by the factors of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and commercialization, which changed the low-value crop cultivation to the high-value cash crops cultivation. Until 1980s, agriculture and fisheries in Hong Kong had officially entered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tage.

Key words: Hong Kong; Fisheries history; Agricultural history; agriculture and fisheries economy

推荐访问: 史论 香港 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