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做好人,学好艺,为人民唱好戏

时间:2022-05-17 18:15:04  浏览次数: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一首《回杯记》令他红遍全国,当今很多知名二人转演员都是听着他的《回杯记》长大并深受影响。他就是享有“二人转王”“二人转皇帝”赞誉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北二人转代表性传承人韩子平老师。那么,当年他是如何与二人转结缘?几十年来又是如何传承和发展吉林省二人转事业?这其中又遇到过哪些坎坷?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近这位二人转表演艺术家。

走出乡村 结缘曲艺

1949年5月2日,韩子平出生于吉林省白城市平安镇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家里子女众多,他是老大,下面有四个弟弟,两个妹妹,生活十分贫困。苦难岁月让他从小就挑起了家中劳作的重担,养成了勤劳节俭的习惯,同时磨练了他的意志,培养了积极向上的心态。他自幼梦想着有一天能凭借着自己出众的嗓音走出农村、吃上“红本粮”,走向酷爱的文艺之路。在21岁那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遇到了人生中第一位“伯乐”,从此改变了他的一生。

1970年,他初中的语文老师调到洮南县文教局工作,恰逢当时洮南县要成立毛泽东思想宣传队,需要招募演员。可那时正处在“文革”中期,文艺界万马齐喑,除了京剧样板戏,其他文艺形式少之又少。在老师的劝说下,当时已经是一所小学副校长的韩子平报考了洮南县剧团,一曲《乌苏里船歌》唱得考官们啧啧称奇,当场录取。从此,他走出农村正式踏上了艺术之路,吃上了梦寐以求的“红本粮”。

二十出头的年龄,一切来得那么突然,对于当时的韩子平来说似乎还没做好准备。但是他十分珍惜这次机会,决定加倍努力。初入剧团,韩子平主要学演京剧样板戏,业余时间学习相声、歌曲、三句半、评剧等艺术门类,后来接触并学习二人转,这种说唱结合的艺术,也深深吸引着他。在几年的时间里他暗下苦功,虚心向团里的每位老师请教,很快在当地就小有名气。

辛勤付出 铸就辉煌

中国有句俗话“机会往往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著名剧作家王肯和作曲家那炳晨成为他人生的第二个“伯乐”,助他走上事业成功之路。1972年,王肯和那炳晨在洮南县体验生活时看到过韩子平的演出,对他略有印象。1975年,韩子平参加吉林省二人转汇演,凭借优越的嗓音条件和扎实的功底给王肯和那炳晨留下了更加深刻印象。他们通过多方努力将韩子平从洮南县借调到了吉林省吉剧团。1976年,为参加全国曲艺调演,省里又特地从梨树县调来了董玮和韩子平搭档表演《情深如海》,从此韩子平正式走上了二人转艺术之路。

1980年韩子平被调入吉林省民间艺术团。从70年考入洮安县剧团,78年调入吉林省吉剧团,再到80年调入吉林省民间艺术团,与生俱来的天赋和勤学苦练,使他用十年的时间成功完成了三级跳。当年的吉林省民间艺术团是在原吉林省地方戏曲剧院二人转实验队和吉林省吉剧团二队的基础上成立的。团内从创作到表演,从编排到演奏可谓人才济济。民间艺术团成立初期,根据当时省文化厅的部署从长春出发经西安、成都、云南、贵州等地学习和观摩各地方优秀剧种。在这五十三天的时间里他们观摩了十几个地方曲种知名演员的精彩表演,从中汲取营养。也正是从那时起韩子平就暗下决心,有朝一日他要站在全国的舞台上技压群雄。结束了这五十三天的行程他们又马不停蹄的来到乡下,观看省内各地民间二人转优秀艺人的演出,这一看又是一个月。这两次的观摩和学习使他受益匪浅,也坚定了他学好二人转、演好二人转的决心。

在民间艺术团,当时所有人都被一个问题所困扰,那就是民间艺术团首先要创排一部什么题材什么形式的新作品来向政府和人民汇报呢?所有团员集思广益,一时间团内的创作热情高涨。在这样的氛围下,韩子平和董玮表演的名篇《回杯记》出炉。本来《回杯记》是纯粹的“文戏”,既不热闹,也不火爆。“唱丑唱丑,必得说口。”韩子平大胆启用说口,一改《回杯记》原始剧本太长、太粘的缺点,这才有了日后二十多年里长演不衰的经典之作。首演在当地的七九三厂,他和董玮用真情打动人,用心灵感染人,55分钟的演出获得圆满成功。在随后的两年时间里《回杯记》通过录音盒带、广播电台等当时的主流媒体迅速传播,使他俩在吉林省乃至东北三省家喻户晓。1982年,吉林电视台又将《回杯记》拍摄成电视艺术片,让他俩在一夜之间成为名人。

虽然事业逐步迈向顶峰,但他仍没有放慢脚步,在随后的十几年时间里先后创排了《马前泼水》《离婚夫妻》《哑女出嫁》《村长醉酒》等几十个剧目,并多次获得全国、全省一等奖。面对殊荣他总是谦虚对待,因为在他看来,那些终将成为过去。他怀揣着一颗回报国家、回报人民的感恩之心,这是他前行的动力、坚守的职责,更是毕生的追求。

历经磨难 走出困境

上世纪八十年代,吉林省民间艺术团先后招入了徐振武、闫淑萍、董宝贵等一批极具天赋的优秀青年演员。在以秦志平、韩子平、郑淑云、李晓霞等为代表的二人转艺术家的带领下,吉林省民间艺术团踏上了新的征程!

在这些青年演员入团初期,团内的老演员以身作则,以实际行动教育和感染着年轻演员。韩子平会在每次演出前第一个到达现场精心准备节目,演完后会反思自己的不足,同时也会留意每位年轻演员的表现,并会在演出结束后耐心的为他们讲解,在不断完善自我的同时激励和带动着团队进步。在他们的引领下年轻演员迅速成长,新人新作不断涌现。这似乎看来是那么的顺利,但谁知好景不长,吉林省民间艺术团陷入了新的困境。

在外来文化的冲击和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当时的中国传统文化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一部分作家和演员纷纷转行。没有好的作品再加上演员的流失对当时的民间艺术团,甚至全国的各大专业演出团体来说无异于釜底抽薪。据子平老师介绍,当时最困难的时候工资只开百分之三十八,都无法维持正常的家庭开销。眼看着这一切的发生,时任团长的他孤立无援、束手无策。对于当时家境并不富裕,上有患病的父亲,下有众多子女的他面临着改行还是坚守的选择。作为一团之长、作为一个男人,他怀着一颗感恩之心、一份对艺术的挚爱、一种对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咬紧牙关与残酷的现实作斗争。转眼间,又是十年,他想尽一切办法保住了这个曾经辉煌过的团队,他和他的民间艺术团饱受心酸,苦水、泪水和汗水伴着他们走过了艰苦的岁月。

责任在肩 任重道远

2000年,韩子平离开吉林省民间艺术团调入吉林省艺术研究院。2002年,他担任吉林省二人转艺术家协会主席,虽然基本告别了舞台,但这并不是他艺术生涯的终点。

离开了民间艺术团,韩子平心中始终无法割舍二人转事业。他仍然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演出和活动,为传承二人转艺术培育出一批批优秀二人转演员,为推动二人转事业发展做着不懈的努力。“做好人,学好艺,为人民唱好戏!”是他对所有弟子的嘱托。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年的积淀和发展,东北三省的各大二人转国营院团和民营演出团体相继崛起,其中不少中坚力量都是子平老师的徒弟或学生,他为二人转的厚积薄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东北三省乃至全国树立了一面旗帜。

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应符合以下规定:熟练掌握其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特定领域内具有代表性,并在一定区域内具有较大影响;积极开展传承活动,且这三项缺一不可。尽管审核条件如此严格,韩子平凭借自己的专业水平获得了由文化部颁发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东北二人转代表性传承人的称号。对于这项不同以往的殊荣韩子平老师坦言:“压力、动力都有。二人转传承至今已有三百年历史,是无数的先辈一点一点传承至今。自己只是从前辈手中接过了接力棒,把二人转的技艺和适应时代发展的艺术水准和道德观继续并传承。艺术家要有责任感、有良心,艺术本身没有高低之分,主要在于从事这个行业的人是否对自己、对艺术有着较高的要求。我所做的一切就是在这种基础上将二人转的唱、扮、舞、说、绝好好的传下去。虽然我从事二人转事业已有四十五个年头,但我只是二人转历史长河中的一粒沙尘或者仅仅是朵小浪花而已。艺术是需要根据时代发展和观众欣赏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变化的。节目不能有意思无意义,一味追求感官上的快乐而忽视思想和情感上的愉悦。”

如今的韩子平虽然早已功成名就,弟子学生遍布东北三省。但在他看来,自己只是尽了一份应尽之责。在谈到收徒、教徒时,子平老师笑得很开心。他说自己从来没有考虑过收徒弟,从民间艺术团成立初期,他就把所有年轻演员当作自己的孩子,无论谁想学,他都会倾囊相授,毫无保留。他希望后辈们学得比自己快、唱得比自己好,这样才能完成师父的嘱托。在学生们多次主动提出想正式拜师之后,他才勉强同意。因为在他心中这帮孩子早已是他的学生,看着他们这些年逐渐成熟,子平老师深感欣慰,他坚信二人转的艺术春天不会太远。

惜别了韩子平老师。让我不禁感慨,他几十年伴随二人转一路走来,几经风雨,但却始终如一。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二人转的复苏,到十几年后专业演出团体的不景气,再到如今民间二人转演出的蓬勃兴起。几十年来,他始终对艺术孜孜以求,对二人转的发展至为关心。其弟子徐振武、董宝贵、房国军、佟长江、闫淑萍等一大批当红实力派二人转演员迅速崛起,为吉林省乃至全国的二人转传承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宽阔的胸怀、无私的奉献、不计回报的付出和一颗赤诚的感恩之心,为二人转事业谱写了新的篇章。

“做好人、学好艺、为人民唱好戏”也正是陈云同志提出的“出人、出书、走正路”的具体体现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提出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时代要求。韩子平无愧为二人转表演艺术家 ,更无愧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访谈手记

做好人,学好艺,为人民唱好戏!

韩子平:艺术家要有责任感、有良心,艺术本身没有高低之分,主要在于从事这个行业的人是否对自己、对艺术有着较高的要求。

推荐访问: 好戏 为人民 学好 做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