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电影圈里的技术大神们

时间:2022-05-16 16:25:03  浏览次数:

电影圈里有不少“技术狂人”,这些人很疯狂,为了电影无所不用其极;这些人也很单纯,无所不用其极的目的全是为了电影好看。

上世纪20年代初,有声电影刚出现时,一些影院在正式放映的默片前面试映了有声短片。但是由于多数影院不具备声音放送条件,一些观众不习惯这种变化,放映效果并不好,导致有声片一度遭遇诟病……听上去耳熟么?跟当下李安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多少有点像吧。

我并不想在这里预言李安的120帧尝试会像有声电影那样带来里程碑,但这种相似的遭遇至少说明——对于电影这门综合性艺术来说,想要达到创作者的目标,就摆脱不了对于技术的依赖。甚至可以说,电影艺术自诞生之日起,就与电影技术同生共长,谁也离不开谁。

特效全靠想象力

曾经有一部网剧,因为剧组太穷,被人戏称为“特效全靠鼓风机”。而在电影技术还不那么发达的时代,许多大师为了呈现自己想要的特效,也曾经“因陋就简”过,特效全靠想象力,脑洞有多大,特效就有多离奇。

1941年,悬念大师希区柯克在拍摄电影《深闺疑云》时,想要让观众和故事中的妻子一样,强烈怀疑丈夫准备用毒牛奶害死她。怎么让观众的视线全部聚焦在牛奶杯上呢?希区柯克想到了在丈夫走上昏暗的楼梯时,让他手中的这杯牛奶“高亮”起来。放到现如今,这效果只需轻点几下鼠标即可做到,当初却要着实动一番脑筋——最后他的解决方案是:在那杯牛奶里放进一个灯泡。

更典型的例子,是希区柯克在拍摄1948年的《夺魂锁》时,想要尝试的“一镜到底”的长镜头拍摄方式。可是当年的“长镜头”最多也就拍满一本胶片的长度,不过十来分钟,哪像现在的数码摄像机,炫技的导演可以全片只用一个长镜头,一镜到底(比如三谷幸喜导演的《大空港》)。最后,这个天才的胖子想到了一个办法:每次要换胶片的时候就安排男主角穿着黑西装背对观众,用他的一身黑来掩盖银幕的片刻黑屏,最终使得全片由10段连续的表演组成,满足了自己的“低成本炫技”。

不过希区柯克也不总是这么“因陋就简”,在1958年的《迷魂记》里,他成功采用了“摄像机向后移的同时向前拉伸焦距”的技术,形象地展现了主人公的“眩晕”状态。他或许不是最早使用这个技术的人,但用得这么好,大大推动了这个技术被后来者争相使用。

但希区柯克在探索新技术的旅途中也有栽跟头的时候——你知道上世纪50年代已经有3D摄像机了吗?希区柯克1954年的作品《电话谋杀案》原本就想拍成一部3D电影。但当时的3D摄像机无法实现微焦拍摄,希区柯克不得不做了个巨大的电话模型和木头手指,来展现电影里关键的“拨打电话”情节。可惜3D版放映时观众反响仍然不佳,于是片方迅速放弃了3D,改以2D公映。

当年和希区柯克一样想尽办法搞“黑科技”的,还有日本导演黑泽明——喜欢在银幕上展现极端天气的他,曾在《生之欲》里用面包糠表现雪花;为了让《罗生门》里的大雨更醒目,他还往喷下来的人工雨水里加墨汁,是不是挺有创意?黑泽明在《罗生门》中的创举还不止于此,比如他不相信“摄像机拍阳光会影响曝光”的说法,为渲染气氛,让摄像师把镜头直接对准太阳;同样是为了表现阳光,他还是最早使用反光板的导演之一,虽然当时的“反光板”其实是摄像师从化妆部门抢来的穿衣镜。这么看来,黑泽明凭《罗生门》一部片就得以蜚声国际绝非偶然。

当然,也有些老导演对新技术并不十分热情,原因正是新技术尚且简陋,满足不了他们心中对画面的极致追求。

޵Muu}4M_|_}i==}]M4馝M}ݴ駏?Oivppچ评价普遍不高,他却乐此不疲拍了一部又一部,让人怀疑这家伙有点儿走火入魔。

其实吧,“先驱”大都有玩不转的时候,乔治·卢卡斯在上世纪70年代为《星球大战》建立的“工业光魔”改变了电影界,在1999年的《星球大战前传》中,还出现了首个完全用数码技术合成的实体人物“加·加·宾克斯”——可惜这家伙除了话痨,对剧情没啥实质贡献,成为星战系列中最令人讨厌的角色之一。

而结束了中土旅程的彼得·杰克逊,在《冬天的骨头》里再次投向数码技术,创造了不亚于《指环王》里中土世界“瑞文戴尔”的绝美景色,可也许是太过注重展现视觉效果,影片的故事讲得实在平淡无奇,那些绝美的画面倒是成了催眠剂。

有那么一段时间,电影人好像把数字技术看成了万能灵药,无论哪种形式、题材,都想拿数字技术来试试。就连因复古质感被人们喜爱的定格动画,也在动画片《冲走小老鼠》中被以数码方式呈现——用计算机做的“定格动画”,还能算定格动画吗?也难怪许多观众不买账。

话说回来,电影人也实在不容易。上世纪50年代电视出现之后,电影受到了不小的冲击,以至于为了适应观众欣赏和电视播放,拍摄的画面比例和景别都有了变化。本世纪以来,各种英剧美剧的艺术水准又日渐提高,观众坐在家里就能看到好故事,干嘛还非得花钱费力奔影院,到头来还遇上个烂片?在这种情况下,电影人把数码特效视为救命稻草,也就不奇怪了。可是灵药一用滥,也会变成猛药、毒药,观众在短期内被猛药刺激后,很快有了“抗药性”,逐渐转入审美疲劳状态。

可能性还多着呢

难道电影就这样服输?当然不会,这门艺术才诞生一百多年,更何况又是一门综合性艺术,最大的特点就是包容。这种包容不只是能把新技术、新观念和新文化吸收进来,更能在吸收之后进行消化,为我所用。

打个比方,人们看大场面特效打斗看腻了,《蚁人》就把剪辑和特效结合起来,忽大忽小的变化让你措手不及又充满乐趣;观众厌倦了高楼大厦被炸烂推倒,《奇异博士》就把摩天大楼叠成万花筒给你看,建造一个超乎想象的魔法世界让你沉迷其中。

说不好是技术成熟得更快,还是电影人成熟得更快,反正这几年的电影里,特效运用和故事的结合越来越令人欣喜。一度曾对3D动画和动作捕捉走火入魔的罗伯特·泽米吉斯终于从怪圈里跳出来,把3D技术用在了《云中行走》里,让观众与菲利普·帕特一同体验高空走钢丝的惊险刺激。詹姆斯·卡梅隆也在继续前行,在他的《阿凡达》中,动作捕捉“似与不似之间”的特性得到了巧妙的利用。而曾在《指环王》里饰演“咕噜”的安迪·瑟金斯,又在《猩球崛起》中再次通过动作捕捉技术,赋予了猩猩头领凯撒细腻传神的表情——对这个以猩猩为主角的故事来说,用数码技术塑造一个能说能演的猩猩,明显要比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老版《人猿星球》系列里把演员化妆成大猩猩要自然得多。而要说到目前最成功的用数码技术塑造动物的影片,当属今年的《奇幻森林》:让主演小男孩和一群猛兽一同演戏,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所以这个童话故事当年只能被拍成动画片;而如今在数码技术的帮助下,这些由计算机创造出来的动物不但栩栩如生,还个性鲜明,能够完美表现剧情。怪不得在这部片子获得口碑和票房的双丰收之后,各大电影公司纷纷打起了将经典动画片“真人化”的主意。

1995年,当《玩具总动员》这部完全使用数码技术制作的动画电影问世时,许多人担心:演员要失业了。可结果是:这项能用计算机生成图像的技术,极大地拓展了演员的表演领域,以前只能演人,现在不但连动物,甚至桌子椅子都可以演了!所以眼下,对于李安的“120帧”尝试,我们不管下何种结论都为时尚早。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和历史上的那些例子一样,尝试得多,失败的概率自然会增加,但与此同时,开创的可能性也就更多。

推荐访问: 大神 圈里 电影 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