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西厢记》的继承与创新

时间:2022-05-12 11:30:04  浏览次数:

摘 要:元代王实甫《西厢记》(一般称王西厢)是我国古典戏剧的现实主义杰作,它是一部继承并发展了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一般称董西厢)的力作,在王西厢中,人物形象、戏剧结构、主题思想、故事结局、心理刻画、剧本体制都有创新,打破了门当户对、才子配佳人的传统观念,提出“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爱情愿望,体现了一种追求婚姻自主,无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种物质地位的新的婚姻观念。

关键词:传统观念 婚姻自主 王西厢 董西厢

一、《西厢记》的继承

说起《西厢记》,人们一般会说起想到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殊不知,在王实甫之前,金代的董解元有一部《西厢记》,这两部“西厢”一般被人们称为“王西厢”和“董西厢”。

崔张故事,源远流长,最早见于唐传奇《莺莺传》(又名《会真记》)。《莺莺传》用不足千字写出了封建时代少女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也反映了爱情理想被社会无情摧残的人生悲剧,宣传了男尊女卑的封建糟粕。

当《莺莺传》故事流传了400年左右的时候,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官调》问世,这就是所谓的“董西厢”。《西厢记诸官调》,是今存诸宫调中惟一的完整作品。它对《莺莺传》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作了根本性的改造,矛盾冲突的性质衍变成了争取恋爱自由婚姻的青年男女同封建家长之间的斗争;张生成了多情才子,崔莺莺性格富于反抗性;故事以莺莺和张生私奔作为结局,使旧故事开了新生面。董西厢随着情节的增加,人物的感情更为复杂、细腻,性格也更为丰满。但“董西厢”在艺术上尚显粗糙,对爱情的描写也尚欠纯至,还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

到了元代,大戏剧家王实甫在“董西厢”的基础上把崔张故事改为《西厢记》。“王西厢”直接继承了“董西厢”,并在此基础上做出了巨大的创新。“王西厢”与“董西厢”的故事情节大略相同,但题材更集中,反封建的思想倾向更鲜明,又改写了曲文,增加了宾白,剔除了一些不合理的情节,艺术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作为我国古典戏剧中的一部典范性作品,其规模之宏伟、结构之严密、情节之曲折、点缀之富有情趣、刻画人物之生动细腻等,不仅前无古人,而且超过了元代的其他剧作家,正因为如此,元代贾仲明在《凌波仙》称:“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

二、《西厢记》的创新

(一)人物形象

在男主人公形象的塑造上,王实甫不仅写出了张生的痴情与风度,更写出了张生的才华,以及张生的软弱,使他成为封建社会中多情软弱的才子代表。女主人公崔莺莺聪明美丽、性格温柔、外表矜持、内心炽热,为了爱情,敢于叛逆传统。作为相国千金,既有对爱的渴望,又限于封建礼教的束缚,惧怕老夫人,既想利用红娘,又怕红娘告发,言语真真假假,遮遮掩掩,但最终战胜自己,勇敢反抗封建礼教对婚姻的束缚,正因如此形象更加丰满。剧中聪明、伶俐、热心、正直的丫鬟红娘,取得了远较崔莺莺更为重要的地位。

(二)戏剧结构

王西厢对矛盾冲突的设计也足以示范后人。全剧安排了复线结构,以崔莺莺、张生、红娘与老夫人的矛盾为基本矛盾,表现崔张与家长的冲突;以崔莺莺、张生、红娘间的矛盾为次要矛盾,全剧紧紧围绕两条矛盾冲突线索刻画人物性格,人物形象随着矛盾冲突的发生、发展而逐渐鲜明、突出、跃然纸上。全剧共有六次冲突高潮:赖婚、赖简、佳期、拷红、送别、婚变,来推进剧情,刻画人物。

(三)主题思想

王西厢跳出了董西厢“自古至今,自是佳人配才子”的模式,提出了 “永志无别离,万古常完聚,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爱情愿望,强调爱情是婚姻的基础,肯定青年男女一见钟情,敢于冲破封建礼教束缚,不遗余力,难能可贵,而一旦成为眷属,则能忠贞不渝,更是可歌可赞。王西厢这一主题显然与门当户对,才子佳人的传统观念相悖,体现了一种追求婚姻自主,无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种物质地位的新的婚姻观念。

(四)故事结局

王实甫《西厢记》打破唐传奇《莺莺传》“始乱之,终弃之”的悲剧结局,深化了《西厢记诸宫调》崔莺莺与张生二人得以结合的喜剧结局,以功成名就和有情人终成眷属作为团圆结局,使全剧贯穿了重爱情、轻功名的思想,显示出王实甫思想的进步性。

(五)心理刻画

《西厢记》在中国戏剧史上第一次成功刻画了爱情心理,是戏剧史上一部直接描写爱情心理的作品。剧中采用了大量刻画方法,直抒胸臆,例如:“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借景抒情,例如:“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以情衬景,例如:“夕阳古道无人语,不黍秋风听马嘶”;妙用修辞,全剧用了比喻、夸张、用典、对比、对偶、排比、反复、叠音、设问等多种修辞方法,特别是巧用夸张,并与比喻、对比等结合,例如:“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除此之外,剧中采用大量语句对人物心理进行细腻的刻画,“经历艰难,始能结合,昨夜允婚,今日别离。”刻画离愁别恨;“拆散鸳鸯,催逼上路,此情难诉,此恨谁知。”表现埋怨不满;“异乡花草,再行栖迟,停妻再娶,忘情负义。”体现惴惴不安 。

(六)体制创新

《西厢记》共有五本二十一折,对杂剧四折一楔子的体制有所突破,在有些折中还突破了一个人主唱整折戏的通例,《西厢记 》体制上的创新,丰富了全剧的艺术表现力,为更细腻的塑造人物性格,更完美的安排戏剧冲突,提供了有力的条件。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主编 中国古代文学史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7

2、王实甫著 ,张燕瑾 校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5

3、王实甫 《西厢记新注》 江西人民出版社 1980.7

4、董解元著 ,朱平楚注释 《西厢记诸宫调注释》 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

作者简介:徐美杰,女,1988.3,黑龙江人,绥化学院,大学本科。

推荐访问: 西厢记 继承 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