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世界新军事变革中的“中国浪潮”

时间:2022-05-06 14:00:07  浏览次数:

三军列阵,气吞山河;金戈铁马,神剑昂首;东风浩荡,战鹰啸空;国之重器,护卫中华。公元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阅兵盛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当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这行走于历史与未来之间的中国武装力量及其装备建设最新成果时,人们又一次强烈地感受到世界新军事变革中排山倒海般的“中国浪潮”扑面而来。

中国特色新军事变革战略思想的重大转变

雷霆万钧、气势磅礴的阅兵式首次向国人展示了近年来中国特色新军事变革战略思想的重大转变。与以往阅兵不同的是,胜利日大阅兵的受阅装备方队首次按照作战体系模块化编组,分为地面突击、防空反导、海上攻击、战略打击、信息支援和后勤保障6个模块;空中梯队也以空域攻防的作战体系模块化编队受阅,首次把中国特色新军事变革的战略取向与强军目标和“能打仗、打胜仗”的根本要求相连接,与维护国家安全、拓展国家利益和巩固大国地位的需要相适应。这一重大转变具有特殊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正如国内外许多媒体所指出的那样,以前的历次阅兵式都是以传统的陆海空编排,这次完全按照体系作战力量进行编组,表明体系力量作战装备相互融合,并已经成体系发展。中国特色新军事变革正在有条不紊地积极推进。

专家认为,做出这些适应新军事变革的战略举措必须具备高瞻远嘱的国际视野和对世界格局科学而缜密的战略研判。当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深刻改变着国际社会的政治、经济面貌,也正在深刻改变着军事斗争的面貌,并引发了军事领域一系列革命性变化。武器装备呈现出信息化、智能化、一体化的趋势,各种武器装备联结为一个有机体系,远程攻击能力大大增强,打击精度空前提高,杀伤力成倍增长。世界军事发展的强劲势头,对我军质量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提出了严峻挑战。正是坚持从国家战略利益出发,主动顺应世界发展大势,把中国特色新军事变革的战略取向与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和“能打仗、打胜仗”的根本要求有机融合,才能在未来的博弈中立于不败之地。

当今世界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我们面临的国内外环境而言,国家领土主权安全与国家战略利益拓展相互交织,国防安全与国内安全稳定相互交织,传统领域安全与新兴领域安全相互交织,军事安全与其他安全相互交织,现实安全与潜在安全相互交织,包括最新版的国防白皮书中首次明确提出“海外利益攸关区”的概念。这些都要求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建设必须要有一个“跟踪-追赶-跨越”式的大发展,这样才能在实现“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的国际竞争中真正确保维护国家安全。

现役新型装备彰显国防科技发展实力

胜利日大阅兵展示的武器装备均由国防科技工业系统研制生产,再度彰显涵盖核、航天、航空、船舶、兵器、电子的国防科技工业是国家战略性产业,是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的脊梁。27个受阅装备方队对现役新型装备进行了气贯长虹的全景式展示,动用40多种型号装备500多件、20多种型号飞机近200架。这些装备的国产化率很高,且有84%为首次亮相,极大地振奋了国人的民族自豪感。由此,我们可以自豪地讲,国防科技工业对传统武器的升级改造、对高新武器的创新跨越,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众多机械化信息化的先进武器装备列装部队,满足了体系化作战需求;国防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攻关取得重大成果,基础前沿领域科技创新步伐加快,创新平台体系不断优化;军工核心能力建设取得新成效,紧紧围绕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等重点任务,正在努力形成军民深度融合的先进武器装备研发、供给和保障能力。

在威武雄壮的进行曲中,当享有“陆战之王”美誉的99A式主战坦克以“箭形”队列通过天安门广场时,有关专家指出,车体后部的发动机舱明显高出履带翼子板一截,说明中国已解决最大输出功率1500马力的坦克发动机问题。同时它在动力问题得到大幅增强后,加装了附加装甲,也提升了对破甲弹的防御能力。

同样在此方队中,与之相“矛盾”的“盾”则是红箭-10反坦克导弹发射车。这款车载式反坦克导弹,属于世界上最先进的光纤制导导弹。所谓光纤制导,就是导弹的导引头为白光/红外摄像机,所采集到的图像经由光纤传输回发射车,发射车上的火控系统具有图像识别功能,能自动将导弹导向目标。光纤制导还有个额外优势,即导弹在较高处飞行时,如果前线有侦察仪配合引导,可以有效攻击隐蔽在山谷中的敌军装甲集群。由于采用04A步兵战车的底盘,车上安装有八联装导弹发射架和光学瞄准设备,它还可以用于对付敌方的攻击直升机。实际上它是一款集反坦克、反直升机、反小艇多种用途的导弹。它在作战中还可以跟随坦克、步兵战车突击,提供及时、精确的火力支援。这种火力提升,即便是欧美、俄罗斯陆军也还没有做到。

再看受阅装备方队里的红旗-6A弹炮合一阵地末端防御系统,它是在原有红旗-6近程防空导弹的基础上,增加一部车载7管30毫米近防炮,主要用于重要设施的末端防空、反导、“打弹”。将近防炮引入到阵地末端对空防御里,也算得上是引领世界潮流。通俗地讲,既能“打机”、又能“打弹”,是其最大的亮点。即它既可以用近程防空导弹拦截低空突防飞机、直升机、巡航导弹;又能“打弹”,如果有个别飞机突防成功,发射空地导弹或投掷精确制导炸弹,730近防炮则负责构筑最后一条防线,在极短时间内发射大量穿甲弹,将迎面而来的空地导弹、航空炸弹击落。

专家认为,受阅的各型陆战装备皆具有射程远、射击精度高、火力密集、突防威力大、反应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此次受阅的全部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自主研发程度均很高,表明国防科技工业正在努力适应未来作战需求,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支撑。

迈向机械化信息化复合发展的巨大进步

瞬息万变的世界曾经严酷地以事实告诫人们,高科技战争正在日益信息化,信息化战争将成为高技术战争发展的必然趋势。方兴未艾的新军事变革,实质上是一场军事信息化革命。信息化正在成为军队战斗力的倍增器。进入新世纪以来的几场局部战争表明,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包括激光、传感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内的现代技术,已经成为影响当代战争和军队发展的各种新技术中最具有关键性作用的高新武器构成要素。信息化战争作为高技术战争发展进程中展现出的新形态,其影响主要表现在:武器装备电子化、作战部队数字化、作战指挥自动化、作战活动精确化等。另一方面,信息对抗将成为未来战场作战的重心,信息化兵器已成为现代战争信息化战场的主宰,制信息权将成为战争双方争夺的制高点。

目前,军队的作战方式和作战手段呈现出崭新的面貌,为适应战争形态从机械化向信息化的转变,促使武器装备趋向智能化,攻击兵器具有远程打击、精确制导和隐蔽突防的能力,各种主要作战平台具有信息传感、目标探测与引导、信息攻击与防护能力。指挥控制趋向自动化,通过C4ISR等先进信息系统把战场上各军兵种武器系统、作战平台、保障装备结合成有机的整体,从而构成陆、海、空、天、电磁多维一体的战场。这些都对中国特色新军事变革提出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

大阅兵显示了我军装备发展适应战争形态——从机械化迈向信息化的巨大转变。新型作战力量装备大量涌现,比如多款无人机、机动式三坐标引导雷达等信息装备系统、防空反导和海上攻防各型导弹的完美亮相,这些都彻底改变了过去主要依靠体能和技能取胜的格局。

在“信息支援”模块化方队中,以交互涡轮发动机为动力的高空长航时型(HALE)无人机、中空长航时型(MALE)无人机和无人作战飞机(UCAV)十分引人注目。与国庆六十周年阅兵相比,中国无人机在空中智能控制、精确测控、计算机信息处理等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技术进步。紧紧跟踪世界军事装备发展前沿技术,在信息化创新上的发展速度也十分迅速,此次受阅,体现了我国无人机发展的新成就。众所周知,情报侦察是一切军事行动的前提和基础,而无人化察打一体则是各类装备平台发展的重要趋势。因为无人机察打一体平台的应用,可以提高部队获取战场情报信息的能力,提高部队快速反应的能力,也能够减少部队人力情报的投入,是军队信息化的重要体现。

同样是信息化改造,在地面炮兵压制火力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05A式155毫米加榴炮,由于采用了先进的信息系统技术,可实现自主定位、定向和导航,其在较大地域内快速机动作战、快速反应能力均达到世界同类装备先进水平。又如装甲车从外形上看似只有少许变化,但其“内饰”即内部信息系统却完全是翻天覆地的变化。直升机编队用北斗导航,在空中精准控制排面,做到了米秒不差。这些装备信息化程度的空前提升,带来了自主作战与协同作战能力的进一步增强,也带来了总体作战效能质的飞跃。

正如有些专家深度解读的那样,这次胜利日大阅兵绝不仅仅是一个形式,而是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特别是近十年来主动变革的缩影和里程碑。此次阅兵展示的武器装备,不论是新型预警机、舰载机、超音速导弹还是新型战略导弹、雷达和察打无人机,都是信息化战争的标志性装备,体现了解放军从机械化向信息化迈进的历史性跨越。

这次胜利日大阅兵,不仅亮相了最新武器,而且还充分体现解放军高技术密集型武器装备的系统化和合成化,特别强调了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所要求的侦察预警、快速反应、战略投送、联合指挥、精确打击、电子对抗和国防动员等能力的最新成果。但人们也深知,处在大变革大调整时代,未来信息化条件下的高科技局部战争,是信息化武器体系的对抗,而不取决于一两件高科技武器的使用。

阅兵式上的引人注目的高科技武器

在胜利日大阅兵中,最令世人惊讶的是中国一次性展出了两款世界上仅有的反舰弹道导弹。号称“航母克星”的东风(DF)-21D和东风(DF)-26都是首次展现真容,两款导弹皆可以直接从陆地发射,精确穿透2000~4000公里的防御网,精准打击航母战斗群。

反舰弹道导弹因为其射程远、速度快,一直是打击大型水面舰艇编队的理想武器。但又因其研制难度系数极大,连欧美发达国家也望而却步。它们的亮相,宣示了中国国防科技创新水平显著提高。东风(DF)-26是我国中程弹道导弹家族中的新成员,它的最大射程达4000多公里。除了技术更先进,反应时间更快,维护更方便外,外界还认为东风(DF)-26也像东风(DF)-21C那样配备了常规弹头,成为一款核常兼备导弹,可以在局部战争中使用。最出人意料的是,东风(DF)-26作为一款射程约4000公里的中远程导弹竟然也具备打击海上目标的能力,这意味着敌方航母编队即便在第二岛链海域也无法保证安全。从战略平衡的角度来看,东风(DF)-26中远程弹道导弹无疑是此次阅兵的最大亮点。

东风(DF)-21D反舰弹道导弹也是军迷们期待已久的重磅武器。据估计东风(DF)-21D的最大射程应在2000公里左右,最大速度10多倍音速,从发射到击中目标全程耗时大约10分钟。导弹采用具有一定末端机动能力的弹头,加上雷达、光学成像制导,能够跟踪、打击海上大中型水面舰艇。这么远的距离,这么快的打击速度,其战略意义不言而喻。东风(DF)-21D还有一大优势是,作为弹道导弹难以被拦截。尽管美国海军标准-3反导拦截弹已多次成功拦截中程弹道导弹,但这是在大型X波段相控阵雷达引导下完成的,现有军舰的雷达对弹道导弹弹头的探测能力还非常有限。所以在现阶段,东风(DF)-21D几乎不可能被拦截,最多只能通过电子干扰手段进行“对抗”。从技术角度看,东风(DF)-21D的效能确实值得信赖,也被认为是反航母战斗群的“杀手锏”。

值得一提的是,在深海大洋上反航母作战,攻击手段仅是一个剖面。如何在广阔洋面上发现、跟踪航母编队,是成功的另一关键。经过10多年的努力,我国已建成一套由10多颗卫星组成的海洋卫星监视体系,这是东风(DF)-21D和东风(DF)-26大跨域作战的有力保障。也有外电指出:中国适时展示自己的一些力量,表明中国不仅有决心,而且也具备能力和手段来保护国家安全和中国核心利益。

具有“碧海神剑”美称的鹰击(YJ) -12A超音速反舰导弹首次公开亮相,它的服役必将有效提高中国海军的对海攻击能力。它与中国海军目前主力反舰导弹鹰击(YJ)-83系列均具备速度快、威力大、射程远等特点,经过20年的发展,随着固体火箭+冲压一体化发动机的研制成功,我国如今终于拥有了实用化的超音速反舰导弹。

最为可喜的是,鹰击(YJ)-12较小的体积和重量可以有效提高适载性能,特别是可以挂载在战术飞机上,如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的歼轰-7B机均可以挂载2枚YJ-12;轰-6M在挂载2枚YJ-12的情况下还可以挂载2枚YJ-83K反舰导弹,而轰-6K轰炸机至少可以挂载4枚YJ-12执行反舰任务。

受阅空中梯队的航母舰载机歼-15、新型预警机空警-500等也在北京湛蓝的天空中亮相。值得一提的是,空警-500是我军近年装备的第3款空中预警机。从空中展翅的英姿看,空警-500采用了类似空警-2000的设计,在最新型运-8运输机基础上,加装一个尺寸稍小的碟形整流罩,3面相控阵雷达天线呈等边三角形配置,能够完成360度探测覆盖。有专家指出,中国目前在役的3款预警机均采用了最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预警雷达,信息化处理能力居于世界前列。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空警-500雷达的探测距离目前已接近空警-2000,在未来运-20大型运输机完全成熟前,它能够成为空警-2000预警机的有力补充,解决我国空军预警机不足的困境。

令人惊叹的是,运-8系列电子战和指挥通信机也首次公开亮相。中国2015年5月发表的国防白皮书把提高预警能力视为提高空军能力的主要指标。有专家指出,中国此举显然针对的是2014年4月在日本航空自卫队那霸基地新设的E-2C预警机飞行队,该部署意味着日本将在东海上空展开以我对抗的预警行动。专家同时指出,如果今后运-8电子战机、指挥通信机和空警-500被大量配备,再加上中国在南海建设的人工岛上建成雷达站,那么中国在南海划定“防空识别区”的条件也将成熟。

立足“四个转变”为虎添“翼”

2013年发布的《中国武装力量的多样化运用》,2015年5月发布的《中国的军事战略》,这两份重要的国防白皮书比较鲜亮而透明地将解放军的总体任务设定为:“以国家核心安全需求为导向,着眼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不断提高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正是在这样的框架下,人们把中国特色新军事变革的相关内容分解为“四个转变”。即陆军按照机动作战、立体攻防的战略要求,实现以区域防卫型力量向全域机动性力量的转变。海军根据近海防御、远海护卫的战略要求,逐步实现由近海防御性力量向近海防御与远海护卫力量结合的转变。空军按照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战略要求,实现由国土防空性力量向攻防兼备型力量的转变。第二炮兵则按照精干有效、核常兼备的战略要求,加快推进信息化转型。研读“四个转变”的核心内容,它的最终落脚点是打赢一场信息化条件下的高科技局部战争,以捍卫国家领土主权的统一和安全。

本次阅兵再度表明解放军在努力提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方面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从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创新研发的层面出发,过去五年间,中国第一艘按信息化标准改装的航母正式服役,舰载机战斗力的形成也进入了最后阶段。以新型驱逐舰和护卫舰为基干的护航编队多次驶往亚丁湾执行国际反海盗任务,提升了训练水平和远洋活动能力;新型攻击型潜艇和战略核潜艇进入常年战备巡航。完全自主创新开发的第三代战斗机大批交付部队,以两款型号研发的全新的第四代战斗机也进入了试飞和技术攻关阶段。新型战略导弹和多用途中程导弹在提升防御战略灵活性的同时,和战略核潜艇一起,使中国的二次核打击力量获得了更稳妥的确保。中段反导、反卫星和高超声速动能武器研发进入新阶段。

令世人最感惊讶的是核威慑与系统转型的参阅装备。“战略打击”方队中新型东风(DF)-5B的回归,同样引发了高度关注,背后也有着深远的意义。军迷们都知道,最早的东风(DF)-5是一种重型洲际导弹,其基本型最大射程9000多公里,可配备一枚重达3吨、爆炸当量高达500万吨TNT的热核弹头。后来随着技术改进,东风(DF)-5A将射程增加至14000公里,成为全球射程最远的洲际导弹之一。长期以来,国内外均认为东风(DF)-5、东风(DF)-5A导弹价值有限,因为它的体积重量过大,只能部署在陆基导弹发射井使用。这些都使东风(DF)-5、东风(DF)-5A生存能力显得太弱,没法抵御敌方的第一波核攻击,特别是在我国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的情况下。但战略环境在不断变化,东风(DF)-5导弹的价值在于其运载能力强,能够将重达3吨的物体投掷到1万多公里之外。于是我国对其继续进行改进,这就使多弹头的东风(DF)-5B获得新生。特别是在我国继续坚持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郑重承诺时境下,即便是在敌方第一波核攻击下只要有数枚东风(DF)-5B存活下来,就可以对敌方形成极强的核威慑。

与之相伴受阅的作为固体洲际战略核导弹的东风(DF)-31A,则具备了铁路机动和适时发射的能力。最受关注,技术也最先进的东风(DF)-31A是世界上射程最远的导弹,几乎可以投射至地球任一角落。它们在保障了中国二次核打击能力的同时,进一步降低了对敌核威慑的门槛,能够以最小规模的核武库达成最大限度的战略威慑目标。

在这个值得隆重纪念的历史时刻,大阅兵告诉我们,要继续以机械化信息化复合发展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方向。要立足国情军情,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特别需要围绕这个战略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后发优势,提高我军信息化建设水平,坚定地走跨越式发展的道路。必须坚持打仗导向,加快研制高新武器。当前尤其要进一步加强航天技术和太空武器的建设,通过攻防兼备的航天系统,加强对空中、地面、海洋作战系统的信息支援,提高战场目标控制和远程精确打击能力,必要时还可以遂行空间作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出被动追赶式的发展模式,缩小与军事强国的“军事技术差”,最终进入与发达国家同步发展的轨道。

习近平主席指出,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正确认识创新驱动发展是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迫切需求和根本要求。创新驱动是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必然要求。国防科技工业要为国家安全提供更有效的战略威慑力量,就必须像过去搞“两弹一星一艇”那样抢占科学技术发展及应用的前沿和制高点,这就是历史给予我们的重要启示。

推荐访问: 中国 浪潮 变革 新军事 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