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从外国零售业态演变看中国零售业态发展

时间:2022-05-03 13:10:03  浏览次数:

[摘要]零售业态主要是指各种零售战略活动的组合,一般来说,零售战略活动包括:目标顾客、选址、商品结构、商品价格、商店规模、店堂设施、经营方式和服务功能。百货店、超级市场、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购物中心、仓储商店、折扣商店等不同的业态来自不同的零售战略组合。

[关键词]零售业态 百货业态 便利店 购物中心

一、零售业态的涵义

关于零售业态有多种不同的定义,刘汝驹等人认为“业态指零售业经营的形式。”它不是以商品的特性,而是以行业经营的方式,将零售店分为各种形态。萧新永先生认为,“以人为中心,以服务为手段的销售方式,则称之为业态。”国家内贸局《零售业态分类规范意见(试行)》认为,“零售业态是指零售企业为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而形成的不同的经营形式。零售业态的分类主要依据零售业的选址、规模、目标顾客、商品结构、殿堂设施、经营方式、服务功能等确定。”目前它主要用来说明各店铺形态,一般不用来说明无店铺形态。

二、中国零售业态状况分析

2.1业态形式多样,但经营管理迫待改进。各种零售业态越来越尊重市场、了解市场、接近市场,也促进了各零售业态的发展和完善。只是在规模、质量、服务、管理水平上有较大程度的差异。

2.2地区发展不均衡,部分零售业态尚待开发。不同地区各业态发展不平衡,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大都市的零售业态主力化模式,主要表现为两大特征,一是以百货商厦为核心,与专业店共同组成城市中心繁华商业群落。二是以大中型超级市场或商业集聚为主要标志,与方便连锁店、仓储商店共同形成网络状分布的近郊零售点块。这种格局不仅适应大都市多样化、多层次的消费需求,而且体现了资源配置中竞争、效率、成本等基本原则。但大中城市的百货业已进入了成熟期,由于重复建设导致规模过剩和恶性竞争,许多商厦惨淡经营甚至倒闭,但许多小城市的百货商店无论从经营管理手段还是商品的丰富度以及价位,都与大城市相去甚远,居民购买力有待开发。

三、国外发展轨迹以及分析

零售业态的发展程度和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法律法规、消费习惯、交通状况、居住环境等因素有很大关系,而各个国家在这些领域都各自不同,造成零售业各个业态在全球各地发展程度不同。一些贫穷国家还主要以菜市场、街边小贩、货摊等作为商品的主要销售渠道,发达国家已经经历了百货公司、连锁商店、超级市场、购物中心等多次零售业革命。零售业的业态一般随着国家不同,其划分的标准也相差很大。美国Food Marketing Institute将食品杂货领域的业态分为传统型渠道和非传统型渠道两种,分别有超级商店、仓储式商店、便利店和巨型超市、批发会员店等以零售业态在全球分布看。北美、西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基本以超市、巨型超市、超级商店、便利店、折扣店等现代零售业态为主,在美国以沃尔玛为首的零售商积极拓展超级中心、超级店铺等业态、西欧却是举行超市的天下,法国的家乐福是代表,而日本的百货商店在零售业中占据了重要位置;中东欧、亚洲等经济新兴发展地区正积极拓展现代型零售业态;而非洲等贫穷国家和地区的主力业态仍然是菜市场、街边小贩等传统业态。从零售业态发展最新趋势来看,全球已经进入了超市时代,超市在全球零售额中作占份额最大,尤其是在发达国家。

四、中国主体零售业态的发展预期

现在我国零售业态呈现如下几个特点:百货业态已经走过倒闭年的阴影,开始取得新的发展;超市已分化为大卖场、连锁食品超市和便利店,尤其是大卖场开始成为我国零售业的主力业态,而便利店则前景广阔;购物中心将成为新一轮的竞争焦点;品类专营店异军突起;折扣店开始登陆。这里主要根据国外零售业态发展轨迹,探讨现阶段主体零售业态的一些发展预期,如百货业态的调整、便利店的发展前景及购物中心的兴起。

4.1百货业态。毋庸置疑,传统百货业在中国商业发展进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市场地位更是其它业态不可取代的。只不过在近年来商业竞争中,传统百货业在发展节奏上比其它业态慢了半拍,市场反应迟钝,从而弱化了业态的整体优势。因此必须探索百货业态的创新问题。如今,百货业态是进入了成熟期但不是衰落期,等待与守旧才会将成熟期变为衰落期。现在传统百货业态并不是没有市场空间,关键在于能不进行业态和组织结构的创新,如商品结构调整、市场需求细分、市场定位如何进一步到位:做精、做细、做准。具体业态创新方向有二:第一、购物中心化。从国外看,集购物、娱乐、休闲、美容、餐饮、旅游于一体的购物中心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十分流行,这为我国大型百货提供了一条发展思路。应该从引导生活潮流上做足“大而全”的文章。具体手段表现为百货店进入购物中心,这一点SHOPPING MALL中比较普遍,如SOGO, JUSCO即将入驻华南MALL。第二、由大而全向大而专发展,用集中营销战略代替无差异战路。近年来,百货业发展的一大进步是经营者定向营销趋势的不断形成,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的观念为大多数商家接受和采纳。任何一家商店都不可能像过去那样满足所有人的所有需要,也不能满足所有人的一部分需要,也不能满足一部分人的所有需要,只能满足一部分人的一部分需要。

4.2便利店。便利店于20世纪40年代在美国产生,六七十年代发展起来,主要流行于美洲、日本及中国台湾等地区。便利店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均国民收入在3000美元以上,城市夜生活丰富并成为人们消费的一种习惯。在日本,便利店发展还有一个更为直接的原因,即1978年颁布的《大店法》限制开办500平方米以上的店铺,大批超市连锁企业不得不进入便利店领域寻求发展。第一、便利店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从零售业各种业态与消费者的紧密性来看,消费者大约每月去一次百货商店,每星期去一次折扣商品,每天去一次超级市场,但随时去便利店;从商品的便利性和购物的快捷上看,到超级市场买回商品如食品需要经过加工,而便利店买回的食品是成品,可立即食用,或经过简单与方便的加工就可食用。到便利店购物的时间一般只占到超级市场购物的时间的1/5。因为便利店规模小,商品品种少,陈列位置明确,消费者所花购时间少,能迅速完成交易过程。便利店与超级市场相比,对消费者来说更方便,并能立即解决生活的急需;从价格竞争上看,便利店与其他商店(除超级市场外)相比,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 第二、经济持续增长的中国需要便利店在中国,现在就来谈便利店的竞争优势似乎尚早,但根据世界发达国家,尤其是日本便利店的迅速发展,来预先设计中国零售业现代化的发展在业态上的选择是十分有意义的。其意义在于,中国连锁商业的发展,在业态选择上是把便利店的初级形态一一便民店当作重点来进行推进的,因此,强化这种便民店的功能,促使其向成型的标准化的便利店转换,实际上就是确立优势化零售业态的发展过程,因为中国社会也会按照市场的客观发展规律,逐步具备便利店发展的市场条件。第三、零售业的现代化化需要便利店。中国目前的零售业中小型零售店占了绝大多数.在这些小型店中,粮店、食品店、烟酒杂货店和饮食店又占了绝大多数。这些小型商店由于规模小、资金少和市场竞争力不高、对消费者的适应性差,都面临着业态转换的变革。从业态的转换能适应快节奏的消费生活方式,并具有现代零售业的特征来说,转向便利店是一种可能的并且较好的业态选择。

4.3 购物中心。在中国发展购物中心的问题上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一种是主张在中国根本不适合发展购物中心,一种是面对巨大的市场,认为非常适合发展,当然也有部分专家认为不可盲目发展。笔者认为,中国大陆的购物中心具有广阔的市场。第一、内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虽然比美国落后,但上海、北京等城市的人均收入已接近于菲律宾马尼拉、泰国曼谷等东南亚城市。而菲律宾、奉国、马来西亚的摩尔发展得既多又好,且新的购物中心仍在不断地建设中。甚至经济不是很发达的菲律宾马尼拉也有30多家大购物中心,平均35万人口拥有1家,它还拥有亚洲第一大连锁购物中心集团:SM PRIME, SM PRIME旗下的SM SUPERMALL有20家购物中心,且家家都生意兴隆。印尼雅加达的摩尔也已达20多家,并且生意火爆,且东南亚各国大型购物中心发展的直接原因除了零售业自身需求迫切以外,更具有市镇发展及休闲观光等其它产业相关意义,这一点非常值得国内企业加以借鉴和学习。第二、内地的私车拥有量虽然低,但并不影响建设购物中心。因为政府限制私车的发展,故香港、新加坡的私车拥有量也远远低于美国,但凭借着发达的地铁和公交系统,两地的购物中心也发展的非常成功。不同于欧美的购物中心,香港、新加坡的摩尔大部分集中在邻近地铁站的市中心黄金商圈。且一条街上往往汇集着多家购物中心。借鉴香港、新加坡的经验,内地的部分购物中心也可选址在邻近地铁站的市中心商圈建设。

推荐访问: 业态 零售 演变 看中 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