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外国建筑史》课程的宏观教育

时间:2022-05-15 17:05:03  浏览次数:

【摘 要】 《外国建筑史》课程的宏观教育,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建筑的整体发展趋势是否定之否定的规律,呈螺旋式上升的趋势,并正确理解西方建筑理论家戴维•史密斯•卡彭提出的评价好的建筑的六条组成原则,全面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

【关键词】 外国建筑史;课程;宏观教育

外国建筑史是一门内容涉及非常广泛的课程。它涉及的国家范围很广,以西欧为主,包括中古伊斯兰、东欧以及东南亚。它涉及的历史跨度之长,从古代建筑到当代建筑。对于建筑学本科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门史料极其丰富的专业基础课。对于外国建筑史的讲授,每个高校都基本按历史时段划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19世纪末叶以前部分,一部分是近现代部分。每个历史时段又按照地域或某种风格主义涉及主要国家进行。所以对于外国建筑史的学习,学生从开始接触一直到课程讲完,都是对某段历史时期或某种历史风格的学习,即从微观的角度来学习。经过本人多年从事外国建筑史的教学,从事建筑学本科建筑设计的教学以及建筑实体工程的实践,认为外国建筑史的教育不仅仅要从微观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要从宏观角度对外国建筑史进行梳理并加以讲解,使学生对于外国建筑史发展有总体趋势的把握。

对于外国建筑史微观层次的教育,每个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不陌生。外国建筑史的讲授是从基本史实开始的。讲授按历史分期,按照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资产阶级时期、近现代、当代进行划分。然后对每一时期的主要风格、主义、趋势进行历史背景、社会文化层次以及主要建筑特点、代表实例的讲述。对于微观层次的基本史实的学习,除了解决是什么问题,更应该注重为什么问题的分析与研究。因为外国建筑史作为一门理论性课程,它的终极目的、意义是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指导其设计的实践。那么在外国建筑史教育中对于为什么问题的分析、解决实际上是提炼一些基本设计原理,并恰当的通过实例来分析体会设计原理的运用。

一、建筑的整体发展趋势是否定之否定的规律

这里整体发展趋势涵盖范围比较广。细细的研究影响建筑的几个因素,都能梳理出否定之否定的规律。比如美学方面,哥特建筑风格特点是垂直向上,有激情,比较感性。文艺复兴是在否定哥特建筑基础上强调柱式构图,比较理性的。文艺复兴晚期巴洛克建筑风格的出现又是有意打破柱式构图规则,动态的、打破常规的、感性的。现代主义的出现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它是否定古典建筑的具象的审美,运用的是简洁、有规律的几何元素的抽象的审美原则。而后现代主义又是否定现代主义理性的审美原则。在空间观念、价值观念、建筑哲学,包括建筑师的社会职责等方面提出了反对,强调感性原则。解构主义又是否定传统的审美原则,提出支离的、破碎的、混乱的美学原则。其它方面正如彭一刚的《建筑空间组合论》中所述“建筑形式,由封闭而发展到开敞,又由开敞回复到封闭;空间组合,由简单而发展到复杂,再由复杂回复到简单;格局,由整齐一律,严谨对称而发展到自由灵活、不拘一格,再由自由灵活、不拘一格回复到整齐一律、严谨对称;装饰的运用,由简洁而发展到繁琐,再由繁琐回复到简洁;风格,从粗犷而发展到纤细,再由纤细到粗犷……”。[1]

二、建筑整体的发展趋势是螺旋上升的趋势

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文化、整体环境的变化,每一次的否定不是又回到原初,而是在否定原来的基础上又有进步。比如:现代主义的理论,否定古典复兴。它有其进步意义,它主张摆脱历史上过时建筑传统的束缚。它强调现代建筑要与工业技术相适应,强调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强调技术革新。提出了新的建筑艺术和美学原则。后现代主义在否定现代主义的基础上,有些方面是有其进步意义。它提出了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提出了对传统的关注,扩大了艺术的范畴。艺术不再仅仅是高雅艺术,通俗艺术也包括在内。

对于建筑整体发展趋势即否定之否定,螺旋上升的趋势,不是偶然的,它是符合自然辩证法的。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写道:“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主要规律:量和质的转化——两种对立的相互渗透和它们达到极端时的互相转化——由矛盾引起的发展,或否定的否定——发展的螺旋形式。”[2]

三、评价好的建筑六条组成原则

对于建筑史的宏观方面的把握,还有一点非常重要。这一点是学习外国建筑史的终极目的,是指引学生终其一生的建筑学执业生涯理论素养学习的明灯。即什么是好的建筑,评判好建筑的标准是什么?对于评判好的建筑标准的解答不可能有一个很绝对的评判标准。因为建筑是一个受很多因素影响的社会产物。作为一个社会产物,它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主观的事物本来就很难量化的。所以对于评判好的建筑标准只能是一个动态的、不断修改完善的原则。目前有西方建筑理论家戴维•史密斯•卡彭对其做出了研究,他所著的《维特鲁威的谬误——建筑学与哲学的范畴史》一书中,将好的建筑的组成原则总结为六条:形式的不偏不倚性、功能的有效性、意义的诚实性、结构的义务、对文脉(上下文)的尊重、精神的动机。这六条原则是经过作者在哲学领域做了细致的分析研究论证得出的影响建筑的六个范畴(三个基本范畴、三个派生范畴)中得出的六条评价好的建筑的六条组成原则。而这六条原则是如何评价建筑的呢?“是否我们应该使各种要求保持平衡,并接受一种折中的方式,或者应该只是集中在一个或两个可能对其他要求造成损害的方面上?朗吉弩斯对于这一问题给出了一个明确地回答。在问到‘我们是应该偏爱那些带有明显缺陷的伟大呢……还是应该偏爱适度的东西,适度之物听起来是无懈可击的。’他得出结论说,在艺术上的成功,就像在运动中的成功一样,‘并不是按照优点的数量来评价的……像五项全能运动员一样,这样的艺术在每一个单项上都会略略低于最高的水平。’”[3]即影响建筑的因素有许多,按照戴维•史密斯•卡彭的六条原则,不可能每项原则都满足。有时是相互冲突的。作为好的建筑可以使其中的某一项或两项达到极致,其他原则弱一些,也算是好的建筑。

对于外国建筑史微观和宏观教育中,微观教育是外国建筑史教育者最易做到的,资料丰富,也易于讲授。而对于外国建筑史宏观教育是要求比较高的。这要求教育者在熟悉各个历史时期建筑与建筑现象的基础上,统观全部外国建筑发展的过程,不断思考研究,论证的基础上提出。并且提出的原则是客观的、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经过其它理论者研究论证的,经过自己实践并对建筑现象冷静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站在一定高度上得出的。而这宏观的教育对于建筑学本科学生来说是受益非浅的。

【注 释】

[1] 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第三版)[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 栾玉广.自然辩证法原理(第三版)[M].中国科技技术大学出版社,2007.

[3] [英] 戴维•史密斯•卡彭著, 王贵详.译建筑理论(上)维特鲁威的谬误——建筑学与哲学的范畴史[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推荐访问: 外国 课程 建筑 教育
[《外国建筑史》课程的宏观教育]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