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震撼历史的爆炸

时间:2022-05-01 19:30:05  浏览次数:

1945年7月15日上午,美国海军巡洋舰“奥古斯塔”号载着哈里·杜鲁门总统一行在比利时的安特卫普靠岸,然后登上总统座机飞往德国的波茨坦,参加代号叫“终点站,,的美、英、苏同盟国三巨头会议。

他们带有一份在华盛顿呼吁日本投降的草案。当时。美国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工程”已接近成功,很快就要在新墨西哥州的沙漠中进行首爆试验。

1942年12月2日下午,参与研究的物理学家恩里科,费米和他的美国同事成功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受控核裂变的连锁反应。据计算,45克铀235(约有一个高尔夫球的大小)所放出的能量,约等于9000吨三硝基甲苯(TNT)炸药。

新武器试验场的保安措施非常严密,所有邮件要经过严格检查,来往电话一律受到监听。科学家一离开实验室,就有人如影随形般盯梢,所以从来没有一个德国或日本特务获得任何重大的原子研究情报,就是美国人也很少知道本国正在研究这种崭新的武器。

1944年12月30日,格罗夫斯将军认为可以宣布他的时间表了,于是在给马歇尔将军的一份备忘录中写道:“第一枚原子弹将于1945年8月1日左右制成。”

就在原子弹面临可供实战的前景时,美国内部对如何使用它产生了分歧意见。主管原子弹研制工程的是美国陆军部长史汀生。领导着被称为“临时委员会”的机构。这个机构由8人组成。包括3名著名的科学家在内,另外附有一个由4名科学家顾问组成的“科学小组”。成立该委员会的目的是,要向总统提出原子弹的使用在政治、军事和科学各方面将会产生什么问题。

1945年6月初。这个委员会同马歇尔将军及“科学小组”开会进行磋商,史汀生在会上如此致辞:“我们有了一种新式武器,不久就可试爆,其破坏力是空前的。今天,首要的任务就是要迅速胜利地结束战争。可以设想,新式武器会使我们握有压制一切的力量。现在摆在我们面前最重要的问题是,使用这种新式武器,从长远的历史观点看,会产生什么影响?”

“科学小组”的成员、负责原子弹设计和试验的科学家奥本海默博士估计爆炸1颗原子弹能杀死两万人。这个数字使史汀生大吃一惊。马歇尔将军毫不怀疑:为了迅速结束战争,拯救美国人的生命,应该使用原子弹。但在会上却说:希望用不着扔原子弹,因为这样会过早地把美国拥有的新实力暴露给苏联人。从而降低原子弹在战后的威慑作用。

午餐时,一名科学家在餐桌上问史汀生,能否用原子弹搞某种非军事的示威给日本人颜色看看,却不轰炸城市?有人立时反对说,如果预先宣布要投在日本某个偏僻地方,携带原子弹的飞机有可能被击落。还有,如果示威性的炸弹不爆炸,哪又怎么办?因此最后的结论是:应该尽快用原子弹轰炸日本本土。明确显示其破坏力,而不必预先提出警告。

“临时委员会”的3名科学家同意这一结论。然而,其他一些参加制造原子弹的科学家却感到忧心忡忡。为首的是获得诺贝尔奖的德国物理学家詹姆斯·弗兰克博士。他和另外7名著名科学家联名给委员会提交的报告指出:“如果美国首先将这个毁灭性武器不分青红皂白地使用,它就会失去世界公认的支持,造成军备竞赛。损害将来达成控制这种武器的国际协议的可能性。我们以为。如果能先选择适当的无人居住地区,向世界显示核弹的威力。那就能为最终达成控制这种武器的协议创造有利的条件。”

对于这份报告,奥本海默等几位科学家在洛斯阿拉莫斯试验场进行了长时间的研究后,起草了一份驳斥的书面意见给“临时委员会”说:“技术示威不大可能结束战争,除了直接在军事上使用外,我们找不到其他替代办法。”

政治家和军事家也在权衡利弊。美国陆军部长史汀生的副手麦克洛伊主张总统致函日本天皇或铃木政府,一方面阐明投降条件。允许日本在立宪基础上保留天皇:另一方面要明确威胁不接受便别无选择,将会在日本使用新式武器——原子弹。这样道义上能处于有利的地位。

1945年6月18日下午3时30分。讨论对日最后作战方针的会议在白宫举行。到会的有杜鲁门总统和参谋长、海军上将威廉·李海,海军总司令鸥内斯特·金上将和陆军参谋长乔治·马歇尔上将。另一位参谋长联席会议成员、陆军航空兵部队司令亨利·啊诺德上将没有到会,由艾拉·埃克中将代表。史汀生抱病出席。他的副手麦克洛伊列席。

杜鲁门一一征求意见。马歇尔坚持说,除了入侵日本主岛外没有什么别的选择。海军上将金也支持马歇尔,史汀生点头赞成。

会议已结束退席时,杜鲁门总统把麦克洛伊拦住了:“麦克洛伊,你还没有发言。你的观点呢?”麦克洛伊建议政治解决,由总统发一封致日本天皇的信,该信一方面要答应日本保留天皇制度,另一方面又要以使用原子弹相威胁。“原子弹”3个字使到会的人都吃了一惊。会议室内每个人虽然都知道研制原子弹,但由于它高度机密,从来没有人在会议上提过它。

杜鲁门说,使用原子弹是“很有可能的”,并且这个问题从来没有在他参加的正式会议上提出来过。他说:“是时候了,该把这件事情摊到桌面上来了!”讨论的内容集中在投掷原子弹的问题上。

格罗斯夫将军说过原子弹将于1945年8月1日左右制成。结果7月16日已可进行试爆。选定的地点是新墨西哥州阿拉摩戈多市80公里外的一片开阔干地,时间是清晨5时30分。

原子时代就在那一天诞生。一团强光把400公里内的天空照得通亮。爆炸中心的地面也发出炫目的亮光,就像许多个太阳直射着。直视爆炸的人都暂时失明。一个深紫色和橙色交织的巨大火球向外扩散达1500米。地面震动起来。一股强劲热气如海浪般涌出,承载原子弹的30米高的钢架化为乌有。一柱白烟直冲云霄,散开成蘑菇状,最后升至12200米高空。数公里外一个盲人女子竟称自己也看到了光。

格罗夫斯及其副手托马斯·法雷尔准将在9公里的距离外观看了爆炸情况,巨大的爆炸使法雷尔欣喜若狂,他不禁喊道:“战争结束了!”

当天晚上7时30分,在波茨坦的史汀生收到从华盛顿发来的电报:“今天上午动了手术。诊断尚未完毕,结果超出预料。”史汀生回电称:“我向博士及其顾问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波茨坦会议原定在7月16日举行。由于斯大林的心脏病轻微发作。只好推迟1天。7月17日,第一次全体会议于下午5时10分在西席林霍夫宫的接待大厅举行,厅内悬挂三国国旗,与会者围着一张栎木大桌而坐。根据斯大林的建议。由杜鲁门担任会议主席。最初的讨论集中在战后欧洲的问题上,会议后期再讨论对日作战。

几小时后,史汀生收到临时委员会发来的关于原子弹的第二封电报:“医生刚刚回来,兴高采烈,相信弟弟定会像哥哥一样健壮结实。”

7月21日,史汀生在波茨坦向杜鲁门和贝尔纳斯宣读一份目击者的报告。详尽地描述发生在阿拉摩戈多的可怕情景。两人听

后非常高兴,杜鲁门更是情绪高涨。次日早晨,史汀生将这个报告交给丘吉尔,丘吉尔读后也感到兴奋。

7月24日早晨,杜鲁门得到报告说。原子弹在8月4日至5日可以准备就绪,最迟也不会超过8月10日。午膳前,他审阅了参谋长联席会议送来的最后报告,该报告建议。为了使日本早日投降,要尽快让苏联参战。这反映了他们对那颗未经试验的原子弹的保留态度。然而,国务卿贝尔纳斯却同丘吉尔一样,把原子弹看作是结束战争的一种手段,觉得苏联没有必要参战。他们认为,苏联参战必然使战后亚洲问题复杂化。午膳时。他说服杜鲁门同意把原子弹一事通知斯大林,但告诉他的时候,却要装作是随便谈起的,不然的话。斯大林可能会领悟到原子弹的全部意义,从而比预定时间“8月初”提前进兵中国东北。

7月24日下午全会休会后,杜鲁门找到斯大林随便地提了一下。说美国现在具有一种“破坏力异乎寻常的新武器”,却没有提“核”或是“原子”一词。斯大林亦同样随便回答说,听到这个消息很高兴,希望美国人好好用它对付日本人。

原子弹试爆的成功。没有平息要不要使用它的争论,反而分歧意见产生得更多。

海军上将李海觉得。参加制造原子弹的科学家以及其他人员之所以会要求使用原子弹,“其理由可能是在这项工程上花费了大量的金钱”。马歇尔将军坚持认为,结束战争不使用原子弹就非付出昂贵的代价不可。阿诺德将军宣称。对日本使用常规炸弹不可能结束战争。欧洲盟军的最高统帅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将军却私下对史汀生说。日本已经失败了。投原子弹“完全没有必要”!他认为美国应该避免由于使用这样一种“对美国人的生命并非必不可少的”武器。而引起世界舆论的谴责。

于是,要不要对日本使用原子弹的最后决定只能由美国总统一个人做出了。在这个问题上,杜鲁门总统一直倾向认为:“一旦研制成功。就要投入战斗使用”。这一观点得到了英国首相的坚定支持。

1945年7月25日,杜鲁门做出了在他总统任期内最重大的一项决定:如果日本拒绝接受波茨坦公告,不肯无条件投降,就要对日投原子弹。随即。美国太平洋战略航空部队司令卡尔·斯帕茨将军接到了投掷第一颗原子弹的命令。

1944年12月9日,美国陆军航空部队受命组成一支特殊的轰炸机部队,番号为第509混合大队。这个大队拥有15架B-29型“超级空中堡垒”重型战略轰炸机,人员全部经过精挑细选,拥有1542名编制,采取封闭式管理,保密措施和纪律要求十分严格,保罗·蒂贝茨上校出任大队长。

经过在美国本土近4个月的紧张训练后,1945年5月18日,第509大队的先遣机队抵达提尼安岛的岛北机场。5月29日,该大队地勤人员到达。6月11日,飞行机组驾驶B-29开始在岛北机场着陆。随后他们开始了飞越太平洋轰炸日占岛屿和日本本土的训练。蒂贝茨及其部下从来不参加任何大规模空袭,总是单独飞行,偶尔轰炸日军占据的小岛,或者来回飞行4800多公里,到日本城市的上空,投下一枚炸弹。

7月26日,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号重巡洋舰在提尼安岛海面下锚。各军种的高级军官都登上该舰观看其绝密的货物卸船,那是从美国本土运来的一个直径约45厘米、高约60厘米的金属圆筒,第一颗实际使用的原子弹的心脏部分。它重几百千克,装有金属铀的同位素铀235,外边有铅罩着。这个盛大的场面却由于计算上的微小差错而逊色。吊卸原子弹的绞车绳短了2米,无法吊到艇上。海陆军旁观者对水手们发出嘲笑声。这项不好做的工作最终还是完成了,铀235被安全地运上了岸。

不幸的是,3天后“印第安纳波利斯”号在返航途中中了三枚鱼雷。这3枚鱼雷是日本潜艇“伊58号”发射的,该舰在12分钟后沉没。舰上没有救生艇,只有几个救生筏。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竟有4天没有人想起“印第安纳波利斯”号,无人前往救援,致使舰上的1196人中只有316人生还。

原子弹于8月1日在提尼安岛上一个有空气调节设备的炸弹仓库内装配。它长3米,直径70厘米,外形很像普通炸弹。

这颗原子弹绰号“小男孩”,重4400千克。炸弹内那个可分裂的弹芯。只占整枚原子弹重量的0,5%。一支近发引信调定在560米的高空引爆。下降到这个高度的时候,信管便引爆固定分量的炸药。以每秒钟1500米的速度向前射出一小块铀235。与在弹头的大块杯状铀235相撞,达到“l临界质量”。原子爆炸就在这一刹那发生。

那块极重要的杯状铀235用铅质圆筒装卸载,就是由重巡洋舰“印第安纳波利斯”号于7月26日运抵提尼安岛的。命令说得很清楚:倘若载运的这艘巡洋舰因故沉没。那块铀235要搬上第一艘开出的救生艇。巡洋舰自旧金山出发,以全速直驶提尼安岛,途中仅在珍珠港停了数小时添加燃料。3块较小的铀235,则分别由3架飞机运抵提尼安岛。

8月5日晚lO时左右,6名机组人员被召进一个半圆顶的活动房屋,听取出发前的命令。他们看着蒂贝茨大队长走上讲台:“今晚是我们大家期待已久的夜晚!”蒂贝茨说,“几个月来的艰苦训练效果怎么样,今天晚上就要见分晓。我们几天晚上的努力。很可能要创造历史。”“由于这颗炸弹威力极大,我们的飞行计划就不同于从前扔的普通炸弹。”蒂贝茨说,3架B-29型气象观察机将先行起飞,侦查已选定的3个城市上空。一小时后,“伊诺拉-盖伊”号再起飞,随行的还有两架载有科学仪器、照相器材和观察人员的飞机。3架飞机于黎明后在硫磺岛上空汇合。

凌晨2时40分,蒂贝茨那架载得重重的“伊诺拉·盖伊”号启动了。摄影师的闪光灯不断闪烁。接着两架随行机,先后隔两分钟起飞,其中一架负责测量爆炸威力及辐射,另一架负责摄影。还有一架较早出发的B-29型飞机,一起飞往硫磺岛待命。倘若“伊诺拉-盖伊”号中途发生故障,它就在那里接载原子弹,继续完成任务。这项被称为“第13号特别轰炸任务”的机密行动,终于正式开始。

“伊诺拉·盖伊”号似乎不堪重负,虽然已加速至每小时290公里,依然没有离地。蒂贝茨不断设法使飞机加速;副驾驶员罗伯特,刘易斯上尉给机轮重新加压,这架巨型轰炸机终于腾空而起,飞上夜空。这时是8月6日凌晨2时45分。是值得纪念的时刻。

蒂贝茨爬升至足够高度,便左转依罗盘指示飞往北面1000公里的硫磺岛。机组成员这时才松了一口气。到了1200米高度。蒂贝茨减低速度,改用巡航速度飞行。帕森斯清理好熄灭的烟斗,钻下前炸弹舱,着手原子弹最后的装配工作

帕森斯上校的助手莫里斯·杰布逊上尉用手电筒替他照明,帕森斯则在原子弹尾部小心翼翼地装上炸药引信。

原子弹的电子设备非常精巧。炸弹投放后,一系列复杂的计时仪器,会在最初15秒钟内,制止原子弹内部的动作,以免它在那段

时间内爆炸。另一组仪器,则会防止原子弹在3050米以上的高空爆炸。下降15秒后,气压计就会给无线电控制的近发引信,发出准备信号;一旦降到560米,即引发爆炸。从9600米的投弹高度,下降到560米的爆炸高度,估计需要经过43秒钟。杰布逊从炸弹上取下一个绿色的插头,换上一个红的,电路便接通,原子弹随时可以投掷了。

4时55分,天色已大白。“伊诺拉·盖伊”号稍后起飞的两架随行的B-29型轰炸机正在候命。负责安全的威廉·乌安纳少校正在等候着通知。蒂贝茨从飞机上用电话通知他说:“伙计,我们一切正常,正朝目标前进!”这意味着用不着备用飞机了。3架B-29以大人字队形飞行,一路保持无线电联系,向西北方向的日本四国岛飞去。蒂贝茨通过机内通话器召唤全体机上人乘员说:“这次任务将载人史册!”蒂贝茨说,“因此请各位说话要小心。我们飞机上带着世界上第一枚原子弹。”大部分机组成员这才首次听到“原子”这个词。

为了使首次原子弹轰炸达到最大效果,总统决定选一个不曾遭轰炸过的日本城市为目标,可以考虑的选择有4个:京都、小仓、新泻、和广岛,长崎是最后才加上去的。首选目标:广岛市区及其工业区。它是日本的第八大城市,虽然已有12万平民疏散到农村,市内依然还有28万居民,加上43000名军人和20000名被强征来的朝鲜劳工,共有34万人。广岛还是日本陆军第二总司令部所在地,有一个重要的军港。

8时15分17秒,“伊诺拉·盖伊”号的炸弹舱门霍地自动打开。投弹时间和操作是根据费里比送进瞄准器的数据用电控制的。他的手指则按在一个电钮上,如果炸弹不能脱落,他就往下一按,用手投弹。无线电计数声突然停止。费里比看见那颗细长的原子弹尾部朝下掉出去,接着便翻了个身,弹头朝下向广岛落下。飞机由于突然减少了4吨多重量,机身猛然上升。蒂贝茨使飞机向右方猛拐,以倾角60度急转弯158度,然后使飞机向下俯冲加速,尽快脱离原子弹爆炸中心。

飞机的弹舱门打开了,3个伞包落下。接着降落伞打开。吊在降落伞下面的是像灭火器似的圆筒,它们是要把原子弹爆炸的无线电数据发射回去的发报机。

广岛的地面和天空都非常平静,人们与往常一样做着日常的事情。突然间,天空闪出一团蓝白色的强烈亮光。广岛所有时钟从此永远停在8时15分17秒。原子弹在离地面580米的高度爆炸,形成了一个大火球。

一个目击者描述那团光在上升及散开时,由白色转为粉红,再转为蓝色。其他人似乎看到了五六种鲜艳的颜色。有些人只在一团白光中看到一道道金光,好像一个照相用的大闪光灯泡在广岛市上空爆裂一样。

火球放射出来的热只延续了几分之一秒,但30万摄氏度的高热使爆心半径1公里内的花岗石都融化了。爆炸中心投影点附近的温度急剧上升到3000-4000摄氏度;距离1500米处的物体表面温度,也达到了540摄氏度。片刻之后出现一股可怕的冲击波,3公里内所有建筑物,除了少数几幢坚固的、防地震的建筑物外,全部被摧毁。广岛全市76000座建筑中,只剩下6000座大体还残存。

“伊诺拉,盖伊”号的机组人员,看见在他们底下数公里的地方,出现了针头大小的紫红色光点,并立刻扩大为一个紫色的火球。接着火球又爆发成一群乱舞的火焰,吐出一圈圈的浓烟。从紫色的云雾中升起一根白色烟柱,迅速地上升到3000米高空,开了花,形成一个巨大的蘑菇烟云。这个蘑菇烟云,如同沸水一般上下翻滚,继续上升到15000米左右的高空。

几公里外。坐在观察机“伟大艺人”号上的科学家,正聚精会神看着爆炸记录仪。在拍摄照片的飞机内,物理学家伯纳德·沃尔德曼博士正坐在投弹手的位置上,操纵着他从美国带来的高速电影摄影机。炸弹投出后,他开始计数到40便开动摄影机。

广岛上空的大气被爆炸力搅动翻腾整整一刻钟。接着开始落下巨大的雨点。袅袅上升的原子云柱带着放射性尘埃大点大点落下来。这阵神秘可怕的“黑雨”,使广岛幸存者们吓得魂飞魄散。这阵致命的大雨,向西北扩散。东面火势凶猛的地方,则几乎滴雨未落。

蒂贝茨驾驶飞机在广岛上空盘旋观测后,下令报务员用明码发电说已经轰炸了第一个目标。目测效果良好。返航途中,帕森斯又用密码发了一个电报:

“结果各方面成功。目测到的投弹效果,大于‘三位一体’(阿拉摩戈多)的试验。投弹后机内情况良好。正返回‘教皇统治区’(提尼安)。”

8月8日,苏联对日本宣战。8月9日,B-29型轰炸机在日本长崎投下第二颗原子弹。

8月15日,日本宣告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9月2日,在东京湾美国“密苏里”号战列舰上,日本签署了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

推荐访问: 爆炸 震撼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