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大小调相互渗透为创作提供色彩和声

时间:2022-04-28 12:40:05  浏览次数:

[摘要]和声作为作品创作的一个基础,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和声的不断演变直接为作品本身的创作风格提供了不同于其他作品的一个先决条件。本文从调式的相互渗透为创作提供的和声来具体论述调式中和声的具体运用,分别从平行大小调的和声、近关系调的和声、同主音调的和声以及大小调的对置来进行具体论述。意在探究作曲家不满足于单一调式调性和声的使用,追求更具有多样性的和声表达,为浪漫派晚期的音乐创作的和声技术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为现代派的音乐创作技法开拓了很好的思路。

[关键词]调性;创作;渗透;和声

[中图分类号]J61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7)14-0052-03

在作品的创作风格不断多元化的今天,和聲的色彩依然是人们对听觉追求不断标新立异的一个最重要、最典型的体现,同时,作品的创作也需要有更多样、更新鲜、更具特点的和声来支持发展,从而做到更独树一帜和与众不同。

大小调能从中古调式中脱颖而出就是因为其骨干和声色彩的高度统一,从而使其调性简洁、表意明朗。作曲家运用普通的大小调创作出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例如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创作的《摇篮曲》,简单明了,非常适合对宝宝的哄睡,被传唱至今。这是一个典型的F大调的作品,作品里所有的和声进行都是很规矩、很方整的大调和声,高潮发展到下属和弦,结束更是典型的大调终止式K46、D7到T的完满终止进行。例如前苏联作曲家勃兰切尔创作的歌曲《喀秋莎》,就运用了自然小调进行创作,歌曲欢快动听,却又不失小调的委婉多情,塑造了喀秋莎美丽动人、并为自己保卫祖国的爱人歌唱的美好形象。

随着作曲家自己对听觉要求的不断提高,他们逐渐地不再满足普通大小调的和声进行,就不断地发现并创新,通过不断的变革,在大小调相互借鉴、渗透、学习的过程中,运用了各种方法,使和声色彩不断变化,为创作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灵感和细腻的情感基础。

一、平行大小调的特性和声.

平行大小调因其调号的一致,是创作中相互转换的最为常见也最容易的两组调性,因其排列方式的不同,使其骨干音上所构建的骨干和声的色彩不同,所以导致它们调性的色彩也大不相同,即使是同样的七个音,大调的音阶Do、Re、Mi、Fa、Sol、La、Si、Do,该排列在主音(Do)、下属音(Fa)、属音(Sol)的位置上都放了大三和弦(Do/Mi/Sol、Fa/La/Do、Sol/Si/Re),从而使其调性明亮、有力、阳光;小调的音阶La、Si、Do、Re、Mi、Fa、Sol、La,在其主音(La)、下属音(Re)和属音(Mi)的位置都放了小三和弦(La/Do/Mi、Re/Fa/La、Mi/Sol/Si),所以使小调的调性柔和、多情、忧伤。

1双主音大小调的共同使用

由于平行的自然大小调调号的一致、音的一致,在调式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就会更加容易和自然,这样在同一个作品中共同使用平行大小调来进行创作,形成同一作品中的双主音大小调,既能实现作品中大小调的色彩对比,又不失作品的流畅和谐。例如前苏联作曲家索洛维约夫-谢多伊创作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由e小调的主和弦开始,并在e小调上持续了一个乐句,在第二乐句的时候转到了G大调,并且是直接进入了G大调的主和弦,然后在第三乐句又转回e旋律小调并直到结束,这首作品就是很典型的双主音大小调共同使用的例子。再如我国著名歌剧《红色娘子军》的选段《红色娘子军连歌》,是一部A-B-A结构的作品,首尾呼应,都是用了同样的旋律e小调,而在B部分则转到e小调的关系大调G大调来进行调式的对比,直接推动了作品的情绪,表达了娘子军扛枪为人民坚定而雄壮的情感。同样,在大调的作品当中转到自己的平行小调的作品也很多见,在此不一一赘述。

2和声大小调的相互借鉴

各具特点的大小调都在自己的情感表达道路上一路向前,当它们被对方的声音所吸引,相互学习借鉴的时候,和声小调出现了。和声小调的Ⅶ级音#Sol的出现缩短了原来自然小调中Ⅶ级到Ⅰ级之间的距离,使其原来的大二度变为现在的小二度,同自然大调的导音到主音的距离一样,成为自然音程当中最小的距离,使其同大调的导音一样具有强烈的不稳定性,以及导音到主音的迫切的解决性和很强的倾向性,所以,在和声小调中,Mi/#Sol/Si这个和弦逐渐占据了主要市场,使自然小调以及Mi/Sol/Si和弦都很少出现了,在俄罗斯民歌当中,大量的作品选用了和声小调来进行创作,例如《红莓花儿开》《三套车》等,这些作品之所以能够广为传唱,和它们细腻的抒情和准确的表达是分不开的,而调式的选用则恰到好处地配合了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很快,随着和声小调当中Mi/#Sol/Si的“畅销”使用,大调也吸收了Mi/#Sol/Si这个本身具有自己大调色彩的和弦,成为自己调中一个用了非本调性音#5所配的特性和弦,也就是为什么在很多大调作品中会出现Mi/#Sol/Si这个和弦。当人们在为自己的作品配和声的过程中,第一次使用了非本调性音的和声之后,发现了这样的和声会使作品的情感更为细腻丰富,表达更为详细具体,这样的例子就逐渐多了起来,Re/#Fa/La、La/#Do/Mi等带有非本调性音的特性和弦也逐渐在配和声的道路上被使用起来,从而使和声的配法不再千篇一律,极大地丰富了作品的和声色彩。

二、近关系调和声的相互借鉴.

在自然大调借用了Mi/#Sol/Si这个和弦之后,出现了更多的近关系调的和声借用。例如我们把Mi/#Sol/Si到La/Do/Mi的进行,可以被看作是小调中属和弦到主和弦的和声进行,如今这样的进行用在大调当中,就不再是属到主的关系,那么由表及里:如果把Sol/Si/Re也看作是“主和弦”,那么也会找到属于它的“属和弦”,就是Re/#Fa/La;如果把Re/Fa/La也看作是“主和弦”,那么也会找到属于它的“属和弦”,就是La/#Do/Mi;Mi/Sol/Si为“主和弦”会找到它的“属和弦”Si/#Re/#Fa……由此推来,每一个和弦都可以把自己当作一个“主和弦”,并且都能找到属于它自己的“属和弦”,也就是说在一个调式中,又出现了若干“临时的主和弦”,并且在以这个“临时的主和弦”为中心的和声功能圈里,又出现了它的“临时属和弦”,这样在作品的创作中极大地丰富了和声的功能色彩,在不转调的情况下,和声的“临时属和弦”到“临时的主和弦”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自然大小调当中朴素单一的和声,同时解决了调性的乏味和单调。这样的借鉴不单单是和声中同和弦的相互模仿,而是调式的相互借用,也就是我们在和声当中谈到的离调。按照这样的理论,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莫扎特、贝多芬在他们的钢琴奏鸣曲里就经常会借用这样的离调和弦,造成调性的不稳定;巴托克在他的作品里很喜欢用向Ⅱ级的离调,而肖邦在他的作品中还会用很多重属和弦,形成“鱼咬尾”的连锁属和弦反应,所有的离调进行都打破了原来传统调性的调性单纯,使调性变得复杂,旋律的走向更为多样,并且模糊了原来调性功能中的和声进行,丰富了作品的调性创作。

三、同主音大小调的和声借鉴和旋律创作.

同主音大小调是不同于平行大小调的另一种有关联的调式,其关联在于主音的相同,音阶排列的相似,即便出现不同的音级,相差也只有半音。这样在创作的过程中就更容易出现大小调的相互替代。

(一)同主音大小调相互渗透及使用

同主音大小调因为主音的相同、排列方式的相同,出现了和弦的“类似”,例如C大调的排列:Do、Re、Mi、Fa、Sol、La、Si、Do,和c小调的排列:Do、Re、bMi、Fa、Sol、bLa、bSi、Do,從两调的排列可以看出,除了Ⅲ级、Ⅵ级和Ⅶ级,其余音都是一样的。这样,在相同音的和弦使用上,两个调也出现了和弦的“类似”,从而就实现了两调和弦的借鉴使用,比如之前的创作,在C大调中可以给Sol配的和声有Do/Mi/Sol、Mi/Sol/Si和Sol/Si/Re,两调借鉴之后,还有一个和弦可以给Sol配,那就是bMi/Sol/bSi。由于bMi和bSi都不是C大调的调内音,当bMi/Sol/bSi这个和弦出现在作品中的时候会给人一种意外的音响效果,会有异域色彩,同时也使作品表达的情感更为意外和新鲜。

变音从在配和弦当中使用到旋律本身的运用更是一个对色彩和声用于创作的突破和飞跃,比如前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创作的交响童话《彼得与狼》,其中彼得的主题,本来是一个C大调的主题,作者却在旋律里直接使用了bMi和bSi,之前只是和声的借鉴,在和声里出现调外音,现在直接把调外音搬到旋律里,造成了同主音大小调旋律的调性借鉴,这样的效果比用调外和弦造成的意外更为直接和直观。

(二)旋律大调和自然小调的相互借鉴

大家都知道,在旋律大调的下行中,是Do、bSi、bLa、Sol、Fa、Mi、Re、Do这样排列的。那么为什么要bSi、bLa呢?也是源于大小调的相互渗透。之前提到的,c自然小调的排列为Do、Re、bMi、Fa、Sol、bLa、bSi、Do,在c小调的自然音阶里,就存在bLa和bSi。旋律大调正是借鉴了自然小调的音阶,出现了bLa和bSi。早在古典后期的西方音乐的和声终止式中,出现了大量的变格终止,特别是在俄罗斯音乐里更为常见,在大调终止式的补充终止中,作曲家把原来的下属和弦Fa/La/Do中的La变为bLa,使和弦Fa/bLa/Do的出现将原来的大调终止加入一个小三和弦,变成一个色彩的补充,例如瓦尔拉莫夫的作品《明亮的星》,就是用小下属做的补充的变格终止;肖邦曾在他的《降b小调奏鸣曲》中,也用了这样的小下属做补充终止。

这样的补充终止的和声色彩就是借用了和声大调的特性音,而和声大调的特性音又是来自于它的同主音小调当中。

无论是旋律大调还是自然小调,bLa和bSi都被广泛地运用到了作品的旋律创作当中。挪威作曲家格里格在他的声乐作品《我爱你》的旋律里,大胆地使用了bLa这个特性音,形成高音Fa到bLa的下行大跳,在全曲的旋律里形成最强力度,同时把作品的情绪也推向了最高潮,表达了作者爱恋的坚定和永恒不变。还有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是一个g小调的旋律,他在旋律中同时采用了Si和bSi,在打破传统调性的基础上直接实现了和声色彩的对比,看似没有和声的进行功能,实质上形成了调性同级和弦的相互替代。并且在一个小调的旋律中使用了具有大调色彩的调外和弦bSi/Re/Fa,使作品色彩的转换光影交错,同时表达了磨坊女的美丽和作者对其真挚的爱。

四、大小调的对置以及调性的模糊使用.

随着和声进行在作品的调性功能中逐渐减弱,作品旋律的调外音使用逐渐多样化和复杂化,作品的调性也逐渐地模糊起来。例如一个A(a)调的作品,同时在调中出现了La上构建的大三和弦和小三和弦,这样的同主音大小三和弦的出现,让人一时间难以判断作品是A大调还是a小调,巴托克的《流浪者之歌》就是这样,a小调的调性,并且有#Sol出现,足以证明是a和声小调的旋律,但是却在作品里出现了A大调主和弦的和声。调性的对置以及模糊使用对于作品本身的创作和表达非但没有模糊不清,反而却是更为准确具体,更好地表现了作品矛盾的激烈性,突出了作品曲折的戏剧性。

同样的调式和声运用在作曲家无限的音乐思维里出现了延伸和逆反,由原来作品和声中的三音变换到三音的保持,即和弦的使用由原来的同主音大小三和弦的交替,变为同中音大小三和弦的交替,保持了和弦的三音,变化了根音和五音。例如舒伯特的《在远方》,就是在a小调的作品里,出现了同中音的大小三和弦。

大小调式相互渗透在音乐作品的创作当中已经相当普遍,而大小调的各种渗透方式则为创作提供了各式各样的和声。近现代的作曲家们在作品的创作当中使用了越来越多的调式以及和声的变化,极大地丰富了作品的创作方式。

[参 考 文 献].

[1](苏)伊·杜波夫斯基,斯·叶甫谢耶夫,伊·斯波索宾,符·索科洛夫.和声学教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79.

[2]童忠良.近现代和声的功能网[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

(责任编辑:郝爱君)

推荐访问: 和声 小调 渗透 相互 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