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企业IPO与盈余管理方式:研究综述

时间:2022-04-14 08:43:06  浏览次数:

为了符合上市、监管要求以及高价发行股票等目的,企业通常会选择实施盈余管理以保持“良好”业绩。因此本文针对企业IPO过程中的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对已有文献进行三方面梳理:基于IPO的盈余管理行为存在性研究、IPO公司绩效与如何抑制IPO过程中盈余管理行为,总结不足并指出未来研究方向。

一、引言

企业上市需要经过证券市场“守门人”——证券发行审核委员会的严格审核。相比国外,中国IPO审核更加严苛。经济法中对主板、创业板上市企业连续三年盈利等严格规定让拟上市企业为取得上市资格通常会进行盈余管理,通过应计项目、削减费用支出等手段粉饰业绩,这也导致许多公司上市后业绩迅速“变脸”。譬如乐视,上市前销售收入高速增长,上市后“只赚吆喝不赚钱”,甚至将股本当股利,诠释“一年绩优、两年绩平、三年绩差”。

IPO过程中的盈余管理是研究盈余管理时的一个重要分支。目前对于企业不同盈余管理手段的概念、动因、方式等研究已较为完备,但针对企业IPO过程中的盈余管理方式研究还需完善。本文主要从IPO公司盈余管理方式的选择、绩效以及如何抑制这一行为三方面对已有文献作归纳,以期对企业IPO过程中的盈余管理方式研究有所裨益。

二、IPO的盈余管理行为存在性研究

(一)应计项目盈余管理

由于证券市场发展更成熟,国外学者首先对IPO应计制盈余管理展开了广泛丰富的研究,认为企业在IPO前后应计项目异常收益均为正值,企业主要选择应计制盈余管理(Friedlan,1994;Gramlich et al.,2004;Cecchini et al.,2012;Fedyk et al.,2017;Ewa Sletten,2018),比如其中Gramlich等(2004)认为企业IPO朝着盈利预测目标做应计调整;Fedyk等(2017)认为由于投资者对于STEM公司的估值更看重应计项目如销售增长和研发,因此STEM公司主要会采用应计项目进行调整。国内学者祁怀锦等(2014)、(2016)指出主板与中小板企业在IPO当年都会出现显著的应计盈余管理行为。

(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

随研究深入,国外学者发现企业IPO中也会经常使用真实盈余管理。Cohen等(2010),Lisic等(2011)都发现公司选择更高水平的实际盈余管理以避免审计机构发现应计盈余管理;Alhadab(2013)认为IPO失败更有可能出现在实际盈余管理水平较高的地方。国内学者蔡春(2013)认为在股票发行价最大化的目标下,法律不完善、行业管制时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显著增强,潘端莲等(2013)、邓晨亮(2016)也得出了类似结论。张岩(2018)认为IPO公司上市耗时越长,真实盈余管理的可能性越高。

(三)小结

国内外企业在上市时会使用两种手段进行盈余管理,但随市场监管的完善,真实盈余管理不容易被监管机构察觉而更受企业欢迎,这一现象在创业板中更突出。

三、盈余管理与IPO抑价

(一)公司业绩反转

国外学者Gerakos(2013)发现由于较宽松的英国AIM市场监管导致了高应计盈余管理,因此企业上市前后应计利润变化程度极为剧烈;国内学者认为过度的盈余管理与IPO抑价相关,由于透支了企业的未来盈利能力与成长能力而引致公司的业绩下滑,不论是创业板公司(邓晨亮,2016)、中小板(张利霞,2015)还是主板上市公司(张茜等,2016)都存在这种现象。

(二)对长短期业绩影响有差异

一方面,IPO公司通过两种方法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结果不同。当IPO公司实行应计项目和真实的盈余管理分别对公司短期与长期业绩有显著影响(蔡春等,2013;潘端莲等,2013;Sletten等,2018)。另一方面,真实盈余管理是上市公司IPO业绩滑坡的主要原因,公司在IPO时实际盈余管理活动对公司影响会在两三年后体现在ROA中,因此实际盈余管理水平较高的IPO公司在上市后失败概率更高存活率更低(顾鸣润等,2012;Alhadab,2015)。

(三)小结

IPO公司管理盈余或多或少会让上市后业绩下滑,“假的真不了”;并且如果企业更多选择用真实业务活动来管理盈余,对企业业绩长期绩效反转会更加明显,业绩也会更差。

四、IPO盈余管理的抑制机制

如何克服企业管理者进行过度盈余管理,也有很多文献从风险投资基金参与、会计師事务所审计质量等角度进行研究。

(一)风投基金参与IPO

国外学者Morsfield等(2006),Lee等(2011)发现信誉好的风投机构投资的IPO公司市场绩效会更好;Hamish等(2018)研究指出在中国由政府控制的风投基金大多在锁定期满后立刻退出市场,其投资的IPO公司更可能存在财务粉饰且股票长期表现也更差。国内学者宋芳秀等(2014)、常树春(2017)分别根据创业板、中小板IPO数据研究得风投基金的参与对增加公司业绩的真实性有积极影响。然而徐志坚等(2010)、张科举(2016)持相反观点。因为我国部分风投基金进入企业上市过程晚,本就抱投机性目的而对企业监督力度校,因而无法降低财务造假程度。

(二)会计师事务所参与IPO

国外学者Balsam等(2003)、Alhadab(2018)认为高质量审计减轻企业报告应计与实际的盈余管理程度,Brau等(2006)指出聘请高质量审计人员说明公司希望外界相信报表真实性,Kim et al(2014)发现当企业盈余管理程度高时难以获得好事务所来为他们审计;国内学者蔡春(2013)、项英(2017)、易佩琼(2018)研究得出聘请审计质量高的会计师事务所、声誉较高的主承销商可抑制应计项目管理行为。

(三)小结

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市场监管更严格、风投基金信誉更好、审计更为严格时,盈余管理程度会降低。

五、结论与未来研究方向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对于在IPO过程中拟上市企业的盈余管理手段、后果以及遏制方法的研究较全面,但仍存在一些不足。①国内学者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真实利润操纵研究较为全面,但缺乏主板、中小板的研究。②有学者研究主板、中小板上市企业IPO抑价问题,但集中于IPO盈余管理的还是相对缺乏。③近期科创板就要面向公众,未来对科创板上市公司的研究将是全新领域。(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商学院 )

推荐访问: 盈余 综述 方式 研究 管理
[企业IPO与盈余管理方式:研究综述]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