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卷口鱼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时间:2022-04-12 10:14:24  浏览次数:

zoޛ)j馑3,tGnMێzn^vn=߯<GvMi] Ht3]4Ѕ?͹o4락
tӾ]׭u]{rr֧iըky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1.1 试验地点及条件 试验地点为肇庆市水产科学研究所。水源来自经充分曝气的地下水。培育池有水泥培育池与池塘2种:水泥培育池规格为5m×1.8m×1m;池塘面积为2 000m2,水深2m。水泥培育池放置卵石和瓦筒作栖息物,池塘放置瓦筒做作息物。催产网箱规格4.5m×1.2m×1m,材料是80目筛绢网布。培育车间覆盖遮阳网,光照强度控制在1 000lx以下,池塘水面培育水浮莲来遮挡阳光,面积不超过池塘的20%。

1.1.2 亲鱼来源 人工繁殖用亲鱼主要是从西江流域广西段及肇庆段收集的野生卷口鱼,经驯化和强化培育而获得的成熟个体。

1.1.3 催产药物 催产药物为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A2(LHRH-A2)、地欧酮(DOM)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3种,按配方混合使用。

1.1.4 鱼巢的制备 用涤纶绳子制作鱼巢,绳子长50cm,在正中间打上死结后将每股细绳分解开来,用浓度为50mg/L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5min,清洗后凉干备用。

1.2 方法

1.2.1 驯化培育

1.2.1.1 卷口鱼暂养 收集野生卷口鱼进行水泥池暂养,暂养水体的盐度调至5‰,pH值调至7.5,使用消毒药物进行全池消毒,隔天再消毒一次,经7d暂养适应,淘汰受伤严重的个体后放池塘驯化培育。

1.2.1.2 卷口鱼驯养 池塘施用蓝藻分解素控制蓝绿藻的暴发,提高培育水体的透明度,使用EM菌和乳酸菌控制水体的氨氮和亚硝酸盐等水质指标,每月换水20%,确保水质清新。设食台喂养,分早(8:00)、午(16:00)、晚(20:00)3餐投喂,晚餐投喂量占日粮的40%。

1.2.2 亲鱼强化培育 选择经驯化培育体重为100g以上的卷口鱼进行强化培育,强化培育在水泥培育池进行,利用微孔曝氧管增氧,保证溶氧充足。饲料日投喂量为亲鱼体重2%~5%,分早、午、晚3次喂,饲料添加维生素(C、E等)。每天换水20%,用水管放于池底加水对卷口鱼进行流水刺激。用EM菌和乳酸菌进行水质调控,强化培育30d。

1.2.3 人工催产

1.2.3.1 催产时间的掌握 每年4—9月是卷口鱼的繁殖季节,当水温达25℃左右时即可开展人工催产。

1.2.3.2 催产亲鱼的选择 亲鱼选择体重100g以上,成熟度好的个体,雄鱼的吻部、颊部和头背部均有白色珠星状的细小颗粒,手摸有明显粗糙感,腹部灰白,背部较黑,在体侧的鳞片上有呈现黑色的环纹。雌鱼腹部饱满,头部光滑,生殖孔稍微突出呈粉红色。

1.2.3.3 人工催产 催产剂为马来酸地欧酮(DOM)、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等混合使用。催产采用二次注射法,雌鱼第一次注射10%催产剂量,第二次注射90%,注射时间间隔为8~10h。雄鱼在第二针时注射,剂量为雌鱼的50%。催产后对亲鱼进行流水刺激。

1.2.4 人工孵化

1.2.4.1 人工授精 催产45~50h后,接近效应时间要加强观察亲鱼活动及成熟情况,若轻压雌鱼腹部有鱼卵流出,即马上人工授精。一般采用干法授精,用毛巾擦干鱼体和操作者手上的水,将雌鱼的鱼卵挤入擦干的盘中,并立即挤入雄鱼的精液,若雄鱼挤不出精液,可解剖雄鱼将性腺取出用研钵研碎放于生理盐水中备用。用羽毛充分拌匀,1min后加入适量清水用鱼巢粘附鱼卵放于孵化池中孵化。

1.2.4.2 人工孵化 孵化的光照强度控制在1 000lx以下,孵化过程要求充分曝气和微流水,以保证孵化水质清新,溶解氧达6.0mg/L以上。

1.2.5 鱼苗培育

1.2.5.1 饵料投喂 在25℃水温的条件下,卷口鱼出膜后3d左右开始投饵,饵料主要是冻干轮虫、微囊饲料和鳗鱼料等。培育过程定时、定量投喂。

1.2.5.2 水质管理 卷口鱼种苗培育过程用微生态制剂EM菌和乳酸菌控制水质,放苗后第一天施用,并根据培育过程的水质变化情况进行补充;培育过程1d进行吸污一次,每3d进行水质检测一次,检测指标主要是溶解氧、pH值、氨氮、亚硝酸盐;培育过程每天检查卷口鱼种苗的生长发育情况,发现病害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驯化培育 卷口鱼的暂养、驯养结果分别见表1、表2。

3 结论与讨论

3.1 驯化培育 从卷口鱼暂养与驯养的结果来看,卷口鱼的驯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渔民一般用刺网捕捞卷口鱼,因此收集到的大多数卷口鱼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受伤比较严重的个体,头后部有明显的黄白圈纹刺网括痕,身上有小红斑点。试验通过调节培育水体盐度至5‰,pH值调至7.5,用聚维酮碘进行消毒等方式,并且把受伤严重的个体淘汰,暂养7d后,取得了较好的暂养效果,为池塘驯化培育打下了基础。卷口鱼驯化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这与试验采用了拟生态法进行卷口鱼驯化密切相关。池塘施用了蓝藻分解素,控制了蓝绿藻的暴发,卷口鱼驯化过程中,水体的透明度保持在35~40cm,栖息物的设置和池塘水面水浮莲的培育,营造了良好的栖息环境,使卷口鱼在较为接近自然生态的环境下接受驯化。根据卷口鱼夜间活动活跃的特点,将晚餐投喂量设为日投喂量的40%,提高卷口鱼的摄食强度,使其逐步适应池塘生长环境。

3.2 人工催产 在2013—2014年的2a时间内,采用不同剂量催产药物HCG、LHRH-A2和DOM混合使用的方法进行催产效果的比较,共进行了6批次750组卷口鱼亲鱼人工催产试验。从表3可以看出,试验共催产亲鱼750组,能顺利产卵的342组,其中催产药物C配方的催产效果比其他2组都要好,而且差距较为明显,可以确定配方10μg/kgLHRH-A2+10mg/kgDOM+1 000IU/kg HCG是可行的。出现催产率偏低的现象可能与本研究对雌性亲鱼成熟度的判断不准确有一定的关系。由于卷口鱼的雌性亲鱼在繁殖季节体内积累的脂肪比较厚,催产前鱼体手摸感觉比较硬,只有催产后成熟度较好的雌鱼腹部才松软,泄殖孔红肿,可以压出卵粒进行人工授精,另外,第一、第二批次的催产效果较差与卷口鱼培育时间较短,还没有充分适应池塘环境,性腺未完全发育成熟有关。在25℃水温的条件下,注射第二针催产药物50h后,可以进行人工授精。

3.3 人工孵化 在光照强度1 000lx左右、微流水和曝气的孵化环境下,卷口鱼孵化取得了68.8%的平均孵化率,孵化效果较好。然而卷口鱼人工授精鱼卵的受精率却偏低,本研究认为,这主要与雄鱼的成熟度有一定关系,人工授精时雄鱼能挤出精液的不多,基本上都要解剖雄鱼,研磨精巢取得精子进行人工授精。卷口鱼鱼卵受精前后卵径变化不大,平均值在2.1mm左右,粘性卵,胚胎发育随着水温的升高而加快,胚胎发育的水温适宜范围是25.0~28.0℃。

3.4 病害防治 卷口鱼种苗培育过程病害较少,但是受精卵孵化过程必须预防水霉病的发生,试验过程使用水霉净预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卷口鱼越冬后进行分养初期容易发生寄生虫病,要及时预防。卷口鱼寄生虫病主要有车轮虫、斜管虫、指环虫等寄生虫病,治疗方法是:车轮虫病用1%伊维菌素溶液按0.02mL/m3浓度全池泼洒;斜管虫病用40%甲醛溶液按25mL/m3浓度全池泼洒,次日重复一次,之后换水1/2;指环虫病用20%甲苯咪唑溶液按0.25~0.50mL/m3浓度全池泼洒,以上方法在卷口鱼寄生虫病的治疗中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潘炯华.广东淡水鱼类志[M].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518-520.

[2]李捷,李新辉,谭细畅,等.广东肇庆西江珍稀鱼类省级自然保护区鱼类多样性[J].湖泊科学,2009,21(4):556-562.

[3]谢刚,祁宝伦,许淑黄,等.卷口鱼的临界水温和溶解氧[J].淡水渔业,2001,31(2):47-48.

[4]崔淼,赵俊,陈湘.卷口鱼的年龄和生长[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4(4):9-15.

[5]卢智发.卷口鱼生物学及池塘驯养技术研究[J].科学养鱼,2006(11):2-3.

[6]祁宝伦,谢刚,叶英,等.野生卷口鱼的人工驯养初步试验[J].水利渔业,2001,21(3):26.

[7]高登峰,梁森汉.珠江卷口鱼食性的初步研究[J].淡水渔业,1986,1:1-6.

[8]廖国章,龙炳赞,白岳强,等.珠江卷口鱼年龄生长、食性和繁殖的研究[J].水产学报,1986,10(1):71-86.

[9]李霞.水产动物组织胚胎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12.

(责编:张宏民)

推荐访问: 繁殖 技术研究 卷口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