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产业结构理论国内研究综述

时间:2022-04-07 11:22:46  浏览次数:

中图分类号:F123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产业结构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学者研究的重点经济问题,不同学者以不同的思维方式或角度对产业结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得出众多具有说服力和指导意义的结论。本文对国内相关方面的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和简要评论,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产业结构理论 研究综述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理论的发展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起点,产业结构问题的研究被限定在“两大部类关系”和“农、轻、重关系”分析框架内。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产业结构理论引入我国,经济理论界的学术规范发生了重要变化,工具和方法更加多样化,西方产业结构理论逐渐被尝试用于分析中国问题。因此应将我国结构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置于世界经济大背景之下考察,并以此为出发点整理国内理论研究的进展。下面分四个阶段回顾我国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的演变并进行评论。

改革开放前我国产业结构理论研究概况

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产业经济理论研究工作处于起步阶段。主要靠引入前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研究范式,归结为社会再生产理论中有关“两大部类关系”和“农、轻、重”关系的研究。其中与产业结构有关的内容是再生产理论中两大部类的关系,重点是生产资料优先增长问题。相关观点的分歧较大,争论较多的问题有以下两个:一是关于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公式的标准界定,即20世纪60年代初期我国经济学界发生的一个公式还是两个公式之争。在这些争论中很多学者提出了有价值的建议,其中一部分学者提出要实现扩大再生产除了要有追加的生产资料外,必须有追加的生活资料,强调不能片面发展重工业。另外一些学者认为,不仅要研究扩大再生产中的两大部类的地位和作用,更要体现出相互制约的关系。二是关于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是在肯定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原理的前提下进行的,进一步讨论其中所涉及的问题,主要有:决定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条件是什么,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数量界限如何确定,消费资料生产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农、轻、重部门比例的关系等。这一时期的讨论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关于产业结构问题的比较集中的讨论,其主要依据是马克思主义两大部类思想。

改革开放至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产业结构理论研究概况

(一)产业结构研究范式

这个时期产业结构问题的研究对以往片面强调重工业,忽视消费品生产所导致的结构失衡问题进行反思。1979年,欧阳胜指出两大部类平衡发展的规律是社会再生产的普遍规律,保持两大部类平衡发展是经济计划工作的首要任务。另外就是开始了对中国现实产业结构问题的实证研究,逐渐摆脱以往的纯粹理论探讨,把理论与实际经济情况接轨,重点转向了对中国现实问题的批判性分析。

西方国家产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以及相应的学术研究也开始被我国学者所了解,对国内学者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产生了一定影响。我国陆续翻译出版了一些国外经济学专著,最初影响较大的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组织翻译出版的《外国经济结构文集》和1981年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结构》。这些译著基本上是资料性的,主要介绍国外经济结构现状。这让国内学者真实感受到了结构问题研究在框架和方法上的多样性,使我国经济理论工作者的眼界得到开拓。其后国内研究结构问题的学者开始较多借鉴、学习和应用西方产业经济理论的思路和方法,其中杨治所著的《产业经济学导论》最具代表性。这些西方学术思想的引入对研究范式的转换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国外有关产业结构的代表论著陆续在我国翻译出版,这些译著提供了新的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提供了许多国家结构演变的经验材料,对我国学者影响深远。这方面影响较大的有库兹涅茨、罗斯托、钱纳里、霍夫曼等经济学者的理论成果,其与我国以往主要采取理论演绎的方法相比,这些学者研究内容的可观察性、可度量性和说服力更强。

(二)产业结构政策

一些研究其他国家特别是后起工业化国家战后经济发展经验的论著也逐渐被介绍进我国。有些国家被认为通过选择“主导产业”、“带头产业”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高速增长,特别是战后日本和韩国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引起我国学者较多关注,包括佐贯利雄的《日本经济的结构分析》等。这些论著主要是以日本发展的成功经验为案例,认为由于产业结构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有明显的相关性,后起国家可以借鉴先行国家的经验,发挥“后发优势”,通过政府的积极干预即产业政策,主动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其后,产业政策的研究成为我国产业经济学界的热点,较早期的研究有周叔莲、杨沐主编的《国外产业政策研究》,王慧炯、李泊溪、周林主编的《中国产业部门政策研究》等。这些研究认为产业政策应该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国外一些著名的产业结构研究文献陆续介绍进我国,国内学者开始将我国产业结构问题置于国际经验和工业化一般规律的背景下考察。总之,在这个时期,我国产业结构研究的重点从理论演绎开始转向对中国现实问题的实证分析。理论界已深切意识到,随着经济发展和体制转换,只使用传统方法研究产业结构问题,其客观性和解释力都受到限制,这个阶段完成的产业结构研究范式转换,对此后中国产业结构理论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20世纪90年代我国产业结构理论研究概况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愈来愈多的学者利用国内外统计资料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改革以来的产业结构变化和我国产业结构中出现的新问题,例如刘鹤和张立群等学者。刘鹤从我国需求结构转变后产业结构变动滞后的状况出发,认为资本品和中间产品的供给出现巨大缺口,因此需要加快进口替代特别是设备制造业的进口替代过程,使其成为产业结构高度化的重要步骤。张立群认为,中国的工业化阶段未能成功转型,因而导致经济增长中的一系列矛盾,强调要加强基础设施投资,拉动重化工业增长。部分学者开始强调发展第三次产业的重要性,刘伟、杨云龙从工业化与市场化的双重角度,论述了第三次产业发展的重要性。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一些针对衰退产业调整问题的实证研究,这些学者从供给角度研究生产能力过剩产业的问题,认为一部分企业生产能力明显过剩、处境日益困难的原因是面临退出和调整的必然表现,并不主要是有关行业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失误。周振华在其有关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的专著中,以日本的经验为例,结合中国的现实,对结构调整中衰退产业的对策进行了阐述和研究。

21世纪初我国产业结构理论研究进展

(一)产业结构调整

进入新世纪以来,前一期的研究内容进一步深化和扩展,关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的研究,国内学者的基本观点是向新型工业化方向发展。但是刘世锦等人认为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以市场为基础、技术含量高、可持续性比较强的重化工业发展阶段。国家统计局也认为我国进入了重化工业快速发展的时期。林毅夫等人认为,重化工业不符合当前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国劳动力过剩,应当更关注劳动密集型而不是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对于落后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王德文等人认为, 中国工业结构越来越符合中国的资源和要素禀赋,劳动力成本低廉的比较优势得到不断发挥,在振兴和改造传统的老工业基地过程中,应将大力发展轻工业部门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放在突出地位。江小涓和李辉也对中国服务业的发展与内部结构变化进行了考察,并分析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程大中基于中国服务业发展的实际,指出服务业就业增长相对较快的主因是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相对滞后。

(二)产业政策选择

开放条件下的产业结构理论研究也成为这一时期的研究重点。资源枯竭产业和受到国际强烈冲击产业的政策既是理论问题,又是我国现实的急迫需求。郭克莎认为,工业政策的调整要形成以产业结构政策为中心,处理好政府适度和有效干预的问题是新时期经济政策的关键。李江帆认为,我国第三产业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需要加快人才政策和产业政策的改革。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产业安全问题也逐渐成为产业政策研究的重点,部分学者认为我国应该有限松动市场准入,加强对外监管,培养民族企业。

我国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状况简评

由上可知,我国产业结构理论研究最初仅仅是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框架下进行,产业结构问题的研究被限定在“两大部类关系”和“农、轻、重关系”框架内。 20世纪80年代初期,西方产业结构理论逐渐被尝试用于分析中国问题,随着国外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引入,我国产生了一些有较高价值的学术研究成果。到90年代,西方产业结构理论已广泛地被我国经济学界所接受和使用,基本上完成了学术研究范式的转变,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紧密结合。最近几年,国内的研究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大,呈现多样化、复杂化和精细化的特点。但在相关方面的研究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存在着需要改进的地方。另外,国外的产业结构理论已经被大量引入我国,理论的适用性有待进一步的考证。

参考文献:

1.金学.一九六二年若干学术问题讨论综述[J].学术月刊,1962(12)

2.马洪,孙尚青.中国经济结构问题研究[M].人民出版社,1981

3.欧阳胜.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平衡[J].经济研究,1979(6)

推荐访问: 产业结构 综述 理论 国内 研究
[产业结构理论国内研究综述]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