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麦蚜发生危害与药剂防治

时间:2022-03-29 10:41:53  浏览次数:

一、麦蚜的危害

麦蚜为小麦第一大有害生物,分布极为广泛,全国麦区均有发生,近20余年来,连续大发生,黄淮冬小麦区百穗蚜量达5000余头,超出防治指标的10倍多。麦蚜以多种形式危害小麦,最突出的是刺吸叶片和穗粒汁液并分泌蜜露影响光合作用,造成有效穗、粒数减少,千粒重下降,减产15~30%并影响品质,严重时麦株提前干枯;其次是易引发叶部病害,受蚜虫危害后生理衰弱的小麦叶片,很易被交链孢菌分生孢子侵染而发生病害;还是小麦黄矮病毒病的重要传毒媒介之一。麦蚜危害已严重威胁夏粮增产丰收,国家政府予以高度重视,列为“一喷三防”重要对象,在财力、物力和政策均给予大力扶持,以确保有力防治麦蚜,控制其危害确保小麦丰收。

二、麦蚜发生基本知识要点

科技工作者为研究麦蚜做了大量卓有成效工作,已明确我国麦蚜主要有3种:麦长管蚜Sitobin avenae、禾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其中以麦长管蚜为优势种,主要在小麦抽穗后危害,一年可进行有性繁殖或孤雌生殖达18代,最适繁殖温度20~25℃,相对湿度55~80%,其适应高、低温能力较差,零度以下不能越冬,26℃以上不能越夏。在生态环境不适宜时,产生孤雌胎有翅蚜远距离迁飞。有学者提出:淮河以南是我国冀、鲁、豫等地麦长管蚜的主要越冬场所。麦蚜发生轻重受多种因素影响;秋蚜基数高时,明年很可能发生重;冬前10~11月、翌春3~4月气温偏高时利于麦蚜偏重发生;长势好的麦田比长势弱的麦田发生重;施用氮肥过多,春季长势旺的麦田发生重;小麦穗粒排列密的比排列稀的發生重;复合天敌种群数量大时能取食并抑制麦蚜发生。一般情况下,小麦拔节后麦蚜繁殖加快,齐穗至扬花期蚜量激增,灌浆期达高峰,其后进入衰减期。温度高时利于禾缢管蚜发生,在南方和黄淮麦区后期,禾缢蚜占比例上升。二叉蚜主要发生在秋苗期,造成叶片出现白枯斑。

张广学(1991)报道,1976年在国内首次发现麦双尾蚜Diaraphis noxia,主要分布在新疆天山山脉两侧,其后又进行了一些生物学的观察研究。

三、麦蚜防治中存在的二大难点

1、科学用药防治麦蚜谈着容易做着难。有些企业推广员、基层经销商对麦蚜主要生物学特性不了解,对各种药剂作用机理与性能特点把握不准,为追求销售业绩常误导麦农多用药,用不适宜的药,麦农也缺少相关知识。生产中常出现乱用药、用错药、大剂量用药而非选用最佳药剂;错过最佳时期出现偏早或偏晚用药;喷药方法欠规范等;导致降低防效增加费用,用药次数趋于偏多,用量越来越大,引发负面效应,如麦蚜对吡虫啉等药剂已表现出抗性。

2、包括麦田在内的整个大农田作物,因长期依赖化学药剂防治害虫,破坏了生物多样性,杀死了麦田的多种有益昆虫:七星瓢虫、异色瓢虫、龟纹瓢虫、多异瓢虫、黑带食蚜蝇、大灰食蚜蝇、长扁食蚜蝇、姬猎蝽、大草蛉、中华草蛉、烟蚜茧蜂、燕蚜茧蜂等。复合天敌数量锐减,有些麦田已很少看到有益昆虫,应用天敌控制麦蚜已为纸上谈兵,几代科技工作者为此付出艰辛劳动所获得的科技进步已付之东流,要修复麦田的昆虫多样性,几乎已不可能,综合防治麦蚜变为空话。

四、麦蚜防治应用药剂主要性能特点

我国大量应用药剂防治麦蚜已近30年,麦蚜也是用药种类最多的害虫之一,截止2017年4月18日,登记防治麦蚜有效状态产品是707个,统计2014年至2017年申请登记防治麦蚜的试验产品是490个。有机磷类、拟除虫菊酯类、微生物源类、植物源类、氨基甲酸酯类、新烟碱类都有用过的品种,包括多种含量,不同剂型和使用方法。有的药剂已从应用颠峰走向衰败,直至退出市场,有的药剂虽长期应用但始终没有上量,现在登记数量最大呈上升态势的是新烟碱类单品及复配剂。为系统掌握防治麦蚜用药情况,更好发挥药剂防治麦蚜的突出作用,分几大类进行简述。

(一)有机磷类

能抑制昆虫体内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进一步破坏正常神经冲动传导,引起一系列中毒急性症状直至死亡。因具有内吸、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表现出杀虫率高、持效时间长、中毒见效快等综合性优点。不足之处是很多产品为高毒甚至是剧毒,对哺乳动物有不良影响并杀死有益昆虫,国家已禁止应用。该类药剂是最早用于防治麦蚜并是应用较多的一大类,为防治麦蚜曾做出巨大贡献。

1、氧乐果。是有机磷类药剂防治麦蚜的典型代表品种。常用制剂为40%乳油,亩用量50毫升,因表现杀蚜率高、成本便宜、应用方便等优点,在长达15年之久的时间内,一直是普遍应用防治麦蚜的当家品种。因为高毒,国家已禁止在蔬菜、果品类应用,并有新药剂取代。受其影响,防治麦蚜已很少应用,多数麦区已退出市场。

2、久效磷。比氧乐果活性更高,毒性更强,曾在一段时间内用50%或40%乳油防治麦蚜。国家早已禁止应用。

3、滴滴畏。突出特点有很好的薰蒸作用,曾用80%乳油拌毒砂撒施防治麦蚜,表现出省工省时,曾有一定用量,因需规范操作和成本偏高等原因,现很少应用。

4、伏杀磷。亩应用35%乳油100-150毫升时能有效防治麦蚜并对天敌昆虫相对安全,是该类药剂其它品种不具备的独到优点。不足之处显效时间略迟,持效期也短,是防治麦蚜的一个小品种。

5、毒死蜱。现制剂多是40%乳油,最早进入我国是40.7%含量的乐斯本。其具备有机磷类药剂防治麦蚜的一些优点,中等毒性是该药剂的最大优点,故至今仍在应用,现还有继续申请登记产品,有单剂也有复配剂。

(二)抑除虫菊酯类

是人工模拟合成又远远高于天然除虫菊素的一类杀虫剂。该类药剂对蚜虫、鳞翅目幼虫等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表现出强烈的击倒性,是其它类药剂不能比的,但多数品种无内吸和薰蒸作用。该类药剂曾有多种用于防治麦蚜,但因持效期短和无选择性大量杀死麦蚜天敌及易产生抗性等,现在防治麦蚜应用的该类产品已较少,但不能否认其“配角”的优秀作用。

6、高效氯氟氰菊酯。是该类药剂防治麦蚜的典型代表品种,表现出强烈快速击倒性和杀蚜率高突出优点,也具有该类药剂的不足,是应用防治麦蚜较早和时间较长、至今还在应用的一个品种。最早用于防治麦蚜是2.5%乳油制剂,推荐亩用量20-30毫升,现也有单品应用,但多数情况下与新烟碱类等药剂复配。

7、联苯菊酯。在该类药剂中相对持效期较长并有杀螨作用。在防治麦蚜中用量不大但至今仍有应用和申请登记试验的单剂或复配剂。

8、溴氰菊酯。杀麦蚜活性高于同类药剂其它品种,对小麦叶片有一定的刺激生长或保绿作用。制剂为2.5%乳油的亩用量8-10毫升,是用于防治麦蚜较早的抑除虫菊酯类药剂,因成本偏高等原因现已很少应用。

(三)氨基甲酸酯类

杀虫机制虽为胆碱酯酶活性抑制剂,但与有机磷杀虫剂是完全不同类型的两种化合物。科学家受毒扁豆碱一些基本知识的启迪,创新发展了该类杀虫剂,属高效低毒,但品种之间差别较大。

9、抗蚜威。是该类药剂唯一用于防治麦蚜的品种,具有触杀、熏蒸和叶面渗透作用,杀麦蚜迅速,持效期长,并且对瓢虫、食蚜蝇、蚜茧蜂无不良影响,不伤蜜蜂,是该药剂的独特优点。最早由卜内门公司(现已合并为先正达)在我国登记防治麦蚜,商品名为辟蚜雾,后国内几家企业生产,注册抗蚜威商标。市场有50%可湿性粉剂、50%水分散粒剂产品,亩用量10-20克。不足之处:对棉蚜无效,当湿度低于20℃时无熏蒸作用,亩用成本偏高。该产品用于防治麦蚜时间较早,至今仍有少数企业申请登记,但始终没有上量。

(四)微生物源类

微生物源农药包括病毒、细菌、真菌三大类,主要是喷施后再寄生侵染循环至害虫逐渐死亡。突出優点是对环境友好,不杀伤害虫天敌,对人畜低毒。不足是显效时间慢、防效偏低、受温湿度影响较大,有时效果不稳定。该类药剂尚未有正式登记防治麦蚜的产品,但曾有试验应用。

10、ECt-170杀蚜霉素。是微生物源类中很少用于防治麦蚜的一个产品,笔者早年曾做个该药剂与其它农药防治麦蚜的对比试验。孢子含量200万个/毫升,兑水300倍时,田间表现出不杀伤天敌,对环境友好,但药后麦蚜死亡时间慢,效果不稳定,未能在生产中应用推广。

(五)植物源类

是从不同天然植物中提取的一类药剂,一般对害虫有触杀、拒避等作用。田间表现选择性强,对环境友好,不杀伤天敌等优点。该类药剂已开发出10种成分,登记100多个产品,其中有一种成分多个产品登记防治麦蚜。

11、苦参碱。是商品化正式登记防治麦蚜的植物源类唯一产品,从苦参的根、植株、果实中经有机溶剂提取制成,含几种杀虫成分,具触杀和胃毒作用。麦蚜取食后麻痹神经中枢,继而凝固虫体蛋白,堵死气孔,窒息死亡。已有几家企业登记0.3%、0.5%、2%水剂,1%可溶液剂防治麦蚜,推荐有效成分亩用量0.3~0.5克,现仍有正在申请登记试验企业。田间应用表现出植物源类药剂的很多优点,但与化学药剂比较,速效性偏差,杀蚜率显低,持效时间也短。使用时要喷施周到,在蚜虫发生前期应用,与抑除虫菊酯复配更好,但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

(六)(新)烟碱类

作用于昆虫的烟酸乙酰胆碱酯酶受体,干扰害虫运动神经系统,使中枢神经系统受阻至麻痹死亡。内吸性强,具有触杀、胃毒及拒食作用。对蚜虫类等刺吸式小型害虫杀死率高、持效期长,防效好,残留低。主要靠光照、水、沉积物中的微生物降解,对哺乳动物、鱼类、鸟类毒性低,对蚜虫天敌影响小,对环境友好,国外报道对蜜蜂影响大。是发展非常快的一类新型杀虫剂,用于防治麦蚜的种类较多,相互之间即具有共同特性,也有不同的差异。

12、吡虫啉。内吸性非常好,可在植物层间传导,易被植物吸收,有很好的根部内吸活性并在植物体内重新分配,可进行叶面喷雾,拌麦种处理防治麦蚜,具胃毒和触杀作用。吡虫啉是该类药剂用于防治麦蚜最早,时间最长,至今仍用量较大,登记有效状态最多的一个产品。国内外对吡虫啉研究开发也十分活跃,已有多家企业生产原药,含量有95%、96%、98%不等。生产制剂企业更多,剂型有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颗粒剂、湿拌种剂、悬浮剂、可溶液、乳油等,含量有:5%、10%、15%、20%、35%、48%、70%、240克/升、600克/升等,国外已开发出缓释粒、胶饵。推荐有效成分亩用量2~4克。

生产中应注意问题:低温影响发挥药效,麦蚜对其已产生抗性,由最初亩用有效成分1克上升到2-3克;利用拌种法对秋蚜有明显效果并能压低明年发生基数,但达不到防治穗蚜的期望值;与抑除虫菊酯类复配表现出很好的效果。多而乱的制造生产,使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影响应用效果。

13、啶虫脒。细分属硝基亚甲基杂环吡啶类化合物。开发于吡虫啉之后,是该类药剂用于防治麦蚜的第二个品种。表现出很好的性能,能引起蚜虫神经系统通路阻塞,造成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在突出部位积累,从而导致蚜虫最终死亡。除触杀、胃毒之外还有较强的渗透作用,持效期长。国内已有多家企业生产原药, 含量有95%、96%、97%、98%。已上市制剂有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水乳剂、微乳剂、可溶液剂,乳油,含量有3%、5%、10%、20%、36%、40%、60%,推荐有效成分亩用量1.5~2.1克。该药剂防效受温度影响较小,产生抗性较慢,未见用于拌种防治麦蚜的报道。因对蜜蜂影响较小,在果园、蔬菜田用量大于吡虫啉,对桑蚕有毒。

14、噻虫嗪。虽作用机理相似于吡虫啉等,但更新的化学结构及独特的生理生化活性,可选择性抑制蚜虫神经系统乙酰胆碱酯酶受体,进而阻断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传导,造成蚜虫麻痹死亡。不仅具有良好的胃毒、触杀活性、强内吸传导性和渗透性,而具有更高的活性、更好的安全性及作用速度快,持效期长等特点,并与吡虫啉、啶虫脒等不产生交互抗性。既可茎叶喷雾又可拌种处理,有的称第二代新烟碱类杀虫剂。先正达公司开发98%原药和21%悬浮剂、25%水分散粒剂、30%种子处理悬浮剂、70%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受专利保护到期较晚影响,国内上市品种明显少于吡虫啉、啶虫脒,但已有多家企业申请试验登记:30%种子处理悬浮剂、2.5%超低量液剂、25%悬浮剂、10%可湿性粉等用于防治麦蚜,推荐有效成分亩用量1.5~2.5克,是被业内看好很有发展前途的一个品种。

15、烯啶虫胺。属新烟碱类的亚胺类杀虫剂,有极好的内吸渗透作用,对麦蚜表现出高效、低毒、内吸无交互抗性,持效期长突出优点。国内已多家企业生产,有95%原药和多种制剂:5%、10%、20%水剂,20%水分散粒剂,20%可湿性粉剂,10%可溶液剂。推荐有效成分亩用量0.8~1.6克。不足是药后蚜虫彻底死亡时间在药后3~5天;对蜜蜂、水生物、家蚕有毒;不可与碱性物质混用。

16、呋虫胺。与吡虫啉等烟碱类杀虫剂结构不同,以四氢呋喃基取代了以前的氯代吡啶基、氯代噻唑基,并不含卤族元素,有的文献称为第3代烟碱类杀虫剂。因结构特殊,比吡虫啉等药剂具有更高活性,触杀、胃毒和根部吸收性强,速效高,持效期长,对蚜虫等刺吸类害虫有优异防效,推荐有效成分亩用量2~4克。文献报道,大白鼠吸收后经尿液完全排出,在体内几乎没有发生代谢,低毒,对蜜蜂、家蚕高毒。由日本三井化学公司开发,国外已有颗粒剂、水分散粒剂、可溶性液剂、可湿性粉剂。国内南京红太阳股份有限公司已申请登记20%可溶粒剂防治小麦蚜虫,安徽银山药业有限公司已申请登记20%呋虫胺·高效氯氟氰菊酯悬浮剂防治小麦蚜虫,江苏华农生物化学有限公司、江苏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也正在申请登记防治麦蚜的相同产品。

17、哌虫啶。是国内唯一创制开发的烟碱类杀虫剂。江苏克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申请登记95%原药、10%悬浮剂防治小麦蚜虫,推荐制剂亩用量15~25毫升。企业介绍该产品作用于昆虫神经轴突触受体,阻断神经传导作用。具有很好的内吸传导功能,施药后药剂很快传导到植株各部位,对刺吸式害虫具有杀虫速度快、防治效果好、持效期长、毒性低等优点。对家蚕、蜜蜂为低毒,但应注意对蜜蜂的影响。

其它类

18、吡蚜酮。对其分类地位尚未明确统一,有的称为选择性杀虫剂,有的归为有机杂环类。有极强的内吸性,能很好的被植物吸收并能通过传导作用散布到作物植株各部位。作用方式独特,对害虫没有直接击倒活性,但害虫一旦接触药剂,就马上堵塞口针,使其停止取食,并且是不可逆的。这一独特的作用方式,使吡蚜酮具有高度选择性,只对蚜虫等刺吸式昆虫有效,对哺乳动物、鸟类、鱼虾、蜜蜂等非靶标节肢动物都有很高的安全性;二是与过去已经大量使用的多种药剂无交互抗性。在动物体中,主要通过粪便快速有效排除,在阳光照射的地表水中迅速降解,在空气中,通过直接光解和诱导氧化有效消除。不足是蚜虫等在药后彻底死亡时间慢,在停止取食后的几天内表现正常。在报道文献中不调查计算药后3天内的死亡率,麦农有时会产生误解。应在麦蚜发生前期用药或试验应用与抑除虫菊酯类药剂复配。最早有先正达公司开发,现国内已有沈阳科创化学品有限公司、江苏安邦电化有限公司生产原药。多家企业申请登记:25%、50%可濕性粉剂,25%悬浮剂,50%、60%水分散粒剂,为广泛应用提供了产品资源。

五、提高麦蚜防治用药技术

利用药剂防治麦蚜已是当前生产中的唯一措施,如何确保其发挥最大作用,在选准药剂的基础上,提高用药技术亦至关重要。

1、最适时期用药。根据麦蚜在各地发生规律,加强田间系统调查,当麦蚜达到防治指标时应及时用药。麦蚜防治指标有不同标准,苗蚜按有蚜株百分率,穗蚜按百穗蚜量,黄淮麦区应用的是百穗500头,有的是百穗1000头,可结合当地情况灵活掌握。应用抑除虫菊酯类等触杀性药剂可适当后延,应用吡蚜酮等显效时间慢的内吸性药剂应适当提前。要在温度适宜,风力小于3级以下喷药,避开雨前用药。“一喷三防”时要充分考虑麦蚜的防治适期。

2、提倡轮换用药,反对在某一地区长期应用单一药剂,吸取吡虫啉、抑除虫菊酯类的教训。要应用不同杀虫机制的复配药剂,如抑除虫菊酯类+新烟碱类等,能提高药效延缓麦蚜产生抗性。

3、配制药液要规范。兑药前应把喷雾器涮洗干净,特别是喷过除草剂的药械更应仔细,以防带来不必要的损失。称或量取药剂要准确,尤以活性高、用量小、大规格包装药剂更要注意,避免增加成本。二次稀释兑药,让药剂充分溶解混匀,兑固态药剂需更加注意。

4、喷施要均匀周到,尤以触杀性药剂。防治穗蚜时,植株密度高,叶、穗面积指数大,用药液量高,依据应用经验,一亩地需喷45公斤药液才能喷匀,一亩地一桶水,很难达到防治效果。喷匀、喷周到是确保药效的重要措施之一。

推荐访问: 麦蚜 药剂 防治 危害 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