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洗衣机搅拌出的创新神话

时间:2022-03-24 09:27:49  浏览次数:

2005年岁末,从渝黔高速公路綦江三江出口处下行200多米后,笔者走进重庆扬子粉末冶金有限公司,却丝毫听不到一般加工企业的机器轰鸣声。“今天工厂没生产?”面对疑问,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杨发荣微笑着带领笔者,一边参观正在生产的车间,一边讲述公司成长背后的故事。

1998年初,在綦江县城边一间旧厂房里,诞生了一个小作坊式的企业,名叫重庆扬子粉末冶金有限公司。公司刚成立时,只有5个人,专门生产金属粉末,年产量只有二三十吨。

1999年末,在一次销售洽谈会上,一家中日合资企业的销售代表与杨发荣“摆龙门阵”时说,他们非常想要一种含铜量在10%-20%的铁铜粉,但找遍市场,一直没有发现理想的产品。这位代表还透露,早在10年前,他们就向綦江一家国有冶炼厂提出过需求意向,建议该厂研制这种产品,但一直杳无音讯。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这名销售代表的几句话,让刚刚出道的杨发荣心动了。

从2000年年初开始,杨发荣带着两名技术骨干,组建了产品研发小组,开始了自主创新之路。

技术人员一扎进资料堆,顿时傻眼了。他们要研究的技术,可不是什么小儿科,而是长期困扰微电机企业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原来,现代微型电机、电器,包括手机等高科技产品,都离不开一个名叫含油轴承的部件。传统的含油轴承都是用铜粉作为原料制造的,成本很高,正如那家合资企业的销售代表所言,世界上有很多企业,一直在寻找替代品,最理想的产品,莫过于将铜粉和铁粉结合起来,这样既具备铜不易氧化的特点,又具备铁的硬度。

这种两全其美的想法很好,但要变成技术和产品,可就难了。经过多方考察,技术人员发现,虽然国内已有企业生产出了铜铁混合粉,但由于工艺仅停留在物理混合的层面,产品虽然能降低成本,却存在偏析缺陷。而在国外,当时已有企业尝试在铁质的外表粘接铜质,但却不能完全将铁包裹,效果也不理想。

怎样才能将铜和铁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呢?既然物理混合这条路是死胡同,就必须转变思路。研发小组想到了置换反应。置换反应是化学反应的一种基本类型。在多方请教冶炼专家后,研发小组先是在烧杯中进行试验,后来发明了一种自制的置换器进行不断的实验,并于2000年底研制出铜包铁粉末的初级样品。但这种产品投入生产后,始终存在着质量问题,报废产品多达几十吨,其中有一家客户就退了9吨多。

经过仔细分析,他们找到了原因:原来对铜和铁进行置换反应并不难,难就难在发生化学反应的新产品,铜铁必须“均匀搅拌”,否则同样会脱落。

针对这一问题,他们想到一个点子:让铁粉和铜粉在运动中,通过搅拌程序,进行包裹。然而用什么设备来搅拌呢?这又是一道难题。

有一天,杨发荣在家用洗衣机洗衣服,当他看见洗衣机通过高速旋转很快就把湿衣服的水脱干时,一个灵感产生了:洗衣机能脱水,也肯定能搅拌。于是,他买来双缸洗衣机,将硫酸铜溶液和铁粉放在洗衣机里进行搅拌。经过一定时间搅拌、脱水后,对试验品进行检验、分析,然后再搅拌、脱水,又检验、分析……

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杨发荣等人天天重复着这样的试验,眼睛盯痛了,腰、背累酸了,没有一个人喊苦叫累。单是这一道工序的试验,他们就耗费了数十吨原料,用坏了40多台洗衣机。其中有一次实验,就消耗了10多吨粉末,让20多万元的“产品”报废。

功夫没有白费。经过一年多的摸索,技术人员主要依靠洗衣机这种家庭妇女的常规武器,攻克了“均匀搅拌”的难题。在此基础上,研发小组又通过抗氧化等后续处理工序,最终攻克了技术难关,于2003年初形成了成熟的工艺技术。

这种从洗衣机里“洗”出来的新产品,铜在外,铁在内,铜不易氧化,铁异常坚硬,两者的完美结合,真正实现了两全其美。公司将新产品命名为“铜包铁复合粉”。

这种新产品一上市,就一炮走红,销路异常红火。仅国内生产含油轴承这一种部件,每年就需10万吨铜粉,每吨铜粉的市场均价为4.5万元左右,而扬子粉末公司生产的铜包铁复合粉每吨均价在2万元上下。

有了拳头产品,从一个小作坊起步的扬子粉末公司,踏上了一条康庄大道。

2003年7月,扬子粉末公司被市科委评为高新企业,其产品也入围市重点技术创新项目。

为了保护自己的核心技术,2003年,公司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专利。2005年7月6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向公司颁发了专利发明证书。而今,这个昔日的小作坊变成了一家国内领先的高新企业。2004年,公司产量超过400吨,创产值700多万元。按目前已建成的车间设备计算,扬子粉末公司今后可望实现年产量1万吨,产值上亿元。到时候,一个工人创造的年产值,就将超过300万元。

推荐访问: 搅拌 洗衣机 神话 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