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泛在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研究

时间:2022-03-23 09:12:21  浏览次数:

[摘要] 从知识生态系统理论的知识资源、知识服务、知识创新等角度分析泛在图书馆特征;从泛在图书馆资源建设、构建学习型图书馆群落、泛在图书馆知识生态共享机制以及泛在图书馆人文环境建设等方面针对泛在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的管理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 泛在图书馆 知识生态系统 知识管理

1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

1.1 知识生态系统概述

作为一个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生态系统生态学被广泛应用到管理科学的诸多领域。1991年,美国社区智能实验室的创始人乔治•珀尔率先提出了知识管理范畴的知识生态系统概念,认为知识管理的高级阶段将是知识生态学的应用。他认为一个知识生态系统是信息、灵感和洞察力、人和组织能力的自组织系统。知识存在于生态系统中,在这个系统里,信息、思想和灵感杂合并且相互吸取营养。从生态系统生态学理论和知识特性分析,知识生态系统是特定时空范围内,由知识资源、知识服务活动、知识创新活动以及他们的交流和协作环境所组成的,借助于知识流动、价值流动、物质流动等功能而形成的开放、动态的知识系统。

1.2 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

图书馆作为一个专门收集、整理、保存、传播文献并提供利用的科学、文化、教育和科研机构,也构成了一个重要的知识生态系统。

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是图书馆范围内的知识管理各要素(如知识个体、知识、知识管理技术、图书馆文化、组织结构、知识战略等)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既包含图书馆进行知识管理过程中的各组成要素,也包含这些要素在知识管理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机制。

2 泛在信息环境与泛在图书馆

随着宽带技术、无线技术等通信基础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系统、软件、服务器等配套设施的完善,信息社会将逐渐过渡到“泛在信息社会”。

泛在信息环境下的图书馆也被称为泛在图书馆,是全新的图书馆理念。2005年德国的Oliver Obst博士将图书馆的发展分成4个阶段:传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移动图书馆、泛在图书馆,泛在图书馆就是无形的、无所不在的图书馆。它突破现有实体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的局限,打破人们对图书馆的传统认识,真正从用户及其需求出发,遵循用户新的需求,适应用户的行为变化,将图书馆的服务完全融入到用户中和周围持续的信息流中。其本质是图书馆服务的泛在化,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含义:①按需获取信息——信息需求者通过对需求对象的选择,能够自由高效地得到所需的信息内容;②即时获取信息——通过各种泛在信息的获取设备,用户能够快速及时地进行信息的获取;③适量信息获取——图书馆智能信息服务系统,可以帮助用户进行信息的智能筛选,保证用户准确地获取所需知识,从而避免信息超载的弊端。

3 泛在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特征分析

知识生态系统中有相互关联的知识生态亚系统。知识资源亚系统、知识服务亚系统、知识创新亚系统之间不仅仅是知识资源的关系,它们的活动通过知识环境形成一种在技术、文化、领导、人力资源、组织结构、知识资本市场等因素上的互动与交流。其次,知识在各系统中的流动构成开放的螺旋向上系统。知识创新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知识不断通过积累和再创造重新汇入到知识生态系统中,如此循环构成知识生态系统的不断进化。

知识生态系统内外部之间存在输入、生产能力和输出,知识生态系统与其环境保持着开放的交换关系。这种关系促使知识资源、知识服务、知识创新活动形成一个内外交换、开放的动态知识生态体系。而泛在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中的知识资源、知识服务、知识创新活动又有了新的特点:

3.1 知识资源

知识资源是进入经济系统的人类知识,是智力劳动发现和创造的成果,它是所有人类(或组织)的一切知识资源的汇总。从范畴上讲,包括自然和社会两方面的知识资源。从知识可表达分类上说,包括显性知识资源和隐性知识资源。从知识载体形式上看,既包括传统的期刊、图书等知识资源,也包括数字资源以及人力资源等诸多形式。

而泛在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的知识资源更加丰富,除商业数据库、共享数据库、自行开发的特色数据库,还有各种开展资源组织和跨平台检索的资源集成,泛在图书馆的知识资源有如下特点:①多种形式:能够动态地、无缝地提供异质信息,现代网络技术为图书馆通过多种格式提供信息提供了解决方案,这些格式包括文本、PDF、图像、幻灯片、音频和视频等;②多语种:能够为全球范围内不同文化背景的用户提供多语种支持;③全球化:21世纪的泛在图书馆应该成为世界范围内知识和信息的门户,这意味着它要为全球用户提供服务,无论他们的年龄、性别、肤色、种族、宗教、语言能力、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素质如何。

知识资源数量和质量是知识生态系统运行的基础。当知识资源数量相对丰富、质量相对较高时,知识服务亚系统会有强烈意愿进行知识整合并提供给知识创新系统,知识创新活动的起点就会相应提高,由此获得知识创新成果的几率也会大大提升。随着知识成果大量涌入知识资源系统,将形成一个良好的、开放的知识生态系统知识创造循环。

3.2 知识服务

知识服务是基于用户问题和知识需要的新型服务机制,它在知识资源和知识创新系统中起到桥梁作用,强调用户参与和对知识创新过程的支持。从知识服务面对的对象、服务内容和服务层次上看,主要包括知识资源整合服务系统和为产品用户提供知识解答的企业知识呼叫,响应服务系统。

泛在图书馆在知识服务方面表现出以下基本特点:①基于网络。利用互联网传递信息资源和服务。②24×7。每天24小时、每周7天连续提供服务,没有时限,也不存在地理上的局限。③开放获取。除了为特殊用户提供基于密码保护的信息资源和服务以外,泛在图书馆为全球用户提供开放获取的资源,特别是开放获取期刊中的学术性信息。

一方面,泛在图书馆构建以信息找人、自动推送为目标的个性化信息服务理念。按照用户的要求,利用智能技术及时把信息提供给用户。另一方面,泛在图书馆在知识服务方面实现人人平等利用信息资源的目标。泛在图书馆采取包括免费服务在内的措施,扩大了人们对信息资源的利用职权。泛在信息环境下,有肢体残障的用户或盲人也可以通过笔记本电脑无线连接到网络图书馆,具有语音功能的计算机能自动地把屏幕上的信息转换成语音信号,帮助他们读取信息,利用图书馆资源。

泛在图书馆以其四通八达的网络支持,最大限度地突破时间、空间限制,营造出全民共享、共同进步的良好教育环境,对于国民素质教育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3.3 知识创新

知识创新是指科研机构利用现有知识资源在科学技术研究中获得新发现、新规律、新方法等新知识资源的过程。知识创新是建立在知识环境内,以知识资源系统为基础,有赖于良好的知识服务体系的智力活动。

在知识服务亚系统中,一般不改变知识本身,而是通过对原有知识的加工、整理来使用户更加便利地获得而产生的附加值流动,属于经济价值范畴。而在知识创新亚系统,则表现为两种形式:通过使用知识来创造新的科技产品来获取价值,表现为知识的经济价值;通过在原有知识的创新研究产生新的理论知识,表现为社会价值。还有一种并不被人们所注意的隐性知识流动所产生的价值转移,这时候受尊重或信任或证明自己的表现成为关键,属文化价值范畴,它在知识生态系统的各个部分存在。

知识服务与知识创新对知识生态系统有着正负面影响。当知识创新的效率高时,知识流动的频率大大加快,能够调动知识服务方的积极性使知识服务技术和管理水平获得提高。反之,会严重阻碍知识创新系统的创造活动,形成恶性循环。

泛在信息技术、泛在智能使知识创新活动更加活跃和广泛,不同层次、不同种群、不同学科的泛在图书馆知识用户、图书馆员之间可以更加便捷、无障碍地相互合作和碰撞,从而能加强知识的传播、转化和创新。

4 泛在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的管理

知识生态系统的管理是运用科学的管理理念促进知识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保护各个亚系统的组成和良好运行,保持知识生态系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特性能够得到全面发展。具体地说,就是要对影响知识生态组成、功能的知识环境因素进行控制、优化,为知识生态系统的良好发展塑造广阔的发展空间。

4.1 加强泛在图书馆资源建设

在泛在图书馆学习环境中,交互性明显增强,表现在读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图书馆与读者的交流空前密切。泛在智能超越空间,可以容易地实现互动的学习环境。读者与读者之间能够更方便地探讨问题,读者与图书馆的即时交流可能会占参考咨询的绝对地位。这种新变化也会影响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在泛在图书馆中,读者将既是资源的使用者,也是资源的创造者。图书馆的资源供给不再是书商—图书馆—读者的单向流动,而是形成书商、读者、作者、图书馆四类主体共建资源的新格局。

4.2 促进泛在图书馆内外交流互动

一个静止的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必然是一个不断老化的走向死亡的系统。在这样一个动态的知识系统中,各种知识元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图书馆只有在其内部或与外部环境的知识互动过程中才能获得高效、动态、创新发展。当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逐渐吸收更多的知识资源,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的时候,它就会通过知识资源的整合和创造进行持续不断的知识创新活动,经历着从混沌到有序、从新的混沌,再到新的有序的发展过程。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与其外部系统间的要素和知识交流的活动,有效地促进了知识的创新。

4.3 建立泛在图书馆知识生态共享机制

知识生态共享机制是对现有知识进行收集、分类和存储的知识发现过程、通过知识传播交流从而扩展知识量的知识分享过程、对分享过程中得到的知识单元集中进行处理的知识重组过程,通过这三个阶段实现最终的知识创新,产生新知识,推动知识的“演化”。

泛在图书馆形成知识生态共享机制的一个思路是:建立起完善的知识交流网络系统。将显性知识和隐性的形式分散的知识进行有效地捕获、交流和共享,形成知识创新、知识进化和知识整合为核心的图书馆知识生态共享平台。

4.4 构建学习型图书馆群落

群体化是当前我国社会信息环境的基本写照。群体化用户的信息需求必然决定着群体化的信息资源组织与服务的走向,决定着集成式知识构建的结构和层次,决定着不同信息环境之间的非均衡状态。这使得群体化用户就不仅天然地成为社会信息环境的能动因素而统领其它环境因素,也是观察泛在环境的核心因素,还是多元化信息环境的具体表征。

利用知识生态系统体系,构建学习型图书馆群落。将多个图书馆组织成一个战略群落,群落内共享彼此的知识资源,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联盟内知识的流动更加迅速而频繁,从而创造出新的交叉知识,谋求图书馆群落的整体发展。同时,整个图书馆群落应形成不断学习和吸收新知识的群落文化,不仅在一个图书馆群落内部相互共享知识,彼此学习,而且广泛吸收外部组织和环境的知识,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管理能力和知识服务质量。

4.5 加强人文环境建设

泛在图书馆,已经不仅仅停留在物理层面,许多新兴信息技术正改变着人们的工作、生活习惯与思维方式,特别是人工智能、移动通信等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对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产生深刻的影响,极大地改变了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方式和手段,提高了图书馆的工作效率,使广大用户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能得到细致周到的信息获取服务。

然而,由于个人、组织的多样性,文化、教育的多样性,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会带来人文环境的缺失。因此,图书馆要注重加强人文环境建设,以人为本,关注用户需求,倾听用户意见,实现图书馆与用户关系的和谐发展,提高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质量与水平,这是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健康和谐发展的根本。

对图书馆而言,人既是知识生态系统运行的操作者,又是知识的真正拥有者。泛在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必须以人为节点,以知识流为内容,以交流、协作为链,以泛在信息技术为工具,将泛在图书馆建设为一个知识交流、共享和创新的平台。

5 总 结

尽管知识生态学的理论和实践刚刚开始,但是它开启了一种代表未来整体观的新方向。图书馆在自身发展中,应充分应用知识生态学的理论,将分散在局部的零星知识资源整合成强有力的系统知识。采用信息技术,提高知识资源共享和增值程度,建立良好的图书馆文化机制,加强知识管理,构建知识生态化图书馆。

其次,泛在信息环境对图书馆而言,又是一种适者生存的市场环境。如何更好地立足这种社会信息生态环境,将各类信息技术应用于图书馆,为用户提供更新的用于传递信息、服务和教育的方式是图书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参考文献:

[1] 李博.生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Auyang S Y.复杂系统理论基础.田宝国,周亚,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社,2002.

[3] George Pór.What is a knowledge ecosys-tem.[2010-12-18].

/coil/knowledge-garden/dkescop/index.shtml .

[4] 孙振领,李后卿. 关于知识生态系统的理论研究.图书与情报,2008(5):22-27.

[5] 吴鹏, 苏新宁. 知识管理中的知识生态环境.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4,40(2):18-21.

[6] 谢守美. 国内知识生态系统研究综述.情报科学, 2010, 28(5):797-800.

[7] 舒宗瑛. 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0(9):103-105.

[8] Youk K H.Ubiquitous library.[2007-06-03].http://www.dinf.Re.jp/doc/english/access/index.htm1.

[9] 任家乐. 支持泛在学习环境的图书馆资源、服务设计. 四川图书馆学报,2009(5):24-27.

[10] 严栋. M—Learning环境下泛在国书馆研究. 图书馆学刊,2010(4):14-15.

[作者简介] 王小萌,女,1967年生,讲师,硕士,发表论文6篇,出版专著(合著)2部。

推荐访问: 生态系统 图书馆 知识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