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 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与研究对策

时间:2022-03-20 00:25:02  浏览次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 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与研究对策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 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与研究对策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信息化成为了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流,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将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工具和必备技能。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实践性。开设小学信息技术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计算机的相关操作培养“查找信息→选择信息→处理信息→内化并传递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终生学习的习惯,培养学习兴趣。但在教学实践中,信息技术这一学科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开始,学生对计算机都怀着神秘、兴奋的心情,学习兴趣十分浓厚,并觉得信息技术课可以上网、聊天、打游戏,非常好玩,于是非常想学。但随着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内容的不断深入,有的内容理论性非常强,需要记忆,知识难度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就逐渐降下来了。课堂上学生只是对 “计算机”感兴趣,喜欢上机的操作课,以“玩”、“乐”为主要的情绪支配,而对于教师所讲授的教材上的内容却觉得“不好玩”,结果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面对着学生不重视不想学不愿学的现状,我进行了认真分析、思考,主要有三大原因。

首先,从教师自身分析。教师是 “传道、授业、解惑”的人,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厚,首要检讨的人是教师。说明我们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传播者没有完全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没有正确引导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方向。这其中还包括教师本身的教育教学水平的高低问题,还有教学方法的欠缺等因素。要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教师要摒弃陈旧的教育思想和观念,要提高自身素质,结合学科特点,将常用的教学方法融会贯通于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并进行重组和延伸,最终达到不需要教,教者将“点金术”传授给学生的目的。

其次,从学生方面分析。由于农村孩子家庭条件有限,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孩子接触信息技术的知识感到力不从心,再加上信息技术课程不参加大规模的考试或者考核,所以学生们会从内心深处产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不重视心态,认为就是一门让他们放松的“娱乐”课。

最后,从家长和社会方面分析。社会对于信息技术课程就存在着偏见,学校的多数领导对信息技术课程处在不懂、不闻、不问的状态,而班主任、其他教师虽然没抢占信息技术课,但是态度很明了,课爱怎么上都好,只要把学生看好就行,至于学生学到了什么,大多数教师认为:上这种课不就是玩吗?虽然现在的家长已经能够懂得计算机技术的重要性,但是与其它科目相比较家长们还是更加重视小学语数及英语科

目,应试教育的思想仍然占主导地位,而家长和社会的对某课程的态度,会对孩子的思想起着深刻地影响作用。

针对以上原因,要改变不重视不想学不愿学的现状,我认为,作为教师的我们现在可能还没有力量能够改变社会或家长的认识或态度,我们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我们的态度,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改善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认真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正确地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够真正意义上懂得信息技术课程的现实作用和重要价值,让他们自觉地认真地上好信息技术课程,掌握到实用的知识和技能。那么,如何将学生真正地吸引到学习当中,避免出现的这些现状?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大家探讨。

第一,教师要端正态度,严格要求自己和学生。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学生独自上机的课时多,而一旦学生开始独自上机操作,课堂秩序就比较难以把握。因此,要上好信息技术课,必须强调一个“严”字。首先,要严格要求自身。不能给学生“放羊”,要对学生的未来负责,认真备课、上课。其次,要严格要求学生。让学生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什么事情必须等完成任务之后再做,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上机学习习惯,这也是要上好一节信息技术课的基本前提。

第二,要不断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的能力。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是具备了一定程度信息技术能力的,但是由于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知识就需要不断地更新。教师站在教育的最前端更应该对信息的获取和处理有一种特殊的敏锐性。所以信息技术教师要不断更新、深化和进一步充实最初获得的知识。

第三,善于引导并提高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它。例如在教学《键盘指法练习》一课时,学习指法是非常枯燥的,如果教师一开始直接讲解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要点,学生不但学的很累,而且很不愿学,更加不能强迫其练习了。我在教学中就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 “打地鼠”游戏,学生通过游戏实践发现,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于是就有人提出如何能够打得又对又快。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就很认真,同时也感到轻松自如了。

第四、结合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法。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即我们要完成什么任务。学习知识与技能是为了“用”,有了“用”的可

能、“用”的需求,学生才会想办法强化巩固所学知识。在课堂设计上,要注意实用性。例如:在介绍了“电子邮件”一课后,我就把自己

的E-mail地址告诉学生,让他们课外给我发电子邮件。学生们给我发了很多电子邮件,其中有美丽的图画、精彩的贺卡等,有的学生还告诉我一些心里话。我收到后逐一回信,信中写的都是赞扬、鼓励的话语,这在给他们以自信心和鼓励的同时,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进行了一次交流,学生学习新知的劲头也更足了。

2、启发式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过程由教师组织,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旨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正确的理解,系统地掌握所学的知识。教师应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探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能够突破教学难点,自己导出结论。此时,老师的课堂导入应问题鲜明,促进创造,使学生达到主动思考、积极议论、热情创新的状态,进而实现掌握知识要点的目标。如我在讲解PowerPoint 2003时,学生提出问题:“怎样把应用模板效果去掉?”因为在PowerPoint 2003中没有工具可以将模板效果直接去掉。于是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考:“应用模板效果由背景图案和前景图案两大部分组成,如果我们

将背景设为白色,把图案也设为白色,不就大功告成了吗?”在以前的讲课中,学生曾经使用“背景”功能设置过幻灯片的背景颜色,于是现在就可以让学生把应用模板效果中的背景设置为白色,但是把图案也设置成白色,则比较困难。这时,学生们意外地发现在设置幻灯片的“背景”时,打开的窗口的最下方,有一个小小的选项----“忽略母板的图案”,此时选中此选项就可以了。问题就这样在启发、思考、验证中得到了回答。 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教师能够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抓住关键,再辅以演示、讨论和学习,会使整个课堂生动活泼,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操作实践法。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借助计算机对某一问题反复操作,藉以形成技能、技巧或习惯的教学方法。操作实践法的运用通常有两种形式:课堂练习和上机实践。比如,写命令的练习,建立自动批处理文件的练习,编写程序的练习。这种课堂练习一般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学生做练习时,教师应走近学生了解指导,特别注意多指导知识掌握较差的学生,可以请做得比较好的学生将答案写在黑板上或说给大家听。这种练习,既是学生的自我检测,也是教师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上机实践是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形成计算机操作技能的主要途径。 新形势赋予我们新的任务,新任务又指引我们探索新的方法。“教无定法”在某种意义上是有一定道理的。教学方法必然具有多样性、 灵活搭配性和创新性。有了好的教学方法还需要实践的检验,

才能在工作中发挥作用。

总之,我认为要改变信息技术课不被重视的现状,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师在努力提高自己信息技术业务水平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将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等到灵活地运用到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之中。只有这样才能依据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不断更新的特点,以及现代教育理论和学生与时俱进的要求,设计出更灵活、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改变信息技术课堂学生不重视不想学不愿学的现状,使学生能够学到计算机的实用知识和技能,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实现信息技术课程开办的目的。

推荐访问: 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与研究对策 信息技术 现状分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