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全册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2-03-15 00:22:32  浏览次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全册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全册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本学期我承担六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工作任务,为了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制定本学期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为指导,使道德存在于儿童的内心,使法治原则为更多儿童所了解和遵守,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懂法守法,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社会规则,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本学期将一如既往地扎实落实思品学科的各项常规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加大学科科研力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科建设。

二、常规教学

㈠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围绕公民与国家的关系的生活主题,以法律和宪法精神为主线,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基本制度、国家机构等内容贯穿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整体。

1.通过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的教学,感受到法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生活中法律是不可或缺的。只有懂法、守法生活才会和谐美好,让学生体认宪法的核心价值,初步理解宪法精神。

2.通过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的教学,着重讲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并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本单元的教学重难点是了解公民的权利

与义务,依法行使权力,依法履行义务。

3.通过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家机构》的教学,识记国家机构的含义、组织体系、设置。着重讲宪法规定国家制度,宪法将国家权力赋予国家机构并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4.通过第四单元《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的教学,体会自己受到的法律特殊保护,增强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了解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的专门法律,知道未成年人受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及其在青少年成长中的地位。

㈡教学资源分析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套《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 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 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

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3. 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4. 让教师和学生走进教材,保持教材的弹性和广泛适用性

各主题单元均选择具有通用性的、可供师生具体真实地参与的活动题材,使教材成为师生开展活动的指导,从而将各地具体而微的自然、人文资源和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师生的经验和兴趣等等都纳入课程资源体系,为师生在活动中进行二次开发留有空间。

㈢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六年级学生共有XX人,其中男生XX人,女生XX人。孩子经过一年的学习后基本懂得了学校生活规则,初步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多数学生文明有礼貌,能遵守课堂学习规定,能积极学习,能安全健康地学习生活。还有少数学生比较顽皮,自我控制能力差,在课堂上、集体活动中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甚至个别孩子有模仿社会上不良言行的现象。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情况调整教学,用不同的方法开展教学,激励所有孩子努力学习。

㈣教学方法设计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寓道德概念和行为要求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

2.利用插图,图文对照,边看边说边想,帮助学生理解。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以孩子们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为抓手,以实际生活案例为依托,突出正面引导,让孩子们在学习中体会到法治让生活更美好。

4.结合大队部的各项活动进行教育。

5.充分利用教学用书中的儿歌及小故事穿插于课堂教学中。

6.领略大自然的美,了解社会的繁荣,培养学生的环境素养。

7.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特点,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采取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环往复、螺旋上升、形式多样等方式,引导孩子们通过学习,从不同角度、侧面感悟和践行核心价值观。

8.课程中积极发挥绘本生动活泼、有趣有启发性的作用,引导孩子们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讲述或者表演等形式,自然而然地懂得其中蕴含的规则、法理等,使教学从课堂延伸到学生更广阔的生活领域,做到实实在在的知行合一。

㈤教学进度与课时分配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视频中是谁在保护我们所有的生活?

小结过渡:是啊,法律保护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知道法律保护我们的生活,“法

律”无处不在,

“法律”上,并从视

频中感知法律无处不

在。

二、生活处处有法律

1.游戏:看图片猜法律

课件逐幅出示第5页图片:看图片,猜猜与哪些法律有关?

2.除了这些,我们家人及亲戚的工作和生活中还涉及哪些法律呢?

提示:食品安全法、建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婚姻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

1.说出《中华人民共和国

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

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

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拿出课前采访表,分小

组汇报交流采访情况。

举例说明法律是无处不在

的,例如网络、学校、小区、

公共场所、餐馆商场等

通过看图猜法律游

戏、汇报交流等活动,

感知生活中的各种法

律,初步感受法律无

处不在。

三、法律功用各不同

1.这么多的法律,它们的功能各不相同。

(1)了解刑法。

①出示刑法图片:你知道这部法律有什么作用吗?

出示文字: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

②你知道哪些行为被刑法规定为犯罪?

③出示阅读角

小结:从古至今,都有惩罚犯罪的法律,这样才能维护社会秩序。今天的刑法,更是在保护人权,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2)了解民法。

刑法用来惩治犯罪,民法则主要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

①你知道我们生活中哪些权利受民法保护?

②视频《民法总则宣传》

(3)了解其他法律。

①行政法

出示图片

②你还知道哪些法律,在我们生活的哪些发面发挥着作用?

小结:不同的法律调整不同领域的社会关系,发挥不同的功能。1.了解不同法律的不同功用

(1)了解刑法

①说说自己对刑法的了解。

知道刑法规定了什么样的

行为是犯罪,对于犯罪应该给

予什么样的惩罚。

②根据自己所见所闻,说说哪

些是犯罪行为。

③阅读,了解古代的法律制度。

(2)了解民法

①阅读补充材料《民法呵

护人的一生》。

阅读相关链接,知道民法

指导人们签订和履行合同,进

一步了解民法在生活中的重要

作用。

②观看视频,感受民法时

时在保护我们。

(3)了解其他法律

①看图片,感知行政法的

作用范围。

②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一

部法律。

了解刑法、民法、

行政法等法律的不同

功用。懂得不同的法

律在不同的领域发挥

着各自巨大的作用,

全方位地保护我们的

权利,规范我们的行

为,保障社会生产、

生活秩序。

八、板书设计

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第二课宪法是根本法

科目:道德与法治教学对象:六年级学生课时:第三课时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中第二课《宪法是根本法》的第三课时《树立宪法权威》。本课时以学生活动为主,目的是引导学生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权威,神圣不可侵犯。”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权威,神圣不可侵犯。

过程与方法:2.学生分小组,通过找一找、辩一辩、说一说等形式,感受宪法之庄严。

情感态度价值观:3.理解维护宪法尊严的意义,树立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与权威。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六年级学生正值“身心变化”的时期。从心理发展特点上看,他们感觉自己长大了,并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在认识处理我与国家的关系时,开始形成自己的看法和态度。但是,由于还不成熟,认识还很片面。基于此,注重对学生进行宪法原则和精神的教育,引导学生学习宪法,树立宪法权威。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设计理念:学一学、读一读、看一看、辩一辩、说一说,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和学习。教学策略:

教法:合作探究法、情境体验法

学法:结合设置问题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情境体验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1.重点:了解并诵读宪法,感受其权威性。

2.难点:理解维护宪法尊严的意义,树立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与权威。

师:看了这段介绍,你们觉得在古希腊,所有人都有公民资格吗?哪些人没有?

2.公民

定义: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3.中国公民:我国法律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条件限制吗?

注意:每个社会成员,除必须“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外,没有任何限制条件,即不管男女老幼,是否享有政治权利,都是中国公民。

4. 国籍及其取得方式

(1) 定义:国籍是一个人属于某个国家的一种法律上的身份。

(2) 国籍的取得方式:

依据出生取得,这是取得国籍最普遍的方式,也称为出生国籍,对于出生国籍,我国国籍法的相关规定:

①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比如我们)。

②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国外,具有中国国籍(旅游、度假、留学、外出务工等);但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并定居在外国,本人出生时即具有外国国籍不具有中国国籍。

③父母无国籍或者国籍不明,定居在中国,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定居”是指中国公民已取得住在国长期或者永久居留权,并已在住在国连续居留两年,两年内累计居留不少于18个月。中国公民虽未取得住在国长期或者永久居留权,但已取得住在国连续5年以上(含5年)合法居留资格,5年内在住在国累计居留不少于30个月)

通过加入取得,即通过婚姻关系、收养关系、自愿申请等方式而取得某国国籍,也称为继有国籍。对于继有国籍,我国国籍法是这样规定的:必须具备两个前提,而且还要符合法律的规定。两个前提是:申请人必须愿意遵守中国的宪法和

根据情境研讨老

师提供的资料,进行思

考讨论,回答问题。

通过知识介

绍,让学生对公民

身份的确认有初步

的认识,为之后的

内容做铺垫。

法律;申请是出于本人的自愿。法律规定的条件是:申请人为中国公民的近亲属;定居在中国;有其他正当理由。只要具备上述两个前提,同时又符合上述法律规定的条件之一的申请人,就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国籍。

(3)双重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还规定: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并定居在外国,本人出生时即具有外国国籍的,不具有中国国籍。因为我国法律不承认公民具有双重国籍。

“杨振宁放弃美国籍转为中科院院士”的事迹

①杨振宁加入美国国籍后,还是中国公民吗?

②如果他没有放弃美国国籍,是否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国籍?为什么?

5.华侨、华人与华裔的区别

华侨是有中国国籍,但居住在外国或在国外长期生活的人。

华人是外国国籍的中国人。

华裔是指有中国血统的华侨在侨居国所生并取得侨居国国籍的子女。

学生阅读材料,进

行思考和讨论:我国法

律不承认公民具有双

重国籍。

通过材料分

析,开动学生的思

维,从未在教师引

导下得出结论。

四、分组探究

选取公民生活中的几个片段,评价哪些属于对公民身份的正确看法,哪些是不正确的?

师:到底该怎么判断自己或他人是不是公民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以下五张图片,思考哪些是对公民的正确看法,哪些是对公民的错误看法?并说说你的依据。

出示幻灯片

(1)王小青领取了居民身份证说:“我终于成为一个公民了!”

(2)小旷很羡慕那些参加成人宣誓仪式的高中同学:“他们真光荣,正式成为公民了。”

(3)小怡在看刚出生的表妹的照片:“小姨家又多了一个公民了。”

(4)张萌到机场送朋友燕燕出国留学:“真遗憾,燕燕从此不再是中国公民了。”

(5)志强的邻居因涉嫌抢劫伤人被逮捕了:“他犯罪坐牢,一定会被剥夺公民身份。”①小青的看法不正确,

公民身份证只是公民

个人身份的证明,我们

一出生就具有中国国

籍,不受是否拿到身份

证的影响。

②小旷的看法不正

确,我们一出生就具有

中国国籍,也不受年龄

的限制。

③小怡的看法是对

的,国籍的取得方式很

重要的一种就是因出

生而获得,她小姨的女

儿一出生就是公民了。

④张萌的看法不正确,

陈燕虽然出国留学了,

但如果她不加入外国

结合学生生活

实际,通过学生自

主学习,小组合作

探究,使学生对公

民的身份有一个基

本的认识,突破教

学难点。

四、总结

指着板书总结: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也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公民履行义务既包括做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做的事情,也包括不做法律禁止做的事情。宪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

利用板书,对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再次进行梳理,让学生了解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相互统一的,我们应该依法履行义务、自觉履行义务。

七、教学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多元评价

自我评价:☆☆☆☆☆同组评价:☆☆☆☆☆教师评价:☆☆☆☆☆

评价量规:

课前预习学习状态发言提问主动学习练习情况总体评价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第5组

第6组

评价说明:打星主要参考学生各个环节的参与度、积极性、学习过程中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在小组中的活跃程度。

八、板书设计

第四课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科目:道德与法治教学对象:小学六年级课时:第3课时

因为战乱,侨民的生命和财产受到了威胁。

在国外发生战乱危机的时候,

中国政府立即反应,迅速撤离滞留公民和侨胞,体现了我国政府尊重和保障人权,全力维护人民的利益。PPT出示:人权

2.什么是人权?

人权,是指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

(每个人包含中国公民和外国人)

了解人权包含个人人权和集体人权。

前者是指个人依法享有的生命、人身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自由平等权利;后者是指作为个人的社会存在方式的集体应该享有的权利,如种族平等权、民族自决权、发展权、环境权、和平权等。

说一说中国政府为什么要接侨民

回国?

谈谈观后的感受,了解帮助侨民

转移,是中国政府尊重和保障人权的

体现。

说一说你理解的人权。

了解人权与公民权的区别。

你知道我国宪法规定的人权有哪

些?

学生对解放军

比较敬佩,以新闻

播报的形式开启课

堂,易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新闻播

报内容涉及侨民的

生命和财产安全。

让学生心灵得到触

动,对人权产生初

步的感知,从心底

产生为祖国强大的

自豪感。

对于学生来

说,人权是一个高

大上的概念,所以

这边采用直接定义

的方法,让学生了

解什么是人权。通

过强调“每个人”,

让学生了解了人权

与公民权的区别。

二、宪法保障,尊重和保障人权

1.PPT出示:2004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

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明确规定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要求我国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

2.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出示“立法、执法、司法、普法”4幅图,简要介绍我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所做的努力。

围绕图片和文字,小组选择一个

方面进行讨论,说一说我国采取了哪

些措施保护和促进人权。

教学依靠教材

但不能拘泥于教

材。本框教材中只

提到采取各种措施

积极保护和促进人

权,却对采取了哪

些措施没有具体阐

述,给了教师拓展

的空间。从“立法、

执法、司法、普法”

四个方面,让学生

对我国在尊重保障

1.了解了黄海洋一天所经历的事,学

生分小组讨论,黄海洋去了哪些地方,

其中属于国家机构的有哪些?

(学生把自己的交流结果,在书本

P42上用“√×”来表示。)

各小组学习讨论时,进行自我评价和

生生互评。

2.小组汇报各自交流结果,重点陈述

判断理由。

对于学生的交流汇报,教师及时进行

评价。

模拟场景,引导学

生将书本知识勾连

到日常生活中,帮

助学生理解。

初步的认识,让学

生自己先判断哪些

属于国家机构,在

辨析中,不断明确

认识,理清思路。

2.同学们的陈述很热烈,也都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很清楚,那谁对谁错,其实我国的法律中已给出明确的说明。

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一

3.同学们,这是我们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我国现行《宪法》是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

的路线方针政策,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实践经验,于1982年12月4日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在实施过程中,已经多次修正,最近一次是在2018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通过。老师手里的这一本《宪法》就是最新版。

《宪法》第三章“国家机构”介绍了我国的国家机构有如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

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1.学生朗读知识窗中的介绍:

国家机构包括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

家机关。前者在全国范围内行使职权,

后者代表国家在所在区域内行使职

权。

2.学生翻看手中的宪法,简单了解其

中的第三章“国家机构”。

3.小组再次交流,重新确定黄海洋同

学,一天去过哪些国家机构,评价自

己之前的判断,作出最新调整。

各小组学习讨论时,进行自我评价和

生生互评。

4.交流。

派出所、民政局、监察委员会是国家

机构。

对于学生的交流,教师及时进行评价。

提供给学生《宪法》

中的明确规定,通

过研读,对国家机

构的介绍有明确认

识,再反观自己刚

才的判断,就更容

易帮助学生认识哪

些属于国家机构。

真理越辩越明,道

理才能越讲越清。

三、寻找身边的国家机构

1.了解了国家机构,那你知道自己所在地区的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吗?学生与同桌交流后,集体交流。

同桌学习讨论时,进行自我评价和生

生互评。

检验学生所学知识

点是否掌握。

2.出示学生交流到的相关地方的图片

(可以利用各自所在地方实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发现图片上,国

家机关都会悬挂国徽等代表国家的标

志。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

国家机构的认识。

四、结束语:

1.今天我们初步认识了我国国家机构,了解了在我们身边有哪些国家机构。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还有很

多,我们下一节课继续学习。

2.布置拓展实践任务:1.2小题,选择一项完成,3小题必须完成。(完成“我的课外收获卡”)

(1)回家询问父母或长辈,查阅资料,去了解一下每个不同的国家机关的职权是什么,我们下一节课一起交流。

(2)从家到学校途中,你遇到了哪些国家机构,请一一寻找出来,并了解一下他们的职权有哪些。(3)阅读最新修正版宪法第三章,了解国家机构及其它们的职权。学生回家进行资料的收集,了解国家

机关的职权,并完成“我的课外收获

卡”,下一节课进行交流。

学生完成课外收获卡时,进行自我评

价,并邀请家长对其进行评价。

布置相关学习任

务,提升学生通过

多种途径获得知识

的能力,也为学生

下一节的学习做铺

垫。

七、教学评价设计

八、板书设计

二、了解国家机关的不同职权:

1.出示P44“活动园”中的内容

根据职权内容的不同,我国的国家机关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请同学来给我们读一读左边的国家机关名称。1.学生个别朗读国家机关的名称。

通过朗读,再次识

记。对于国家机关,

同学们一定很陌

生,所以,课堂中

不断的重复、识记,

能更好地帮助学生

牢记。

2.这些国家机关都有哪些法定职权?书中给出了我们这些机关的法定职权,但顺序都打乱了,需要我们重新连线。上节课,老师已布1.学生分小组完成,可以各自分工进行,每人负责完成几条,各自完成后,再进行统一核对。

各小组学习讨论时,进行自我评价和生生互评。

2.小组派代表交流:

(出示视频2)2019年十三届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实况,网

址如下:

http://www.wendangku.net/doc/a7668048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c8.html /index.p

hp?m=Article&a=show&id=33704

学生观看,并交流自己看到了什么。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教师对学生的交流及时给予评价。

通过视频,让学生

更为直观地了解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的

职权。

5.看来同学们对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已有了一定的了解,那老师来考

考大家,这里有几张图片,你知道

分别反映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

哪项职权吗?

(出示图片,学生各自观看,并在

书上写上

相应的职权。)

学生交流:

立法权这就是最新版宪法修正前大

家投票表决的场景。

任免权

决定权

监督权

教师对学生的交流给予评价。

通过书中给出的事

例,让学生更为直

观地了解人民代表

大会的立法权、任

免权、决定权和监

督权等相关职责。

四、认识身边的人民政府:

1.我们再来认识一个和我们生活

密切相关的国家机关,你知道是哪

一个吗?

学生回答:人民政府

并说说自己对人民政府的了解。

将书本知识与学生

实际生活相联系。

2.出示对于人民政府的介绍:

人民政府是行政机关,与我们的生

活密切相关。它代表国家在经济、

社会等领域行使行政管理职权,提供公共服务。人民政府包括政府自身及所属工作部门,这些部门行使政府的具体职能,我们经常会与它们打交道。1.学生朗读。

2.说说读了介绍后,对人民政府有什

么新的认识。

提升学生对人民政

府的认识与了解。

3.行政机关的名称中常常出现人民政府、部、厅、局等,请你判断以下机构是否属于行政机关,并说

说理由。

出示图片,学生自己判断,在交流。

4.你还知道哪些行政机关?向同

学们介绍一下。1.学生交流: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是

辽宁省宽甸镇人民政府是

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不是

浙江省绍兴市人民检察院不是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属于国家机

关但不是人民政府。)

2.学生介绍自己生活中遇见的人民

政府,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引

导。

教师对学生的交流及时给予评价。

通过图例以及联系

学生生活实际,进

一步辨析哪些机构

属于人民政府,引

导学生更清楚的区

分各个不同的国家

机关及其职责。

五、了解国家司法机关:

1.认识了这么多的国家机关,下面老师请同学通过给出的资料,来介绍一下其它几个国家机关。

出示资料P47,认真阅读,此页上半部分资料,找出其中介绍的国家机构,并向同学进行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监察委员会,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是国家的监察机关。我国的司法机关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院1.学生自己阅读资料。

2.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

(1)资料中介绍了国家各级监察委员会,行使职责是监察职能。

(2)司法机关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法院是审判机关,检察院是法律监督机关。

(3)法徽是人民法院的标志,也是法官的身份标志。法官代表国家依法行使审判权。

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4)检徽是人民检察院的标志,也是

检察官的标志。检察官代表国家依法

行使检察权。

(5)法徽与检徽图案不同。

学生对自己的分享进行自我评价。此处学习,主要以学生自我学习为主,提高学生通过给出的学习资料,获取相关知识的能力。

六、案例辨析:

1.人民法院刑事审判权,那它到底审理哪些案件呢?这儿有三个案例,同学们讨论一下,看人民法院会审理哪些类型的案件。1.学生分小组合作交流。

2.各小组派代表讲述自己的观点。

(第一个案例:借钱到期未还,可以

上法院起诉。

第二个案例:因诈骗罪被当地法院判

处三年有期徒刑这个是法院的职责之

一。

第三个案例:出售过保质期的牛奶,

向当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如不

服决定,可以向其上级主管部门申请

行政复议。)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生生评价,

老师也及时给予评价。

通过案例辨析,让

学生更为清楚地了

解法院会处理哪些

事务,对于法院的

职责有进一步地认

识。

2.任何社会都会有争议存在。司法是解决社会争议的重要手段,是维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你在生活中、学习中遇到烦心事、麻烦事,你知道怎么做了吗?学生交流:

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小

事由老师、家长帮助解决。当周围人

遇到一些大的问题,或触犯法律的问

题了,那可以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

的利益。

对于学生的交流,教师及时进行反馈,

给予评价。

明确司法是解决社

会争议的重要手

段,是维护公平正

义的最后一道防

线。

七、结束语:

1.今天我们认识和了国家机关的职权。正是它们有着独特的功能,彼此间又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的作用,使得我们国家能有序运转、蓬勃发展。国家机构根据职权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哪些?学生回答:

(全国人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

和国主席、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

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对于学生的反馈,教师及时给予评价。

此课学习的内容较

多,通过最后的问

题,引导学生再次

巩固所学内容。

2.课外拓展延伸:

(1)回家查阅相关资料,向周围的长辈介绍自己所了解的有关国家机构。

布置相关学习任务,提升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得知识的能力。

(2)查找身边所认识的国家机关

工作人员,向他们了解一下他们所

在机关的职权。

学生回家完成相关任务。

家长配合学生完成评价表。

七、教学评价设计

八、板书设计

5.国家机构——国家机关的职权

独特的功能

宪法规定国家机关职权的根本法律依据严密的组织性、协调性

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第五课国家机构有哪些(3)国家机关的产生

科目:道德与法治教学对象:六年级上学生课时:1课时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六年级上册法治专册中第三单元的第一课“国家机构有哪些”的第三课时,了解国家机关的产生,初步了解“一府一委两院”的产生,在前两课时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体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本课时学习的内容,是为后面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和认识权力的行使是需要受到制约与监督,打下基础,并逐步引导学生形成法治意识。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事例结合,体会人民是国家主人。

2.初步了解国家权力机关的产生过程;理解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初步了解“一府一委两院”的产生;知道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依法行使职权,接受人民监督,为人民服务。

过程与方法:

1.运用观察、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

2.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3.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以小组式学习、交往式学习等形式引导学生学习探究,掌握所学知识。

二、了解人民代表大会的产生:

1.同学们,我们每学期都有少代会,都有谁参加了?或是了解的同学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学生介绍自己对少代会的了解。

老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给予反馈与评

价。

从学生们身边熟知

的事务说起,贴近

学生的生活实际。

2.是呀,少代会的代表是我们推选出来的少先队员,他们参加少代会,把我们的想法带到会议上,代表我们形式行使每一个少先队员的权

力。而们一个国家,人口众多,也不可能每个人都直接行使国家权力。那就需要专门的机构来代表我们行使权力。这样的机构就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还记得我们上一节课学习的,全国人民代表会有哪些职权吗?学生回答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根据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

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与学生熟悉的事物

索契,再回顾上一

节课学习的内容,

再次巩固人民代表

大会的职权,为下

面活动园的交流做

铺垫。

3.在大会期间,我们的报纸、电视

等媒体都会报道大会相关情况。我们的同学们也很想知道会议一些情况,你们能为他们做出解答吗?

(同学们可以阅读P49上面“知识窗”的相关资料再进行解答。同时,老师也可以给出一些学习材料,进行扩充。)1.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如下问题。

A人大代表是怎样产生的,如何代表

人民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般什么时候召

开?会讨论、决定哪些事情呢?

各小组学习讨论时,进行自我评价和

生生互评。

2.分小组汇报。

对于学生的交流汇报,教师及时进行

评价。

对于人大代表做什

么,学生们不一定

了解,提供一些资

料,让学生通过阅

读有了一定的了

解。

4.通过刚才的小组讨论,你还从给出的资料中,解答了什么疑惑呢?学生个别交流。

对于学生的交流,教师及时进行评价。

鼓励学生多方面、

多角度去了解认识

人大代表,对于本

课时知识点的掌握

有帮助。

5.考考大家,每一次人大会议上都

有对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这一程

序,知道是为什么吗?

学生交流。

对于学生的交流,教师及时进行评价。

6.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务院对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

并报告工作。”政府工作报告经过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审议通过后即

具有法律效力。国务院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法定职责。人大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是行使国家权力、决定重大事项和履行监督职能的基本形式。

这正是体现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学生齐读。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

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通过老师的讲述,

再次了解人民通过

人民代表大会行使

国家权力。

三、认识“一府一委两院”:

1.同学们,我们在新闻中看到“一府一委两院”这样的说法,你知道它的具体含义吗?

2.这个说法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同学们可以阅读一下P50上的“知识窗”,相信就明白它的含义了。1.学生阅读知识窗。

2.交流;

一府一委两院,其中“一府”是指人

民政府;“一委”指监察委员会,“两

院”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在中央,“府”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务院,“委”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

监察委员会,“两院”是指中华人民共

和国最高人民法院、中华人民共和国

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地方,“府”是指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委”是指地方各

级监察委员会,“两院”是指地方各级

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

对于学生的交流,教师及时进行评价。

通过知识窗中资料

的学习,拓展学生

的知识面,对“一

府一委两院”有初

步认识与了解。

3.你的身边有“一府一委两院”吗?

学生交流当地所在人民政府和人民法

院、人民检察院都在哪里,说说自己

对它们的了解。

对于学生的交流,教师及时进行评价。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

来谈,更容易让学

生理解。

四、活动园里明知识:

1.老师这里有几个词(出示:人民、

人大代表、人民代表大会、“一府一

委两院”)请你用图示表示一下它们

之间的关系。

1.学生可以同桌合作完成图示。

各小组学习讨论时,进行自我评价和

生生互评。

2.交流各自画的图示。

图示形式可以不一,但意思的表达不

能有误。

对于学生的交流,教师及时进行评价。

通过图示,帮助学

生厘清各个机关之

间的关系。

2.通过图示绘制,你有什么收获

呢?

学生交流: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

须依靠人民的支持。

再次强调人民当家

做主。

五、认识身边的国家机关工作人

员:

1.让我们来看一看国家机关工作人

员他们平时的工作。

学生交流:

警察在护送学生过马路。

法官审理案件,检察官作为公诉人提

出公诉。

对于学生的交流,教师及时进行评价。

看图、交流,了解

国家工作人员中,

有的会有统一制

服。

2.你看到这些国家机关工作什么的

服装有什么特点?

学生交流:

他们身穿制服。

3.你还知道哪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会穿会服?为什么他们要在履职时

穿制服呢?

学生交流:

制服是其身份道的象征和执法的重要

标志。

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生活中的体会

通过交流,了

解国家机关工作人

员的身份特殊性。

树立崇敬之情。

说,如果自己的亲人有穿制服的,结

合说一下,更好。

六、总结:

今天我们了解了人民代表的产

生及对其他一些相关知识。各级人

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是如

何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并对人民

负责,受人民监督的呢,同学们可

以在课后了解一下相关内容,我们

下一节课会更深入地学习。

布置相关学习任

务,了解人民代表

大会,为下节课的

学习做准备。

七、教学评价设计

八、板书设计

5.国家机构——国家机关的产生

选举组成

人民人大代表人民代表大会

代表

产生监督

“一府一委两院”

第六课人大代表为人民(第一课时)

科目:道德与法治教学对象:六年级课时:1课时

一、教学内容分析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本课通过刘力的经历,带着学生一起了解人大代表产生的方式、程度和资格,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

二、教学目标

1.了解人大代表产生的方式、程序和资格。

2.通过探究、交流和活动认识选举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是责任的体现。

穷人……。

3.关于选举资格,法律是这样

规定的,让我们来读一读。(出示选举法相关条例)

4.现在,你再看看这些人,哪些是可以参与选举,哪些是不可以的呢?让我们来连一连,写一写吧。

交流。1.学生听,回答:我也想去。

2.学生回答

3.学生读法律条款。

4.完成连线和填空。

关知识后再次做同

样的活动,则是自

我校正的过程,也

能让枯燥的法律更

加容易理解和内

化。

五、教师总结,珍惜代表选举制度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不可能做到让人人都直

接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为此,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通过行使自己的选举权利,挑选出自己满意和信赖的人大代表代表自己讨论、决定国家和社会事务。这是一个神圣的过程和权利,每一个人都应该珍惜。下一节课,我们将具体了解人大代表们都在做什么。

总结语中既有对这节课的总结和升华,也引出下一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做好收集资料等准备。

七、教学评价设计

八、板书设计

七、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

八、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板书)

6.人大代表为人民

责任在肩

人民在心

依法履职

第六课人大代表为人民第三课时

科目: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对象:六年级课时:1课时

一、教学内容分析

《人大代表为人民》一课,我们划分为三个课时,由浅入深,由远及近,层层深入进行教学。本课时教学,建立在第一、第二课时学生已经初步了解和认识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经对人大代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人大代表依法履职、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的基础上,通过模拟场外“代表”,提高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和合作协作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了解公民建言献策、参政议政的内容和方式。

2.从身边和生活出发,善于观察并发现问题,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参与社会公共生活。

3.进一步培养学生权利和义务的观念,增强学生主人翁的意识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小学六年级学生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参与社会公共生活。“我们是场外代表”这一课时,会让学生通过模拟体验活动。了解人民代表的工作程序,从而感受到人民代表的责任,树立公民意识和主动参与社会的意识,主动关心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当然,还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对

②提示:请将自己发现的问题及想到的解决方法与同组的同学一起讨论交流,选择与人民群众生活关系最密切,急需解决的问题,共同讨论解决方法,完成提案。

③教师巡视指导

4.各小组代表经过充分的讨论,完成了提案。下面我们进入大会的第3项议程:人民代表全体会议交流提案。

①各组代表汇报提案

②师生共同评价,将审议通过的提案粘贴在黑板。

5. 今天,我们模拟人大代表,观察、发现问题,并对如何解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希望大家以后也要做个有心人,多关心社会,关心民生,长大争当一名真正的人民代表,为人民、为社会多作贡献。

2.议程2学生分组写提案:

①学生继续讨论

②把握书写要领:

寻找原因调查研究

解决办法合理可行

书写提案清晰通顺

③小组完成提案后先进行组

内交流

3.议程3

①每组代表上台交流

②认真听取汇报,生生互评。

③可根据同学评价、教师评

价,进一步完成本组《提案》。

感受身为人民代表

的责任感”和“树立

关心社会问题的公民

责任意识和主动参与

意识”这两个目标。

善于观察生活,敢于

提出自己的建议,培

养学生发现问题、分

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

能力,这正是我们一

线教师需要用心引导

和重视的。

七、教学评价设计

推荐访问: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 上册 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