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铜版画技法》教学方法研究

时间:2022-03-10 10:30:48  浏览次数:

【摘要】铜版画起源于15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因所用金属材料而得名,有着独特的表现形式,是版画艺术中的核心版种。近年来,国内各高等美术院校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教学体系,将铜版画艺术作为重要的学科进行研究与实践。《銅版画技法》课程是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设置的必修专业技法课程之一,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铜版画的特质在于其具有极强的技术性,因此对技法的驾驭能力,成为铜版画创作的基本手段和表达方式。作为专业必修课程,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教学体系,研究行之有效的教学法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不断地反思以往教学实践中的得与失:以史为镜,关注艺术大师们宝贵的学习历程与经验总结;在当下教学中尤其注重倡导对经典作品的深入学习和理解,以此启发学生体验之美所散发出的生命力;将其中所蕴含的工匠精神作为个人艺术精神上的指引和追求,只有这样,版画教学才会更有意义。

【关键词】铜版画技法教学方法临摹工匠精神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7年西安美术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7XK002。

引言

铜版画在版画艺术中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版种和艺术表现形式。它是版画概念中典型的凹版,凹印制版的丰富性是其独特之处,而精致丰富的艺术效果成为铜版画艺术发展的潜力,其痕迹语言、线条表现力、印刷产生的凹凸视觉样式构成铜版画艺术的基础。对于《铜版画技法》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是铜版画专业教师一直以来积极思考的问题。纵观铜版画艺术的发展与演变过程,其技术的演进、艺术语言彰显出的独特魅力,都渗透着不同时代艺术家们卓越的创造智慧和孜孜求索的精神。这些不仅成为人类艺术史上最辉煌的一笔,同时也为铜版画将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而作为专业教师应该以怎样的视角去思考教学的目的与意义所在呢?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研习传统的技法精髓?又如何将技术技巧的呈现与当代艺术的表现精神相结合?不断地在实践中总结摸索经验,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给铜版画艺术注入新的审美意蕴,彰显出中国铜版画艺术的生机与持续演进的潜能,这样才能使铜版画艺术真正传承与发展下去,这也是本学科发展的意义所在。

反思以往教学实践中的得失

《铜版画技法》属于实践操作类课程,课程的核心内容以“蚀”版技法为主,结合凹印机械印刷原理。教学的难点在于铜版画区别于一般艺术的呈现过程和叙述方式,版种天然具有的技术繁琐性、材料与设备的多样性、程序的复杂性,以及痕迹语言产生过程的间接性等特质。对于刚刚步入专业技法课程学习阶段的学生而言,铜版画的概念是模糊而抽象的。鉴于铜版画天然的特质,如何使学生清晰、有效地掌握技法、运用技法、具备充分调动技术的能力是现阶段主要的教学目的。因此,执行可行的教学方法对于良好的教学结果和教学的持续延展是至关重要的。

回顾以往的教学内容:方法一,单纯教授技法,让学生机械地制作试条,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和物理实验(即:时间的长短变化、腐蚀酸液稀释的浓淡差异、铜板版面沥青防腐层厚薄的不同以及天气的冷暖等因素)使版面产生凹凸的形态变化,这些“凹凸的痕迹”的变化规律就是实验获得的“科学”数据,以此作为标准,评判学生是否掌握了技法;方法二,以写生的方式将技法的学习带入,省略基本技法的实验过程,也不必掌握化学物理实验的各种数据,自主寻找写生对象,以描写对象为重点,在写生的过程中直接完成对技法的学习;方法三,是将技法直接与创作接轨,首先让学生从兴趣点出发自主拟定创作主题和内容,然后绘制草图并进一步修改完善,最终运用铜版语言完成创作,对技法的掌握也随之完成。这样几种教学方法有其积极有效的方面,但同时也存在着弊端:其一,单纯的化学实验数据,有益于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快熟悉技法所涉及的材料和工具,能够直观地了解技法产生的基本规律、技法产生的原理等。但是,同时也使学生把技法简单化、概念化,把技术与艺术相割裂,导致学生学习的盲目,只掌握僵化的数据,忽略了技法本身的特征和承载的功能,在进一步的应用中不知其所,无法发挥其技术的有效性。其二,通过写生来完成技法学习,这极大地避免了学习技法的被动状态,看似生动灵活,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偏重于对技法有效性的挖掘,区别于一般的教学方法。然而这只是教师教条的一厢情愿。弊端在于从选择写生对象到揣摩构图与造型,再到如何以铜版技法作为造型手段,面对这些问题,学生对于技法的认知一片空白,缺乏基本的造型手段,往往无从下手,无法理性地思考,在茫然与混乱中摸索,反反复复纠缠于基本的技法运用,最终导致时间延误,学习效果自然不太理想。其三,将技法学习与主题创作相结合并同时完成,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趣味性和创造性,事实证明这也是不太切合实际的方法,有拔苗助长的心态。对于学生而言,从基本技法的学习,到技法的综合运用,再到具备创作能力,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违背版种本身的特质或忽略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导致结果不尽如人意。以德国表现主义版画家珂勒惠支为例,她曾在创作6幅铜版组画时说:“那时,我的铜版技术还很差,所以首次尝试失败了,由于这样,头3张是石版画,后3张才在技术上成功地制成了铜版画。”从这段话中可知,艺术创作是有其规律可循的,技术是艺术表达的必要手段,是艺术创作的切入点,只有在熟练掌握技法的前提条件下,才能获得对技术的控制力。

回望经典,以史为鉴

教学方法与教学结果息息相关,作为教师应该不断地从这两者的因果关系中进行探究和反思。回望历史,铜版画形成的过程,从一开始就为我们提供了经典的学习范本和丰厚的可继承的资源,我们何不以史为鉴,学习艺术大师们宝贵的学习经验,重温他们的学习历程,参照其有价值的学术体系,丰富和滋养我们,使我们从中受益,获得适合于现在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有史可证,铜版画的历史发展和演变是在欧洲经历的,独特的艺术魅力和辉煌的艺术成就即是在此过程中形成的,大师们流芳百世的作品就是最好的例证。在他们探索艺术的过程中,把反复临摹研习前人的经典作品,作为提高自身技艺和学习技巧的有效方法。

丢勒(1471年—1528年),文艺复兴时期一位天才的艺术家,他的艺术探索对德国有着深远的影响,是15世纪德国最伟大的铜版画家,以精湛的铜雕技艺及作品闻名于世,主要的作品有《启示录》《圣哲罗姆》《骑士、死神与恶魔》等。在他学习之初,就开始临摹前辈艺术家马丁·桑恩古厄的雕刻作品和自己的老师迈克尔·瓦尔盖默特的作品,从中学习各种技巧方法;之后,又将前辈雕刻家施恩告尔的雕刻技法、铜版作品作为长期学习研究的重要范本。莱芒第(1480年—1534年),意大利的一位具有非凡影响力和极高声誉的版画家,被誉为“版画制作的真谛”。他曾对丢勒的铜雕刀版作品非常惊叹和钦佩,先后临摹了多幅丢勒的作品,追求惟妙惟肖的艺术效果,在尊重丢勒严谨画风的同时,也逐渐形成个人的艺术风格和作品韵味。伦勃朗(1606年—1669年),17世纪欧洲最伟大的艺术家,是版画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他是一个集大成者,同时他的铜版画对无数的艺术家有着深远影响。在他的工作室里,有根据拉斐尔作品复制的铜版画,也有许多复制成铜版画的世界名画,还有精心复制的丢勒的透视手册等,从中可见他成就不朽艺术的方法和轨迹。戈雅(1746年—1828年),18世纪西班牙浪漫主义先驱,他的成就代表着版画史上的又一座高峰。他对“飞尘”技法的运用尤为突出,后人称铜版画中的大片飞尘为“戈雅的黑色”。他认为伦勃朗和委拉斯贵支对他的影响最深,临摹多幅名作,研究其中精湛的技巧、单纯的色调和线条的变化。临摹之初,他多用细碎的线条,似乎也缺乏个人风格,但正是这一过程使他的铜版制作技术开始熟练和得到提高。1803年,他的第一套铜版创作组画《狂想曲》诞生,这一杰作正是他卓越成就的见证之一。印象派画家马奈(1832年—1883年),版画作品的数量与成就在其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不仅创新学习,将油画、素描复制成版画,还拿着铜版到罗浮宫临摹委拉斯贵支的油画。他还深受戈雅作品的影响,学习其中多变的风格、奇异的构图、精确的造型以及大片飞尘的使用。这样的例子可以举出很多,事实证明,大师们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经验。

在教学中加强对经典作品的深入学习

大师不仅为我们留下了经典的作品,更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经验,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忽略对这一核心内容的研习和借鉴。铜版画技法中“雕刻线”“蚀刻线”是最具时代风格的经典技法,也是需要学生首先掌握的技法。学生最初要完成对铜版画历史和铜版画理论的认知;之后对经典作品赏析;最终进入到铜版画技法的学习阶段,核心内容是通过临摹大师经典作品完成对技法的理解和学习。临摹的作品是根据学生个人的理解、喜好、审美取向等因素来选择的。这样的进入方式,能够使学生从开始就调动确立经典的主动性、建立铜版画艺术的基本概念。将技法本身的常规学习与解读大师的经典作品相结合,加深对技法功能的认知。在“绘、刻、蚀、印”的过程中,掌握化学物质材料与痕迹形成之间的关联,加强对技术过程的理解。随着临摹作品的完善,学生也在逐步感知和追忆作品的崇高精神,从中提升了调动技术的能力,在认识铜版画艺术经典作品韵味和艺术价值的同时,形成个人的造型手段和语言形式。

树立经典,将研习大师作品作为铜版画技法学习的开端和核心内容,体会技术之美的同时感知经典中诠释出的极致态度和工匠精神。通过改革和调整教学方法来减少以往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提升阶段性教学质量,为今后的铜版画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研究教学方法的现实意义

中国版画前行的脉络是以当下多元化以及东西方文化艺术相互交融的大时代作为背景的,教学方法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于提炼和总结现代版画教学中最有价值和最值得坚守与保留的部分。教学方法所涵盖的不仅仅是对某种精湛技法的研习与传承,更重要的是其精神意义上的指引;通过启发和引导学生对艺术史上经典作品进行临摹,从中反思,尝试梳理更高的审美取向,洞悉百年经典作品的魅力所在,体验经典作品不衰的凝聚力与生命力;将其中所蕴含的技术之美与工匠精神作为自己艺术创作的追求。只有在这样的精神引领下,版画教学才有意義,版画艺术创作才能发扬光大并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魏谦:《铜版画工作室》,湖北美术出版社,1999,11。

[2]张珂:《世界版画史》,人民艺术出版社,2004,6。

[3]石玉翎、文中言、宋光智、杨锋:《版画》,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

[4]苏新平、王华祥、张烨:《版画技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8。

作者单位: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陕西西安

推荐访问: 铜版画 教学方法 技法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