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基于历史传承的诗意校园文化培植研究的意义与研究思路

时间:2022-03-09 10:16:10  浏览次数:


打开文本图片集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根本要求,是推进实现广东“三个定位、两个率先”、建设文化强省的必由之路。

文化建设是从历史走向未来的一个建设过程,具有继承性和发展性。文化对人类的作用不都是轰轰烈烈的,更多的是长期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文化建设需要的是埋头苦干,需要的是一砖一瓦的积累和一代一代的传承。同样,学校文化也是一个不断建设、反思、提高的整体工程,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更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百年幼师,底蕴丰厚,秉承“求实进取,为师风范”的校训,融合“学生为本,教师为重,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的现代办学理念,突出“师范·艺术·华文”的教育特色,曾是“全国办得好的一百所师范学校”,是幼儿园园长和教师省级培训基地和广东省中华文化传承基地。学校特色明显,载誉无数。但是,却缺少对学校品牌的凝练与提升,作为广东唯一一所百年幼师,却没能很好体现和发挥百年老校应有的品牌效应。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基于历史传承的诗意校园文化培植研究,挖掘百年老校文化底蕴,底蕴中寻求品牌核心,融合岭南地域文化,把传承文化与塑造学校精神结合起来,以“诗意”为幼师文化特色,取诗之谐音“师”范文化为核心,传承幼师百年 “史”文化,创设浸润式文化环境,提供多渠道文化体验, 以“詩”意雅文化提升学生气质素养,内化学生儒雅言行养成,从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心理文化等做好顶层设计,借鉴国内外名校校园文化建设特点与理念,全面提升学校文化品位与综合实力,打造彰显学校文化特色、办学思路及科研学术能力的学校文化品牌,为百年老校在新时代中寻求发展提供典范,填补广东百年幼儿师范教育历史研究空白,为学校特色发展与品牌建设研究提供理论与实证支持,更希望能为广东省新建广州幼儿师范专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理论与实证支持。具体来说,本选题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意义与价值。

(一)擦亮百年幼师品牌,为百年老校在新时代中寻求发展提供参照

“诗意校园”文化培植是学校特色发展与品牌建设的重要内容。美国教育家伯尔凯·史密斯指出:“一个办得成功的学校应以它的文化而著称,即有一个价值和规范的结构、过程和气氛,使教师和学生都被纳入导致成功的教育途径。”广州市幼儿师范学校是一所浸润于岭南文化之中的百年老校,却因为种种原因,有50多年历史的断裂。广州是中国接触西方现代文明最早的城市之一,有不少百年名校(中学)。文化是一所学校发展的灵魂,一所学校丧失了祖先留存下来的文化,就丧失了学校的根,也就丧失了学校的发展空间。作为广东省最早的一所幼儿师范学校,其百年文化历史积淀与资源,值得去研究。在新形势下研究百年幼师学校文化建设,不仅可以完整梳理百年幼师历史,提炼传承百年幼师精神,擦亮学前教师教育品牌,更希望融入现代文化理念,树立学校整体文化形象,借广州这一经济、文化、教育高地,给广东省的教育特色添上亮丽的一笔。

(二)对我省打造文化强省与教育高地目标的实现具有推动作用

文化建设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积极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是我省打造文化强省与南方教育高地、落实立德树人、推动教育供给机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广州作为省会城市,历史悠久,是我省经济、文化中心,“文化引领”“世界文化名城”是我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给广州定的发展目标,同时也是我省建设“教育高地”的重要阵地。广州教育“十三五”规划2016年开局之年所做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好学校工程”。强调在硬件方面,要争取提供更多的优质学位,包括二胎政策带来新的学位需求。“要把新建学校、改建学校、扩建学校做得更加充分,好学校还要做‘步步高’,这些是好教育的托底工作。”开展此项研究,就是要做到好学校“步步高”,做好教育的托底工作,为我省新建广州幼儿师范专科学校提供理论与实证支持,为广州这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国际大都市奠定好教育基础,推进我省打造文化强省与教育高地目标的实现。

(三)对新建广州幼儿师范学专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整体规划,提供理论与实证支持

“诗意校园”文化培植是学校文化的整体构建,是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学校文化是学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建设的全面、协调的发展,将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品牌。优秀的校园文化能赋予师生独立的人格、独立的精神,激励师生不断反思、不断超越。

“诗意校园”文化培植可以提升学校文化品位。诗意校园是幼师学校文化建设的广义概念,以“史”“师”“诗”为内容,强调雅校风、雅文化、雅行为,凸显女校文化特色。目前,在岭南地区开展以幼儿师范特色背景下的诗意校园文化培植研究,尚不多见,拥有百年历史的幼师学校也仅此一家。开展此项研究,梳理、提炼学校核心文化,增强校园文化育人功能,提升幼师学生审美与人文素养,提升幼儿师资素质,对打造与广州中心城市相匹配的校园文化品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更重要的是,新建广州幼儿师范学专科学校已纳入广东省高校设置“十三五”规划,开展基于历史传承的诗意校园文化培植研究,对幼儿师范教育文化做一个整体化研究,借鉴国内外名校校园文化特点,融入现代文化理念,为整体规划广州幼儿师范学专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文化设施、办学理念、学生创造力培养和学生个性发展等方面提供理论与实证支持。同时,也有利于拓展和丰富关于学校特色发展与学校品牌建设研究的理论与实证性研究。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些发达国家的名牌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在文化建设过程中,逐渐产生一些相对稳定的模式,带有鲜明的特点,这些特点虽然因各国国情、各校校情不同而有所不同,但大体是一致的,突出表现在对传统的尊重与传承、办学理念、文化设施等方面。

1.对传统的尊重与传承

西方名牌老校,特别重视对传统的传承,不仅校园建筑古色古香,一些传统服饰、仪式、校歌、传统体育项目等也一直保留至今。例如英国的伊顿公学,就是以古老传统和非常特别的校服而闻名。伊顿校服最早是乔治三世去世时人们为悼念他而穿的,后来却成为学校的校服——黑色燕尾礼服,衬着白色高领恤衫。每年伊顿公学的颁奖典礼,青少年个个穿上黑色燕尾服,胸前衣领饰孔上缀着蓝色康乃馨或牡丹,引领学生家长检阅学习成绩展览,出席感恩崇拜活动,然后观看伊顿船队在泰晤士河上游行的盛况。

2.“培养人”的理念成为文化建设之根本

一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西方教育从创立之初,就提出培养“人”的目标。无论是纽曼的“绅士”,赫钦斯的”“完整的、聪明而善良的人”,克尔的“有效公民”,还是华德福、夏山、洪堡、雅斯贝尔斯的“完人”教育,这些无不是强调学校之根本在于人才的培养与教育。

二是重视学生创造力与个性的培养。校园文化活动是培养学生价值观念和精神气质的主要阵地和重要途径。例如英国夏山学校的“只演夏山孩子自己编的剧本”是夏山学校艺术教育的传统。学生们乐于表现个人想法,在自编、自导、自演的活动中,表现自己,建立信心。

3.普遍重视文化设施建设

一是校园建筑体现文化之美。例如哈佛大学被称为“一部三维空间的欧洲建筑史”,校园内弥漫着浓郁的文化氛围。一些国外的著名中学其文化设施也是特别能体现出文化的美。始建于1920年的德国萨勒姆王宫中学坐落于德国南部风景旖旎的巴登湖畔,校园宛如美丽而静谧的公园,让人流连忘返。

二是文化设施齐备完善。例如英国德比大学的图书馆就是一个会“说话”的图书馆,楼层分层分色:绿色为讨论区;黄色可以小声研讨;红色则严禁说话,粉色区可带个人电腦学习。有的楼层里设有小型研究室,可预约与导师在此研究问题;还有图书借阅提示:图书上贴有红色标签的是可以借阅但不得拿走,绿色标签可借出2天,黄标签可借阅1周,白色标签可借阅3周。如果没有及时归还,需要缴纳不同级别的滞纳金。智慧图书馆、智慧校园是未来学校发展的趋势。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目前,国内通过打造校园文化或诗意校园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类:

1.物化的诗意校园

认为诗意校园就是校园环境的诗意化,重在外在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的创设。

2.诵读经典诗词美文

在“书香校园”特色的建设中,以“诵读经典美文”为载体的诗意校园建设比较普遍,并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部分,让学生喜欢朗诵,为班级带来诗意,为同学和老师带来欣赏诗歌的机会。营造诗意青春的美好,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3.整合的诗意校园

将诗意校园上升为学校文化建设层面,将学校历史、地域文化、环境创设、学校精神等作为一个整体来设计与建设,以诗意化统整学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这种类型在许多名校和具有悠久历史师范学校是比较多见的。但是,在岭南地区开展以百年幼儿师范特色背景下的诗意校园文化培植研究,尚属空白。

开展此项研究不仅填补广东百年幼师历史文化研究空白,为拓展和丰富关于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品牌建设的理论研究提供实证性资料,也为新建广州幼儿师范专科学校文化建设规划提供理论与实证支持。

三、研究的总体框架和内容

(一)核心概念“诗意校园文化”界定

诗意的“诗”,是一种“大诗意”概念。在本项目研究中有三层寓意。一是取诗之谐音“史”,意为传统文化,以传承幼师百年薪火。二是“师”,依然是取诗之谐音,意为师范文化,即发扬师范育人精神。三是“诗”,意为儒雅文化,以此提升学生气质素养。

诗意校园,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外显展示,“文化”是诗意校园文化的内涵所在,是以学校文化建设为核心的幼师特色文化建设。

1.诗意校园文化,以“史”为前提

打造诗意校园,以传承百年幼师精神为前提。学校具有悠久的幼儿师范办学历史,1911年,美国幼儿教育专家碧卢夫人创于西关长老会礼堂内办慈爱幼稚师范班,成为广州市幼儿师范学校办学的纪元年。1956年,学校开始独立建校至今,有着深厚的幼儿师范办学积淀和良好的幼儿师范精神传承。

2.诗意校园文化,以“师”为核心

今年初,校长向全体学生提出了“做最好的自己”的育人目标,努力充实自己、锻炼自己、提升自己。幼师生不仅要掌握说唱弹跳画,更需要有各种各样的展现自己才能的舞台和机会。为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使她们在未来的幼教工作中更加诗意与艺术地开展教育活动,在幼儿师范学校创建诗意校园十分必要。

童年是诗一般的年龄,每一个孩子的天真烂漫,本身就是一首诗。在如诗的童年就应该遇到一位如诗的老师。作为培养幼儿教师的学校,幼儿师范学校更应该重视培养学生使用诗意的语言,养成诗意的行为习惯,拥有诗意的教育观和人生观。

诗意校园不仅是育人的需要,也是教师成长的需要。作为培养未来教师的教师,应树立“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教师职业伦理观念,做学生的表率。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与师生座谈时提出了做教师的四个标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要成为有师德、符合“四有”教师标准的好教师,除了拥有知识、文化外,还需要拥有生命的智慧、人文的关怀、儒雅的风范、诗意的世界、责任的担当、庄严的承诺、积极的态度、健康的情感和科学的素养。诗意校园,为师生共成长营造良好环境与氛围。

3.诗意校园文化,以“诗”为滋养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经》,这先秦的歌咏,古拙而又清新,高亢而又持续,千年不衰,历久弥新。这里的“诗”既是诗更是一种文化。这种儒雅文化,滋养人的内在气质,“腹有诗书气自华”。

本项目希望通过研究凸显幼师文化中的精气神,凝练幼师学校精神,形成幼师人的主体精神文化。

(二)总体框架与基本内容

1.总体框架

本课题研究的总体框架包括研究设计、实证研究、理论研究、对策研究四个部分。

基于历史传承的诗意校园文化培植研究共涉及两大方面的问题,即百年幼师历史传承与幼儿师范特色的诗意校园文化培植,围绕这两大问题形成以下研究内容,其中研究重点如下:

第一,基于历史传承的诗意校园文化培植研究的问题诊断与分析。这是本课题研究的起点与切入点。

第二,基于历史传承的诗意校园文化培植研究的理论基础。这是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撑点。

第三,基于历史传承的诗意校园文化培植的模式研究。这是本课题研究的主体,是实现诗意校园文化培植的基本路径。

第四,基于历史传承的诗意校园文化培植的评价体系。这是本课题研究的关键点与难点,是实现诗意校园文化培植的价值标准。

第五,基于历史传承的诗意校园文化培植的保障机制。这是本课题研究的制度文化体系建设的支撑点,是实现诗意校园文化培植的制度保障。

第二、第三、第四是本课题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基本内容

(1)研究设计包括对学校文化的诊断与学校发展规划。学校与高校合作,借助高校研究力量,对学校的发展机遇、学校相对优劣、学校发展历史以及相关利益群体等进行调查与分析,以《广州市幼儿师范学校“十三五”优质发展战略研究》课题为依托,对幼师学校文化进行科学诊断与分析,挖掘百年幼师人文精神,建构学校核心发展理念,形成诊断报告,提出发展变革策略,确立文化铸校方略。

(2)从办学宗旨、办学理念、校训、校风、学风等凝练学校文化核心,做好宣传,渗透在教育教学中,锻造新一代幼师人。

(3)建设特色校园文化。开展校园“微改造”,打造精品校园,进一步提高师生幸福感、认同感和归属感。秉承文化兴校、文化立校理念,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心理文化四方面内容打造“诗意校园”,从“史、诗、师”三个维度优化诗意育人氛围,开展校园建筑、校道命名活动,展现幼师精神文化。

(4)编写研究专著与手册。编撰专著《百年幼师-人物故事》文化读本和《品味幼师—学生行为养成手册》,假借文化公司之手,对相关人物进行采访,串起幼师学校发展之路;同时将幼师精神文化落实在校训、校风、教风、学风“三风一训”上;在百年历史中理清幼儿师范传统“范儿”,在传统仪式与雅文化中培养学生的仪式感和儒雅行為,建立幼儿师范传统文化形象。

(5)地方文化的渗透。学校地处岭南,岭南地区背靠逶迤磅礴的五岭,南向浩瀚无垠的大海。两千多年来,无数先民越过五岭,向南进发,与岭南的土著居民一道,创造出光辉灿烂的岭南文化。通过茶艺、武术、太极剑、太极扇、陶艺、书法、中国画等,了解本土文化,学习本土文化,助师生建立“文化自信”。

(6)借助对国内外名校文化建设案例、相关理论研究、政策制度等研究,寻求幼师诗意校园文化最适宜的培植模式与评价体系。

四、结语

学校要有精、气、神,要有文化自觉,要文化立校。“凝聚为精,流行为气,妙用为神”(王阳明)。“学校精神”,从社会学、文化学意义上说,就是赋与学校以生命、活力并反映学校历史传统、校园意志、特征面貌的一种校园精神文化形态,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在学校传统精神文化基础上,通过学校文化主体的实践活动并经历史的积淀、选择、凝炼、发展而成的、高度成熟并业已被学校及其师生一致认同的主体精神文化,它是学校具有特殊意义的、具体化了的优秀文化教育遗产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学校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学校精神风貌、个性特征、社会魅力的高度表现。这种精气神是学校之根,它反映了一所学校的精神长相,彰显了一所学校的文化特性,决定了一所学校的教育样态。幼师学校107年的办学历史,传承幼师精神,就要构建文化立校方略。

推荐访问: 研究 培植 诗意 传承 校园文化
[基于历史传承的诗意校园文化培植研究的意义与研究思路]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