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穿越黄河晋陕峡谷

时间:2022-05-19 08:15:03  浏览次数:

zoޛ)j馞iyM?iim:]4iN{۟|~t代表作品就是取材于这个地方。

黄河滋养出的无尽风情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黄河滚滚而来,波涛汹涌,似乎是一个雄健武将;沿着黄河两岸的黄土高原厚重深沉,又有着文豪的风采。

在晋陕峡谷两侧也诞生了众多的文人武将,他们在中国历史上上演了一幕幕的悲喜剧。在整个晋陕峡谷最出名的文人就是元代的剧作家白朴,而武将中最出名的应是杨家将。

天桥峡两岸的人们都在争夺杨家将的故里,有人说杨家将是神木人,有人说杨家将是河曲人,还有人说杨家将是保德人。争论归争论,但是在人们的心中却是更加尊重杨家将。

事实上,争论的最终结果就是将杨家将由一个或者几个具体的人物,变成几十个充满传奇色彩的英雄,最后让他们来守护我们的心灵家园。现在,人们已经分不清楚杨家将的真与假了。其实也没有必要去分辨了,因为在人们心中已经有了一个标准的杨家将形象。

同争论杨家将相比,人们显然冷落一位才子。他就是元代大才子白朴,对于他知道者寥寥无几,只有一些喜欢戏剧的才对他有所了解,或许还看过他的《墙头马上》。这位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杂剧家,幼年遭逢兵荒马乱,在惊恐惶惑中苦熬光阴。但是在元好问的培养下,他在青年时代就已经非常有名了。白朴一生过着“放浪形骸,寄情山水”的日子,81岁还游览过苏杭之地。

在元代杂剧的创作舞台上,白朴更具有重要的地位。历来评论元代杂剧,都称他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为元杂剧四大家。白朴写过15部剧本,其中《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董秀英花月东墙记》《裴少俊墙头马上》三部最为脍炙人口。然而,在传统文化遭受冲击的今天,除了研究人员外,能完完整整读过这些剧本的人没有几个。

走出峡谷,咆哮万里触龙门

小时候,无数次听说过“鲤鱼跳龙门”的故事。那时候常常想:龙门一定是个美丽的地方,要不鲤鱼怎么要从这个地方跳呢?其实,到了龙门才知道,龙门非常残破,甚至让人有些伤心。

从韩城出发走不了多久,就是龙门了,这是一个公路桥和铁路桥并行的地方。大量的运煤车已经将这个地方弄得污浊不堪,厚厚的煤灰将龙门弄成了一个灰色世界。

龙门是晋陕峡谷的最后一个隘口。传说上古时期,黄河在此地发生了壅塞,大禹施展法力劈开龙门,成功疏导了河水。因此,人们把龙门称为禹门口,历史上“鲤鱼跳跃龙门,化龙为仙”的神话传说也衍生于此。有许多诗句说的就是这件事情:“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禹门三级浪,平地一声雷”“龙门屹立两山中,积水奔腾势不穷,骇浪三层迷上下,怒涛一瞬辨西东”。历史上,关于龙门的记载,最早是韩信领兵讨伐魏国,当时韩信就是从韩城以木罂横渡黄河,再后来关于龙门的记述就越来越多。隋末的李渊、明末的李自成都是从这里渡黄河的,不同的是一个从东而来,一个向东而去。

实际上,龙门并不是大禹劈开的,而是大自然的杰作。千万年来,黄河水一天天地冲刷,最终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龙门。在龙门上游5公里处有石门,在这个地方黄河仅有60米宽,两岸悬崖直立,如同刀削一样,黄河水流湍急,声音如雷。然而黄河水一出龙门,河面忽然变成了10公里宽,此刻我们看到的是另外一种气象,水天相接,一眼望不到边,让人感觉到“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生生不息。

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后勤部的支持下,韩城人民政府在黄河禹门渡口架起铁索桥,全长100多米。20世纪70年代,国家在禹门口建起铁路和公路桥,昔日的天险龙门已成通途,来来往往的车辆川流不息,留下的只是曾经有过的传说,只有黄河昼夜不停地流淌。

推荐访问: 黄河 峡谷 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