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泥鳅池塘养殖技术

时间:2022-05-18 15:10:04  浏览次数:

摘要 介绍了泥鳅的生活习性,并从养殖池的建造、苗种繁殖、苗种培养、鳅种的饲养管理、成鳅养殖、鳅病防治和成鳅捕捞等方面总鲒了泥鳅的池塘养殖技术。

关键词 泥鳅;池塘;养殖;技术

中图分类号 S966.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4-8421(2009)06-103-02

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Cantor)属鲤形目、鳅科、花鳅亚科、泥鳅属,地方名钢鳅、鳅鱼。广泛分布于北至辽河以南,南到澜沧江以北的广大水域。贵州省内各地均有分布。泥鳅是一种分布广、数量多的普生型小型特种鱼类,最大个体仅80g。以营养丰富、肉质细嫩松软、易消化吸收、风味独特等特点而深受人们喜爱,素有“水中人参”之称,是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患有肝炎、贫血、高血压、溃疡、冠心病、结核病及营养不良、病后体虚、脑神经衰弱和手术后恢复期病人的良好滋补品。且泥鳅生活能力强,疾病少,易于饲养管理,适合于人工养殖,投资少,产量高,收益大,是近年来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水产品种之一,在农村发展泥鳅养殖是生产致富的重要门路。

1 生物学特性

泥鳅为小型温水性经济鱼类,生长水温为15~30℃,最适水温为22~28℃,水温高于32℃钻入淤泥伏夏,低于7℃则潜入泥中冬眠。泥鳅不仅能用鳃呼吸,还能利用皮肤和肠进行呼吸,对环境适应能力强。特别是耐缺氧能力较强。通常生活在水底层,有钻泥的习惯,喜欢中性及微酸性的黏性土壤。泥鳅为杂食性鱼类,常摄食水蚤、丝蚯蚓、水草及水中的泥和微生物,常用堆放鸡粪、牛粪、猪粪等方法来繁殖饵料或投喂人工颗粒饲料喂养泥鳅。泥鳅摄食一般多在傍晚和夜间,如在产卵期和生长旺盛期,白天也摄食,产卵期的泥鳅比平时摄食量增大,雌泥鳅比雄泥鳅摄食多。泥鳅一般2龄性成熟。一年可多次产卵,产卵期为4~8月,其中5-6月是产卵高峰期,受精卵具弱黏性。

2 养殖池的建造

2.1 场地选择 泥鳅养殖场址应选择水源充足可靠、水质清新无污染、排灌水方便、土质应中性或微酸性的黏质土壤、阳光充足、交通便利、电力有保障之地。

2.2 养殖池的建造 成鳅养殖池面积100~3002,苗种养殖池面积50~1002。池的四周必须高出水面40cm,围栏材料最好是水泥板、砖块、硬塑料板等。也可用纱窗布沿池塘的四周围栏,窗纱下埋至硬土中,上高出水面35~40cm。养殖池深度100~120cm,底层要有淤泥20~30cm,水深保持在30~50cm。进水口高出水面20cm,上排水口高度与池塘正常水平面一致,下排水口在池底鱼溜底部(进、排水口要用密网布包裹以防止泥鳅逃跑)。鱼溜即池底的集鱼坑,比池底深30-35cm,面积约为池底的5%,其外沿用木板围成或用水泥、砖石砌成。设置鱼溜的目的是为了泥鳅养成后捕捞方便。

2.3 旧池改造 如果不是新建池,就要进行清池修补。池底整平,池埂夯实整直,补塞漏水处,疏通进排水管道,翻动池底淤泥,清理鱼溜,修补防逃设施。然后用生石灰彻底清塘。向池塘注水8~10cm,用生石灰1500kg/h2溶化于水后泼洒。放养前3d加注新水至池水水位为20~30cm。并在向阳池边施基肥,培肥水质,培养浮游生物。

3 苗种繁殖与培育

3.1 苗种繁殖 泥鳅为雌雄异体,雌性胸鳍较短,前端较圆,呈扇子形。雄性胸鳍较长,前缘尖,向上翘。要择体质健壮,无病无伤,体表黏液多,雌鳅体长在10cm,体重18g以上,雄鳅体长8cm,体重12g以上,性成熟好的泥鳅作为种鳅。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或鲤鱼脑垂体(PG)等注射均可促进产卵。繁殖种鳅雌雄按1:(1.5-2)搭配,4月上旬水温达到18℃以上可开始进行人工繁殖,5~6月是产卵盛期,繁殖时间可持续至每年8月。

3.2 苗种培育

3.2.1 苗种放养。引进苗种应注意质量,以人工网具扑捉的为好,杜绝电捕和药捕苗种的放养,仔细查看泥鳅伤病情况,放苗前最好用5%食盐水盐浴15min,以降低水霉病的发生。鳅苗人池前要放肥水鱼(鲢、鳙)试水,一般以250g/尾的鳙鱼较好,每1002放养3~4尾。其作用是可以控制水中大型浮游动物的数量,有利于鳅苗的生长和生活。还可测定池水的肥度、清塘药物的药效。鳅苗下池选择在晴天的上午8:00~10:00或下午15:00~17:00。放苗时盛苗容器内的水温与池水水温差距不能超过2℃,如泥鳅苗种用尼龙袋充氧运输,则应在放苗下塘前作“缓苗”处理,将充氧尼龙袋置于池内20min,使充氧尼龙袋内外水温一致时,再把苗种缓缓放出。

3.2.2 饲养管理。苗种下塘后,每日泼洒豆浆3次,连续泼洒20d,用量为每20万尾鳅苗每日投喂豆浆1kg,1周后每日投喂1.5kg,两周后每日投喂2.5kg。鳅苗下池20d后,改投喂豆渣、米糠、麦麸或菜籽饼。逐步诱食、驯化,当泥鳅对投饵形成条件反射时加大投饵量,逐步增加到泥鳅体重的3%~4%。泥鳅性贪食,喜欢夜间觅食,经过驯化可改为白天摄食。每天投饵4次,分别在上午6:00、11:00,下午14:00、18:00,投饵量分别占日投饵量的30%、20%、15%和35%。鳅苗培育阶段应坚持巡塘,每天黎明、中午和傍晚各进行1次。仔细观察鳅苗的活动情况和水色变化,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在水质较肥、天气闷热无风时,清晨巡塘时应注意鳅苗有无浮头现象,鳅苗浮头与家鱼略有不同,浮头时仅在水面上形成小波纹,必须细心观察才能发现。若水质较肥,鳅苗浮头时应及时加注新水。

鳅苗经过1个月左右的饲养,体长达3~4cm,体重1g左右时,选择体质健康,生长整齐,生活力强,动作敏捷,无伤无病,体表颜色和黏液正常的鳅苗作为鳅种,按每平方米放600尾左右的密度放入育种池,育种池面积以50~1002为宜,水深30~40cm。放养前清塘消毒,再施肥,放养后每日投饵3次。日投饵量按鱼体的5%~8%计算。饵料是米糠、麦麸、豆渣、菜饼等精料,最好投喂配合饲料。日常管理应注重巡塘,定期注入新水,发现鱼病及时治疗,尤其在盛夏高温时节,防止敌害生物侵袭,控制水蜈蚣等害虫的繁殖生长。

4 成鳅养殖

池塘泥鳅养殖可采取单养和混养2种方式,混养是利用养殖其他鱼类的池塘,搭配养殖泥鳅,是提高池塘养殖产量和增加经济效益的一个措施。单养则以泥鳅为主要养殖对象,可搭配一定比例的滤食性鱼类调节水质。

4.1 鳅苗放养 池塘单养泥鳅,放苗前应对池塘进行消毒并培肥水质,让鳅种下塘后有足够的天然饵料可以摄食。应选择体质健壮、无伤病的苗种,按每平方米100尾的密度放

养。鳅种入池前,先用8mg/L的硫酸铜或10mg/L的漂白粉在10~15℃水温下浸洗20~30min。

4.2 水质调节 鳅苗人池后池水深度在7月以前保持30cm左右,8月以后保持在50cm左右。通过施肥、冲水等手段,调节水质,池水透明度经常保持在30cm左右,保持池水的肥、活、嫩、爽。保证整个养殖过程养殖水体中既有充足的饵料生物,又有丰富的溶氧,满足泥鳅正常生长的需要。

4.3 饲料投喂 饲料要求适口、新鲜、不变质,定时定点投喂,最好是早、晚各1次。投饲量应根据天气、水质变化情况进行合理调整。要观察水色,合理投饵,若水质太肥,则减少投饲量。在发生鳅病时,除及时医治外,还应控制好投喂量,条件许可应投喂药饵。在植物性饵料不足时,适当补充投喂动物性饵料。应早开食,晚停食。抓好成鳅旺盛摄食期的饲养,带动两头,使整个饲养期间均能满足成鳅的营养需求。注意水中的溶氧变化情况,水温过高时,防止缺氧,减少投饵量。

4.4 日常管理 每天早、中、晚巡塘3次。根据水色变化判断池水水质并及时调节。鳅病的预防和治疗,要定期投喂预防药物,及时发现泥鳅病害,认真治疗。防止浮头和泛塘,及时加注新水。防止逃逸。防污物、农药、蛇、兽和其他凶猛鱼类进入鳅池。巡塘时还须随时捞起蛙卵、蝌蚪、杂物等。

5 鳅病防治

池塘高密度养殖的泥鳅,因环境不良、投饵不当、水质恶化等因素容易发病,一旦发病传染较快,群体感染后药物治疗不易控制。为防止和减少因病害造成的损失,应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若发现泥鳅有离群、体色转黑、在池边缓慢游动等不正常现象,说明鳅苗已经发病,须检查确诊病因,及时施药治疗。泥鳅主要有以下常见病害:

5.1 赤皮病 又叫皮瘟、擦皮瘟。此病常发生于春末夏初,大多是因泥鳅的皮肤在捕捞或运输时受伤,细菌侵入所致。鳅体表面出血、发炎、鳞片脱落;尤其腹部和两侧最明显、呈块状。防治方法:①每平方米水面用漂白粉0.2~0.4g化水全池泼洒,也可用挂篓方法治疗。②用磺胺噻唑拌料投喂,第1天按每50kg泥鳅用药3g,第2天每50kg泥鳅用药2g。把药拌入适量面粉糊,晒干后投喂。

5.2 水霉病 泥鳅在遇有低温和阴雨天易发此病,受伤的泥鳅也易染此病,严重时会引起死亡。防治方法:可用2%~3%食盐水浸洗5~10min进行预防和治疗。

5.3 腐鳍病 症状是背鳍附近肌肉腐烂,严重时背鳍脱落,鳅体内侧浮肿,并有红斑。防治方法:用30~40μg/L的土霉素、金霉素或氯霉素溶液浸洗8~10min。

5.4 细菌性肠炎病 亦叫烂肠瘟、乌头瘟,患病表现:行动缓慢、停止摄食、鳅体发乌变青,头部乌黑,腹部出现红斑,肠管充血发炎,肛门红肿。轻者腹部有血和黄色黏液流出,重者发紫,很快死亡。防治方法:①每50kg泥鳅用磺胺眯5g,加抗坏血酸盐0.5g拌饲料投喂。连喂3d即可。②每50kg泥鳅种用15g大蒜拌料投喂,2~6d后减半继续投喂。另外还可用呋喃西林代替,每50kg泥鳅用2g拌料投喂。

5.5 肤霉病 此病因放养密度过大和饲料不足而造成相互咬伤所致。患病表现:伤口感染霉菌,在体表形成“白毛”,病鳅食欲不振,最后消瘦死亡。防治方法:在泥鳅入池前用生石灰水消毒,对已发病的可用0.04%食盐水和小苏打合剂全,池遍洒。

5.6 发烧病 由于放养密度过大,泥鳅体内分泌出的黏液在池内聚积发酵,释放热量使水温骤升,溶氧量减少,泥鳅焦燥不安,互相纠缠而造成大量死亡。防治方法:①减少放养密度,一旦发病立即更换或补充新鲜凉水。②发病后用0.07%硫酸溶液按50ml/2全池泼洒。

5.7 感冒病 由于换水时使用未经曝晒的井水、泉水,水温过低,泥鳅一时不能适应而得病,造成死亡。因此用泉水或井水时须经过太阳曝晒后再注入池内,切勿使温差过大。

5.8 毛细线虫病 因毛细线虫侵人泥鳅肠道而引起,大量寄生虫充满肠道,造成泥鳅消瘦,并伴有水膨胀病,尔后死亡。防治方法:泥鳅入池前,先用生石灰遍撒消毒。发病后,可按每50kg泥鳅用5g晶体敌百虫拌入1.5kg豆粉饼内,破成绿豆大小的药丸投喂,或按0.7~1g/3用90%晶体敌百虫溶水后泼洒,同时用左旋眯唑拌料投喂,每10kg泥鳅用药1.2g,连喂3~5d。

5.9 梅花斑病 表现为泥鳅背部出现多处黄豆大小的梅花斑状溃疡,发红、出血。防治方法:取2只蟾蜍分泌液和蟾蜍散布池内,可防治此病。另外,可连续3d全池遍洒漂白粉溶液0.2g/2;每lO kg泥鳅用磺胺噻畦1g拌饲料投喂。

5.10 寄生虫病 有车轮虫、舌杯虫、三代虫等。防治方法:可在池内泼洒0.7mg/L硫酸铜杀灭车轮虫和舌杯虫,泼洒0.5mg/L晶体敌百虫杀灭三代虫。

5.11 生物敌害 泥鳅的生物敌害较多,蛇、鸟、鸭等都吞食泥鳅,均应加强预防。孵化期间蛙类、夹子虫、水蜈蚣等会吞食和夹死泥鳅苗,影响育成率。防治方法:将敌害生物捕移于池外,或用95%晶体敌百虫按0.5mg/L全池泼洒,也可用煤油灯诱捕夹子虫和水蜈蚣。

6 成鳅捕捞

6.1 冲水捕捞 在靠近进水口的地方,铺上密眼渔网,再从进水口放水,由于泥鳅有逆水逃逸的习惯,从而聚集到进水口处,然后适时将先铺设的网提起,将泥鳅捕获。

6.2 食诱捕捞 把带有香味的米糠或其他适口的饵料置于网具内,引诱泥鳅觅食时,将网具适时提起而捕获。

6.3 干池捕捞 一般在泥鳅吃食量较小,而未钻泥过冬的秋天进行,可采取排干池水捕捉。先将池水排干,然后把池底泥挖若干条小沟,待泥鳅集中到排水沟内再进行人工捕捞。

推荐访问: 泥鳅 池塘 养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