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档案中的全民大炼钢铁运动

时间:2022-05-16 15:45:02  浏览次数:

“大跃进”时期,有一张名为“1958年工农业生产的几项宏伟指标”的宣传画广为流传。画面以钢花四溅为背景,一个黄色大箭头直指冲天,将1949年16万吨的钢产量,跃过1952年的135万吨、1957年的535万吨两个台阶,直抵1958年的1070万吨。

中央提出1958年全国钢产量指标

1070万吨,这是当时人们耳熟能详的一个数字,是党中央为全国制定的1958年钢产量指标。为此,中国邮政发行了“为1070万吨钢而战”的四分面值的邮票;国庆节天安门广场游行队伍中,钢铁工人们抬着“为生产1070万吨钢而奋斗”的大型宣传牌,走在队伍最前面。

1958年8月17日至30日,中共中央在北戴河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中心议题之一就是当年的钢铁生产。会议通过了《全党全民为生产1070万吨钢而奋斗》的决议,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要用最大的努力,为在1958年生产1070万吨钢,比1957年翻一番而奋斗,开展空前规模的大炼钢铁运动。

党中央为什么要提出“以钢为纲,全国跃进”的方针?毛泽东在讲话中着重强调了发展工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他说:“帝国主义压迫我们,我们一定要在三年、五年、七年之内,把我国建成一个大工业国。为了这个目的,必须集中力量把大工业搞起来。”而发展工业的中心问题就是钢铁生产和机械生产,机械生产的发展又决定于钢铁生产的发展。

但此时,共和国刚刚成立不到十年,百废待兴,要让全国钢的年产量登临上千万吨的台阶,几乎是天方夜谭。而且1958年已经过去2/3的时间,全国也只生产了400多万吨钢。要在剩下的四个月内完成600万吨至700万吨的生产任务,不仅全国钢铁工业生产能力不足,电力、煤炭、采矿、运输等相关行业的生产能力也满足不了需要。

时间短,任务重。为了确保完成1070万吨钢产量指标的生产任务,北戴河会议提出了“由第一书记挂帅,大搞群众运动,全党全民办钢铁工业”的方针。而为了“全力保钢”,就要优先满足冶金设备和冶金工业增产的需要,生铁除供应机械铸铁所需之外,其余全部拨给钢厂炼钢。鉴于只靠正规钢铁厂很难完成任务,会议要求各级党委广泛发动群众,大搞“小(小高炉)、土(土法炼钢铁)、群(群众运动)”,开展轰轰烈烈的全民性土法炼钢炼铁运动,不要冷冷清清。

不久,中央具体分配了各地区、各部门在钢铁生产和相关行业生产方面的任务,强调北戴河会议确定和下达的钢铁生产指标,只能超额完成,不准完不成。对没有完成生产任务和调拨计划的主要领导要给予处分。

9月1日和5日,《人民日报》先后发表两篇社论:《立即行动起来,完成把钢产翻一番的伟大任务》《全力保证钢铁生产》,为即将开展的全民大炼钢铁运动热身、造舆论。社论指出:钢铁生产是全党全民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要求各地区、各部门把钢铁生产放在首位,其他工作“停车让路,首先为钢”。

户户献钢献铁,保证原料供应

号角已经吹响,全国各地立即行动起来。9月4日,中共江西省抚州地委下发《关于立即掀起全民大办钢铁高潮的紧急指示》(下称《指示》),提出“完不成钢铁生产任务誓不罢休”的口号,要求第一书记必须挂帅,要像抓农业一样抓钢铁。“对于一分一秒的时间都要抓紧,对于一斤一两的钢铁都必须争取,要以最快的速度,最有效的措施,立即组织千军万马向钢铁大进军。”

9月27日,中共广东省惠阳地委也下发了动员指示,专门强调开展这场运动的意义:“须知,在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和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时期,钢铁问题已是政治问题,是世界问题,是支援解放的问题。如果我们不及时采取措施扭转当前生产迟滞不前的局面,就意味着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面前,无能为力。为此,地委号召全党全民,紧急地动员起来,立即组织力量,为钢铁而战,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群众性的炼铁大竞赛运动,火速地掀起三个高潮……实现日产2000吨专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全民炼钢,原料极其缺乏。抚州地区过去是个“根本不产斤两钢铁”的地方,为解决大炼钢铁原料不足的困难,地委下发了《关于立即开展群众性的献筹废钢废铁废铜运动的指示》,提出“除积极兴办钢铁企业外,发动群众,广泛挖掘和搜集废旧钢铁是非常重要和有效的举措”。要求“鼓足群众举办地方工业的十二分干劲,促使全区地方工业多快好省地飞跃发展”,在运动中每户平均要献筹废钢废铁废铜12斤(其中铁十斤,钢一斤,铜一斤),共达2200吨。此外,机关、学校、部队、厂矿、商业企业要挖掘和搜集800吨。这样,全区共计挖掘和搜集废钢废铁废铜就能够达到3000吨。为了完成任务,地委突出强调要“政治挂帅,思想先行”,克服某些群众认为“零星半点没啥用”等思想,达到“人人动手动脑,户户献钢献铁,群策群力,积少成多”。要“地上地下想办法,四面八方都动手,到处掀起挖掘和搜集废钢废铁的

高潮”。

惠阳地区也存在原材料缺乏的问题,有的炉有矿而没有炭(煤),有的炉有炭(煤)而没有矿,有些炉址距离原料产地过远,运输困难,成本增加,原材料供应不上,或库存很少,朝不保夕,不能延续,致使不少小高炉陷于停工待料的状态。

能否保证供应是关系到小高炉能否出铁和能出多少铁的关键。因此,惠阳地委要求:“每个工场都要有自己的采矿烧炭(挖煤)队伍,按照工场大小、炉只多少,组成采矿挖煤(烧炭)的大队、中队、小队,由党委书记亲自掌握,准时供应,风雨无阻。同时要组织强大的运输队伍,集中民间车辆,把原材料从产地运到高炉。还要组织一定力量,突击修筑公路,推广快速烧炭法,这对原材料的供应都有很大作用。每个工场最少要储备十天以上所需的原材料,以保证不间断地进行生产。”

广东省宝安县委为了保证原料供应,提出分片包干,动员群众,千军万马上山。“因此,原先幽静的山谷里,发出了爆破声、锤声、歌声,昼夜不停,响彻云霄。为高炉准备口粮的钢铁战士们,披星戴月,通宵达旦,露天工作,数夜不眠已成常事,就是狂风冷雨打湿了衣裳,战士们也视之等闲。”

制定紧急措施,保证有效生产

对于白手起家开办钢铁行业的抚州地区来说,即便有了原料,如何完成生产任务也仍然是个难题。于是,《指示》提出了11项需要立即贯彻的紧急措施,具体而细致,尽其周全地考虑到了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以确保每一项措施都能够落地生根。

一、必须书记、部长、厂长、矿长以及一切首长,都亲自动手,采矿、安炉、炼铁,亲自研究,总结经验教训,限期试验成功,保证每炉连续性地出铁。

二、迅速把应抽调的上山挖矿、安炉和炼铁炼钢的干部、民工按期按数调齐,投入战斗。保证不少一人,不迟一天。

三、全面展开一个全党全民大办钢铁工业的宣传大运动。结合备战和建立人民公社的宣传,从城市到农村,把宣传运动深入开展起来。要组织辩论,动员人人写大字报,表决心,使每一个人都懂得生产钢铁的重要意义,把一切工作都调动起来,为生产钢铁服务。

四、在目前必须集中力量大破技术关,以县为单位,迅速地由书记负责,召集有关炼铁人员,研究失败的教训,限期突破技术关,保证做到矿矿有炉、炉炉出铁,行行建炉、人人炼铁,为了钢铁、全民上阵,农业社、机关、学校、工厂、城镇都来兴办炼铁、炼焦工业,以县为单位。目前必须迅速组织炼铁炼钢的技术指导组(包括一切有研究的人员),集中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创造研究,召开现场会、炼铁会,一试成功,就要大力推广,不容迟延。

五、迅速组织以部长、厂长、技术人员为主的参观学习组,到炼铁炼钢的先进地区进行参观学习。并且立即抽调200名到炼铁炼钢的先进地区进行专门学习,回来后分配各县,作为炼钢的技术工人。

六、制造鼓风机600部,9月底完成。并且大量制作木鼓风机、土风箱,必须使炉炉有鼓风机。

七、所有抽水机,必须全部投入炼铁生产。小型抽水机可借出使用。已固定的大型抽水机,必须在抽水机旁建立炼铁炉,做到抽水机一举两用,需水抽出,不需水炼铁。

八、土高炉未建成之前,必须组织劳动力大量地生产矿石和铁砂,不得因炉子未建成而不挖矿石和铁砂。

九、大量挖煤炼焦,如期完成煤的生产任务,保证炼钢炼铁所需燃料。炼焦应当迅速采取一切办法,大力进行,以备炼钢的需要。

十、重点厂矿,必须限期修通公路和河道,务求在最短时间畅通车船。

十一、所有部门,都必须积极地、大力地从技术上、物质上、人力上对钢铁生产进行支援,保证尽本身所能,坚决地主动地完成应当完成的各项支援任务。

为了保证有效生产,惠阳地委则特别强调了要建立责任制度。

县、乡、工场要实行逐级负责制,县里要建立强有力的办公机构,以便领导正常出铁运动。各级领导干部要把过去指导群众运动的劲头,拿到钢铁生产上来;要以过去指导土改的方法,来指导当前的钢铁生产。天天汇报,天天检查,发现问题,立即解决,只能前进,不准后退。工场也要建立责任制,做到炉炉有定额,人人有任务。

高炉平地起,遍地放红光

抚州地区一直以农业为主,历史上从未生产过钢铁,所以,百姓不仅对建炉和生产操作过程等冶炼技术全是外行,而且把炼钢炼铁看得很神秘,难免会产生“只有洋设备才能炼钢铁”“农民不会炼钢铁”“炼钢炼铁不能搞群众运动”等想法。于是,地委组织了“从干部到群众,从党内到党外”自上而下的钢铁生产大动员、大辩论活动,狠批“怀疑派”“悲观派”“条件派”“等待派”“观潮派”“炉前摇头派”等思想,彻底破除钢铁神秘化的迷信,“代之而起的是敢想敢干大干的革命风格”,一支声势空前浩大的全区范围内的钢铁大军,迅速组建

起来。

自9月中旬至11月20日,全区各级党委第一书记都亲自挂帅,“唯抓钢铁”。各县县委除农业书记和农工部长外,其他委员和正副部长全部去抓钢铁,分工包干,深入基地、炉边和民工之中,搞实验炉,坐镇炉旁,不离阵地,坚守在第一线领导钢铁群众运动。各县县委均组织了由县委第一书记亲自负责的钢铁指挥部,分片组织了由县委委员负责的钢铁战斗指挥部,各公社设立了由公社党委第一书记负责的战斗司令部,各冶炼厂均设立党委会,下设冶炼、燃料、原料、运输四路兵团,群众基本上实现了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

体化。

全区所有人民公社都组织了钢铁大军和运输大军,所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工商业工作人员、军队和城镇居民等,有条件的均在本单位就地搞钢铁;条件不具备的,则分批轮换地派人参加当地统一组织起来的钢铁大军。全区12万多大中小学校师生,也都投入到钢铁大军之中。没有煤铁资源的地方,就组织“钢铁远征军”,到有煤铁资源的地方安营扎寨,全区先后共组织远征军近万人。全区搞钢铁的干部和群众,经常保持在20万人左右。在钢铁“淮海战役”中,人数达到30万,占全区42万总劳动力的70%。

地县分别成立的钢铁指挥部及办公室,专门指挥钢铁战斗,负责上下联系。要求各县每天电话汇报一次各种统计数据。在开展“突击战”的特殊阶段,一天要汇报四次,每六个小时一次,以便及时掌握情况。地委为了动员、布置和检查钢铁生产,召开了四次县委第一书记会议,两次工业书记会议,四次现场会,三次广播大会。同时,三天召开一次电话会议交流情况,共计召开20多次。

高炉平地起,遍地放红光。在大办钢铁运动中,抚州地委提出“上下动手,飞跃发展,由小到大,遍地开花”的战斗口号,很快在全区形成高潮。为了将全民大炼钢铁运动的效果发挥得更好,地委还采取了两结合的办法,即正常生产与放高产“卫星”相结合,抓住重点与遍地开花相结合。先后组织了三次放“卫星”日,一次突击周,一次钢铁“淮海战役”,放了四颗高产“卫星”。尽管其中遇到不少困难,比如突击周时遇到大雨,有些炉子和燃料因缺乏防雨设备而停止生产,使突击周的产量受到严重影响。而开展钢铁“淮海战役”时,因为要突击秋收冬种,钢铁战线上的劳动力大部分需要转移到农业战线上,但炉子始终保持正常进行生产。

群众对大炼钢铁热情高涨,干劲十足。“这些钢铁战士,真正表现出了钢铁般的意志,发扬了高尚的共产主义劳动精神。他们在劳动中,不计报酬,不分昼夜,一心只为钢铁。他们日不休,夜不眠,日夜奋战,风雨无阻,轻伤坚持战斗,重伤不下火线,个个斗志昂扬,人人干劲冲天。他们提出了动人的口号:‘钢铁战士钢铁胆,要把钢铁堆成山,目的不达不停火,一定打下钢铁城’。”

1958年12月12日,抚州地委出台了本地区《1958年钢铁生产基本情况和1959年钢铁生产的初步意见》,对前一阶段工作进行了总结:“在每个突击过后,我们是一面做好下一个突击的准备,一面坚持正常生产。因此,整个运动的发展过程是:一个突击接着一个突击,一个卫星大于一个卫星,一环扣一环,环环紧相连,有节奏地向前发展。”

开始大搞钢铁运动时,抚州地区各县都很谨慎,只抓住重点,几乎所有的钢铁基地都是县办的,社办的很少。发现这个偏差后,地委及时进行了纠正,将小的钢铁基地逐步移交给人民公社主办。在钢铁“淮海战役”后,根据矿石、燃料、动力和交通运输等条件,又不断对钢铁基地进行了调整,撤销条件差的,前途不大的交由公社办,大有前途的仍由县里直接抓,经过调整,全区保留下来的县办钢铁基地共有15个,社办钢铁基地75个。

此外,抚州地区还总结出了全民炼钢炼铁的“五字宪法”,即“建、炼、挖、烧、运”相平衡。

“建”即建炉(建窑)。开始时,抚州地区全区建炉,10月中旬,全区共建成了3000多个炼铁炉,全部都是0.5m3以下的小炉子,虽然小,但对初期的钢铁生产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后来,又逐步建立了一批1m3以上的炼铁炉。不久,在此基础上又提高了一步,全区有炉子1950个,其中3m3的144个、5m3的45个、8m3的三个。在钢铁“淮海战役”中,全区建立大小钢铁窑6259个。

“炼”即冶炼。重点抓冶炼技术和冶炼设备,有冶炼技术人员3000名,鼓风设备800个和整套炉前操作工具。

“挖”即挖矿石、淘铁砂和挖煤。全区共挖矿石32万吨,淘铁砂1万吨,挖煤2.9万吨。

“烧”即烧木炭、砍木柴。全区共烧木炭6.8万吨,砍木柴45万吨。

“运”即运输。全区投入钢铁运输的汽车共38辆,船筏900只,各种车子3400辆。

经过几个月的突击炼铁炼钢,冶炼技术对群众来讲已不再神秘,但这毕竟是重工业,要炼好钢,出好铁,必须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为此,惠阳地区总结出了实践经验,并迅速

推广:

少装勤装。根据炉子的容量和出铁情况,确定每次装料多少,隔多久装一次;

大风大火。因风制宜,以风力定炉身,炉腔太大的可缩小,炉身低的可加高,以保证风大火大;

“三保温”“四均匀”。采取补好高炉裂缝、炉顶加盖、缩小出渣炉口的办法,以便保温。同时,为了保证出铁正常,入料、配料、时间和风力都要均匀;

碎矿洗矿。把矿石碎成小手指头那么大,洗去杂质,既可以减少燃料,又可以防止“结流”;

提高出铁率。要实行入料、出铁登记制度,铁渣要回炉,零星铁块要放回沙模里用铁水凝成大块,用最低限度的原料,炼出又多又好的铁,并逐步减少原材料比例,提高出铁率。

一炉炉铁水出炉,一颗颗铁“卫星”上天。全区人民“以冲天干劲,发挥了敢想敢干的精神,使各种土法炼钢遍地开花”。宝安县老百姓用“诗歌”来歌颂全民大炼钢铁的热潮:

宝安遍地是东风,钢水奔流映天红,高炉成群平地起,男女老少逞英雄。白天炼钢人兴旺,夜间高炉遍地光,宝安全民齐动手,庆祝钢帅永光芒。

“提前完成钢产量翻番的任务”

经过几个月全区党员群众的苦战,抚州地区取得了“划时代”的成绩,从过去根本不产钢铁,到搞出钢铁12388.935吨,培养出“钢铁技术工人”5000多名。

惠阳地区则以《十万钢铁大军奋战,万吨钢产卫星凌空》为题,报告全区“钢产卫星连续直冲云霄”,超额完成全年产钢任务的喜讯。

195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在《1070万吨钢——党的伟大号召胜利实现》的标题下报道:12月19日,全国已生产钢1073万吨,正式宣布提前完成钢产量翻番的任务。

年末,钢产量指标数字再次被刷新,宣布全国钢产量为1108万吨,生铁产量达到1369万吨,超额完成了1958年钢产量翻一番的任务。中国邮政及时发行了“1958年庆祝生产1108万吨钢”的十分面值的邮票,各地也纷纷挂出“庆祝1070万吨钢提前告捷”的标语和喜报,钢花在夜空下四处飞溅的宣传画“为超额完成1070万吨钢而欢呼”,更是张贴在大街小巷。

随着任务的完成,一场轰轰烈烈的全民大炼钢铁运动转瞬即逝。据统计,截至1958年底,全国直接参加炼钢铁的人数达到9000万,直接和间接参加大炼钢铁的人力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6左右。

“北戴河会议确定的钢产量翻番的指标从数量上说算是完成了,但给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的破坏却是相当严重的。”这是2011年中央党史研究室著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对这场全民大炼钢铁运动做出的权威评价。(编辑 潘 鹏)

(作者是《中国档案》杂志社副主编)

推荐访问: 全民 档案 运动 大炼钢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