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论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时间:2022-05-07 13:10:03  浏览次数:

摘要:职业教育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劳动者的素质,明显地改善了我国从业人员的文化结构,有力地支持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职业教育占教育半壁江山的今天,更多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面对就业压力,想继续深造提升自己职业能力却又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高等教育要实现以人为本,为职业教育学生提供可持续发展继续学习的机会,提升技能型人才的内涵质量,可采取提升部分高职院校办学层次、加大应用本科招收高级技术类型人才数量,培养技能型硕士和借鉴国外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经验与办法,以缓解职业院校生源潜在危机和职业院校毕业学生继续深造出路的压力。

关键词:职业教育;深造;渠道

作者简介:陈锁庆(1954-),男,江苏金坛人,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督导室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学校教育教学管理。

(江苏 南京 211188)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重点课题“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特色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编号:4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近年来随着教育的大众化进程的加快和金融危机带来的就业矛盾的加剧,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由于学历层次较低,面对寻找较好的职业比较困难的局面,对提升自己职业能力的继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职业教育阶段的毕业生就业质量与家庭、个人的愿望矛盾较为突出,社会对高职毕业生的工作环境定位是一线的熟练技术工人和服务人员。社会的进步和生活质量的逐步改善,使他们的父母不甘心自己的孩子永远停留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孩子的生存质量和生活水平,更多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得到更高学历教育或者有更多机会继续深造,为他们寻求提高学历层次接受继续教育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国内可供选择继续学习的机会对中职而言只能是接受高职院校的单招(单招比例也非常有限)和成人教育。而高职教育继续学习的机会为专转本和成人学历教育,目前高职毕业学生专升本的比例极小,并且只能报考民办学院(本三),教育成本高。社会对成人本科毕业生不看好,这种不尽合理的升学条件和有限的深造机会,严重挫伤了学生报考职业技术学院的积极性。因此,只要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家庭,现在更多地把子女送到国外的学校学习,近几年我国中学生选择到国外学习的越来越多,大量的资金流入国外学校。这种现象在2010年的招生中已经突出地表现出来,某教育大省今年高考学生有大约5.6万名学生没有填报志愿,高职入学分数大幅度下降,高职教育生源不足潜在危机问题到2011年招生时可能会更严重,这种对职业教育的断头教育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应该引起政府和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

一、提升高技能教育的学历层次,拓宽继续学习渠道

1.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不能满足社会对更高层次高技能型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

高职教育的扩张,使得高职毕业学生人数激增。从1999年到2009年走过了11个年头,其中2008年招生人数299万人,在校生达到860万人,据统计到2007年全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多达1168所,占普通高校总数的60%,高职毕业生年均增加30万人。近几年每年有1000万左右接受过职业教育的技能型人才进入劳动力市场,[1]大量的毕业生就业和金融危机下职业难求的双重压力,使一些职业院校毕业生为改变自身就业的困境,寻找继续学习的要求越来越强烈。而现状是他们要进入本科院校学习非常困难,表现在专转本成本高,数量少。每年专转本只有当年毕业生的10%不到,而且规定只能进入民办性质的本科院校学习,这些学院教育成本相对公办学院明显较高,又限制了一部分学习成绩好,有继续深造能力的家庭贫困的学生继续学习的机会,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家庭,纷纷选择把子女送到国外学习。另外,由于社会对成人教育的偏见,接受成人教育的学生由于文凭是“非正规教育”学历,在同等学历情况下找工作困难重重,使他们不得不放弃接受成人教育的机会。与此同时,社会对现在培养的高级技能型人才质量不满意,他们需要相当于本科或本科以上的真正高级技能型人才的呼声越来越高。

2.实现高职教育与技能型本科教育的无缝对接,培养复合技能型人才

近10年以来,高职教育从1999年进行办学规模发展到2005年开始重视内涵质量发展,直到现在通过改革创新和重视质量工程建设,学院的基础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先后涌现出了一批国家级示范院校、省级示范性院校建设点的学院。这些院校的基础建设在政府的重视和学校自身的努力下,软硬件建设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学院在品牌、特色专业建设、模式创新、课程改革、教材建设、国家和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等质量工程建设中成果显著;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使广大教师教育理念和教学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促使教师更加重视自身教学能力、实践能力的提高和专业学术修养;各学校普遍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通过不同渠道从企业引进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要求的各类高级人才,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和结构有了明显的改善。另外,随着社会对高技能人才质量内涵要求的不断提高,具有复合技能型人才越来越受到社会、企业的广泛关注和欢迎,这也将是今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有需要就有可能,并且这种需要会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强烈,而高职三年学制教育显然在时间上不能保证培养复合技能型人才的质量。政府可以从高职院校中适当选择一些行业背景深、教学特色显著的优质高职院校进行资源重组,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加强对这些学院专业和具有技术教育特色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的整合,组合成类似本科院校更高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学生通过四年的职业教育学习,既培养了社会需要的复合技能型人才,也满足了广大高职学生的继续求学要求。例如:某省交通类高职院校在同一个市有公路、铁路和水上运输等学校,这些学校部分专业设置重复,教学资源布局分散,一旦招生生源下降,势必造成不必要的教学资源浪费现象。政府或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对其进行资源重组合并,组成具有交通技术特色的以技能型教育为主的交通运输学院,重点培养服务于地方交通的复合技能型人才。通过有效的资源重组,发展一批以复合技能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本科院校,可以极大地缓解高职毕业学生继续学习的矛盾和因就业不能得到有效落实而造成社会不稳定的矛盾,同时也满足了社会对复合技能型人才的需要。这种以提高职业技术教育内涵为特点的本科学院,相对于以学科体系建设为目标、以培养研究能力为主的本科院校来说,更具有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培养复合技能型人才的特色性。我们可以借鉴台湾的职业教育,在2004年到2005年左右,有相当数量的职业技术学院升格为科技学院,培养相当于本科到硕士的技能型高级人才,极大地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和家庭对子女教育的需求。

二、调整职业教育毕业学生升本的比例,放宽入学门槛

当前职业教育突出的升学矛盾主要集中在职业教育的几乎不可延伸性,表现在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的人数比例不能满足需求,与在校生的人数不相符。正如一些专家所言,“职业教育是断头教育。”[2]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教育部门没有及时调整职业教育的继续升学空间和升学比例,无论是中职教育还是高职教育,人为控制学生升学比例,使得相当数量的学生不能升入更高层次的教育,出现职业教育的断头教育;另一方面是对职业教育学历提升的认识产生偏差,由于我国高考人才选拔在试卷问题设计上更多注重以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方式为主要标准的优秀人才的选拔,但是,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喜欢以形象思维方式和直观思维方式认识世界,他们可能对操作类、设计类的问题更感兴趣,这类人在本科院校人才选拔考试环境中的优势不能显现出来,他们更多地被录取到高职院校。升入高职院校的学生总体上文化学习相对较差是一种普遍现象,而专升本考试问题设计沿用以擅长抽象思维学生的考试评判标准来要求以擅长形象思维的学生人群,使他们中大多数人不能升入高层次学历教育。升入本科院校学习的学生被认为“基础差”跟不上,这种观念上的认识偏见,造成公办本科院校不愿接受高职学生的现象,教育部门规定高职专转本只能到民办本科学校学习。所以,面向高职学生的升本学历教育计划基本安排在民办学院。由于民办本科院校学习费用高,对相当一部分农村的孩子他们读了三年的高职,家庭已承担了相当的经济负担,就是有能力考上专转本也因较高的学费而无能为力。如果说研究型本科院校严格控制招收高职学生是培养研究型人才的需要,那么,一些应用型公办本科院校的大门应该允许吸收更多的高职学生就读(台湾有23所本科院校专门设置一些专业面向技术学院招生,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开发一些适合这些学生就读的专业,来满足他们更高层次学历教育的要求。教育部门应从政策上体现关心职业教育学生的升学需求,无论对中职教育还是高职教育,都应为想要升入高一级学校接受教育的学生,适当放宽入学的条件和增加可供选择的学校,尽可能满足迫切需要继续深造的学生的要求,使他们都能有机会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

三、借鉴国外和台湾职业资格证书制的成功经验,为学生技术教育提供多种选择机会

通过对北欧、英国和台湾职业教育的考察发现,近几年来北欧国家、英国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和台湾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为学生创造继续学习的良好环境给我们以启示:这些国家和地区职业资格证书的权威性和社会认同性较高,学生获得不同的职业资格证书可以进入高一级的学校继续学习。资格证书之所以得到学生的普遍重视和社会的认可,其根本原因是证书的“权威性”,学生获得初级职业证书可以当技术工人或升入高一级职业学校读书,获得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可以视为工程师或直接进入高等学校读书,由此给职业教育学生创造了继续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机会。

例如:挪威的职业教育改革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挪威职业教育体制包括职业预备教育、高中阶段职业教育和学徒职业培训三大组成部分。职业高中学制是挪威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其教育模式是学生在职业高中学习两年后到企业实习并在企业进行职业技能证书的考试,政府委托企业负责学生的职业技能证书的发放,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满25岁后有专业方面的经验,通过几门课的学习考试可以直接进入大学学习。[3]

丹麦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互通的改革。丹麦职业技术教育在整个丹麦教育系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为丹麦的现代化建设源源不断地提供着高质量的劳动力人才。在普通教育中加强劳动市场与职业培训的意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将更加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中学毕业生有进入劳务市场或高等学校深造的选择机会,从而促使所有适龄青年都乐于接受职业教育。[4]

瑞典职业技术教育实行充分尊重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个体发展的教育改革。在职业教育改革方面,以建立多元性和开放性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制为目标,是一种典型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结合的体制。学生没有竞争激烈的升学考试,学校教育强调根据自己的志趣和爱好从容不迫地学习,从初等教育晋升中等教育,再由中等教育到高等教育,都没有升学考试。[5]他们把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教育揉合在一起,实现“条条道路通罗马”的教育目标,使年青一代在这种教育制度的熏陶下,根据自己的爱好学习,茁壮成长。

英国的教育系统是世界教育质量最高的国家之一,其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在继续学院实施,在学历教育方面实行职业资格证书与普通学院教育文凭在地位上对等的关系。如职业资格证书NVQ4级大体相当于学士学位,5级大体相当于硕士学位。获得职业资格证书NVQ3级的青年,可以申请进入大学学习学士学位课程,经过大学预科学习达到A—Level而没有考上大学的学生,也可以转入职业资格证书体系中进行学习培训。[6]

台湾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和大学考试入学对等的制度,职员通过培训学习,考试取得不同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有3-5年的实践工作经验,同样可以进入对应等级的大学继续学习。规定在职人员的入学考试,依据其职业资格证书及毕业后工作年限的不同,享有不同的加分优待,通过这种办法,实现了人的教育终生化,只要想学习,都可以参加对应大学的入学考试学习。社会很尊重职业技术教育,学生从高中阶段开始一部分学生读高中,一部分学生进入职业教育,两个体系可以互通,职业教育本科阶段对应学校有普通大学的“二技”,科技学院的“二技”和“四技”教育以及研究生、博士生的教育,学生在不同的学校读书,取得资格证书都可以进入本科学校或科技学院继续学习,实现了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接受高职教育的学生由于人数众多,可借鉴国外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办法进入高一级学校继续学习的办法,解决一部分高职学生为提高学历层次继续学习的需要,同时也是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四、结束语

当前解决好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问题是一项政治工程、一项民心工程、一项形象工程、一项稳定工程,更是一项责任工程。说是政治工程,因为它涉及到有效控制大批量学生流失到国外求学,导致资金外流的国际敏感问题;说是民心工程是因为随着时代的变化,更多的职业教育学生向往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特别是这些学生家长希望更迫切,符合民意;说是形象工程是因为教育历来为政府所控制,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行为,实施结果的好坏将对政府产生直接影响;说是稳定工程是因为它涉及的人员较多,在金融危机和就业矛盾突出时,处理不当容易产生不稳定因素;说是责任工程,它体现教育是以人为本,让每个人都能充分享受公平教育的权利是教育行政部门和政府部门责无旁货的职责。

参考文献:

[1]周济.人民教育,奠基中国[EB/OL]..cn,2006-08-31.

[5]bly.瑞典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新进展[EB/OL].http://,2005-01-24.

[6]孙祖兴.英国职业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总第225期.

(责任编辑:张中)

推荐访问: 职业教育 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