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中贸圣佳2003年艺术品拍卖会精赏读

时间:2022-05-06 14:25:03  浏览次数:

喜读抱石先生妙绘佳册

仲夏,北京"中贸圣佳"秋拍预展中,看到两组傅抱石先生妙绘册页,印象深刻,久久难忘,略书观感如下。

其一毛泽东诗词大意图册,计八页,五页钤印"甲辰所作"印者,作于1964年,三页钤"一九六五"印,即为该年所作。

"韶山诗意"(1964年作)写韶山冲全景:山峦、丛林、溪桥、农田、村舍和点缀其间的人物活动。韶峰耸起一段苍翠--这是抱石先生最喜用的加了墨的植绿。这溢发着生机的色彩,似有沁人肺腑的作用。乱麻皴与墨色的点掇、渲染融为一体,造成了令人陶醉的繁茂清逸的境界。巧妙留下的空白:溪流、屋壁、连接田野的小道,彷佛人的面部的眼白,让读者胸中一亮,这是山水画的点睛之笔啊!

"芙蓉国里尽朝晖"(1964年作),与前图大不相同的是,天空、水面,相互映照着虽淡犹浓的绯红。这借之于水彩画的渲染,让画面充满通明亮丽的朝晖。墨叶朱点的桔林、石绿铺染的田野、往还的水中舟楫及岸上喧腾的厂矿……这是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

"虎踞龙盘今胜昔" (1964年作)"龙蟠虎踞",是一千多年前诸葛亮对孙权形容南京地形的用语,毛泽东借以入诗,傅抱石又把来作画。作者立意于"今",钟山龙蟠,石城虎踞,与浩荡的长江组成了丰富的画面。江面正在建造的长江大桥,是当时最新鲜的事物,作者把它写入图中,一个个建筑中的桥墩远远地矗立着,这是一个历史的真实记录。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1964年作)图写北戴河海域秋景:倾盆大雨,滔天白浪,可谓淋漓洒落之至。与之相呼应的是,风雨中的秋木红叶,摇拽着、呼啸着……作者有力的挥洒点虱,撼动着读者的心。远方,岛影渺渺、风帆片片……视觉中的悠远感,让你联想到的是悠悠不尽的历史,是曹操的遗篇与毛泽东的词章千载辉映。

"寥廓江天万里霜" (1964年作)写风霜洗礼后的山水层林-- 一个染尽朱丹的世界。空白在上为天,在下则为水,天水一色,是秋的寥廓。墨色交融的破笔点虱,是作者表现秋木丛林的本色,其难处在于对力度和速度的把握。

"登庐山诗意"(1965年作)画面近景为"飞峙大江边"的庐山,简率而具磅礴气象:潆潆风雨中的是开阔的长江、江上的行舟和江岸的港口、厂矿。该图的特点在虚和淡,那种"山色有无间" 的妙处,是抱石先生所独具的。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1965年作)大片的墨块充塞着画面,这是散锋乱麻皴和泼墨的结合。虚处仅一线,是江流,点缀着穿行其上的火轮和照明的灯火,大片的墨山因之有了声色,也有了生意,这是黎明前的峡江。形似迫塞而虚在其中,既设险又破险,可谓艺高人胆大。

"风展红旗如画"(1965年作)群山叠嶂,丛林如织,全用破笔泼墨及散锋乱麻皴,是典型傅氏本色,造就了莽莽苍苍的丰富世界。军行其间并缀以点点红旗,呼应着画的主题。

其二,为维桢作山水小幅册,计四页,作于1963年。

"此瀑布乃得自镜泊湖飞泉"图中,飞瀑高悬,直下如倾盆,彷佛能闻其声。两老者对话其下,悠然若不之顾也。大和小的对比,险和闲的对照,让咫尺小幅而具磊落磅礴气象。泉流瀑布是作者的特擅之一,关键在于水口露石的笔墨安置,不画水而水自生矣。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写杜甫诗意。袖手而立者即杜少陵,仰面新松,似有无限期望。用燥笔枯墨,苍莽中华滋,是清初新安派的特色。作者以散锋取其大意,可见其于民族优秀传统的把握和汲取。

"塔影挂霄汉,钟声扣白云"写延安宝塔山和延河之景,是作者两年前游延安留下的最鲜明的印象。云光塔影,如剪影般概略,非大手笔不办。笔底的每一波动,每一点划,都与传统相接,都与造化相通,这正是中国画笔墨的妙处。

"江南二月多芳草,春在漾潆细雨中" 芦溪野渡,意境荒冷。笔墨简率,其意其趣与南宋僧人画家玉莹略有所似。玉莹之作,仅存扶桑,作者青年时代或有所见,故其文中有涉。抱石先生是在挖掘我们失去的传统啊!

两套册页,一大一小,一繁一简,一精心设置,一率意为之。天论繁简精率,皆自出匠心,各具其妙。

傅抱石先生(1904-1965)的艺术,经历了扶桑求学、金刚坡探索几个历史阶段之后,四十年代末已臻成熟。五十年代他开始了新的追求,画风也渐有所变,除了主题内容的充实和变化外,苍莽的笔致增加了酣畅雄健的成份,偏于晦暗的色调也趋于明快。1960年江苏国画写生团历时三月余,行程两万三千里的旅行写生以及之后的东北和东欧的写生让抱石先生的襟怀愈加开阔,使他已臻成熟的艺术格外丰富多彩。可以说,重庆金刚坡时期,是傅抱石艺术草创初成的阶段:六十年代,才是其艺术进入巅峰的时期。

前述两套册页,作于1963-1965年,正处于作者巅峰期,又是作者生命的最后三个春秋,尤为珍贵。册页中的许多作品,都反映着五、六十年代那些引人注目的写生活动的成果,如延安时塔影、镜泊的飞泉、韶山的青峰、庐山的烟雨、洞庭的霞光、江峡的灯火……

抱石先生以毛泽东诗词为题作画,始于1950年,1959年他与关山月合作,为人民大会堂创作了取意《沁园春·雪》的巨幅山水《江山如此多娇》,可谓举世瞩目。《毛泽东诗词》出版后的1964年,是抱石先生集中精力以此为题的创作时期,留下了许多佳构,前述诗意册即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一件。抱石先生说过:"我第一次读到毛主席的名篇《沁园春·雪》心情无限激动。那气魄的雄浑,格调的豪迈,意境的高超,想象力的丰富,强烈地感染着我。"作者的这种发自肺腑的激动,是其动情创作的莫大力量。高妙的诗境与神奇的画境的结合,正是抱石先生为我们倾心构筑的博大精深的艺术世界。

自有心胸甲天下--齐白石山水册(十二开)

齐白石山水册,作于1931年(辛未,69岁)秋。每开34.5×35厘米,被藏家分别裱作斗方。白石老人在《朝阳》一页的题跋中说:"此册廿又四开"。我们见到的是十二开,另一半不知落在何处。中国嘉德1994年秋季拍卖会创造齐白石作品拍卖最高纪录者,即今见之十二开。

此册自署标题者八幅,即:《朝阳》《放牛图》《苍海烟帆》《阳羡山水》《月明人静时候》《雨后》《荒山残雪》《柳浦秋》。未署标题的四幅,根据内容可命名为《古木寒鸦》《荷塘游鱼》《沙渚鸬鹚》《山上人家》。册页的题材,大体源于白石老人的远游印象和家乡记忆,画法则来自在前人图式和写生基础上的创造。

《阳羡山水》画的是阳朔。1905年,齐白石游阳朔,留下了深刻印象,曾有诗纪其事:"桂林时候不相侔,自打衣包备小游。一日扁舟过阳羡,南风轻葛北风裘。"桂林山水与齐白石独具一格的山水创造有很大关系。他曾写道:

逢人听说荆关,宗派夸能却汗颜。

自有心胸甲天下,老夫看惯桂林山。

曾经阳羡好山无,峦倒峰斜势欲扶。

一笑前朝诸巨手,平铺细抹死工夫。

意思说,他画山水不承宗派而师造化,也不喜欢清代画家的"平铺细抹死工夫"。他胸中自有"甲天下"的山水,而这胸中"丘壑"多来自桂林和阳朔。《沙渚鸬鹚》是齐白石爱画的题材之一。这可以追溯到1904年。那年,他跟随老师王湘绮游江西,在途中见到沙洲上的鸬鹚,以后就常画这种水禽了。鸬鹚俗称鱼鹰,能潜水捕鱼,各地渔人都喜欢饲养它们。白石画鸬鹚,大抵配以秋水、沙渚,有时还以柳岸、农舍、远山、落日作背景,是山水画,又兼容了花鸟画的因素。秋色空明,水天一色,鸬鹚嬉水,这是一幅多么自由惬意的美景!《苍海烟帆》一类作品,以立轴为多见,描绘远近风帆巅簸于浩渺的波涛之中。1902-1909年间,齐白石应友人之约,离开家乡,远游西安、北京、天津、上海、桂林、苏州、广州、钦州、北海、香港、肇庆、安南等地,那时的中国公路交通,人们出行主要靠水路。从湘潭到广东,先从湘江到武汉换轮船,然后沿长江到上海,再经东海、南海,转道香港才能抵达广州。齐白石几度过湖渡海,南下广东,扩大了心胸与眼界,也尝到了晕船和异乡漂泊的滋味。他曾题《渡海孤舟图》诗日:过湖渡海几时休,哪有桃源随远游。行尽烟波身万里,能同患难只孤舟。这诗表示了对飘泊生活的厌倦,对炎凉世态的感受。但他晚年画《苍海烟帆》,表达的却是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的豪情。《渡海孤舟图》画游子思归的心情,当远游和思归俱成往事,过湖渡海就转化为对壮游的单纯追怀了。但不管怎样,齐白石表现的都是自己真实感受。《柳浦秋》也得自远游。1903年春,他随友人夏午诒从西安到北京,过黄河柳园口,看到这种景象。画面描绘乍寒未暖时候,溪水解冻,缓缓流过苏醒的土地,细秀的柳枝尚未生叶,却已勃然有生意。""(sheng)为死后更生之意,画家歌颂的是春天带给大地的新生。用赭石、没骨方法画黄土地,留白者为溪水,再用浓淡墨勾画柳枝,简洁之极,却活现出早春景物的特色,这是齐白石的独造。

《放牛图》《古木寒鸦》《荷塘游鱼》等作,与白石老人对家乡的印象有关。他幼时做过牧童,48岁时就画过古木归鸦、荷塘游鱼。晚年居北京后,他思念家乡,所画所写,最多的便是家乡的自然风物和人情风俗。一次游西山,在路上望见牧牛的人,便口吟一诗:

万柳枝疏见草坪,满天云雾失清明。

牧童手有犁牛在,只有农家心太平。

"只有农家心太平",这是白石老人心情特别的地方:他年近六十才因避乱和生存之需定居北京,但他始终不习惯充满斗争的大都市生活和人际关系,总觉得"落日呼牛见小村"的日子"太平",所以常用"寒夜孤灯砚一方"来形容自己的心境。《放牛图》中桃花春牧之境,《古木归鸦》中"斜阳古树看鸦归",《荷塘游鱼》中"清池荷底羡鱼行"的诗意,都曲折反映着他这一特别心理。

《雨后》、《月明人静时候》,都是近距离取景,构图极别致。两幅画所用卧笔横点画法,大抵从米氏云山变化而来。生活中获得的山水意象,经过改造的传统画法,在这里自然融为一体。《荷塘游鱼》以平远构图描绘池塘,近景有鱼,中景为荷,远景为平坡土岸。这种景象,在齐白石家乡随处见到。"小荷才露尖尖角"的远景荷花,在画法上借鉴了金冬心,但其素朴的诗境,又是齐白石自己的。

总之,这套册页画自石老人目之所见,心之所想,情感真挚,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决不同于缺乏真实感受的摹仿之作。

1931年,齐白石已进入创作盛期。所谓盛期,是指老人"衰年变法"后,艺术上全面成熟的时期(约30-40年代)。他这一时期山水画的突出特点,一日简少--物象筒少,突出主体,省略琐碎,以勾勒为主,不用复杂的皴法。二日新奇--构图、造型、笔墨、色彩、点景人物,都奇异不同寻常。白石钦佩有"有奇思"的石涛,"怪绝伦"的金农,自己也主张"扫除凡格"。三日粗拙--他自嘲"咫尺天涯几笔涂,一挥便了忘工粗。",但实际上能作到粗中有细,拙中有味。此册充分了这些特征,堪称齐氏大写意山水的代表。在20-30年代,白石老人"胆敢独造"的山水风格,多不被时人理解。一些批评者说它笔墨"直露",格调不"文雅",甚至用一些更刻薄的语言加以贬抑。人们看惯并且画惯了那些相对优雅精致的作品,不欣赏、不能欣赏这些率直、雄健,充满活跃生命感的作品。这使齐白石很伤心,也很不服气。他在《柳浦秋姓》跋中写道:"吾画山水,时流诽之,故余几绝笔。今有寅斋弟强余画此。寅斋曰:此册远胜死于石涛画册堆中一流也。即乞余记之。"这是借寅斋的话,说自己比那些高傲的摹古家强多了。他在一首著名的题画诗中也表示了同样的意思:山外楼台云外峰,匠家千古此雷同。卅年删尽雷同法,赢得同侪骂此翁。说自己画山水因"时流诽之,故余几绝笔",不免夸张。但3 0年代中期以后,他画山水越来越少,确是事实。这倒不全因为有人"诽谤",而主要是他把精力用于画花鸟之故。七十岁后,不是特别熟悉的人索画,他是不作山水的。1931至1933年间(69~71岁),一些朋友帮他编《白石诗草》,为了答谢他们,白石老人创作了一批作品,堪称其山水创作的最高峰,如为王治园所作《山水十二屏》(1932年,藏重庆博物馆),为吴北江所作《莲池书院图》(1933年,香港梅洁楼藏),为张次溪所画《江堂侍学图》,为杨云史所作《江山万里楼图》,为宗子威所作《辽东吟馆谈诗图》,以及这套山水册页等。

德艺双馨 高山仰止

--读谢稚柳先生《山水花鸟册》感怀

谢稚柳先生1910年生于江南常州的书香门第家庭,别名稚,晚号壮暮翁,卒于1997年。他天资聪敏,幼承庭训,受业名师,习经史诗文,醉心丹青,热衷古画观摩,融汇古法,自成面目。绘画方面工花鸟、山水、人物,设色明雅,用笔隽秀,清丽静穆,曲尽其妙。晚岁创"落墨法",放浪形骸,笔力雄健,墨彩交融,浑厚华滋,别具一格。书法方面,清秀飘逸,风姿奇丽,超逸淳厚,自树一帜。诗词造诣深邃,诗画交融,格调天成,清新可诵。学术研究,治学严谨,范围广泛,涉及古书画鉴别、艺术历史、作品赏析、史料整理编辑,等等,著作等身。尤其是在书画鉴定方面,贡献更为卓著。

1983年,74岁高龄的谢稚柳先生亲自上书国务院,建议恢复因"文革"终止的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工作。经国务院批准,由全国抽调的谢稚柳、徐邦达、启功、刘九庵、杨仁恺、傅熹年、谢辰生七位书画鉴定家组成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谢稚柳先生受国务院委托出任组长。鉴定工作历时7年,行程数万公里,对全国27个省市,208个单位所收藏的7万余件历代书画进行鉴定、评级,并编辑出版了图文并茂的《中国古代书画图目》24卷和《中国古代书画目录》,为我国文物研究、保护、整理工作作出重大贡献。

我一直以谢稚柳大师为荣,大师离我而去已经6年,大师的音容笑貌总是萦绕在我的脑际,今日有幸读到先生的《山水花鸟册》,大师犹似又回到我的面前。

《山水花鸟册》八开,设色绢本,每开高53厘米,宽38厘米,花鸟画三开,山水画五开,另有先生题跋两开,陈佩秋先生亲自题签"谢稚柳山水花鸟册八页",为谢稚柳先生六十年代所作。

此册页的五幅山水,是谢稚柳先生所创"江南画派"的代表之作。五幅皆画的是富春江、金陵一带的青山绿水,直逼神理,古穆浓丽,典雅蕴藉,有一种幽思的情味。同时,由于先生三十岁以后,绘画技法上溯两宋之高华,西出敦煌,远追五代三唐之宏奥,力学北宋王诜,旁及元人水墨放逸。所以这五幅山水都充溢着谢稚柳先生俊爽清峭,平淡天真,洒脱出尘的笔势,充分表现出谢稚柳先生所创新的绘画风格。每幅画都像先生在吟咏青绿山水诗句:"石径缘崖窄,水蒲不偃风;崔巍起山势,苍翠夺晴空。"中描述的一样,山势峻峭,草木浓密,使人感觉如入一种潇洒空灵,自然美好的境界,这就是谢稚柳先生山水画的风格,这就是先生"江南画派"的经典之作。此册页三幅绘花鸟。先生花鸟画方面,早年学的是陈烘绶,学他的花石而没有学洪绶的鸟,神气十足陈洪绶,逼近原作,只情调不全相同。30岁后,立足两宋,追踪徽宗,正如他诗"著色湖州迹以陈,墨奴惟可论元人;分明照眼烟梢碧,苦问前贤拜后尘。"苦学数十年,在两宋画家法度中取舍运用,再加上长期体察与写生,才形成这三幅花鸟画这样笔笔露锋,清爽苍劲,深厚丰腴,体态入微,潇脱自然,颇显风情雨露之势,尤其是鸟儿楚楚清姿,摇曳有情的画面。这就是谢稚柳先生自己的独特风格,工整细笔,婉丽幽闲,在风神上直是压倒两宋院体画人。当然也可以这样说,谢稚柳先生的花鸟之作,是新的"宣和体"。在书法方面,谢稚柳先生的功力与绘画等量齐观,不在绘画之下。先生早年学老莲,40岁后向宋四家除东坡外,作了一次巡礼,吸收了宋人标致的风骨,他的书体更加俊秀清奇。六十岁后肆力于《古诗四帖》,变为放逸清雄风格。此册页有两开先生的书法,一开书:"壮暮翁旧做 庚申十月自题 时年七十有一"。一开为:"此予五十许时所作,回首遂已二十年。十年前为人窃去,不知所在。旋此人坐法籍没,此册因得重归壮暮堂中。兹持赠。业煌同志独惜此册,已受潮湿,颜色褪落,为可恨耳。庚申初冬装成,属为题记。壮暮翁谢稚柳,时年七十有一。"此两幅书法,正好表现了谢稚柳先生的书法得《古诗四帖》的气度精神,变其颠狂为豪肆,书体中依然保持着其个性固有的洒脱出尘,淳厚清奇的情思。这两幅书法,也充分说明谢稚柳先生善学古人,又丢掉了前人的手杖,特立独行往前迈开大步,成为自己的书体。

新安诸家合作佳构--《玉如画集》

此件山水画卷为方式玉所集,故卷首题签"玉如画集"。全卷共八人合绘,依次为汪家珍、汪然、祝昌、张安苞、吴星、弘仁、何、玄度,均是明末清初活动在江南的画家,每段旁都有各人自题。本幅鉴藏印记有"高邕邕之"、"大风堂"、"松壑"、"桐芾轩藏"、"挹翠阁"。后纸有现代学者、香港大学教授饶宗颐题跋。

此卷在解放前曾影印出版,并对合作画家有详细考证,可见是件早已著称的名迹。此即上海神州国光社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五月出版的《神州国光集·第九辑》所刊登之《格庵山水合锦卷》,所载画面与此件《玉如画集卷》分毫不差,唯少"挹翠阁"一鉴藏印及后纸饶宗颐跋,因饶跋写于"庚辰"1940年,晚于出版之1935年,"挹翠阁"亦当晚于此年钤盖,故均未刊印。《神州国光集·第九辑》对此卷作者有详细介绍 ,足资参考,今特转录如下:

"此山水画卷为方式玉所集,执笔与玉如合作者八人,均为当时知名画家。查式玉,字玉如,工诗善画,清顺治中,以贡授鹿城训导。鹿城雅东尽缺,成玉修举之,刊为图,惠如阙里。见《北朝名画录》、《江南通志》、《昆山合志》。兹更将此卷画者分别传记于后。

汪家珍,清,歙人,字敬叔,号璧人。画山水与汪之瑞及孙逸齐名。《虹庐画谈》。

汪然,清,家珍从弟,字于然,号庵蔼道人,善画。与方玉如友善,尝作画卷。见《虹庐画谈》,盖指此卷也。

祝昌,清,舒城人,案《国朝画纪录》,作广德人,居新安,又客汉上。字山嘲。善山水,学僧渐江,后学元人,得其逸致。性孤介,遇之不以礼,虽饼金购尺幅不许也。见《国朝画纪录》、《图绘宝鉴续纂》。

张安苞,清,重间人,字子固。善画,尝为方玉如作合卷。见《虹庐画谈》,即指此卷。

吴星,清,钟山人,客滁阳。善画,为方玉如画长卷,水痕云影甚似大痴。见《虹庐画谈》,即指此卷也。

释渐江,清僧,释号弘仁,字渐江,人称梅花古衲,又梅花老衲。俗姓江氏,名韬,字六奇。少孤贫,事母孝,以钻椠养母。母弃世,遂游幔亭,皈依报亲,古航师为圆顶焉,殁葬披云下。渐江善山水,初学一峰,晚法云林,已入清三昧。尤好绘黄山松石,隐居齐云,不妄画。说者谓昔江南人,以有无云林画定雅俗,然今咸谓得渐江足当云林云。见《国朝画纪录》、《图绘宝鉴续纂》、《桐阴论画》、《黄山志》。

何,清,云南人,字伯求。善画,尝为广陵方玉如画云林山水卷。见《虹庐画谈》,即指此卷。

黄尊素,清,歙县人,字玄度,顺治时人。善画,尝与方玉如合作。见《清画录》。"

据上述介绍,此幅合作山水卷曾入《虹庐画谈》著录。又查《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在画之主人"方式玉"条下,也记载了此图,"又作格庵山水合锦卷,精美无匹。"另在陈传席著的《弘仁》一书"弘仁年谱"中,也较详细地记述了弘仁等人合作的《格庵山水合锦图卷》。表明此图为世所珍,是件流传有序的名迹。

此卷主人方式玉及合作八人,均属安徽人或寓居安徽。从诸人所署年款看,作画时间有先后,汪家珍最早,作于顺治七年庚寅(1650年)十二月十七日,其余均在顺治八年辛卯(1651),玄度(黄尊素)最晚,时在"腊八前一日",即阴历十二月初七日。此卷合作为时近一年,而且在滁州、扬州、南京等不同地点绘制,可见主人策划之经意和尽心,必集名家之迹于一体,堪称"精美无匹。"

具体品赏八家之迹,既各具特色,又均属精品。其中弘仁最负盛名,开创"新安派",与查士标、孙逸、汪之瑞并称"新安四大家",其主宗元代倪瓒、又自出新意的风格,简劲冷峭,清新奇秀,格调之高雅,堪与倪瓒比美。此卷所绘山水,作于辛卯(1651年)42岁,他刚从武夷山回到家乡歙县不久,开始形成个人风格,但尚未成熟。画法主仿倪瓒,山石呈几何形,基本用直线,皴法多折带皴;同时又带有早期学黄公望的遗痕,如多处平台、披麻皴法、浓墨苔点和湿笔叶丛。笔墨于干淡中见浓润,劲直中具圆浑,已见简和静之景,但尚未达成熟之洁净,属于嬗变时期的典型风貌,此类作品不多,弥足珍贵。第三段作者祝昌,是弘仁学生,画法甚似其师,亦主宗倪瓒,兼元李诸家,此段山水中方正的岩石、横笔的折带皴和竖笔的披麻皴、浓墨苔点和泾笔树叶,都与弘仁段相仿佛,呈明显的传承关系。其他诸家既面貌各具,又同现地方的共性特色,即明末清初安徽地区画家主宗倪瓒及元以来的文人画传统,以清逸、高雅见胜的画格。如首段汪家珍的山水,笔墨轻淡细劲,积类新安派,而山形树姿,又别具奇峭清秀之韵,故其得以与新安派中的汪之瑞、孙逸齐名。二段汪然,为汪家珍从弟,画法却多以黄公望为宗,如平台、圆丘和披麻皴法,又兼有董其昌遗意,如空白如带的峰顶、体呈三面的石块和双勾空干的树枝,墨色也较滋润浓重,而倪瓒影响仅见于平台立面的短皴。四段张安苞的山水,则将黄公望的平台、坡石与吴镇的树丛、渔舟融为一体,风格粗简苍润。五段吴星云山水,用笔更粗劲简率,水墨更淋漓浓重,兼取吴镇、方从义、沈周诸家画法,甚少倪瓒之痕。七段何 ,又多倪瓒遗意,干笔淡墨,尖锋横皴,呈新安派典型面貌。东尾玄度所补亭子,亦与何 山水融合无间。

此卷八家合绘山水,诸人既各尽其妙,合成又共现新安派山水之趣,可谓新安画家合璧佳作。诚如饶宗颐先生在跋中所赞:"新安派作自云林入,由方壶出,缥渺饶有仙气。……仲方其宝之。"

名人精品 荟萃京城

--2003年艺术品拍卖会拍品点评

中贸圣佳国际拍卖公司2003年拍卖会,定于2003年11月1日在北京亚洲大酒店亚洲会堂举行。10月29日、30日、31日预展,11月1日、2日、3日拍卖。此次拍卖会推出书画收藏家专场、扇画专场、近代书法专场、古代书法专场、近代绘画专场、古代书画专场、瓷器古玩专场,共七个专场,拍品计一千六百余件。

一、著名书画收藏家专场

此场共推出三位著名书画收藏家的珍藏品228件。这些作品包容了80余名著名近代美术家的佳作,涵盖了我国近代浙杭、上海、岭南、金陵、长安、北京等各个美术流派。其中傅抱石的作品有11件。著名收藏家邓仕勋先生、箫平先生特意从纽约和南京赶到中贸公司观看,赞叹不已。箫平先生还特意撰写了《喜读抱石先生妙绘佳册》一文。另外推出黄胄的作品有19件。其中的《采药图》、《饲鸡图》、《牧牛图》、《牧驴图》、《戏水》、《猫石图》,等,都是他为挚交好友精心所绘的佳作,十分难得,良机莫错。

二、扇画专场

扇画是我国独特的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由扇骨、扇面、扇坠组成,被历代文人雅士所把玩。特别是扇面,更是成为历代书画家展示才华的天地。此场一共推出扇面、成扇175件,为扇画爱好者提供了遴选藏品的大好机会。

其中明代书画家的作品较多,如吴门四家中唐寅的《行书漫兴诗》金笺扇面、董其昌的<行书临李北海云摩碑>金笺扇面,邢侗的<草书摘临王羲之帖>金笺扇面、<行草临米芾书法>金笺扇面、米万锤的<落霞归棹图>泥金笺扇面,较全面地反映出明代中晚期绘画面貌。中国书画史上著名的清初"四王吴恽六家",此场的扇画中就占有四家,王鉴的《云壑松阴图》设色纸本扇面、《疏林山居图》水墨金笺扇面、王石谷的《处处流泉处处烟》水墨金笺扇面、王原祁的<山村初晴>设色纸本扇面、<疏树茅堂图>设色纸本扇面、恽寿平的<山径幽深>设色纸本扇面、<仿倪云林山水>设色纸本扇面、<行书>纸本扇面,皆很难觅。这些扇画较完整的反映出清初绘画沿着元明绘画的趋势和风貌。

三、近代书法专场

此场共推出近代书法作品141件,给近代书法爱好者,提供了挑选空间。

其中有民国时期政界著名人物:袁世凯、徐世昌、梁启超等。新中国文化领导人:齐燕铭、邓拓、李一氓、沈钧儒等。近代书法家:康有为、郑孝胥、弘一、于右任、启功、赵朴初、沙孟海、沈鹏等,充分代表了中国现代书法的水平。文化名人有:梁实秋、郁达夫、胡适、矛盾、沈从文、曹禺、萧军、容庚、冯友兰等,显示了文化名人潇洒自如的书法风格。

另外推出的著名画家的书法作品:吴昌硕、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溥儒、黄宾虹、李可染、谢稚柳、杨善深等。

四、古代书法专场

随着收藏家群体文化底蕴的深化,很多书法爱好者把收藏的重点,开始转向古代书法,古代书法在艺术品市场的价位迅速升温。中贸圣佳公司适应市场的需求,及时推出中国古代书法专场,一共有拍品260件。

其中有明代文征明的《行书自作诗》纸本手卷,董其昌的作品四件:《草书七言绝句》、《草书五言联》、《行书落花诗册页》、<行书七言绝句>,都是收藏者首选的对象。

清代书法家有翁方纲的<行书七言联>等两件,刘墉的<行书临帖四种册页>等七件,成亲王的<楷书七言诗册页>等三件,铁保的{行书册页)等三件,都是传世精品。此外还有清早期的傅山、朱耷以及中晚期的伊秉绶、杨守敬、何绍基、赵之谦等的佳作。历史名人的作品有:吴承恩的<草书>纸本手卷、林则徐的<行书七言联>纸本立轴、洪秀全的<行书王郎逸事>纸本立轴等,都是极其珍贵的文物和历史文献。

历代皇帝的书法,一直被收藏家所重视,此次推出的有:清康熙、雍正、乾隆、道光、咸丰、慈禧、宣统等,都是极为宝贵的文物,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

五、 近代绘画专场

此场近现代绘画一共推出350件作品,包括齐白石、徐悲鸿、吴作人、傅抱石、钱松岩、潘天寿、陆俨少、关山月、黎雄才、赵望云、方济众、黄胄、李可染、谢稚柳、刘海粟等98名美术家的代表作。另外推出一批著名中青年画家的佳作,如王明明、龙瑞、龚文桢、李华生、王西京,等等。

六、古代绘画专场

古代绘画专场一直是中贸圣佳公司的强项,此场一共推出历代绘画248件,有很多属于文物精品。曾经被著录过的作品就有27件之多,特别是有4件著录于《石渠宝笈》,有12件著录于《中国古代书画图目》,定会引起收藏家的关注。

其中,汪家珍、汪然、祝昌、张安苞、吴星、弘仁、何伯求、玄度合绘的《山水合锦卷》,水墨纸本,321×22.5厘米,为"新安派"的代表作,极其珍贵。方琮的《山水》,设色纸本立轴,205×91.5厘米,著录于《石渠宝笈三编》。董邦达的《山水图册》,水墨纸本十二开,著录于《石渠宝笈三编》。徐渭的《菏菊合卷》水墨纸本手卷、华岩的《明妃出塞图》水墨纸本立轴、王石谷的《层峦耸翠图》设色绢本立轴、董其昌的《水流树绕我家》水墨绢本立轴、髡残的《快雪时晴图》设色纸本立轴、虞沅的《婴戏图》设色绢本立轴、王云的《山阁雅会图》设色绢本立轴等,都是难觅之宝。

七、瓷器古玩专场

瓷器古玩专场推出拍品两百余件。包括晋越窑青瓷羊、褐彩青瓷鸡首壶;宋磁州窑、龙泉窑、耀州窑、吉州窑、建窑;明宣德、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等官窑瓷器,给瓷器收藏者提供了系列遴选的机会。特别是清康熙《珐琅彩花卉碗》更为珍贵,被众多收藏家列为首选。

竹木牙角雕类有很多是众多收藏家寻求的珍品,如明李小松所制的紫檀如意,清朱文友竹雕五老图笔筒、云樵山人款的清竹雕臂搁、明赤壁夜游犀牛角杯,特别是清竹雕佛龛,构思奇特,造型秀美,雕工细腻,引人喜爱。另有文房四宝如宋瑞兽钮石砚、清乾隆歙砚、明程君房制墨、明方于鲁制墨、齐白石印章等。

推荐访问: 拍卖会 艺术品 中贸圣佳 精赏读
[中贸圣佳2003年艺术品拍卖会精赏读]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