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从王鼎行书《智钟先生六十献寿诗轴》说起

时间:2022-05-06 14:15:02  浏览次数:

zoޛ)j]oi|5^_8^ky大学士、东阁大学士等要职,在当时“力持朝纲”,是道光皇帝“赞襄依赖”的重臣名相。且工书画。

道光朝,国家危机已现,王鼎和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等革新派人物为稳定局势,促进生产,改善国家财政和人民生活,作出了艰苦的努力。为了发展义学,王鼎还经常捐资助学,给贫寒子弟以扶持。道光七年(1827年),新疆张格尔叛乱,在朝廷平息叛乱期间,王鼎积极出谋划策,从军需和财政补给方面积极支持了这场平叛战争。

王鼎是林则徐的良师挚友,林则徐常以师礼待之。1811年,27岁的林则徐参加会试,以殿试二甲第四名、朝考第五名的成绩考中进士,被授翰林院庶吉士。同年,43岁的王鼎已住翰林院供职多年,任侍读学士,二人开始相识。1816年,林则徐被钦点为江西乡试副主考,恰王鼎时任江西学政。同时,王鼎的族弟王益谦还是林则徐的故交,王益谦曾在林则徐的家乡福建侯官县任知县,当时与在籍守制的林则徐多有诗作唱和。1837年,王鼎七十人寿时,林则徐敬献一首题为“蒲城于定九协揆匕十寿》的贺诗,誉王鼎为“四十年来中外望,济时真作巨川舟”。1838年,林则徐赴广东禁烟。可以说,林则徐能够被任命为钦差大臣而赴广东禁烟,这与作为军机大臣的王鼎的保荐是分不开的。鸦片战争前,王鼎与林则徐均力主禁烟,战争爆发后,他们又都反列向英国妥协,力主抗战。王鼎、林则徐与邓廷帧等人与弛禁派、主和派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战事失利,林则徐被革职。1841年,林则徐以四品衔赴浙江军营。同年6月,林则徐又被革职发配新疆伊犁。道光帝对林则徐的强烈不满也影响到了王鼎。1841年7月,开封黄河决口,淹没附近6府10余县,道光帝命王鼎前往河南督办河工。当时王鼎已经74岁高龄,背上还生着疖疮,显然这是对王鼎的警告,因为王鼎一直在道光帝面前保荐林则徐。即使这样,他还是不顾自己的安危,向道光帝力请将已在造成途中的林则徐留住东河襄办河工。王鼎举荐林则徐治河,不仅因林则徐有冶河经验,可以作为自己的得力助手,更重要的是希望给林则徐创造一个“立功赎罪”的机会,让道光帝改变对林州徐的看法,重新启用林则徐。按常规,大工竣成之后,朝廷一定要论功行赏,所以王鼎对代林则徐乞恩“赎罪”比较乐观。黄河决口合龙后,王鼎向道光上奏林则徐襄办河工“深资得力”,恳请让他将功补过,免戊伊犁,但未获准。对此王鼎心中甚为愤懑。王鼎哭送林则徐西戍伊犁,林则徐则呈诗二首以慰。

王鼎回京后,得知《南京条约》签订,他在朝上当着道光皇帝的面大骂首席军机大臣穆彰阿,“斥之为秦栓、严嵩,穆默然不与辩,上笑蒲城曰:‘卿醉矣’,命太监扶之出。明日复廷诤甚苦,上怒,拂衣而起,蒲城牵裾,终不获仲其说”。王鼎绝望了,遂闭户自缢,遗疏日:“条约不可轻许,恶例不可轻开,穆不可任,林不可弃。”林则徐在西戍途中得知王鼎辞世后,声泪俱下,作诗《哭故相王文恪公》。1842年底,林则徐到达伊犁。

由于王鼎是嘉庆、道光两朝元老,又与道光帝有师生之谊,王鼎的尸谏对道光帝肯定产生了一定的震动和影响,这为以后道光帝重新启用林则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845年12月,林则徐在哈密接到道光帝谕旨,调其回京。1846年1月,在返京途中又接到道光帝的谕旨,命他不必来京,以三品顶带先行署理陕甘总督,直到新任陕甘总督布彦泰上任为止。林则徐遂抵达凉州,接署陕甘总督。4月,道光帝任命林则徐为陕西巡抚,但须暂留甘肃,协助布彦泰处理青海“番务”。8月,林则徐在西安接任陕西巡抚。12月,林则徐将巡抚印信交新任布政使杨以增护理,请假疗疾。此后两个多月中,他主要住在陕西蒲城县,一面治病,一面为王鼎服心丧。服心丧是古代对老师逝世后的一种悼念方式,即不着丧服守丧。林则徐到蒲城后,首先瞻仰王鼎故居“棚国府”及王鼎祠宇,拜望了王鼎的夫人孟太夫人,并到位于城西忽家村的王鼎墓去祭奠。

鸦片战争清朝战败,被迫签订城下之盟。王鼎不堪忍受这种前所未有的耻辱,不忍面对抵抗派遭压制而主和派得势的朝局,悲愤自缢,尸谏道光,天下之大,只此一人。王鼎自缢是中华民族面对外患坚强不屈性格的另一种诠释。今天我们看到王公早年的《智钟先生六十献寿诗》墨宝,得以重温晚清王鼎和林则徐对民族的贡献和他们之间的珍贵友情,怎不感慨万千!

责编 潇然

推荐访问: 行书 说起 钟先生 六十献寿诗轴
[从王鼎行书《智钟先生六十献寿诗轴》说起]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