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撒哈拉也曾有青春

时间:2022-04-12 08:19:55  浏览次数:

提到撒哈拉,人们不禁想到一片茫茫无际的黄沙,那儿寸草不生,到处是风暴和沙丘,就连空气也是灼热的。那片浩瀚的荒漠面积达900多万平方公里,大到足够把整个美国本土囊括在内。撒哈拉这个词源自阿拉伯语,即“大沙漠”,如今,它已成了人们心目中的死亡之海。

然而,谁又能想象,那一片人迹罕至的荒漠也曾有过妩媚的往昔,逐水草而生的古代部落曾经在那里顽强地生活,他们有着高度发展的古文明。而且,这种文明并未淹没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它们至今仍然有迹可寻,沙漠壁画便是其中之一。

遭遇沙漠壁画

1933年,一队法国骆驼骑兵来到撒哈拉沙漠。经过长途跋涉,他们早已精疲力竭,勉强地蹒跚在荒芜的山谷之中,不知不觉中他们步入了一片神奇的世界。不知从何时起,骑兵们的眼前闪现过一些奇异的色彩,哦,不会是海市蜃楼吧,一些人擦亮眼睛,努力打量周遭这个陌生的环境——就这样,他们遭遇了深藏不露的沙漠壁画。

撒哈拉的沙漠壁画,可不是一幅、两幅,或几米、几十米。根据记录,这些绮丽多姿的岩画位于撒哈拉中部的塔西利台·恩阿哲尔高原,它们被绘制在长达数公里的岩壁上,气势壮观、内容丰富。在色彩斑斓的沙漠壁画中,远古人的生活情景被栩栩如生地呈现在现代人眼前,远古人一度安详生活的细节历历在目,呼之欲出,打动了后人。

20世纪30年代,古人类学已成为大学里的热门学科,沙漠壁画的发现很快在考古界传开,二战后,经济复苏,考古学家们从世界各地纷至沓来。1956年,亨利·罗特率领的法国探险队在撒哈拉沙漠中考察了1万幅壁画,他们将总面积达11600平方英尺的壁画复制品和照片带回巴黎,当即轰动了整个文化界。

撒哈拉岩石壁画有着恢宏的规模,清晰可察的壁画达3万多幅,画中的形象除了动物和人,甚至还包括撒哈拉和提斐那古文字。壁画的表现形式既成熟又复杂,其颜料来自不同的岩石和泥土,如红色的氧化铁、白色的高岭土、绿色或蓝色的贝岩,掺之以动物奶汁,然后绘制在向阴的岩壁,由于颜料充分地渗入了岩壁,岩壁和颜料之间产生了化学反应,最终融为不可分割的一体。因而,数千年的风吹日晒并不能使壁画褪色,反而更显其神秘的夺目色彩。

壁画上的生活美景

在干旱、龟裂的沙漠中,面对画中这些憨态的水牛、狂奔的野马、舞动的人群,现代人不禁会想,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始部落,有着这样丰厚的天资,能发展出如此昌盛的古代文明?他们所生活的撒哈拉,跟今天的撒哈拉有何区别?他们遭遇了什么?是谁的祖先?稽考这些壁画的背景,成为人类学家的热门主题,他们不甘于对人类历史的过往茫然无知,通过各种手段,对古壁画进行了科学论证和技术考察。

首先,无疑古代的撒哈拉虽然一直遭受沙漠的侵袭,但是从壁画中的场景判断,当时的沙化并不严重,绿洲仍是随处可见。根据人类学家的考证,沙漠壁画源自所谓的水牛时期,绘制于公元前8000年左右。这一时期的撒哈拉处于高温多雨的气候,在塔西利台地一带形成了广阔的水网。丰富的雨水在高原上汇聚成大小湖泊,各种各样的动物和植物迅速地繁殖,以游牧为主的古人类也被吸引到此地。

从壁画的动物类型来看,马的数量最多,水牛也不在少数,还有众多的人物形象,尤其是猎人和武士。舞蹈、狩猎和祭祀成了当时人们的生活主题,他们通过壁画来表示对祖先宗教的膜拜和对生活的热爱。

在这片水草丰美的沃土上,人们曾一度衣食无忧地生活着,他们的文化成就使得撒哈拉成为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然而,随着气候的变化,从公元前2500年起,撒哈拉的沙漠化逐渐加深,绿洲的数量日益减少,古部落们开始陆续迁离沙漠,转向今天的地中海和埃及地区。渐渐地,撒哈拉变成了跟目前状态一样的大沙漠,令人们无法逾越和向往,只有那些壮观的壁画提醒后人,撒哈拉也曾有过自己的青春时代。★

(吴清贵摘自《中国青年》)

推荐访问: 撒哈拉 曾有 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