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对舞蹈训练中舞者身体机能的监测与评价研究

时间:2022-04-09 09:11:55  浏览次数:

摘  要:当代舞蹈艺术的迅速发展,对专业舞者的各项身体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舞蹈训练是培养舞者专业能力的主要手段与途径,长期的舞蹈训练会对舞者的神经系统、心肺功能和能量代谢等各项生理机能产生较大影响。同时,良好的身体机能与身体素质是舞者参加排练、演出和比赛时的基本保障和必备条件。对舞蹈训练期间舞者的身体机能进行科学监测,研究舞者在训练期间身体机能变化的规律特点,为舞蹈选材、实施舞蹈训练、提高舞者专业水平以及防止过度疲劳和舞蹈损伤的发生提供科学保障。

关键词:舞蹈训练  身体机能  科学监测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11(b)-0008-02

1  舞蹈训练与舞者身体机能

舞蹈训练是指依据科学原理,通过对舞者进行系统的机体結构机能重建和动作技术加工来全面发展舞蹈身体专业能力的教学活动。在舞蹈教学中不同的训练课程有不同的内容设置和课程目的,但其核心都是通过施加训练负荷刺激,对舞者的身体素质、机能、心理、技术技巧及艺术表现等方面进行训练,使其符合舞蹈专业的需求。

舞者的身体机能很大程度上由遗传因素决定,一些遗传度较高的生理指标,应作为舞蹈选材中的重要依据。另外,后天的生长发育尤其是长期的专业训练也会对其产生影响。因此,舞者的身体机能不同于普通人,与运动员也有很大区别,具备专业特征。经过长时间的专业舞蹈训练,舞者的运动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等均会产生适应性变化,这是身体机能水平提高的表现。例如:舞蹈训练对运动系统的影响表现在骨密度(BMD)的变化和肌肉力量的增加等。有研究表明芭蕾舞训练可增加青少年女性髋骨的骨密度。长时间的舞蹈专业训练可以使舞者下肢肌肉力量明显提高,尤其是相对力量显著高于普通人。长期的舞蹈训练还能增强肺的弹性及呼吸肌力量,提高呼吸机能,舞者的肺活量水平与普通人相比较处于中上水平。

2  舞者身体机能监测与评价的目的与意义

舞者身体机能监测与评价是将医学、心理学、生物化学和舞蹈生理学、舞蹈生物力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舞蹈训练过程中,应用综合方法和手段研究训练过程和训练效果,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帮助指导教师科学调整训练计划,使舞者达到体能、心理和技术等的最佳状态,从而最大限度提高训练效果和专业能力。身体机能作为影响舞者体能、技术技巧和表现力的内在因素,应作为舞蹈训练及比赛中对舞者进行监控与评价的重要环节。舞蹈训练的机能监控与评价是舞蹈训练科学化的重要体现。

舞者在参加舞蹈训练时机体的一系列生理变化是机体对所承受的训练负荷的客观反映,即机体对舞蹈训练的应激能力。训练负荷太小,专业能力提高不明显;训练负荷过大,不仅不能提高专业水平,还有可能损害健康,造成舞蹈损伤的发生。通过对舞蹈训练期间舞者的身体机能指标和运动能力指标进行科学监测,研究舞者在训练期间身体机能变化的规律特点,为舞蹈选材、实施舞蹈训练、提高舞者专业水平以及防止过度疲劳和舞蹈损伤的发生提供科学保障。

3  舞蹈训练中身体机能监测的指标选取与评价方法

舞蹈训练中身体机能监测指标的选取要依据训练目的、训练方法、监测目的和舞者训练水平等综合考虑。同时,还要注意所选取的指标要尽量简化、针对性强、精确度高、便于操作、反馈速度快等。各项指标应具有自身的独立性,能从不同的侧面较敏感地反映训练负荷或机能的变化,又可相互补充,以便得出较全面的评价。在操作过程中尤其要注意舞者的个体差异、专业特征和系统的观察,有些指标可以反映1节训练课的情况,而另外一些指标则需要长期跟踪,并结合其他指标进行综合对比评价,来反映1周或是一段时间内的训练效果和舞者身体机能水平。专业舞者机能监测与评价指标应包括能够反映舞者骨骼肌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各系统的身体机能,以下列举几种便于操作且适用于舞蹈训练中的监测指标。

(1)体成分。

专业舞者由于对身体形态的特殊需求,会格外注意自己的体重,但是从科学的角度来看,真正能够反映准确“胖瘦”的指标不是体重,而是体成分。体成分是指身体的组成成分,它不仅影响舞者的形态美,而且会影响舞蹈动作的完成和技术技巧的发挥与提高。舞蹈训练会对身体的脂肪和肌肉含量产生影响,因此体成分应该代替体重作为舞蹈训练中长时间监测的重要指标。体成分的测试方法有水下称重法、皮脂厚度法和生物电阻抗法等。近年来,体成分测试仪的运用逐渐普及,其操作便捷,结果准确、重复性高,可以作为舞者体成分测试的设备。在进行体成分指标的评价时,一方面要注意进行纵向的自身值的前后对比,另一方面还要和同班级或同团队的舞者进行横向对比,此外有关研究表明,舞者体脂百分比显著低于普通人,所以在评价舞者体成分时要根据专业参考值综合评价。

(2)心率。

心率是心脏周期性机械活动的频率,即心脏每分钟搏动的次数。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体心血管的机能状况,其测量方法简便易行,常用于评定心脏功能。常用的心率指标有基础心率、安静时心率、运动时心率和运动后心率。基础心率正常情况下都相对稳定,如果大负荷训练后,经过一夜的休息,基础心率较平时增加5~10次/min以上,则认为有疲劳累积现象,如果连续几天持续增加,则应调整训练负荷。一般经过长期专业训练后,舞者在安静时的心率要低于普通人,出现能量节省化现象。若一段时期内从事同样强度的定量负荷,训练中心率增加,或进行定量负荷后心率恢复时间长,则表示身体机能状态不佳。最简便的方式就是通过脉搏来测定心率,舞者可以在日常训练中进行自我监测。如果研究需要也可以运用心率手表、心率带等进行训练中和全时段心率监测。通常心率可以作为判断训练强度,运动疲劳的敏感指标之一。

(3)最大摄氧量。

最大摄氧量指人体在进行有大量肌肉群参加的长时间剧烈运动中,当心肺功能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达到本人极限水平时,单位时间内所能摄取的氧量。是评定人体有氧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在舞蹈训练中,有氧能力对舞者完成长时间的组合、剧目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在大型舞剧中扮演主要角色,舞者需要良好的有氧能力作为基础。最大摄氧量的测试方法包括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推算法。直接测量法通常在实验室条件下,让受试者在一定的器械上进行逐级递增负荷运动实验测定其摄氧量。间接推算法包括Astrand-Ryhmin列线图法、Cooper实验和Fick 公式法等。最大摄氧量可以作为制定舞蹈训练强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因实验条件的限制,在舞蹈训练中可采用间接推算法来测试舞者的最大摄氧量,从而评价其有氧工作能力,进而调整训练内容与方法。

(4)主观体力感觉等级。

主观体力感觉等级RPE(ratings of perceived exertion)由瑞典著名的心理学家Brog于20世纪70年代创立的,其基本原理来源于人体的主观体力感觉,即人体有着很强的自我感觉体能消耗的能力——体力感知。RPE测量方法简单,可靠性高,已经广泛应用于运动处方当中。在舞蹈训练实践中,主观体力感觉等级可以用于评价训练负荷强度以及舞者的疲劳与恢复程度,同时还可以作为制定个体训练强度尤其是确定乳酸无氧阈的客观依据。研究表明,主观体力感觉等级值与乳酸阈、最大摄氧量、最大心率等具有高度相关,从而验证了主观体力感觉等级指标可以用于舞蹈训练过程中负荷强度以及训练后的机能恢复评价。在实施舞者机能评价时,可根据RPE结果和心率指标监测结果等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得出评价结果。

4  结语

舞蹈教育理念的持续更新,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在学科交叉融合,相互促进的新时代,如何才能使舞蹈专业人才培养具有可持续性发展性,成为我们不断探索研究的问题。对舞蹈训练期间舞者的身体机能进行科学监测与评价,研究舞者在训练期间身体机能变化的规律特点,可以为舞蹈选材、舞蹈训练、提高舞者专业水平以及防止过度疲劳和舞蹈损伤的发生提供科学保障,从而使舞蹈教育体系向着科学化进程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1] 温柔.舞蹈生理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2] 楊鸥.舞蹈训练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3] 王瑞元,苏全生.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

推荐访问: 机能 舞者 监测 舞蹈 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