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果园内有害生物抗药性及其治理

时间:2022-03-29 09:46:15  浏览次数:

抗药性是指被防治对象(有害生物)对农药的抵抗能力。面对果园内病菌、害虫、螨类等有害生物的抗药性及其频繁再爆发流行,“农药人”(这里指与“农药防治有害生物”相关联的活动人群。包括果农,果业技术人员,农药的研制者、生产、管理、销售等人员)常常倍感头痛和无奈。如何避免或延缓果园内有害生物抗药性的产生。就此,笔者试谈几点看法,仅供参考。

1 果园内有害生物抗药性产生的原因

1.1“农药人”对抗药性产生及其危害性的轻视

由于“农药人”对有害生物抗药性的认识不足,常常各自为阵,全力追求自身利益,导致治理果树病虫及杂草的各项措施运作不够规范和协调,进而加速了抗药性的产生。比如:果农“综合防治”观念淡薄,防治技术单一。施药时只求高效,“好药”(高效农药)长时间常用不换,并随意增减使用剂量和增加用药次数;研制者很少开展“抗药性调查”(测定某地区某种有害生物对某种农药耐性与抗性程度),也没能研制出更多治理同种病虫、螨类及杂草的高效新农药配方,使得在某种特效药剂因抗药性产生而失效并被迫淘汰之前,几乎再无不同类型的药剂可供轮换替用;而销售商唯利是图,“好药”常卖,销量大、利润高,哪能顾及产生抗药性;生产商及推广人员认为,“好药”品种长期使用,无需频繁开发新产品及做更多相关的推广试验,既省事又经济。等等这一系列因素均易导致产生抗药性 。

1.2有害生物抗药性基因的产生

在某种农药长时间的选择作用下,幸存下来并具有抗性基因的个体,能较快的形成抗性群体。

2克服果园内有害生物抗药性发展的对策

“农药人”应在相互间通力合作的基础上,尽其职责,并认真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植保方针,才能有效避免或延缓果园内有害生物抗药性产生。主要措施如下:

2.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认识水平

通过对有害生物抗药性及其危害性的广泛宣传,使相关“农药人”有较深刻和全面的理解。

2.2强化果园新农药的管理

在不断研制出果园高效新农药配方的同时,对新农药产品一要有抗药性风险预测,并依据使用后农药抗药性水平的测定,来确定其限用和停用时间;二要做到科学注册和审批其生产规模,适度生产,合理调度。

2.3实行果园内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

对此“农药人”(尤其是果农)需要明确以下几点:①依法实施植物检疫,能强有力杜绝柑桔溃疡病、葡萄根瘤菌等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扩展蔓延。②选育良种及科学的肥水管理等许多农业栽培措施,均可增强果树的抗逆能力和有效抑制果树螨类、病虫、草害的发生。③日光灯及性引诱剂诱杀,寄生蜂、寄生菌等一些物理和生物的防治技术的应用,更能杀灭大量不同的果树病虫、螨类等。④化学药剂防治手段,主要是用作控制爆发性有害生物发生危害的应急措施。

2.4讲究化学农药的使用技术,加强病虫害测报,提高防治效果

2.4.1合理用药。可延缓有害生物抗药性的产生。在抗药性出现后,改用混配制剂常能奏效。如:由3.3%氰戊菊酯和16.7%久效磷复配而成的氰久合剂,兼具触杀和胃毒作用,杀虫谱更广,对于柑桔、梨、桃、葡萄等多种果树上的蚜虫、介壳虫、粉虱、蓟马、蛾、蝶和害螨均有良好的防效。尤其是治理抗性蚜、螨,效果更佳。

2.4.2轮换用药。可打断抗药性有害生物种群的形成。在一个地区、一个果园,选用不同类型(有效成份的化学结构及作用机制不同)的农药轮换使用,很有必要。高效新农药在一个生产季节内的使用次数不宜超过2次。但要注意,如果常见农药改进施药技术后或相互间轮换使用,还可取得较好的防效,就不要盲目换用其它新型高效农药。

2.4.3农药的间断使用和停用。对于持续减效甚至无效的农药,应坚决停用。如:乐果和敌敌畏等在叶螨、蚜虫上引起的抗药性,在停用3~5年后可基本消失,又能重新起用。

2.4.4适期施药,严格控制用药剂量、浓度和次数。要求在防治适期内(一般为有害生物的药物敏感期,即害虫、害螨的1~2龄幼若虫期,杂草4叶期前等),严格按照某种农药的使用方法施药。不随意增减剂量和改变浓度,也不随意用药。如冬季清园不提倡随意喷洒农药,因为低温条件下用药,不仅效果差,而且易诱发有害生物产生抗药性。

2.4.5开展果园内有害生物的统防统治。在准确测报有害生物发生和危害程度的基础上,对于发生同一种病虫、害螨的连片果园,施药时最好统一用药时间、统一农药品种、统一施药方法,以提高防效,避免和延缓有害生物抗药性产生。

(收稿:2007-05-06)

推荐访问: 抗药性 果园 治理 有害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