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对未来产品包装设计的预测——趋向于非物质的“无”设计

时间:2022-03-27 08:31:32  浏览次数:

【摘要】:根据简要的包装发展历史,总结包装发展方向,提出未来包装发展走向从物质设计走向非物质的“无”设计。削弱产品与包装的界线,模糊“包”与“装”的痕迹。

【关键词】:未来;产品包装;“无”设计;非物质

未来的产品包装设计究竟会怎样?哲学家说“未来的起点在过去”。的确,产品包装设计的未来必然受到历史的影响,但产品包装设计的历史并不能与它的未来等同,因为社会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与发展之中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文思想观念的变化与经济模式的转变等等都会影响产品的包装设计。

一、包装设计与社会发展关系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全球化与物质多样性的如今,地域的边缘逐渐淡化,传统性也在慢慢消失,国际化的潮流让我们的生活日趋模式化,个体的个性与差异正在迅速丧失···因此,人们不得不反思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产品之间的关系,人们不得不寻找新的出路,新的平衡社会与自然,回归本性的道路,人们价值观的慢慢变化,也将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向非物质文明发展。那么未来产品包装设计必然也要产生与之相适应的变化。

尽管“以人被本”一直是设计的绝对目标之一,然而包装设计也不可能仅仅停留在“物质与人的关系”设计上,未来包装设计更应该从“有”跳出走向“无”的设计,一种从实物设计走向非物,从产品走向体验,或者说走向虚拟产品的包装设计转变,未来的产品定义将会由外而内,更加“走心”。

1.手工时代的包装

包装的初衷无疑是为了保护产品,便于产品的储存、运输。青铜器、彩陶等可以说是最早的包装形式。早期包装受生产力所限,最大特点是就地取材,运用天然材料,这无意中保护了大自然的生态环境。即使在现代少数民族之中,人们还是大量运用竹,木,各种草,植物叶,包装物品。在手工业时代,最具典型的就是酒包装,大红标签与酒坛已经构成了中国传统酒包装的特定传统。

2.新艺术运动时代的包装设计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各种印刷机械的出现与印刷技术的发明,完善,使包装的设计,制作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新的艺术流派与风格在欧洲层出不穷,它们不但影响建筑,绘画与各种工艺的设计,也推动了包装设计的发展方向。最典型的风格是,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特点是设计中强调装饰性,象征性。

各种装饰纹样的运用极大丰富了设计的表现力,许多包装运用了当时非常流行的时装插图的技法,简单且具有很强的装饰性。然而在中国计划经济条件下,对包装市场促销功能认识不足,设计理念还相当落后,只是把包装设计看成一种“装潢”,在设计时大量运用装饰图案,单纯追求装饰效果,虽然美却看不出装的什么产品,设计包装成了堆砌图案。

3.现代主义的设计思潮——功能决定形式

现代主义设计思潮,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在一段时期中主导了世界设计的发展史。强调设计的功能性,主张“功能决定形式”,设计首先是要解决功能的问题。包装上的没一个视觉元素都必须具有自己的功能与作用,上面的信息简化为最基本的要素——品牌。商品名,商品形象,同时,力图清除,各种妨碍视觉传达或无用的要素,使功能与表现形式高度统一起来。

在视觉表现语言方面,反对运用装饰图案。认为装饰是一种无用的视觉污染。主要将几何图形,摄影等作为主要的表现语言,通过对包装画面的简化处理,现代主义创造了许多非常简洁视觉力度很强的包装样式,如,万宝路香烟。

现代主义促使人们思考分析,在现实的市场条件下如何充分发挥其功能,包装上信息的配置,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规律性。它们应当构成一定的视觉流程,引导观众认知。

4.CIS指导下的包装设计

五、六十年代,全世界许多国家推行了一种新的企业经营策略,这就是CIS——企业识别系统。  企业形象设计产生是由于企业管理与市场竞争的需要,这时的包装设计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对整个企业形象来讲,包装设计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孤立的一个点,而是与企业宣传有促销计划相关的一条线,一个面。

CIS指导下的包装设计主要特点:运用各种CIS设计中规定的视觉设计要素,进行系列化设计,在设计中既要要保证视觉形象的统一性,同时又要保持一定的变化空间。

5.后现代的设计思潮

起源于六十年代的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一种批判。在包装设计中,后现代更多的表现为一种包装风格上的倾向性。体现在设计中的地域特色与人性化的两个方面,反对设计中表达语言的单一和冷漠。 地域性是许多国家设计师非常重视的问题。它是保持一个民族设计文化个性的重要方面。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后现代主义设计不但将传统题材的图形以新的“解构”方法,加以重新创作,同时还运用各种自然的肌理,使人们进一步接近自然。

6.现如今设计新导向——环保包装

人类步入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高科技时代随之到来,此时,人们普遍认识到,自身发展所赖以存在的环境的重要。在一浪高过一浪的环保大潮的推动下,崇尚自然、原始、健康的观念深入人心。包装设计在这一理念的支配下,向"轻量化"、"小体积"的方向发展。其功能不仅仅限于能够容纳、保护、促销及成本等要素,而且开始倡导"绿色包装"这一消费市场的新观念,使产品与包装材料向着"无污染"的方向发展。因此,既节约天然资源,又保证环保意识的设计,就成为90年代包装设计的一种新导向。

这里不得不说,包装设计与商业亦是密不可分的,近150年来的包装与设计,伴随看工业化大批量生产技术的发展而发展,是商业活动、贸易竞争、文化发展并表达和完成这一进程的结果。如果说前100年,商业主义是包装设计背后的主要推动力量,那么,后50年(二次大战后)则成了商业主义的一统天下--包装设计始终围绕市场!

二、预测未来商品包装设计的主要发展方向

包装设计受人文、历史、社会、心理、地域、政治等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现如今,掺杂了许多功能化之外的因素设计,从功能的需要进而到情感化需求的设计,包装从来就不能是独立存在的,然而就是与人们的日常渐渐融为一体,包装设计从不满足于产品运输保护的功能,又开发出了美化与便利经销的特点。为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眼光而不断地争奇斗艳,包装的爆炸式发展已然发展成过度包装,尤其是中国产品包装市场不如西方成熟的情况下,出现了许多华而不实的包装,这使得消费者的审美逐渐疲劳,变得麻木。这是设计的失败,亦是设计师应该反省的,设计的本质是什么?难道不是为了解决问题?是让生活变得更美好还是加重人们的负担?

随着时间的推进,岁月的沉淀,可以看出包裝经历了由简及繁,又转而追求极简的过程,那么包装设计就仅仅满足于此吗?包装有可能从追求极简中进一步升华到“无包装”设计吗?“无”,并不是不做包装,而是将包装完全与产品融合,成为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人们感觉不到刻意的包装存在。 “无”舍弃了一切也包含了一切。 “最好的设计就是没有包装”,这是西方发达国家的说法,这与中国画论中“最妙之法为无法”不谋而合;与我们一直乐于谈论“禅宗”的“空”——“只可意会不可言说”亦是相似。这也许是未来产品包装设计的理想境界。

“无”不简单的回到包装的原始状态,而追求产品与包装的完美统一,不论是外在形状、颜色、图案、符号、材料等的统一,还包括内在的气韵、精神、品格等的高度统一,统一到不让人感觉到“包”与“装”的痕迹,统一到感觉不到有包装的存在,包装与物已经“合二为一”了。希望未来的商品包装设计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肖小裘;肖小英; 包装设计中的意境感悟《艺术与设计(理论)》2007年第04期

[2]席涛,包装设计的绿色革命[M],上海: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2002

[3]袁恩培,消费心理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包装工程,2004,25(3)

推荐访问: 趋向 物质 预测 未来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