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职业倦怠 综述 职业倦怠国内外研究现状

时间:2022-03-22 00:42:55  浏览次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职业倦怠 综述 职业倦怠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

职业倦怠 综述 职业倦怠国内外研究现状

西安体育学院在职人员学位论文开题申请表

西安体育学院

体育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陕北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

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研究生类别:体育硕士

年级:2009级

指导教师:某某某(教授)

申请人单位:西安体育学院

专业领域:体育教学

申请人:王磊

开题日期:2011年10月

西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2011年10月

目录

1选题依据............................................................…2研究现状............................................................…3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4研究对象与方法.................................................... 5研究重点................................................................ 6课题研究进度........................................................ 7经费预算................................................................ 8参考文献................................................................

1.选题依据

1.1 “职业倦怠”现象的普遍存在不同体制下国家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广泛体现

自从欧美资本主义于17-18世纪中叶产生以来,科技迅速发展,社会竞争激烈,社会成员的工作环境不断改变或者不稳定因素不断的增加,使得欧美国家社会成员的发展感觉到了社会工作的机遇有了很大的挑战。这些因素的产生必然会导致必然导致劳动者个体产生疲劳、焦虑、工作效率下降,甚至身体、情感的枯竭等现象,这些现象被称为“职业倦怠”。1974年美国精神分析学Freudenberger首次将它使用在心理健康领域,用来描述工作者与工作之间由于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冲突导致的身体、情绪、行为的耗竭之感。这一名词的应用与提出引起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并被认为是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所出此案的职业病。无庸置疑,中国也不例外,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发生了翻天复的变化,同时社会上各行各业也在迅猛的发展。社会变革的不断加快,竞争的越来越激烈而产生的社会职业病。2004年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发布的中国“职业倦怠指数调查报告”中显示,“七成中国人出现职业倦怠,超过一成人士十分严重”,其中教师的倦怠程度在这个行业的倦怠指数调查中,仅低于公务员和物流从业人员位居第三位。这种情况正如美国教育协会(NationalEducationalAssociationN卫A)主席迈克古瑞指出的“教师职业倦怠这一新的疾病正在折磨着教育业”,并预言“如果不能及时纠正,就会达到流行的程度”。为了了解我国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真实情况,2005年8月27日,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和新浪教育频道联合启动了“2005年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对近9000名教师进行网上在线调查的结果表明:822%的教师感觉压力大,10个教师中就有3个倦怠工作。由此可见,职业倦怠是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无论是在什么体制下,什么样的国家内必然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的广泛体现。

1.2 职业倦怠现象之所以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哲学基础

哲学上的矛盾学说认为,矛盾是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主要矛盾是发展随着社会等因素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了的,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矛盾也在不断的变化,这就决定了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在不同的阶段或历史时期成为发展的重点。再者,哲学上因果关系的必然性决定了职业倦怠所产生和发展的现象。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发展的条件,内因通过外因起作用。这里所指的就是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的,社会性的人必然与社会因素的变化或产生不同的结果。现代中国社会是一个经济发展迅速,人口数量庞大,人均相对资源少,社会竞争激烈的现状,这就必然会导致社会属性的人在工作中产生一系列的问题,成为出现职业倦怠病症的原因。这就是职业倦怠现象之所以产生和发展的普遍性和必然性的哲学基础。

2 研究现状

2.1 国外研究现状

自从80年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弗鲁顿伯格率先发现职业倦怠这一现象以来,很多西方学者都从不同角度分析研究了职业倦怠现象,并重点探讨了教师这一特定职业中的倦怠问题。西方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职业倦怠概念界定方面的研究、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的研究、教师职业倦怠缓解对策的研究。

1.职业倦怠的概念界定

自从弗鲁顿伯格发现职业倦怠现象并正式提出该术语以来,很多学者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试图对这一现象进行界定。

(1) 弗鲁顿伯格:一种临床的方法。弗鲁顿伯格在1973年刊发的一份专业心理学杂志上首次使用“倦怠”(burnout)这一术语。弗鲁顿伯格描述了他自己和一些志愿者在帮助、治疗那些滥用药物的年轻人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心理和生理的状态。弗鲁顿伯格把职业倦怠界定为:职业倦怠是助人行业中的工作人员因工作强度过高,工作时间过长,并且无视自身的

个人需要所引起的疲惫不堪的状态,也是过分努力去达到个人或社会的不切实际的期望的结果。

(2)玛勒诗与派恩斯:一种社会心理学的方法。早在./01年,玛勒诗就向美国心理学会递交了一篇论文,指出存在于助人行业中的专业人员的压力,特别是由于超负荷工作所导致的对服务对象的非人道的对待。玛勒诗与派恩斯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提出,职业倦怠是由三个维度构成的一种心理状态,即情绪衰竭、人格解体和成就感降低。其中,情绪衰竭是职业倦怠的核心部分,指情绪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如果这种疲劳的情绪状态长期持续下去,个体就会感受到一些负面的情绪,并对工作对象表现出消极、冷漠的行为,即人格解体。成就感降低是指在工作中效能感的降低以及对自己消极评价的增长。依据此观点,他们还发展了关于职业倦怠的测量工具,即玛勒诗的职业倦怠量表MBI和MBI经修订发展成为的职业倦怠通用量表MBI-GS以及派恩斯的倦怠量表BM。

(3) 凯尔尼斯:组织学的观点。马勒诗与派恩斯都认为工作特点是导致个体容易产生倦怠的首要因素。凯尔尼斯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公共事业中的专业人员的职业压力问题。他认为公共事业中的专业人员的职业压力是受两种因素影响的:其一,社会变化会使专业人员所扮演的角色处于变化之中;其二,专业人员既要面对来自科层制的行政系统的挑战,同时又要竭力提供基本的助人的服务。同时,凯尔尼斯也认为很多陷入职业倦怠的个体常常有着对专业工作的不切实际的期望,也正因如此,诸如理想幻灭、倦怠等感受就容易出现。不仅如此,他还认为,倦怠通常也是由于专业人员感到他们的付出与他们的回报不相匹配而产生的。

(4)萨若松与其他学者:一种社会的与历史的观点。与其他学者相比,耶鲁大学的学者萨若松更强调社会对倦怠现象的影响。他指出,“倦怠不仅是个人的特征,也是社会面貌在个体心理特征上的一种反应。”

2.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分析

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西方的许多学者开始更多地关注到了教师这一特定职业中的倦怠问题,因为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不仅在社会中日益凸显,而且影响日益广泛。为此,学者们进一步深入研究了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特别是更加关注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并形成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

(1)利思伍德的研究。利思伍德的研究较多关注了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总体上说,他认为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主要有三方面:个人因素、组织因素和学校的领导。

(2)布瑞恩的研究。布瑞恩认为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有三方面:个人背景因素、组织因素与人格因素。

(3)邓纳姆的研究。邓纳姆在关于教师压力与职业倦怠的研究中,更多地关注到了课程改革给教师带来的压力问题。他认为:教师的角色冲突、缺乏专业自主以及过度的工作负荷等出现在英美等国的中央集权式的课程与考试改革中,而上述方面则是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因素

3.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对于教师职业倦怠的缓解对策,许多西方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1)格瑞姆在研究德国教师的压力与职业倦怠问题时提出,教师应以积极与缓和的应对策略能减少压力与倦怠,退缩与逃避的方式将引发更大的压力与倦怠。

(2)法伯也提出了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策略,并将其分为一级与二级两个改变策略,其中包括:让教师更多地参与决策;增加教师之间书面或口头的交流;对教师的努力表示认可并支持教师正在从事的工作;鼓励教师尝试新的事物;对一些政策提供清晰的指导;保护教师使其摆脱家长、政界人士等的无理要求;发展教师的支持团队;鼓励教师参加在职进修课程的学习;提供教师改变日常教学惯例的机会;在教师家庭与学校之间建立更多的联系;给教师时间使其投身于一些革新项目等。

(3)伊万·戈尔德从满足教师的个人与专业需要的角度提出了专业的健康策略

西方学者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进行的时间早,研究的人员也较多,因而研究成果比较丰富。无论是在整体上把握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对其进行概念化的界定,还是从更深层次挖掘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探寻其发生的根源,进而提出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干预策略等方面,都进行了大量而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基于对教育改革给教师所带来的变化的深刻认识,探讨了课程与学生评价改革对教师压力与倦怠的影响,这为我们了解课程改革中教师的处境提供了参考。

尽管如此,我们必须看到,国内外的教师职业倦怠研究仍是一个年轻的研究领域,在很多方面的研究尚需深化和完善。结合我国实际的国情等因素进一步研究,促进我国教师专业化方向发展。

2.2 国内研究现状

过去22年在国内期刊上公开发表的有关教师职业倦怠的论文篇数呈上升趋势(见表1) 表1 1990年4月~2011年9月教师职业倦怠研究分布表

文献年代分布情况(n=1433)

1990~1994 1995~1999 2000~2004 2005~2009 2010~2011 总计

N 2 4 78 716 633 1433

% 1.40 2.79 5.44 49.97 44.17 100

经文献统计发现,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论文(n=1433)主要发表于4类刊物,分别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258,87.58%)、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1,0.70%)、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147,10.26%)、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27,1.88%)。目前对教师职业倦怠研究主要使用3种研究工具: Maslach编著的教师职业倦怠问卷(MBI),国内学者使用最多,修编的教师职业倦怠量表EBI,由我国学者王国香、刘长江、伍新春等基于MBI修订而成,其它各类自编问卷。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测试与评价研究所所长许燕教授在北京召开的2004年世界心理学大会上提出的关于职业倦怠的概念和出此案的特征。李金波、许百华、左伍衡等通过建模的方式,选择国内有代表性的城市和单位,从组织层面上对组织情境因素(组织公平、组织支持感、组织承诺和角色压力等)与职业倦怠的因果关系作一个综合的效应分析。徐富明(2004)等人也进行了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编制了符合中国教师特征的职业倦怠量表。蓝秀华在《教师的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中分析教师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产生的多个方面,俞国良、曾盼盼在《论教师心理健康及其促进》一文中,详细地从社会、职业、个人三个水平来分析造成教师心理不健康的因素,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的薛文平在《教师职业倦怠及其自我调适》一文中谈到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在伍新春、曾玲娟所写的《透视教师职业倦怠》一文中,提到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

教师职业倦怠在国内的研究特点与不足。我国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大概始于20世纪90年代,当时国内的杂志上偶见有零星的文章发表。我国真正心理学意义上的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起始于2003年,虽然我国的研究起步晚、时间短,但成就斐然,表一表明2005年-2011年短短几年时间就有1349篇文献。但是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采用国外的问卷和量表进行研究,这些问卷和量表均未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在研究内容上,对于教师职业倦怠形成原因的内外因素关注基本相同,但是研究的结果不尽相同。在研究对象上,较早时间多关注于中小学方面,现在逐步的涉及到中专,职校,高校和幼儿园等不同教育阶层经济发展的不同层面上去的趋势。

3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目前中国的职业倦怠现象处于萌芽状态,没有形成较为严重的危害性结果。然而,这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而且职业倦怠研究也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多是以国外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为基础,尚未有结合我国实际国情、研究对象的情况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理论。本研究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3.1 有助于促进教师职业倦怠理论研究的专项化深化发展

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产生本质上是国家发展到一定程度上必然出现的结果,不因国家体制和国情而改变,是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的现象。凡是,国家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变革等因素的产生,都会产生这样的问题。我国已出现了教师是也倦怠的迹象,相关学者和专家已经开研究,但是研究人员的层次分布较为混乱,研究结果参差不齐,未形成教师职业倦怠理论研究的专项化发展。目前研究的人员主要有心理学家、高校教师、研究生和博士生等其他一些研究人员。因此,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师职业倦怠理论研究的专项化发展。

3.2 有助于促进教师职业倦怠研究领域的多元化发展

目前的教师职业倦怠研究已经从其产生的原因和形成的危害逐步发展到了人力资源的管理等其他相关理论的研究。比如像东北财经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姜妍的优秀硕士研究生论文《HRM视角下的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已开始从新的理论角度上开创了新的视角。所以,本研究可以促进教师职业倦怠研究领域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3.3 有助于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研究的理论研究

高校体育教师是高校教师的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校体育教师的责任之一是为学生迈入社会的最后的教育阶段,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意思和习惯的最后形成的阶段,教学压力很大。传统观点认为高校体育教师的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是不合理的,势必是会造成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的原因之一。目前具有代表性的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研究有北京体育大学的优秀硕士研究生论文《河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调查分析理论研究》,该研究只是借鉴国外的职业倦怠问卷形式进行了研究,未形成一个符合我国实际的测量工具进行研究。因此,本研究在借鉴国外关于职业倦怠研究资料的同时,结合我国高校体育教师的实际进行研究,旨在为我国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理论上的不足提供理论上的参考意见。

3.4 弥补理论应用于实践层面上的不足

目前的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只是从理论层面上进行研究,对于实践的研究尚不充分且没有一个系统的研究。本研究是将职业倦怠理论由心理学、社会学领域引入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领域,关注组织层面的影响因素,提倡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开辟人才激励的新途径。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指导实践的参考价值。

四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4.1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陕北地区榆林学院和延安大学的体育教师70名作为本文调查对象进行研究。

4.2研究方法

4.2.1 文献资料法,根据本研究的需要,通过在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和计算机对万方数据库进行检索,查阅近十五年来国内外有关教师职业倦怠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文献,了解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分析,整理归类,为本研究提供背景材料

4.2.2 问卷调查法,根据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要求,借鉴国外研究问卷调查问卷(MBI)结合我国国情和高校体育教师的实际情况,采用标准问卷测试,作为调查工具,该表共有35个题目,内容涉及性别、年龄、教龄、收入、职称、当地的物价消费水平、工作后的情绪状态等各方面。问卷除了对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外对于情绪方面采用分级的形式来进行测量。级别形式反应了研究对象对于职业倦怠情绪的状况。级别越高反应的职业倦怠的情绪和状态越明显。反之,反应的较弱。MBI改进版的测量问卷经过国内使用的情况表明,该问卷具有可信度高、反应状况全面,效度高的特点。

问卷采用当面发放的形式,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检验性的筛选,满足本研究的需要。

4.2.3 访谈法,确定研究课题后,走访陕北榆林学院和延安大学体育教师和学院的领导,了解我国和陕北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和针对这种现象采取何种处理方法进行干预,以更加合理的进行体育教师队伍的管理等状况。进一步深入了解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和管理体制,使研究的目的更明确,研究的方法更合理,研究的内容更加的全面,提高了本研究的信度。

4.2.4逻辑推理法,运用归纳、演绎、推理、分析、综合等方法,对研究结果和研究过程进行了理论上的概括和实践上的影响,确保结论的科学性。

4.2.5 数理统计法,运用Excle软件对调查的研究的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对各变量进行方差分析,得出显著性水平的因素,进行多重比较。

五研究重点

随机选取陕北地区榆林学院和延安大学70名体育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发放问卷,借鉴国外普遍应用的MBI调查问卷,结合我国和陕北地区高校的实际修改,使得问卷的调查的内容和方法适合研究的需要。通过对70名体育教师的性别、年龄、教龄、收入、职称、当地的物价消费水平、工作后的情绪状态等各方面的调查,以及对学院领导的调查。分析陕北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和形成的原因,以及针对这种现象采用合理的管理制度能够一定程度上减少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和发展。有利于陕北地区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的管理等。

六课题研究进度

七经费预算

八参考文献

[1] 姜妍HRM视角下的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以大连市高校教师为例东北财经大学学报[D] 2006.12

[2] 林万成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看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J] 改革与开放2009.5

[3]王金娥从心理学的角度论普通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J] 安阳工学院学报2011.10-3

[4] 张薇河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调查分析[D]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0

[5] 魏爱云当前中专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及归因分析[J] 问西职业大学学报2003.5

[6] 朱燕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研究—基于上海四所大学教师的调研[D]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7.5

[7] 周雅婷高校教师工作—家庭关系与职业倦怠关系的研究[J] 《中国商界》2010.8

[8] 徐苑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探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8.9

[9] 徐志勤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及其对策[J] 扬州大学学报2006.8

[10] 张燕,刘力工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探究[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07.8-10.3

[11] 王华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及对策探讨—教师自我效能感提升的视角[J] 科技与教育2011.7

[12] 张京庞银桥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应对体系构建[J] 管理与研究2011.3

[13] 黄涛高校组织气氛对教师职业倦怠影响研究[D] 四川大学学报2007.6

[14] 杜鹃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综述[J] 社会纵横2010.9

[15] 谭机永,邓砚广西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2011.8-32.8

[16] 李芸,李辉国内教师职业倦怠研究20年:回顾和反思[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8

[17] 陈衍国内教师职业倦怠研究回顾与展望[J] 教学与管理2011.8

[18] 刘宇和谐社会视野下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几点思考[J] 现代企业管理2011.3

[19] 曹晖,曹聘, 教师教学效能、应对效能、职业枯竭关系的比较研究[J] 四川职业技术学

院学报2008.11

[20] 俞国良,辛涛教师教学效能感:结构与影响因素的研究[J] 心理学报1995.5

[21]马传军教师职业倦怠国内十年研究[J] 江苏教育研究2010.1

[22] 李志鸿教学效能感与教师工作压力及工作倦怠的关系[J] 心理科学200.31.218-222

[23] 孙启隆,于萍论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0.5

[24] 俞国良,曾盼盼论教师心理健康及其促进[J] 北京师范大学额学报2001.5

[25] 李友俊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其对策思考[J] 首都体育学学院学报2003.9-15.3

[26] 焦炜,程容我国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探析[J] 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11-36.6

[27] 周益斌我国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进展[J]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2011.6-28.2

[28]高菲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机理、成因及其对策[J] 皖西学院学报2009.2-25.1

[29] 侯文昌新形势下我国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J] 高等教育2011.2-128

[30]杜媛甘肃省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研究[D] 兰州大学学报2008.5

[31] 邱小捷,王江奇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心理透视[J] 中国离等教育2005.15-16

[32] 张蒙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完美主义、应对方式关系研究[D] 天津大学学报2010.5

[33] 蒋会平,刘宏程,曾治国高校教师职业倦怠调查及其对策研究[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5-27.3

[34] 刘鲁蓉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及干预[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6-7.1

[35] 张超,陈平雁,张小远CHAID方法及其在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感影响因素分析中的应用[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3.23(12)

[36] 陈玉焕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与心理干预[J] 教师保健2007.2-4.1

[37] 苗文丽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人文关照[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08.10

[38] 刘珊珊论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心理应对策[J] 成都大学学报2008.3

[39] 袁红梅,张珊明,王小凤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量表的初步编制[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6-17

[40] 赵建平地方性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归因及干预策略[J] 2009.02

[41]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2]韩梅论高校教师收入分配制度的创新改革[J]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10.2

推荐访问: 职业倦怠国内外研究现状 倦怠 综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