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产业就业与区域收入差距研究

时间:2022-03-19 11:43:33  浏览次数:

摘 要:本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针对我国1978—2010年分省(市、区) 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的就业弹性进行了估计,并分析三次产业就业对区域收入差距的不同影响。研究表明:改革初期第三产业发展对劳动力就业吸纳弹性最大,同时也是处于引起差异扩大的初级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区域差距的扩大主要来源于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就业的扩张。为促进差距的缩小,提出适当发展第二产业,提高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减少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优化第三产业的就业结构,促使更多的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三大产业;就业;区域收入差距

中图分类号:F1213;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4)04002805

一、引 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区收入差距日益扩大,2011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为323∶1,西部的一些省份甚至达到4∶1,

来自2011年中国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的测算。

收稿日期:20140206

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民进城背景下政府有效调节城乡收入差距的政策研究”(10BJY033);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重点项目“长三角城乡收入差距平抑路径及经济一体化——基于产业转移角度”(13ZS119);华东政法大学校级课题产业经济学重点学科资助项目“长三角城乡收入差距平抑路径及经济一体化——基于产业转移角度”(CJ10-04)

作者简介:

杨竹莘(1965-),女,湖南湘西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经济数学和区域经济等方面的研究。Email:yangzhuxin@163com

是至今为止世界上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国际经验研究表明,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快慢与地区差距的趋同存在密切联系[1-2]。产业结构的变动仍然是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和地区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 [3-4]。地区收入的差异是形成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的原动力,特别是不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发达地区城镇非农产业部门转移,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日益庞大的“民工潮”就是最好的例证。实际上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中的贫困,其主要特征都表现为“失业型贫困”[5]。目前世界经济形势不容乐观,需求减少,产业萎缩,“充分就业”成为世界各国政府致以追求的目标,也是最优社会秩序的体现。根据人口学理论的测算,“十一五”和“十二五”时期,也正是我国新成长劳动力就业的高峰期,就业压力加大,“十七大”报告强调“就业是民生之本”,如何解决就业问题,已成为一件十分迫切的任务。那么究竟三大产业发展与就业对区域收入差距有怎样的影响?本文针对全国及东中西部区域,根据我国1978—2010年分省(市、区) 的时间序列数据,分两个时段,运用面板数据模型,从劳动力就业弹性及收入差异弹性进行了实证分析。

二、三大产业发展与劳动力就业的弹性分析

1.有关就业弹性研究的文献

就业弹性是度量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比值,它反映了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吸纳能力。目前,我国学术界对就业弹性的测算大多采取弧弹性法,学者蔡昉等[6]、龚玉泉和袁志刚[7]分别用两个不同时点计算出的就业增长率除以经济增长率来测算就业弹性。但该方法计算的结果波动性大,而且不能对结果进行统计检验,不利于未来就业增长的预测。张车伟和蔡昉[8]等在用弧弹性方法计算我国总体和分三次产业的就业弹性的基础上,采用三年移动平均的方法,克服了就业弹性波动性大的情况。赵建国[9]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平均就业弹性进行了计量分析。另外,也有一些研究者采用计量模型测算就业弹性,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估计结果比较稳定,可进行统计检验,但现有研究一般是利用经济总体时间序列数据,样本量小,估计效果不太理想。张江雪[10]从研究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就业弹性的差异入手,运用面板数据模型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的就业弹性进行估计,并分析三大产业就业对区域收入差异的不同影响。

四、 结 论

1 三大产业发展对劳动力就业的弹性分析

(1)改革初期,第三产业发展处于“补涨”时期,对劳动力就业吸纳弹性最大。但就业增加不多,主要因素是结构改善不大,新兴、现代第三产业发展不快。

(2)20世纪90年代以来,主要靠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带动就业,且第二产业的发展对就业的吸纳弹性最大。

(3)在整个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里,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最大且很显著地影响劳动力就业。

(4)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第二产业比重明显偏高,但第二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弹性也是有限的,第二产业本身还有相当一部分劳动力需要向第三产业转移。

2全国三大产业就业与区域收入差距的弹性分析

从三大产业就业对全国区域总差异(GN)、区间差异(GNJ)、区内差异(GNN)弹性分析可知:

1978—2010年:

(1)增加第一、二产业就业有可能带来全国区域总差异(GN)差异的缩小,但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也是有限的。

(2)第三产业就业对区间差异的影响大于对区域总差异的影响。由于近年来高新技术、IT业和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在东部沿海地区迅猛发展,明显超前于内地省市,第三产业就业对区间差异的扩大产生明显的影响。

(3)改革开放以来第三产业的发展依然处于引起差异扩大的初级阶段。适当发展第二产业,提高第二产业,减少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有利于区内差异缩小。

1990—2010年:

(1)第三产业对差异的扩大影响最为显著。第三产业就业也是引起区域总差异的主要贡献。这也说明绝大部分第三产业依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吸纳的是技术含量低的劳动者。

(2)东中部区内差异的缩小,主要源于第一产业就业人数的下降,第一产业就业比重的下降也是全国总区内差异减小的主要贡献。虽然西部第三产业就业增长明显,但处于初级阶段,西部区内差异有扩大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区域差异的扩大主要源于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就业的扩张,为促进差距的缩小,提出在中西部地区适当发展新型第二产业,提高第二产业就业比重,有选择地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降低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优化产业结构,促使更多的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东部地区重点放在第三产业的结构优化、升级,调整、淘汰和转移第二产业的政策主张。

参考文献:

[1] Thirlwall,APRegional Unemployment as Cyclical Phenomenon[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6,13(2):205-219

[2] 尚卫平.我国三次产业在岗职工工资收入差异程度研究——以江苏省为例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3,(11):71-75.

[3] 俞国梅.GDP与三次产业就业人数的统计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49-51.

[4] 蒲艳萍,蒲勇健.三次产业与中国就业增长趋势及国际比较[J].生产力研究,2005,(6):43-45.

[5] 苏雪串.产业结构升级与居民收入分配[J]商业研究,2002,(22):80-82.

[6] 蔡昉,都阳,高文书.就业弹性、自然失业和宏观经济政策——为什么经济增长没有带来显性就业? [J].经济研究,2004,(9):19-26.

[7] 龚玉泉,袁志刚.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非一致性及其形成机理[J]经济学动态,2002,(10):35-39.

[8] 张车伟,蔡昉.就业弹性的变化趋势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2,(5):22-30.

[9] 赵建国.经济增长促进就业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3,(5) :93-96.

[10] 张江雪.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就业弹性的比较——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10):101-111.

[11] 李江帆.中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81-306.

[12] 李健英.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与第三产业关系分析[J].商业经济文荟,2002,(4):13-15.

(责任编辑:徐雅雯)

推荐访问: 收入差距 区域 就业 产业 研究
[产业就业与区域收入差距研究]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