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思政课微电影教学学生感悟 小学思政课感悟体会

时间:2022-03-15 00:13:15  浏览次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思政课微电影教学学生感悟 小学思政课感悟体会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

思政课微电影教学学生感悟 小学思政课感悟体会

微电影《沙子与珍珠》总结

小组成员:丁磊、邱科科、赵晗阳、戴旭、田文娟、詹远辉

指导教师:刘永艳

大学生就业问题早已成为社会问题中的重要一环。年复一年,毕业的大学生都在为就业而四处奔波。据教育部网站消息,2015年高校毕业生达749万,创历史新高,堪称“史上最难就业季”,与大幅增长的毕业生数量相比,每年的新增岗位可谓是杯水车薪,严峻的就业问题摆在我们每一位大学生与准大学生的面前。

这部微电影中,我们以大学生就业为出发点,反映了当今大学生毕业后普遍会遇到一个社会性问题:高不成低不就,无法找到满意的工作。两年后可能我们这一批人也会碰到这样的问题。在视频中,我们的注重点在于如何正确面对这一现实问题。通过剧中主要人物的一番对话引出我们想要表达的观点:当才华支撑不起野心时,我们应该静下心来提升自己的才能,完成沙子到珍珠的蜕变。这是我们的落脚点,也是我们对自己以及当代大学生的一种思想上的激励。总之,这部微电影不仅是对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反思,也是向我们这些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传递一种正确的就业观。

一部微电影的拍摄,有前期策划,包括剧本的创作、场地的选择、服装道具的准备等,到了中期具体的拍摄,最后到后期的剪辑,每一个步骤都不简单。在前期,小组成员就在一起讨论过多次,究竟要怎么拍,要以什么为线索,谁来做演员,需要什么道具,这一系列的前期准备都通过小组成员出谋划策,最终决定下来的。拍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不少困难,几乎每一个神态和动作都是我们争论甚至争吵的结果,大家各抒己见,力求我们的第一部微电影达到完美。由于是第一次拍摄,所以会有很多难忘的时刻,剪片之前,我们先后经历了小组讨论、编写剧本、准备道具、找场景等过程,讨论时思想不断碰撞,一次次产生新的想法,大幅度修改剧本,最后修改而成的成品,不可谓不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拍摄的过程和想象中的有很大差别,本来以为是件很高大上的事情,没想到

却是个体力活儿。拿三脚架,背各种包和重物,让我们真实的体会到那些影视剧组拍摄唯美画面背后团队的辛苦。办公室应聘这一场是我们的重头戏,大段的台词也着实为难了我们的演员,也正是因为经常会出现台词的错误,因此应聘这场戏是我们笑场最多的一次,记忆非常深刻。还值得一提的是,剧本里有一段环卫工人与主人公的对手戏,原本想邀请真正的环卫工人出演,但是为了不打扰环卫阿姨的工作,我们只是短暂的向她们借了笤帚和簸箕,阿姨还热心的帮我们拍了剧组合照,十分热情,让我们很是感动。拍摄过程中针对现实情况我们也展开了讨论和试验,从而作出了相应调整。后期制作的同学也是相当有心,在剪辑和配乐上下了一番功夫。不可否认我们的摄影技术和演技有所欠缺、不够成熟,但大家真的很努力。

微电影是影视制作的衍生产物,是时下很流行一种新兴的媒体表现形式,思想政治课结合这种电影制作方式不可谓不是一种巧妙的创举,它赋予了平时看似有些单一的思想政治课一种全新的内涵,通过这样的形式,使我们在了解社会现状的同时也多了解和掌握了一门新技能,可谓是一举两得。另外,基于“就业”

这个主题,在讨论和编写剧本的过程中,我们查阅了许多当下就业形势的资料,包括自己专业的就业方向、就业前景等,未来严峻的就业形势也给我敲响了警钟,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努力的方向。此外,由于这次实践的组织形式是以小组为单位,我们小组是以男女跨班级的形式组成的。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小组六个成员从叫不出彼此的名字到一点一点地合作磨合,一次又一次的开会讨论、定稿修改,加深了我们六个人的友谊,也让我们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真正让我们体会到了“单翅不成鸟,孤木不成林”的道理。

微电影的创作过程同时也是我们学习和成长的轨迹。在剧本打磨期,设置分镜头剧本和电影大纲是我们首先面对的问题。为此,我们观摩了大量优秀的微电影,通过不断摸索学习如何通过镜头的设计来传递我们想要表达出的思想。在拍摄期间,尽管并不专业,却不妨碍我们的创作激情,努力地完成每一个镜头,研究机位图的构建、人物运动和摄像机运动的轨迹。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剧组分工和现场调度问题尤为重要。全组只有六人,对于完成整个微电影的拍摄来说远远是不够的。为此,我们往往一人身兼数职,而这一切的有序进行则依赖于我们的不断沟通和协调。在微电影的创作过程中,我们提升的不仅仅是基本的拍摄技

巧,更有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以及协作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我们是新闻专业的学生,因此在以后工作中接触单反相机和视频制作是在所难免的,这次拍摄对我们有更加实质性的意义,让我们得到了平时书本知识上学不到的实践经验,也会对以后我们的专业学习和深入这方面的工作有很大帮助。

以微电影创作的形式完成思政课实践活动,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认识上的一种升华,也是在我们专业的基础上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相统一。一部微电影,折射出的不仅是我们想要传达的社会主义价值观,还有我们自身专业素质能力的提升。

微电影《十年》总结

小组负责人:李梦玲

指导教师:齐改哲

作为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学生,拍摄电影是我们的专业,但是以我们的专业去完成一个非专业的课程,对于我们来说,却是尝试和创新,因此有惊也有喜。相对于其他同学,拍电影对于我们而言无疑是少了很多困难,但同时也让我们压力倍增。如果用自己的专业优势还无法很好地完成作业,那对于我们来说显然是没有努力,会有愧于所学专业,也会辜负老师的期望。

我们组一共有6位同学,完成作业过程中,我们集体构思剧本,集思广益,最后将剧本的主题定为“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在我们的电影中,有两位主人公,一位是家境贫困,但是在大学期间努力学习,为创业奋斗,最终爱情事业双丰收的励志主人公。而另一位却与之正好相反,依仗着家长的庇荫,在大学消极度日,一事无成的反面主人公。二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大学期间,许多同学已经没有了高中时候的拼劲儿,变得无所事事,甚至有的同学出现逃课的行为。我们希望能拍摄出一部微电影,预以警示和激励。在大学期间,努力拼搏仍然十分重要,无论出身如何,只要有目标,有梦想,并为之付出努力,就会有收获,有回报。反之,如果只是“啃老”,必定是虚度年华,荒废人生。

微电影教学是一种崭新的教学方式,深得我们的喜爱和认可,在参与实践、和体验中,我们感受颇深,收获多多。

第一,在实践体验中收获了成长。微电影虽然“微”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完成一部作品需做大量工作。作为导演不仅要选剧本,挑演员、定场地,还要照顾到每一位同学的情绪,保证各个环节的有效实施,各项工作有序进行,保证作品按质量如期完成。拍摄过程中有些问题大家意见不一致,有争执,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想法,但是我们并没有因此影响拍摄,而是在争执中各抒己见,相互启发,集思广益。这次实践课让我们成长了许多,丢掉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坏习惯,懂得

了听取别人的不同意见,学会了包容理解和尊重,学会了合作协调和沟通,使我们成熟了很多。

第二,在实践历练中提高了思想认识。通过拍微电影方式学习思想政治课,不仅实现了理论联系实际,实践中的学习、历练,更让我们我们的思想有了极大的提高。在完成作品过程中,我们常常被剧中的故事所打动,被角色的表演所震撼。作品惊醒了自己,也教育了自己。我深深感到:拍摄的过程,是净化灵魂、自我教育、自我激励的过程。

第三,在运用新技术中激发了学习兴趣。思政课教学运用互联网、微视频的方式大大激发我们的学习动力,提高了学习效果。视频的整理是个技术活,拍摄,消音,剪切拼接视频,加字幕,这是我们的专业,非专业的课以我们的专业学习实践,让我们体会到专业的重要性,实现了学以致用。步入信息时代,走进互联网让我们学习的动力倍增,在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同时,掌握运用网络新技术,实现学习思想政治理论和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双赢。

第四,在劳累的汗水中收获了快乐。采用微电影的学习方式,使我们累并快乐着。由于故事情节的发展,我们的场景有很多,饭店的拍摄空间很小,还要和负责人沟通,加之演员不够,请组外的同学友情出演,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但即使这样,同学们都没有放弃,力求做到最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觉得再难的事情,只要开始去做就变得简单。这次拍摄一步加深了我对实践出真知的认识。任何事情在没有实践的时候都会出现不同的情况,任何情况在经过后都能解决。每一滴汗水都不会白流,每一份努力都不会白费。有了获得感,苦累也幸福。

最后,在合作中加深了友谊。在微电影的拍摄过程中,我们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保证了拍摄工作的高效率。虽然一人分饰几角,工作繁杂辛苦,但大家同心协力,出主意,想办法,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克服困难,完成自己的任务。使我们团结合作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大家更加默契,更加团结,也让我们加深了友谊。

一部小小的微电影虽然只有几分钟,但却是我们花费了无数个几分钟做出来的,如果我们只是为了完成作业而拍微电影就不能发现生活中处处皆学问。只有在生活的启发下才会加速成熟,向着“四有”青年的方向发展。我们要微笑迎接

成长的到来!拍摄完成后,我真正体会到梦想是什么,活着即为梦想而生,也许梦醒来就是我们的明天。拥有梦想,让我们的心更加明朗,那么有梦想就要勇敢追梦,用汗水浇灌过的梦想之花才会更加漂亮,前行追梦的路上,不免总有许多的挫折,无疑要付出千万倍的汗水,才会收获绝美的梦想之花。李白追梦,宁下铁杵磨针之汗水,换取秀口一吐,半个盛唐,活出诗仙的漂亮;祖逖闻鸡起舞,勇敢追梦,活出中流击水的漂亮;李时珍跋山涉水,勇敢追梦,活出绝世本草的漂亮;为了追梦,不辞艰辛,付出再多的汗水也无妨,坚持追梦,终将活出自己的漂亮。

微电影《大学生了没》总结

小组成员:郝荔、刘龙凤、南迎旭、江轶楠、宗雪、王佳悦

指导教师:王海

1、导语

首先感谢老师给我们这次拍摄微电影的机会,这是我们第一次拍摄属于自己的微电影,为五彩缤纷的大学又填一抹绚丽的颜色,这种回忆更是弥足珍贵。在紧张的筹划与拍摄后,完成了我们第一部的专属微电影——《大学生了没》。

2、作品主题与意义

此微电影主要反映了当下“纯大学生”的现象:低头族、月光族、逃课成瘾、考试只求不挂等,与转折后大学生的努力拼搏、充满正能量形成强烈对比,来怀念我们的“匆匆那年”。

3、难忘经历

首先,在暑假时我们便开始整理剧本故事大纲。初期,主题迟迟未定,这主要是由于像“爱国主义核心、反映当代大学生”等较宏观的作业要求使我们感觉很迷茫,无从下手。之后我们沉静下来,认真思考并查阅资料以求理解这些思想真正的核心。更重要的是,我们为拍摄出新颖故事题材,拒绝网上那些雷同剧本,决定标新立异、大胆创新,这无疑给我们的前期工作又增添了很大的困难。故事源于生活,我们坚信这一点,所以在决定开始创作时,留心生活的每一处便逐渐形成了一种习惯。公交站台、街上的宣传栏,都是我们故事思想的源泉。这在无形中也让我们了解了——什么是爱国主义,什么是积极地生活态度,什么才应当是真正的当代大学生。

其次,在拍摄此次微电影之前,除了上课我们几乎没有过早起,更从未用心感受过大学生朝气蓬勃的清晨,只是来去匆匆。此次活动为了拍摄晨景,我们是“史无前例”的一早就起来用相机来记录下这些青春的画面,真真切切的用心去感受了一回大学的清晨。

同时,在技术方面我们也是突破了种种难关——

①慢动作:因为我们想要做出酷炫的开场效果,但我们没有专业的拍摄设备,只有手机,所以想做出预想效果是很困难的事情。但是经过一次次的尝试,一次次的调整,一次次的想办法,最终虽不完美但已很接近了我们预先想要的效果。我们的各种idea天马行空、横冲直撞。

②字幕合成:打字幕是一项非常繁琐而艰巨的任务。因为我们缺乏实战经验,在前期创作剧本时,语境的和谐等问题考虑的不是很周全,所以在拍摄的过程中台词会即兴发挥,这就给后期字幕的编辑造成了很大困难。字幕需要一字字的进行输入,我们分工合作,一人观看视频进行“听”的工作,并进行口述,另一人负责将它记录下来,并标记视频的时间节点,最后再与视频一一对应,这着实耗费了不少功夫。

最后,在增进感情方面,此次微电影的拍摄,让我们感触最深的,不是一些情节设计,也不是一些逗趣花絮,而是我们六人的感情增进了一大步。我们平常会一起上课,会在宿舍讨论些八卦、讲讲笑话,但很少会“一本正经”的讨论事情,而这次的微视频不管是剧本的编写还是视频的拍摄以及后期的剪辑,我们都会一一讨论以达到最好的效果。尽管有时候会争的面红耳赤、会争论到深夜,但是不知不觉中,感情也更加深厚。尤其我们已是大三的学生了,我们都面临着考研、考公务员、找工作、实习等现实问题,在一起无忧无虑“侃大山”的机会对于我们来说只会减少,而不会增加。我们感谢这个活动,感谢这个夏天。

4、收获体会

首先,以微电影的方式参加“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我们深刻的感觉到思政课以“微电影”的形式比较新颖,在此之前我们从未有过自己制作视频的经历,这对于我们来说也算是一种新尝试。也让我们在思想上有了高度的重视,感受到了合作的重要性,大家各展所长,尽心而为,朝着一个目标努力,是一个难得的体验。在微电影中大家都踊跃创新,力求我们的作品能够脱颖而出。作品的完成,需要很多人的配合以及帮助。这就促使我们去与同学进行沟通交流,这是一种非常能提高我们沟通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的锻炼。

其次,当拍摄小组刚刚建立起来的时候,我们在人员分工、剧本改编、拍摄方法、拍摄技巧以及对于整个影片的发展脉络都存在较大的争议。问题接二连三的暴露使我们一次又一次的讨论、总结和反思,最后达到一致认同的效果。拍摄感触最深的是我们小组团结合作的精神和遇到困难想方设法一起克服的默契。

再次,为保持影片的观赏性、有趣性,并使影片的节奏不过于拖沓,而让观众产生沉闷感,在大家一起努力后,对影片进行了两次比较重大的修改,不断完善分镜头的细化,终于达到了大家一致满意的效果。而背景音乐的剪辑当面,也经过多次修改,最后才与影片理想的结合起来。

最后,在影片中,慢动作的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呼应,是本影片的最精彩之处,既渲染了气氛,又烘托了情感,最后六个人背影的慢动作更是在情感上得到了升华,给观众极强的观赏性,这也是集大家思想的成果。

也许,我们的作品仍有许多不足之处,也许,我们应注意的地方还有很多,但是我们仍为这种默契与尝试而深深感动。结局最后,当六个人的背影渐渐远去,接近尾声时,那份来自于影片的感动和来自于拍摄小组成果的感动油然而生,随着背景音乐萦绕心中,收获至深,情真意切。大学的生活也许已进入了倒计时,但感动永远不变。

我们,感谢这部电影。

我们,感谢这座校园。

我们,感谢这个夏天。

微电影《城市美容师》总结

小组成员:宁婉如、赵欢、彭迪

指导教师:蔡征超

一、剧本立意

主题:通过呈现环卫工人的日常工作,体现环卫工人工作的艰苦和环卫工人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表达对环卫工人的崇高敬意,并且,通过展现生活中随处倒垃圾的现象,呼吁大家爱护环境,尊重环卫工人的劳动成果,关爱环卫工人从一点一滴做起。

意义: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社会就业远远不限于“三百六十行”,而且早已不分什么“三六九等”,尤其是我们的环卫工作早已被世人公认为“神圣”的职业,但是社会还是普遍存在着对环卫工人工作的偏见,环卫工人不被尊重,生活得不到保障,等等。录制《城市美容师》旨在把环卫工人最真实的工作状态和工作环境呈现给社会,呼吁社会尊重环卫工人的劳动价值,从一点一滴做起爱护环境,尊重环卫工人。

二、环卫工人现状

收入低,年龄老化,流动性高;一位环卫清扫队管理站工作人员称,低工资加上繁重的工作量,直接导致了现在环卫工人的窘迫现状,那就是“年龄老化,招不来人,更留不住人”。据了解,现在一线清扫保洁环卫工人平均年龄超过55岁;为捡一张纸,他们往往会意外受伤,部分城区的道路保洁按照“六净五无”的作业标准对每名保洁员进行绩效考核,重点路面垃圾停留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如果上级巡查时发现路面上垃圾长时间滞留,保洁员就有可能被扣发绩效工资。然而,有时为了去捡路上的一张纸、一个塑料袋,保洁员往往就会意外受伤,仅2014年保洁员发生的交通意外伤害案件就有84起。

我们期待多一些实际的支持举措:可将垃圾中转站、公厕等改造配套设立环卫工人休息室,并发动沿街单位、临街商铺主动提供爱心休息站,在中心地段设立供环卫工人吃饭喝水避雨取暖的休息站,让“城市的美容师”在这个冬天不再

寒冷、孤独。

三、难忘经历

(一)大年初五,当人们还沉浸在新年的喜悦中,我们小组却发现,环卫工人早已回到了工作岗位上,进行日常工作,可是这几天的工作量比以前最明显沉重了很多,街道上落满了烟花爆竹的纸屑,沿街走一遍就会发现鞭炮纸屑遍布了一路,几乎没有空余的地面。环卫工人蹬着三轮车,后边托着沉重的垃圾箱走在寒风里,和他们接触最多的就是这些纸屑和垃圾箱,环卫工人普遍高龄,本应该在新年里合家欢聚,颐享天年的时候,却默默地在寒冷的街道上为大众的生活环境做着贡献,新年放鞭炮是一种庆祝喜悦的方式,无可厚非,但从关爱环卫工人,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成果的角度出发,如果少放一些鞭炮,或者主动清理纸屑,那么环卫工人就能少一些工作量,也能多一些家人团聚的时间。

(二)正月十六,街道上的人多了,超市和商场人来人往,我们拍摄小组来到超市门口捕捉到了一个细节,在超市门口有一家人在超市门口,全家出动,在超市里买了生活用品和食品,全家人穿着新衣,妻子抱着孩子,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床糖葫芦,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而在他们身后就停留着一位环卫工人,环卫工人扶着脏兮兮的垃圾车,在超市门口停留休息,身穿工作服,陪伴他的只有扫帚和铲子。看着这个画面我们小组的人都感到心酸,心疼这位上了年纪的老爷爷。

环卫工人被誉为城市的美容师,我们每个公民都应该尊重环卫工人,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支持和关怀。因为城市的整洁,除了与市政设施建设水平的高低、城市居民的文明程度有关外,更重要的就是依赖环卫工人们的辛勤劳动。大家少丢一次果皮纸屑,少一些乱吐乱倒的行为,这既是对环卫工人辛勤劳动的尊重,也是对自己、对他人人格的尊重。环卫事业绝不是环卫工人自己的事,我们都应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一起来呵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职业无尊卑,品格有高下,现代文明城市离不开环卫工人,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没有贵贱之分,让我们都来关心、支持环卫事业,尊重环卫工人。

(三)我们小组有三个人,因为视频是在寒假拍摄的,可是我们三个的家却不在同一个地方,距离也不近,我们商量好题材后,决定要在我的家附近拍摄,另外两位成员来我家,开始的时候,因为路比较远,其中一位的家人并不同意让

让她坐火车从沧州来到廊坊,但小伙伴因为拍摄热情和负责的态度,说服了他的父母,最终来到了我家,可以看出,我们小组的每个成员都非常有热情,富有责任感,不论结果如何,这种精神让我们成长,让我们感动。

四、收获体会

学校以微电影的形式开展思政课,形式新颖,教育效果显著。

第一,形式创新,激发学生兴趣,在上大学以前,我们大多说人应该没有接触过拍摄微电影,这次思政课给了我们一个探索学习的机会,激发了兴趣,让我们有更大的动力去创作,

第二,通过拍摄和制作微电影,我们又获得了很多技能,在制作过程中,我们小组分工学习剪辑技术、拍摄技术和剧本编写。通过不断的探索学习,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寒假。

第三,这次微电影制作让我们学会了如何团结合作,小组内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每个人都尽心尽力的完成自己的工作,不管拍摄的技术是否提升,拍摄效果如何,彼此帮助,共同配合的过程就已经是我们人生中宝贵的经历,让我们学会了团结合作,友爱和包容。

本次思政课和以往的教学不同,它以“中国特色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让同学们以微电影的形式提交自己的学习成果,在我看来,形式新颖,命题自由,有利于不同专业不同特点的学生自由发挥,亲身制作微电影,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将生活与课堂联系在一起,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对接理论,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更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比单纯的听老师在课堂里讲说,学生以书面的形式提交作业的形式更有带动性,更有意义。

微电影《孝新》总结

小组成员:崔玉婷、曹宛彤、宁卉芳、田月、王婧、翟燕、孙楠

指导教师:焦彦芹

一、剧本立意

作品的主题和意义:

“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国传统社会十分重视的道德规范,也是中华民族尊奉的传统美德。为了进一步学习和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弘扬我国的中华传统美德——孝道,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推动城乡养老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响应国家扶持农村的新养老政策,我们特地用微电影的形式来展现当今时代下的新孝道。当今社会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孝的表现形式也在不断变化。老人们所面临的无奈现状有待解决,希望借此能给子女在养老问题上敲响警钟,同时也希望养老问题能得到社会的关注。新时期要赋予孝道新的内涵。新时期,新孝道,等待我们进行新的传承。

二、难忘经历

创作、拍摄等过程中的感人故事、成长经历、思想变化:

编剧在创作中,是在学院组织的一次探访敬老院志愿活动中受到了启发,当编剧身在养老院中,感受到了养老院欢乐和谐的气氛,便彻底改变了编剧印象中的养老院的态度,编剧本身生活在农村,又联想到了编剧村里面人们对把老人送到养老院行为的老旧看法。发现应该取材于生活,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推动城乡养老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响应国家扶持农村的新养老政策,用微电影的形式来展现当今时代下的新孝道。

三、收获体会

在当今社会,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呈激增趋势,为了改善生活条件,越来越多的青年人选择离开土地、离开亲人,从而导致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现象愈演愈烈,由此引发的纠纷和社会问题更是层出不穷。

孝新,其实是孝心的新形势,何谓孝心?人们常说养儿防老,顾名思义是养

育儿子防备年老,亦泛指养育子女以防老年无依靠。当前,养老模式还局限在“家庭养老”模式中,这是养儿防老的因果循环。如何整合社会养老资源,分解家庭养老负担,还需行政力量的干预,助推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但是,仅仅靠行政力量的干预是不够的,只有广大人民参与进来,共同支持才可能在社会中产生广泛的影响。

可谁知,社会发展太快,建立农村养老院得到了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扶植,养老院的设施与服务变得越来越好,而当初那个不情不愿的老太太已经拥有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乐在其中。

事实上,关于农村养老问题,中共十六大报告就早已提出:“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8年10月份,《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更明确:“贯彻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原则,加快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要求,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创造条件探索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有效衔接办法。”

但人们的观念时至今日一直转换不过来,通过《孝新》的拍摄,我们团队从自身做起,向家人与朋友宣传新型制度,有的成员一开始虽然不太能接受,但是在拍摄过程中实地走访了几家养老院,见证了那里真实的环境氛围与硬件条件,正是这种可贵的自身思想转变才让我们拍出这种用心的片子,这同时也要感谢“思政课”理论加实践的有机结合,让我们在不仅在思想上接受先进的思政理论,而且在自己有感而发,根据自己的所思所想,拍出想要传达的理念,化抽象为具体,为这个社会“发声”。同时,也让自己思想观念在实践中得到了一个质的提升。

而我们,想借此《孝新》抛砖引玉,做社会化养老服务事业的推动者,带动更多的人群参与进来,重视起来。减少空巢老人现象,减轻国家负担,改变养儿防老的陈旧观念。

微电影《曙光》总结

小组成员:王梓瑄、任帅、张艳琦、贾培垚

指导教师:任娟玲

《曙光》是以城南庄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为线索展开的毛主席当年在城南庄的革命故事。正值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我们选取老革命家的革命故事为基调,通过对先烈的缅怀,对圣地的拜访,让我们新世纪的大学生对革命精神加深理解,弘扬并宣传红色革命精神。

创作的过程无疑是难忘的。由于组内有两位广电专业的同学,所以拍纪实类的片子是我们的本行,这样片子的类型很容易被确定下来。选题是整个片子的灵魂,选题是我们讨论的最长时间的。经过几番讨论我们还是没有结果,突然想到了我的家乡阜平有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而2015年又是反法西斯70周年,这个主题跟时代背景又相契合,讨论之后大家一致同意这个选题。我们确定了选题,写好了初步的策划,但是刚开始正式拍摄就吃了一碗闭门羹。坐落于城南庄的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因为主场馆装修而使得整个园区不对外开放。这让整个团队的激情被打消了一半。作品开学第四周就要上交,但是场馆最早得十月份开馆。我们只能找了各种关系跟工作人员商量,最终同意让我们入馆,但是正在装修的主场馆与我们“擦肩而过”。所以我们只能立即改变原有的策划,不能再以主场馆为核心,而是聚焦于纪念馆延伸出来的故事。紧锣密鼓的商榷修改之后,拍摄才得以正式开始。

当时是炎热的盛夏,园区的花草旁很容易招惹蚊虫,我们每个人都被咬了无数个包。在景色都取完我们准备离开时,我们在旧居却意外遇到了三位参观者。由于园区没有处于开放状态,所以只有我们这两拨外来人。我们很自然的交流起来,这才得知这三位中最为年迈的老奶奶是当年红色革命军的妇女队长,也是跟工作人员好说歹说才让进来的。而对于我们而言,遇到这位老奶奶我们感觉是“天赐良机”,所以我们立马跟人家商量能不能参与我们的拍摄,对方很开心的答应了。这是我们第一次见到当年参与过革命的前辈,心中的激动可想而知。这位老

前辈的出现也给我们的片子添一抹亮色。

还要感谢的人是片中的赵大爷,当我们联系到赵大爷之后,赵大爷也是很快答应了我们。对于我们的拍摄要求,赵大爷全力配合。在拍摄中,赵大爷还有好多自己拍摄的想法与我们交谈,气氛相当融洽。在为我们讲述毛主席在城南庄的遭遇时,赵大爷更是滔滔不绝,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他还拿出了阜平县志让我们翻阅,想让我们有所启发,更加了解当年的事件和状况。

在我们看来,用拍摄微电影的方式来上思政课是一件特别奇妙的事。按照我们的想法,思政课应该是老师在台上一直不停的讲啊讲,是一种“灌输”.但是用拍摄微电影的方式,第一会使这门课更加生动,不会像我们固有想法那样的枯燥,会更加灵活。第二,拍摄微电影会化“被动为主动”,同学们会为自己的微电影尽心尽力,所以会更加投入,进而会从中获得传统课堂中不能获得的东西。比如拿我们组来说,我们实地参观了城南庄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亲眼看到了当年国民党轰炸时投放的炸弹留下的弹痕,亲眼见到了当年亲身参与革命的前辈,亲眼见到了当年毛主席,周恩来等先烈所生活、战斗的地方,这种直接的视觉冲击对于我们这些学生来说是可贵的,这给我们的感染力是什么课堂也不能带给我们的。如果把这一切都局限在一间教室内,我感觉我们不会对“革命先烈”“红色精神”这些“老生常谈”的话有什么更深的理解。

我们组一共有四个人,都住在同一屋檐下,但是第一次全心全意的共同做一件事真是第一次。从一开始的讨论商议,到实地拍摄,到后期剪辑,我们互相看到了每个人不同的一面,每个人的特长,每个人的专注,每个人的细腻都让我们对彼此“另眼相看”。这也无疑对我们之间的关系起到了良性的推动作用,让我们明白了团结一致的重要作用。

微电影《勿忘初心》总结

小组成员:邓璐、徐洁婷、齐艳红、许令艳、陆燕华、兰玲

指导教师:李新艳

当代大学生大都没有目标,缺少前进动力,本该经常在图书馆、自习室出现的我们,却白天在打游戏、逛街、上网,如果不具有学分的存在,恐怕大多数人连社团都不愿意参加,似乎每个人上大学只是为了那一份所谓的文凭,四年的时光不仅没有为自我的良好前程打下基础,反而养成了好吃懒做等许多的坏习惯,而这最美好的四年本应是设定目标,在青春的时光里做让自己未来都不会后悔的事,然而我们却在最美好的年纪选择了安逸,选择了颓废。在我们小组一起最初构思作品的时候本想拍一部描写大学生美好生活的电影,但在取材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学生所认为的“美好”不过是宅在宿舍里打游戏、购物、看网剧甚至逃课,于是我们临时更换了微电影的主题,希望能通过这部作品使同学们重拾自己最初的梦想,不忘初心。在食堂、超市乃至繁华的大街上取景,看到拥挤的人群,在竞争压力如此大的今天,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小时候,有人想当科学家,有人想当飞行员,大家会对他们伟大的梦想报以掌声和鲜花,想想现在呢,如果你身边有人和你说想当科学家,恐怕你心里只剩下嘲笑和不屑了吧。那么,还记得你最初上学的时候的梦想吗,现在想起当初的那个自己是会觉得愚蠢还是惭愧。“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是我们微电影的主旨,也是我们最想表达和传递给所有人的一种正能量。

一开始,我觉得拍一个小小的微视频会很简单,拍几段动图,拍几个场景就可以了。真正做起来却发现它并不是件容易事。从确定主题,拍摄过程,制作,刻盘每一步都不简单。让我记忆犹新的就是拍摄和制作的过程。

《勿忘初心》的选材必须是人与景相互衬托才能更加生动地表达主题。我们在一起拍摄的情景,让我难以忘记。忘不了傍晚的阳光照射在食堂电梯上的那种难于言语的宁静;忘不了为了拍摄一些漂亮的景色而跑到楚河汉街取景;忘不了在学校一教后为了确定角度而骑着自行车一圈圈的拍照;忘不了拍摄过程中的嬉

笑欢闹,欢声笑语;同时也忘不了刚开拍时的生硬,没有专业的拍摄技巧,便使用手机设置,远近拍摄来带来不同的视觉定格实物引人思考。那段时间手臂因为经常举着手机而酸痛,却没有人喊累。一起讨论,一起拍摄,一起筛选,有笑语也有辛苦。

在制作过程中,开始只是机械式的剪辑,结果不是很理想,于是我们一遍遍的剪辑。直到后来,从情感出发,结合台词,试着合理利用滤镜效果,遮晕效果,才将氛围营造得大家都比较满意。

小时候觉得光盘是个奇妙的东西,承载好多歌曲和视频。现在我们把自己拍的东西,可在一张光盘上。刻制完成后,看着一张小小的碟,我们的心情无比激动,这里面是我们自己的劳动成果,凝聚着我们的汗水,那样的心情,我感觉我是不会忘记的。

感谢河北大学思政课《幸福阳光》给我们提供这样一个平台,这种时间与教育相结长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了课堂的趣味性,同时也激起了同学们的兴趣。特别是当今的网络时代,学校掀起了一场微电影与思想政治课相遇的热潮。那么同学们会与微电影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我校微电影以《幸福阳光》为起点,那么什么是幸福,幸福又在哪里。其实没有绝对的答案,关键在于你的生活态度,善于抓住幸福的人才懂得什么是幸福。一直以为感受幸福是件很困难的事,那是一种灯火阑珊处的境界。经过岁月的流年以后才明白,幸福可以很简单,只要心灵有所满足,有所慰藉就是幸福。而我们的团队所创作的《勿忘初心》所要追求的幸福是,要坚持自己的初衷,不要因为名利,虚荣,诱惑而迷失自己。《勿忘初心》的主线是从开始上大学时的充满希望到倦怠到后来的迷茫。追求幸福不是我们所想的那么简单,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获得收成当然是件幸福的事,但播种和耕耘的过程难道不也是幸福吗?的确,只有在体验的过程中,才能增强认知幸福和传递幸福的能力。正是在重视主体体验的思政课教学探索中,老师和同学一起打开了领悟幸福的微电影之门。

通过这次的活动我们受益很多,合作精神是我们整个团体的灵魂,拍摄的过程中我们都是一直按着剧本在走,对于剧本中的不足之处我们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即使有的时候同学们的意见不统一,我们团队中也不缺乏创意者,我们可以通过在原来的基础之上添加一些有创意的东西,让我们更能接受。在此过程中让

我们明白了,无论身在何方,无论遇到什么问题,对于别人的意见我们要虚心的采纳和接受。特别是在社会生活中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在社会生活中团队协作能力至关重要,所谓团队协作能力,是指建立在团队的基础之上,发挥团队精神、互补互助以达到团队最大工作效率的能力。对于团队的成员来说,不仅要有个人能力,更需要有在不同的位置上各尽所能、与其他成员协调合作的能力。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

微电影《雾霾再见》总结

小组成员:孙木森、张浩钰、霍达、刘亚建、周益然、罗宇航、王佳弈

指导教师:沙占华

一、剧本主题

关于剧本主题,我们想关注社会问题,希望让所做的东西能够产生共鸣,并且能够帮助他们。

经过多次讨论后,最终,我们将焦点放在了很常见的雾霾上。之后我们开始学习相关知识、搜集数据、并做了简单的调查,我们通过各种渠道了解雾霾的构成及危害,我们采集了环保部数据中心的空气质量数据,发现在保定地区“重度污染、严重污染”几个大字频繁出现,2015年三月到今年三月保定市空气质量在“中度污染”以上的天气一共117天,占全年总天数的32%,当空气质量状况属于严重污染时,健康人群运动耐受力降低,有明显强烈症状,提前出现某些疾病。

雾霾比我们想象中更频繁、对身体的危害也更大。但在另外一方面,我们通过调查发现不少市民,学生表示,对阴霾天儿,“早习惯,无所谓,每年冬季都会有出现这样的天气。”并且,在雾霾环境中,很多人有防护意识,但是缺乏必要的防护知识;对雾霾有理解,但是理解的很片面。因此我们就坚定了创作信心,确立了创作的具体方向,以最容易理解的方式——告知大家雾霾的危害以及如何防御雾霾。

我们希望希望通过此次微电影,再次激起大家对雾霾的关注,以比较轻松的方式,帮助大家以正确的方式捍卫自己的健康,并且除了保护好自己,努力调动大家关注天气抵抗雾霾的积极性,动员大家积极投入到抗霾战争中。

二、难忘经历

在我们创作过程中,也满是感动。

雾霾再见这个是我们第二个创作的题材,我们最开始确立的主题是关于保护传统年文化的,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计划半路夭折,所以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时间紧迫。

大家都知道,如果希望有一个高质量的作品,那时间必须得以保证,然而我们从重新立意到完成拍摄我们只有两周的时间,

开始时,我们对这次任务都是没什么信心的,所以这次视频拍摄是对全组成员执行力、想象力、团队意识的巨大挑战。

由于大家除了做视频之外,自己还有其他的事情,所以大家能在一起的时间不是很多。但是终究时间紧迫,所以为了能够有更加充足的时间进行制作,联系了在学校周围租房的同学,利用他们的场地进行拍摄和编辑。我们利用周末的时间一起协商,然后加紧录制。

这个是我们配音的同学,也就是我,据我们队长说,那个时候大概已经是一点了。可能大家能看到我在这个时间的疲惫,但是这个时候,我们的队长还在剪视频。

其实想做好什么都挺不容易的,不过,当你觉得这个事情有意义的时候,付出与努力都会让你觉得很快乐。

当然,除此之外也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因为我们在拍摄视频方面还是没有什么经验,设备也很简单,就是一台电脑、几部手机,剩下的相关辅助设备都是我们自己动手做的。

为了拍摄片头的延时视频,我们用乐高拼了这个架子固定手机用,然后用各种箱子盒子极简单的东西拼了平台。没有合适的绘画录制平台,我们就找了同学的手机架。

当我们最后弄完的时候,我们还发现一只猫,我们也跑过去采访了一下。

有意思的是,在拍摄视频和采访的三天中,保定的空气质量一直很好,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在拍摄视频时心情也变得愉悦起来,就仿佛我们所做出的努力有了成果一样。尽管我们讲的是如何抵抗雾霾,但是我们更希望我们不用再抵抗这种环境,享受新鲜的空气。

在这个整个过程中,我们努力过、快乐过、纠结过、痛苦过,各种滋味的回忆构成了这次经历,现在想起来都很感动呢。

三、收获体会:“知行合一,止于至善”

(一)知行合一

在这次视频拍摄过程中,我们非常开心我们能有这样一个既能完成自己帮助

别人的想法,又能与学校的教学相联系的机会。

相较之传统的教学方式,这种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教学形式是很有创造性而且易实践的。

当教学主体由老师变成我们同学自己的时候,每个人参与学校思政课活动的积极性提升非常大,并且都能很主动的担负起自己的任务,

认真的思考关于作品的各项内容;例如,当我们深入的思考作品主题时,我们会将每一个知识融入到作品中,这些知识有的来源于课堂内容,有一些是我们自身的感悟与思考,当这些知识在进行实践应用时,我们作为主体,会更加深刻的理解这些知识、理解课堂,最终完成这个学术与实践相互补充支持的作品。关于作品本身啊……其实我现在看这个作品都觉得挺有成就感的,吼吼。

(二)止于至善

尽管我们制作拍摄的时间并不长——仅仅两周,也远不到至善的程度,但我们一直追求至善。

我们在开始创作时,由最初的信心不足、无从下手,到集体讨论、整理思路,再到群力群策、补充细节,加之中间不断创新,我们一步一步努力,最终摆脱了时间紧迫所带来的焦虑,变成了对视频结果的期待。整个过程中我们都不浮躁的完成各项任务,以致最后我们整理各种资料的时候,发现各种内容一共有47.48G,无论哪个方面,无论是逐字稿、还是各种录像资料、还是旁白录音、每一个都经过很多遍的修改。当我们最终看到这个视频的时候,小组每个成员都有和我一样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不受获奖与否的影响,单纯是因为我们的热爱与付出,以及在制作过程中追求至善、严以律己。这种对“善”的追求让我觉得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它能让你暂时忘记困难的程度,感觉成功近在咫尺。对我和我们的团队来说,这种精益求精,止于至善的态度一定是人生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

当然啦,上面这些是我们大同的感悟,我们每个人也有自己独特的收获,例如,我们队长的、绘画师的、以及我们摄像的同学的。

最后,因为我们本身是一个做了以科普为主题的视频,这种责任感莫名的就会触发一下,我们真的非常希望人们多多关注雾霾,以正确的形式捍卫自己的健康,同时能以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为保护环境贡献出一份力,直到蓝天重现、蓝天常现,然后,跟雾霾说一声,再见。

微电影《如果有如果》总结

小组成员:韩坤石媛媛梁苗王海萍

指导教师:顾玉彬

我组微电影题目名为《如果有如果》,其中主要讲述的是我们大学生活中十分普通又常见的三种情景:第一个是考场上,一考生焦急的翻看试卷,因为没有复习,脑中一片空白,当然,试卷也是一片空白;第二个是一对情侣,女生因男友送的礼物不合心意就大发脾气,结果两败俱伤,女生只能落寞的看着其他情侣甜蜜的从旁经过,暗自失落痛苦;第三个场景是在宿舍里,两个本来要好的朋友,却因为一点小事儿而闹得互不理睬,使原本充满欢声笑语的宿舍也变得尴尬起来。

听完这三个场景,大家心里第一反应是什么,后悔,如果当初好好复习就好了,如果当初没有发脾气吵架就好了,如果当初再多体谅一下对方就好了。我们的微电影给大家带来的就是这样一个如果有了如果,这样三个故事的结局想必便截然不同了吧:好好复习,就能轻松通过考试;不乱发脾气,便能继续甜蜜的在一起;互相体谅对方,宿舍依旧像以前那样充满欢笑。

可是,我们都知道,时间不会倒流,人生亦没有如果。好好把握现在,才能使将来不至于后悔。纵观大学生活,我们的学习工作、身体健康,我们的友情、爱情、甚至亲情,都要好好珍惜,莫要像影片中那样,错过、失去了才追悔莫及。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微电影,告诫当代的大学生们,珍惜当下,把握现在!

都说电影来源于生活,确实是这样。我们这个微电影的构思起源于宿舍两个人,一个人因为几件小事儿而刻意冷淡另一个人,另一个人呢,并不解释,反而更加疏远她。我们的编剧通过这件事,又构思了两个大学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完成了《如果有如果》的剧本编写,也希望通过这部微电影拍摄,能化解两个人的矛盾,解开彼此的心结。拍摄过程中,大家有意无意的几句,“啊,吵架真的好尴尬啊,咱们还是不要吵得好;是呢,有什么说什么,毕竟短短四年,一晃就过去了;对啊对啊,分到一个宿舍,可是老有缘分啦”,让大家都感到了友情不易,真的需要珍惜,两个人也默默放下之前的成见和不愉快,大家都更加懂得互相体

谅,互相包容。

还有,我们拍情侣戏的两个人,是真的情侣。拍摄那天,刚好是男主角的生日,女主送完礼物,我们愉快的拍完以后,男主竟然把礼物遗忘在角落,直接回了宿舍。女主收拾场地的时候发现了,换做以前,肯定是一通吵,然后冷战至少一星期,各种不愉快各种闹。可是女生想想刚拍的电影,如果真的打电话去吵,结局无非也就是电影里那般。与其吵完后悔难过,不如放过这件事。两人在一起不容易,多些理解,少些争吵,互相珍惜,才能长久。

这次教学实践使我们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我们通过观察联想身边小事,确定影片主题,观察发现细节能力提高;编写剧本时大家热烈的交流讨论,各抒己见,沟通交际能力提高;拍摄时,定角色找演员,协调时间地点,令组织能力大大提高;最后后期制作时,我们利用几天时间,学习了绘声绘色等制作视频的基本软件,学习实践能力逐渐提高。

另外,我们的思想意识得到了提升。大家通过总结拍摄,深刻意识到了要珍惜当下的时光,互相包容体谅,多换位思考,在生活中尽量去传播一些正能量。看得出,大家的创新精神、团队意识、奉献精神也随着拍摄进程逐渐在增强。

总之,在这次微电影形式的“思政课”教学中,我们感受良多,获益良多。很感谢学校和老师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次机会,希望以后能更多参加到这样的教学实践中。

微电影《创客空间》总结

小组成员:高一斐杜艳龙王家腾刘桂聪赵炎袁盼盼

指导教师:顾玉彬

很感谢学校对我们本次参赛作品的认可。我们所拍摄的微电影名为《创客空间》。剧本立意是受当下大学生创业氛围所感染,导演本身也参与到创业团队中,所以我们做了此视频。视频主要描述了当下国家、政府、学校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以及为有创业理想的学生们所提供的共同创业空间,也称“创客空间”。

视频内也对目前创业成功的人士加以采访。我们做此视频不仅仅是为了对当下创客空间的“曝光”。也是为了激励当下有理想有抱负的大学生在国家政府良好的政策下敢于去拼,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我们在此次视频制作当中,可谓是有喜有忧。因为所学专业不太涉及视频制作等知识。所以在拍摄,以及后期制作中十分考验我们。也不免闹出许多笑话。我们的第一次录制是用单反录制的,但短短几分钟,视频大小已经上了“GB”。后期无法装入光盘,所以后来选择了用手机录制。我们所拍摄的场景变化比较多,所以在与第三方交涉方面可谓下了功夫,动用很多口舌,但也因此在人际交往中学习到很多。团队也在拍摄前后心态有了大的转变。从一开始团队很厌烦此次小学期作业,到最后大家齐心协力完成视频作业。都把此次作业当成自己亲生儿子一样看待。十分负责。

因为专业限制,在后期制作上,对于完全陌生的视频制作软件,从视频导入,剪切,加字幕。一步步的过程都是团队协商以及依靠强大的百度才终成硕果。记得在导出视频文件时,因为我们所拍摄的视频文件格式是3GP的在导出时非常慢。花了一晚上的时间,第二天去看导出成果时,发现导出失败,百度了一下才发现原来“会声会影”软件无法导出3GP格式文件。无奈只好转码为MP4格式之后重新剪辑,加字幕,重新导出。虽然这是一次在外人看来很低级的错误,但对于我们来讲,不单单是一次错误,让我们认识到了凡事不是一蹴而就,不经历风雨怎见彩虹。无论结果如何,最重要的是我们一起经历过,这就是我们的人生财富。

在制作此视频之前,老师对我们进行了两周的教学课程教学。我们也对这门课程有所了解。思政课不仅仅是书面上的白纸知识。更需要我们进入社会去实践完成这件事。我们通过此次思政课,在外接触到了许多有意思的人物。接触到了除自己专业以外的事情。很感谢这门课程给予了我们这样的机会,在大学生活中我们不单单只是认识到了大学中的人,也因此结交到了许多有意思的朋友。我们学习了十二年的白纸知识。从未有在外实践的经历,可以说思政课程是课程改革上的一个亮点。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国家课改的关键性与重要性。在视频制作过程中,我们也认识到:当你认真投入到一件事情上时,你不仅不会觉得那件事情有多么繁琐多么无趣,反而会更加上心,在过程中更加自如,很享受在视频制作中的这个过程。

此次视频制作在增加了我们知识的同时,拓宽了我们的视野,并且在微视频制作过程中需要我们同组同学的默契配合才能共同完成,有时可能因为一个小小的失误就会让我们前功尽弃重新拍摄,通过几周的拍摄也进一步增进了哥几个之间的感情。这对于我们的大学生活还有以后的人生都有重要意义。我们很享受这个拍摄过程,不仅仅是涉猎新鲜事物的乐趣,还有对自身表达能力以及人际沟通能力的挑战。当微视频完工的时候大家都很高兴.通过这次拍摄我也明白了人生没有任何一件事情是简单的,它都需要我们认真对待,正如没有谁是可以随随便便就可以成功. 而且通过这次微视频的制作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带入了一个颇具动感的画面,也很有成就感,通过这次拍摄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要做好任何事都不简单,都需要认真对待,只有这样才可能把一件事做好,我们也应该活到老学到老,要一直用知识充实自己。

影片的创作,拍摄过程是对我们进行幸福教育的过程。我们在其中遇到了许多挫折,但也因此收获了许多。尝试到了人生许多的第一次。也正是因为这些第一次使得这次经历让我们刻骨铭心。很感谢思政这门课程给予我们这次机会。

微电影《赵大爷的“小金库”》总结

小组成员:田晔、赵雪颖、邝燕春、梁雪召、王杍

指导教师:齐改哲

我们小组非常荣幸受到河北大学第二届“启航杯”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视频大赛作品制作组的青睐,感谢评委老师们对我们的肯定。

《赵大爷的“小金库”》讲述的是关于一个孤寡老人得到国家的扶助,衣食无忧并有将自己的积蓄拿出来帮助村里修路和资助贫困学生的微电影。它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而来,主要是通过展示普通村庄、普通农民赵大爷的生活,来反映新时代一系列情系三农的惠民惠农的政策下,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农村环境的改变。同时它用很普遍的事例来反映整个国家的政策带给农民的改变,体现出国家对农村的建设,设身处地的为农民着想,同时农民“赵大爷”也用自己的力量去回报社会,感恩社会,资助学生上学,传播正能量。

我们组各有分工,互相帮助,一起克服困难,一起努力,一起欢笑,导演的指挥,摄像的操作,统筹的奔波,场记和剧务的现场把控,后期的剪辑,这一切形成了这部微电影。

导演是我们的核心,她对拍摄计划了然于胸,却不刚愎自用,她和全组的人一起沟通,交流,将全组的意见融合在一起形成最可行的计划。

在这次拍摄中摄像保持纪实的态度,没有运用太多的拍摄技巧,运用最基本的拍摄手法尽可能的还原主人公赵爷爷朴实,善良,无私的形象。运用长镜头拍摄赵爷爷和村长的对话,保证了不破坏事件的发生。运用了一些空镜头,展现村中的变化。拍摄了一些全景镜头来体现人物动作自然连贯。还有一些简单的短镜头和特写来体现人物表情。

统筹是我们得以进行拍摄的枢纽,她联系着我们需要的一切,她四处奔波,不断的进行沟通,为我们的拍摄排除一切外在的困难,让我们可以得以快速又准确的进行这次拍摄。

总是说后期很神奇,它能让散乱的素材成为最后可供观看的成品。这个片子后期就是添一些字幕、配音、背景音乐等等,虽说音乐是辅助作用,但是在纪录

片中很重要。后期在幕后为我们这部纪录片做着最后的成果融合和展现,正是因为她,才有了最终的这部纪录片。

在剪辑时才能真心感觉到场记的伟大,每个镜头都标记很清楚,在剪辑的时候很方便,很有条理,总有人说场记和剧务是不起眼的,但是也是必不可少的,他们的认真仔细让片子的进行的顺利。

为了这次微电影的拍摄,我们深入到了农村进行拍摄,距离学校较远再加上每天的交通不便,所以,每天的拍摄任务就变得很繁重,今天没有拍完的部分如果推迟到明天,就可能受到天气或者个人本身的一些影响,但是经过全部队员的努力,我们尽可能地去完成之前所做的计划,每个人都认真的完成自己的工作,我们最终克服了这一个难题。由于微电影不是一个人在完成,过程中队员之间有一些摩擦、意见不合也是很经常的事情,无论有怎样的不愉快,都是为了这部电影着想,加之每个人都会理解、包容对方才会让这部微电影得以成功地完成。

在拍摄的过程中我们也学到了一些专业上的东西,和伙伴们一起工作,相互学习,学习到了一些以前不会的东西,让自己的能力有了提升,也发现了自己在专业知识方面还有所欠缺,能及时补上自己的缺点。在拍摄微电影的过程中,同伴们有过争论,有过探讨,有过欢乐,当然也有过不愉快,但这一切随着拍摄的结束都化为了成就感。

拍摄一部微电影,我们学到的不仅仅是专业的知识、队员之间的相互合作与包容理解,更多的还是从主人公身上散发出来的气质。在这次拍摄中我们和主人公赵爷爷不断的接触,从他身上学到了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也体会到了他的热情好客,我们对老一辈人的观点也随之改变,从前一直以为他们都比较保守,和现在的我们格格不入,但从赵爷爷身上我们看到了老一辈人们的开放,他不仅答应了我们的此次拍摄,还尽最大的努力来配合我们的工作,一切以我们的拍摄为主。在拍摄的过程中,赵爷爷并不是那么古板或者说是严肃,他总是笑呵呵的看待每一件事情,他的诙谐幽默也时常让我们感到生活的风霜并不会让一个人的乐观心态随之而去,反而会让这种态度变得根深蒂固。镜头下的赵爷爷看起来很普通,但是就这样一个普通的人却做出了别人很难做到的事情。从赵爷爷身上我们学会了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步,生活有时候会很艰难,但是这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保持一颗乐观的心,在自己能做到的时候去帮助别人,生活会给自己甚至

给别人带来不一样的精彩。

当我们用镜头去收集一个又一个简短的素材的时候,感受到了当今社会中那些戾气正是需要这样的正能量去感化,大多数的人们都在以自我为中心地活着,很少去在乎其他人的状况。通过这部微电影,弘扬社会中那些平凡人所做的好事情,让正能量真正走进每个人的心里,构建和谐美好的社会。我们拍摄的微视频以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引领,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了国家以人为本的理念和乐于助人的传统美德。我们在此次拍摄中思想也随着拍摄的深入有了进步,知道了与人为善,也知道了国家对老人养老问题的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和谐、友善。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友善强调公民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帮助。我们此次微电影便是以和谐,友善为主题进行拍摄的,而也因此让我知道了和谐,友善的必要性。

微电影《团圆饭》总结

小组成员:田晔、刘子枫、杨威、李阳

指导教师:齐改哲

《团圆饭》是一部关于普法的微电影,讲述了大学生刘枫到家乡进行普法宣传,调节邻里关于土地补偿费用纠纷的故事。剧本的灵感来自于曾经看过的因为征地赔偿款引起家庭纠葛,告上法庭的真实故事。

我们拍摄这部微电影的初衷,也是这部微电影所要表达的主题,就是通过对农村进行普法宣传,使村民们增强法律意识,掌握法律知识,知法懂法,最终学会运用法律武器,解决纠纷,促进公平正义。

这次拍摄中,我们有许多难忘的经历,小组成员各有分工,导演、摄像、统筹以及剪辑,分工明确,安排合理,发挥优势,取长补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拍摄效率。从整体的设计思路到构建框架,全组经过多次讨论,最后由导演定本子的方式,使片子风格同导演的目标要求一致,取得了良好效果。拍摄时,我们遇到了许多困难,比如乡亲朋友们对单反、录音等设备不熟悉,台词不熟,表演拘谨等问题,但经过我们耐心细致的讲解沟通,最终将乡村真实自然的淳朴生活表现的淋漓尽致。

后期剪辑让我们懂得了如何掌握影片的节奏感。剪辑并不是单纯的将一部片子机械的拼装在一起,而是依据导演的用意恰到好处得控制影片的节奏,一部影片的节奏尤为重要,它可以控制观众对这部影片整体以及局部心理上的感觉。通过这部作品的实际操作,使我们对剪辑软件的种类有了诸多了解,比如在剪辑软件中,平时大家用的都是edius软件,但是这次的剪辑工作中,我们尝试用了PR这个剪辑软件,这让我们对PR软件又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而且随着对剪辑工作的熟悉,使我们渐渐喜欢上了这个工作。

在统筹方面,具体工作为拍摄任务的制定、协调剧组各个部门如期完成拍摄任务,项目进行过程中剧本修改、变化等具体事宜的跟进,与导演进行剧本等事宜的接洽工作,时时掌握制作人员的制作进度情况。这样一来大大锻炼了统筹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对熟练掌握影视技术专用名词也有好处,这

让我们意识到作为统筹要有敏捷的思维,较强的应变能力、较高的工作效率,很强的沟通、协调和推进能力,还要具备较强的谈判能力。

这次拍摄我们全组成员就住在村子里,在生活中、工作中,和当地叔叔阿姨,学习了不少为人处世的道理,提高了沟通能力、协调和应变能力,掌握了专业技巧。如在拍摄乡亲们的戏份时,细心的同他们沟通,耐心的讲解走位方式。因此,在实践中体验了许多,学到了许多,非常感谢这次小学期的实践机会。

微电影教学是一种崭新的教学方式,以这种形式参加“思政课”教学活动对我们来说是一次全新的尝试,也是一个探索和创新过程,感受极深,收获颇多: 1、灵魂净化,素质提升

作为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因选题紧密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弘扬主旋律,挥发正能量,因此使我们在完成作品的同时,自己也被作品的人物、故事及事迹所深深感动。深感这种崭新教学形式是我们净化灵魂、自我教育和提高的有效形式。

2、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

拍摄微电影,使我们学习掌握了一些法律知识,了解了党和国家的相关方针政策,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由于作品的需要,在拍摄过程中,我们恶补法律知识,查询资料,阅读文献,掌握了相关法律知识,不仅保证了宣讲的正确性,同时自己也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普法教育。

3、了解了社情民意,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拍摄微电影,使我们真正走向社会,走进农村生活,不仅了解了农民的生活现状,而且学到了他们勤劳善良、乐于助人的奉献精神,学到了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学会了包容、忍耐、乐观的生活态度,也提高了沟通能力、协调和、应变能。

4、培养了吃苦精神,增强了合作意识

一部好作品,不但要有好故事、好素材,还要有好剧本、好演员,好听的音乐、配音,好看的字幕和高质量的剪辑制作,因此需要大家同心协力,认真付出。此次拍摄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极大发挥了集体力量的优势,使同学的关系更团结,更融洽。

5、激发了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动力

拍摄微电影,实现了思想政治理论和专业技能的有机结合,大大激发了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在完成作品过程中,我们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实现了学以致用,提高了动手能力。比如尝试了PR剪辑软件。通过这部作品的实际操作,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极大激发了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增强了学习动力。

一次微电影教学,一部微电影作品,使我们体验了很多,思考了很多,收获了很多,也成长了很多。非常感谢这次微电影拍摄的实践机会,非常感谢评委老师们对我们的《团圆饭》微电影肯定,非常感谢指导老师对我们的耐心指导和帮助,这种鼓励与认可将成为一种动力,使我们在以后的拍摄过程中,更加耐心和用心,不辜负老师们的期待。

微电影《远方·远方》总结

小组成员:蔺起超、任美慧、仇方、郑付影

指导教师:王华玲

2015年寒假前,微视频对我们而言仍是遥远于荧幕上的存在,而一个假期过后,我们对它的定义更新为“近到我们可以参与制作并能从中获取宝贵经验的实践活动”。

微剧组中的六位成员都是第一次接触这个新事物,整部微电影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分钟,却离不开每位成员的努力。

主题是微电影拍摄的首要问题,经过讨论,我们最终确定选用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留守儿童”作为影片的主题。通过讲述一个与奶奶相依为命,想念着远方父母,并得到淳朴善良的小卖铺叔叔阿姨关爱的留守孩子的感人故事,呼吁人们能够关爱这一特殊群体。达到思想政治实践课的意义。

随着进度的推移,没有任何拍摄经验的我们发现,虽然指导老师针对拍摄的要求及基本技术为我们进行了详细地讲解,但是真正操作起来,准备工作与拍摄工作仍然困难重重。

由于这次主题的特殊性,为求尽最大可能的反应现实以及满足影片的各种需求,我们将本次的拍摄地点选在了保定市徐水县的一个农村中,演员也都选用的是本村的老人和孩子等,拍摄过程中为协调拍摄时间,场地,演员,灯光等问题,给我们的拍摄带来了许多的困难和许多不确定因素,大大延长了我们的拍摄时间。

最具有挑战性的时刻终于还是来了,在初步地进行了拍摄流程策划与地点及演员的沟通之后,我们的微电影正式开拍!我们选取的角度是乡村留守儿童,淘气爱动的“小演员”们,也给我们组制造出了多多少少的小难题。而“奶奶”的扮演者是小组成员的姥姥,老人家出现了记不住台词,不知怎么接话,以及对拍摄时紧张等一系列问题,在此期间也因为我们并不是专业的拍摄人员,很多事情都要自己去摸索。对于选择角度,还有采光部分我们的摄影师也很头疼,而为了作品的效果更好,显得更完美,我们将同一拍摄内容,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重

复拍摄了多次,这对演员还有拍摄人员来说,其实是一件很枯燥无味的事情。

不过更多的时候还是呈现出了可观的状态,由于小组成员的个人情况不能满足剧本角色的需求,我们只能动员群众参与到拍摄中,作为在这方面毫无经验的淳朴实在的农村人,乡亲们不但热情参与,更是用心、认真的配合我们。首先是主演和其他群众演员的充分配合,自然、贴近生活的表现,例如剧中金晓的两个小玩伴浩浩和龙龙是现场临时找的两个正要回家的孩子,起初还担心他们不了解整体剧情的情况下能否演出所要达到的效果,但结果证明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军杰商店的阿姨一直支持我们到拍摄结束,过程中经历了商店最忙碌的时候,但阿姨仍是边录像,边卖货,没有一句抱怨。两天连续的拍摄,即使任务紧张繁重,点滴感动仍然充斥其中。

微电影是整个剧组人员的成果,其拍摄的过程离不开每个人的贡献,当然,最主要的,听从指导老师、导演的安排,这样才可以人尽其用,高效地拍摄,达到最完美的效果。但是实际操作远没有说的这么简单,摄像虽然看似只负责摄像工作,其实不然,摄像要根据导演的安排进行具体考虑,在一些情况下需要跟导演协调先前安排的可行性,再作出具体调整,很是需要跟导演进行沟通。

在参与配合过程中,通过微电影这种新颖的方式参加“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我们在思想政治的认识上有了新的突破。我们真正意义上走入了社会,走近了群众,亲身经历,去看,去做,去体会。此次“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为我们提供了平台,使我们能够将现如今被广泛关注的留守儿童这一社会问题作为题材,以微电影的形式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同时呼吁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关爱这个群体的队伍中来。相信终有一天,我们不再看到那些孤单的背影,不再听到那些呼唤远方的声音,不再感受到那些遥不可及的思念。

作为这次微电影《远方·远方》的制作者,我们深感一部优秀的微视频的录制需要组织策划能力、统筹分工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吃苦耐劳精神、勇于创新精神等一系列能力的整合利用。微电影《远方·远方》,是我们六个人的“处女作”,大学毕业或者更长时间后,回忆起来这都将是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因为对于初次自拍自演电影的我们来说最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而这也将让我们收住那份狂躁,保持那份沉稳与本真,陪伴我们走完美好的青春。我们将从这次拍摄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投入更多的热情和精力在这项有意义的实践活

动中,敢于尝试,敢于创新,敢于在风华正茂之时做一生中最难忘的事,实现课堂知识与社会知识的完美结合。总之,这既是一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其意义又超越了社会实践本身。

微电影《逆》总结

小组成员:么梦杨素丽刘萌萌李硕王然于佳乐

指导教师:陈海英

去年暑假前,老师布置了思政课社会实践任务——写调查报告或拍摄微电影,分好小组后经过讨论我们决定以拍摄微电影的形式来完成。这次微电影拍摄经历让我们收获了很多以前没有接触到的知识。

微电影的主题与立意。我们的微电影在拍摄之初确定的立意是为了反映当代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珍惜时间,不注重学习,沉迷于网络,和家人朋友缺乏沟通等现象,进而呼吁他们形成珍惜时间,热爱生活,关心家人同学的良好的精神世界。让大学四年能够健康充实而有意义的度过,让每一个人在日后的人生回忆中不留遗憾。

我们的组员们在剧本的定位及立意方面都进行了很多次激烈的讨论,最终决定选取现在大学生浪费时间和沉溺网络等普遍存在的现象进行剧本的大致轮廓的定位。而后就是填充剧本的内容,是剧本更加有血有肉。最终我们决定整个剧本选用对比的方式来塑造在生活学习上有着完全不同习惯且个性鲜明的两位大学生来进行拍摄。剧本完成后,我们将剧本按照分镜头脚本进行编排,这样便于中期的拍摄以及后期更加有条理的制作。但由于是第一次在没有任何经验的情况下拍摄微电影,开始的情况也是有些困难的,不知道要怎么拍,找不好拍摄角度,背景也不怎么理想,大家都感觉很沮丧,后来向身边有专业技巧的同学请教,跑遍大半个校园寻找符合剧本情节的地点背景,通过慢慢的摸索拍摄出来的视频比之前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也给了我们很大的鼓励。我记得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就是我们有一场是沉迷网络的那位女生,转变以后和她的朋友一起上课,学习,运动等的场面,因为需要拍摄的场景较多,我们几个人首先先围着整个校园逛了一圈,然后挑选了几个符合剧本中室外场景的地方,准备第二天进行拍摄,但天公不作美,连着几天天气都不是很好,但我们为了能更好的诠释剧本中的情节,等了几天之后天气状况终于变好,我们抓紧时间进行了拍摄,拍摄的成果还比较符合剧本。

最后我想说一下我们在这次经历中的收获体会。我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不断改革,使得它的思想内涵和内容形式不断丰富与创新。让我们更加有兴趣参与到课堂与课外的实践中,不断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与学习,让我们可以更加全面的发展。

首先,在拍摄微电影的过程中,我和我的组员不论是在一些专业技能上还是内在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收获。都说万事开头难,但是只要能迈出第一步,我们就已经成功了百分之五十。所以不论做什么事情是如果畏惧困难始终不敢踏出一步,那就永远不可能成功。

第二,培养了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在一个团队里面合作真的是很重要一件事情,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事情的成败,这里很感谢我的组员们,在拍摄过程中有的时候可能会很累,但从来没有人抱怨过,而且在遇到困难时我们会相互鼓励,然后一起寻找解决办法,所以这部微电影是不仅是我们六个人共同努力的成果,更是我们团结合作的美好回忆。

第三,通过这次的微电影制作对我们的人际交往能力,思想表达能力,和沟通交流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在拍摄微电影的时候需要的一些专业知识我们通过向其他同学咨询获得了他们的帮助,完成了拍摄与制作。

最后,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我们真实地理解了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剧情中典型人物的刻画,使我们认识到大学生健康成才的重要意义,对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将起到极大的引领和促进作用。

这次微电影能获得奖项,与我们组全体成员的努力相互合作是分不开的。但是我们还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以后我们会更加努力学习,用心实践,不断突破自己。

微电影《一米阳光》总结

小组成员:林园丰、平明达、韩梦云、严文沙、胡盈菲、刘苗、杨晶晶、冯政一

指导教师:周晓丽

通过拍摄本次微电影《一米阳光》,我们团队认识或者说学习到了许多以前都不知道的事情。首先一部影片,要想做成平常我们看到的大荧幕版本,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的事。从整个剧本的策划开始,人员安排、场地选景、影片拍摄、演员协调、后期剪辑,直到最后整部影片的出炉。这每一个大步骤,里面蕴含的小步骤都是我们这些工作人员所不能含糊处理的。如果想要整部微电影得到圆满成功,有一个很重要的点是不能忽略的,那就是团结与贡献。

在整部影片的拍摄中,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说有时候我们需要反复拍摄同一镜头,就因为一些镜头抖,光线暗,镜头难以聚焦等问题,演员就必须在那里时刻就位着,而场景需要打光的时候,场务还要一直举着手电筒,大家都不能休息或者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比如说,当我们拍摄外景时,正值6月份,太阳炙热的时候,只因为剧情中有奔跑的镜头,演员就必须不停的重复奔跑,直到镜头里跑出正确的感觉;又比如说,拍摄剧情人物时,演员必须走到镜头里相对应的点才行,可是什么是正确的点就需要我们一直不停试验,直到摄像机拍出可以的效果,这一幕才算过。有太多太多的问题了,大家会因为一幕拍摄,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如果找不到一个正确的解决方法,那么这一幕就可以告歇了,整个团队都会有低情绪。可是,就算我们会出现以上这些情况,即使这些情况还不能概括我们所面临的其他状况,只有许许多多我们想不到的情况发生,那么这时候需要怎么解决,我学到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需要团结,因为我们是团队,我们是伙伴。若我们没有团队精神这份心,那么《一米阳光》这部微电影就不会顺利完成。在拍摄中,我们需要团结,需要互相体谅,需要互相支撑,若不是这样,每个人都是只为自己着想,只为了自己舒服,没有人为了团队利益着想,那么就算影片最后制作成功,那么这种成功也只是表面上的成功,这份成功走不进大家的心里,就不能称之为实际意义上的成功。

等到全部需要拍摄的影片都拍摄完成后,再过每一个镜头时,还会发现影片

会出现我们所不能理解的技术问题,例如影片闪花,镜头忽明忽暗,镜头光线色差等问题,那么这些出现问题的镜头又需要重新拍摄一遍。作为第一次当导演的人,实在有太多需要学习的事情,即使最后影片都拍摄出来时,也会感叹跟想象中的大不一样,想要的感觉需要太多的技术条件支撑。我们只能应用我们目前拥有的去尽量拍摄出一部完美的影片出来。而对于这次团队合作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我们拍摄了一天的经历。

那是我们第一次拍摄。从早上起,我们下了课就开始拍摄室内场景,叫来了一帮亲朋好友来当群众演员。因为我正好要值班,等到我过去时,人到的都差不多了。整个场面混乱不堪,大家都在互相嚷嚷着,我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有点被这场面惊吓到。但是,我身为这部微电影的导演,大家都指望着我,我在心里暗自给自己加把劲后,就开始让大家分开就坐,并且告诉每个群众演员到时候的台词,告知他们要在什么时候往下接,要怎么接。因为大家都是第一次,每个人都是兴致勃勃的,但是当时每个人都是没有吃午饭就过来了。我从来没想过,就一幕景,能拍一中午,大家从最初的兴致勃勃到最后的饿不能言,情绪不复最初的激情。拍摄过程中还要不停的喊卡,因为演员不是演的太生涩,就是演的太假,或者衔接不够紧密,有太多的问题,摄影师也是初次拍摄,我们没有三角支架,即使用人体支架,大家身体都在不停的发抖,还有镜头之间的转换问题。直到最后我们没有办法,只能让一部分人先走,不拍摄他们,剩下部分都让工作人员充场。只是这样,我们就花去2个小时了。等到终于拍摄完那一幕时,工作人员都累趴了,演员也差不多要崩溃了。试想一下也是,拍一幕要拍个无数遍,演个无数遍,不说演的人,就我们这些看着摄像机镜头里的人都要看吐了,可想而知,演的人的痛苦,不停的重复同一动作,同一台词。而且当时我们还面临着期末考,大伙都想赶紧开始复习,所以决定一口气,争取花一下午的时间来拍摄,无论能拍多少先拍再说。刚好接下来要拍的这一幕,要求男主摔倒在地,但是我们毕竟不是专业的,人都是请来的,怎么好意思让人家摔。只能换着法来体现,光为这一点,大家都陷入了僵持,一直都在讨论着,各持己见。最后不得不互相妥协,另改方法。但这还不算问题,还有个问题是,拍摄需要在黑暗中进行,我们必须寻找到适合拍摄的教室,把窗帘全部拉上,还需要工作人员一直高举手电筒,不停转换方向、调光。

就这样,我们顶着各种压力,花了一天的时间,拍出了三幕景。团队之间从有点小隔阂,到互相熟知、互相包容,这种合作的快感我们无法言说,但这种为了一件事一起努力的感觉真的很棒。每个人都作出了牺牲,做出了贡献,没有人说一句让大伙情绪低落的话,没有人做拖累团队的事。我们就算以前一个班,一个宿舍,都没有现在来的关系更紧密。有一句话说的很对,玩的朋友可以很多,真正能在一起做事的人却很少。在这样一次大家都是初体验的微电影中,我们不讲最后的拍摄成果,但是这拍摄的过程,却是值得我们铭记的。我们付出了时间,付出了金钱,付出了努力,付出了汗水,即使都这样付出了,但是我感觉我是无悔的,我收获了拍摄的经验,我收获了如何与人协商,我收获如何不那么自我,更重要的我收获每一个人对我真挚的感情。

除了收获到了与人相处的处世之道,更重要的是当我想到当初选择自闭症为题材拍摄时也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去关注自闭症患者一类的弱势群体。而在最开始的原因也只不过是上思政课的时候老师讲述的和谐社会吸引着我。我那时就在想若真有完全和谐的一天那么社会上的每个人大抵都是很幸福的吧。没有那么多的差异,即使因为每个人的不同有着些许的不同,但是大家都能彼此包容,彼此互帮互助。那么这该是一个多么美好的社会。基于此,我想着借用这次学校提供的机会,能用自己微薄的力量通过大家乐于接受的方式传播着我的理念。可能因为我们团队对于拍摄编辑的青涩,会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但我们在用自己最大的努力,最通俗易懂的方式去表达着我们的观点,即使还是可能会有很多人并不知道我们的微电影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就算如此,我还是想着我们不能像上市的影片般得到市面很多的反响,那么最少有那么一个人,有我们这个团体经历过这次的拍摄,感受到我们本身的诚意,感受到了自闭症患者的世界,感受到了内心的那点触动,从而从自我开始做起,帮助身边的人,改善着我们周围人的生活。

那么我已经觉得很有成就感了,不论别人,从我们自己本身做起,一点一滴,社会的美好从不是一触而就的,慢慢的来,每个人心中怀着建设和谐社会的想法,即使现在还没有,那么将来的某一天实现了我也不会很惊讶。我想这次学校给与的体验,真的很棒,给了我们一个发挥自我,创建美好社会的可能。

微电影《追梦青春》总结

小组成员:陈丽丽、刘晨丹、罗双洪、尚雪、张乐微、梁萌

指导教师:刘永艳

《追梦青春》主题的确立来自于一个关于青春和未来的选择。我们一定都有一个关于未来的梦,可是当有一天我们站在选择的十字路口,却不禁有些彷徨,我们是应该义无反顾地踏上征程,还是把握眼前已有的安适和平静。

一、剧本立意

剧本围绕着这位2011级刘晨丹同学那段对于一般大学生来说不一般的经历展开。她在大二的时候,收到了一份关于女兵入伍的通知,从来不曾熄灭过的内心关于军旅生活的渴望,促使着她去完成这样的一个从军梦。一边是稳定舒适的校园,一边是辛苦未知的军营,她再三思考过后,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去从军,完成自己多年的梦想。带着梦想和渴望,她进入了军营,度过了两年军旅生活,并在2015年重返校园,继续自己未完的大学生涯。

刘晨丹的这段经历,面临了两个抉择。一个是否从军的抉择,一个则是否回来完成大学学业的抉择。第一个抉择关系着她的梦想,第二个抉择关乎她的未来。我们之所以选定这个主题,则是希望当代大学生在面临前路中无数选择的时候,能够明白自己要什么,在梦想面前更加勇敢一点,至少曾经努力过离它更近一点。

二、难忘经历

剧本确定下来之后,就进入了拍摄阶段。时逢早春,天气还不曾回暖,拍摄的时候,出境的同学只能穿着薄薄的迷彩外套,拍一段停下来回放拍摄画面的时候就要赶紧披上外衣防止感冒。只拍了两个户外的镜头,大风加上寒冷的天气,所有人都大呼受不了,赶紧转移到了室内,拍摄室内的镜头。那几天天气一直都不太好,不是阴天就是大风。但是交视频的时间在一天一天逼近,小组成员们不得不顶着风哆嗦着开始了户外镜头的拍摄。还好中午的时候被天神眷顾,太阳露出了头,温暖的阳光缓解了一部分寒风带来的压力。

最后一天,我们需要抢在太阳落下之前拍摄完最后的一组镜头。随着老师一

声下课的宣布,我们拎着单反和三角架等设备飞快地往操场冲去。据后来回忆的时候说,这几乎是我们大学生涯中最没有形象的情形之一,一边大喊着快点快点还要大声祈求太阳不要这么快落山。

在盈满了金黄和橘色的夕阳下,刘晨丹拍摄了最后一组告别军旅生活,回到大学的镜头。而我们也正式为这一次思政作业的拍摄花上了一个句号。

三、收获体会

拍摄的过程远远没有我们一开始设想的那么轻松,许多构思和设想,因为人员和场地以及拍摄技巧的限制最后都被放弃了。最后剪出来的成品相比小组一开始的构想其实有着不小的差距。在拍摄之前小组成员几乎没有怎么接触过单反,进行了半天的速成教育之后,艰难地开始了第一个镜头的拍摄。其中光影的变幻,角度的寻找,一度让小组成员十分苦恼。但团队合作总是能展现出来解决办法的优势,利用众人不同的知识储备和经验,很快困难就迎刃而解了。

拍摄的前期以及拍摄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地于刘晨丹进行询问和交流,以便拍摄工作顺利进行下去。刘晨丹的经历,在传递我们想要传递的信息之前,对我们小组其他成员也造成了冲击。首先就是她的经历给我们带来思想上的冲击,让我们在面临选择的时候,更多了一份坚定的勇气。其次则是视频制作技术上的冲击,原来做出一份还算看得过去的视频,背后需要这么多的素材积累和努力。冲击之下,我们不会再以理论的目光来审视世界,而是用新的角度来重新忖度事物。

思政课以这样一种微电影的方法,让我们从理论课堂中走出来,步入实践的环节,比一场接一场的讲座更让我们欣喜。理论的知识固然重要,但总归要回到实践中更让人印象深刻。小组成员如果不翻开笔记,已经记不清去年夏天所听的那场讲座到底讲了什么内容,但去年春天这场关于青春追梦微电影的拍摄,不需提醒依然历历在目。实践的优越性,就在于它在人们脑海的印象中是如此深刻而不可磨灭,并时时影响着去实践了的人们。理论指导实践,回归实践,这是思政课在大学生活中我们最乐意看到的一幕。

如果不是因为这次“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我们小组或许永远都不会特地用什么机会去接触这样一位从军营回来的同学。我们可能从谁那里听说她的经历,猜想她的过去,但我们永远也不会真正地去触碰到那些她经历过的真实。我们被她选择的果敢和纯粹震撼,为她的勇气而惊叹,不是每个人都有放弃安逸去改变的勇气的。刘晨丹有,所以她把自己的青春过得和别人的不一样。

微电影《格子路》剧组创作总结

小组成员:冀志连、陈佳静、王晓缺、陈海立、田蕊、曹可欣、黄珊、李雪平

指导教师:周晓丽

大家好!我是《格子路》剧组的导演兼编剧冀志连,今天能有机会代表我们组来汇报《格子路》这部微电影的创作经过和收获体会,我深感荣幸!在此,也对在座的各位领导和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今天的汇报共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格子路》的选题缘起;二是《格子路》创作过程中的难忘经历;三是拍摄这部微电影带给我们的惊喜和收获。

一、选题缘起

作为大学生,我们剧组本着贴近大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能让更多同学从我们的作品中得到启发的原则,经过大家热烈探讨,最后确定以“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主题范围。当然,更重要的是,主人公“宋格”经历过的困惑,也是我本人走过的心路历程。2013年,是我最艰难的一年。我兴高采烈的远离了父母和朋友来到我梦想的地方,在仅仅过了几天逍遥的日子之后,我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走了。没办法适应这里的人,这里的生活方式,讨厌,这里的一切。我开始给爸妈打电话,给朋友打电话,抱怨我不幸的大学生活。我去跑步、去打球、去旅游去、吃好吃的等等一切我能想到的发泄的办法我都去做。幸运的是最后我走出了这个阴影,开始学着慢慢的融入这里的生活。现在想想我是幸运的。因为在遇到不顺,感觉压力山大的时候,我会想办法把它发泄出来,不管是去运动还是找朋友倾诉,最后都烟消云散了。但是作为我笔下的女主宋格却没有这么幸运。最初剧组其他成员都无理解为什么我一定要这么残忍,非要主人公死亡这样的结局。我没有告诉她们我曾经的痛苦,而宋格也许就是我的另一个结局。宋格出身贫困,从小自卑孤僻,由于家庭和学校环境给予的压力而极度渴望成功。但是呢?当她受到挫折无法排解,又不愿或者没办法去宣泄出来,那种痛苦一点点的在心里堆积,直到她的心再也装不下的时候,她崩溃了。她想要解脱,却选择了毁灭。像格子这样患有抑郁症的大学生不在少数,每年都会有大学生死于自杀。而我们就是想通过这个微电影来引起人们对这一特别群体的关注,给予她们帮助和理

解,以正确的方式引导她们走出阴霾,走向成功。

二、创作中的难忘经历

万事开头难。刚开机,必须考虑的就是怎么样安排片头场景可以更吸引人呢?经过大家商量,决定采用前后呼应的方法来引出整个故事,用跳格子来预示女主的解脱,与片尾女主伸展双臂深呼吸后跳楼相互应。关于跳格子这个镜头怎么设计呢?当时主演是一遍一遍的跳,边跳我们边商量如何改进,来回跳了三十多遍才算是通过啦!

拍摄工作结束后,制作才是最大的山头,整来整去还是得找专业的同学来帮忙。眼看着就要完成了,大家都兴奋的等待着想看看最后的成果。但是电脑在关键时刻开始断断续续死机,因为没有保存所以不敢关机,不敢碰,就坐在那里祈求天灵灵地灵灵,电脑神君快显灵了。

三、收获和体会

(一)改变了我们对以往“思政课”的认识,原来思政课可以这么丰富和精彩!我们真正明白了,当思政课改变了它原有的形式后,它就再也不是老师一个人的独角戏了。无论是课堂上老师安排的辩论、演讲还是课下的微电影、调研报告,学校和老师们都希望我们去通过实践来验证思政课的理论。

(二)提高了我们的策划、执行和审美能力,也磨练了我们的意志。思政课采取微电影教学法,让我们学习到了如何去创作剧本,策划各种最佳场景,琢磨不同角色的心理状态,摄影的技术和后期制作知识。提高了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微电影创作也让我们做事更有耐心。尤其在后期制作,限于客观条件,就是两个人每天忙的不可开交。记得最深的就是电脑死机的问题。从早上开始编辑视频,然后渲染,谁也没想过要保存,刚好在一半的时候死机了,只能强制关机,重新做。我觉得这个过程非常辛苦,锻炼了我们的毅力。

(三)让我们学会了沟通和交流,懂得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加深了我们的友谊。这短短的10分钟凝聚的不仅仅是这门课,这四年,而且未来的五年,十年,二十年甚至一生,它都将是我们友谊的见证,青春的印迹。我们学会了沟通,学会了合作,学会了相互鼓励,学会了什么是责任,学会了拧成一股绳去争取现在的荣誉。像老师预言的一样,这个过程中我们确实产生了不少分歧。比如,在拍摄前对于女主宋格,是否该走向自杀的道路的问题,我们就产生了很大的分歧,

四比四展开争论后,最终“心狠”的我们获胜。按照原剧本拍摄不做更改。但是更大的问题来了,主演本身是个非常活泼的女生,突然让她演一个抑郁症患者,她很难进入状态。刚开始几天的拍摄,摄影能忍得也忍了,但是后来还是跑来和我抱怨,问我可不可以换个主演试一下,趁没开始多少还演员还来得及。虽然我是导演,但也不能做个恶人,说换人就换人。我想了想,决定开个小会吧!把该解决的事情说清楚会好些。于是就提议大家一起去吃个饭,开个圆桌会议,但提前申明不管彼此指出对方的什么缺点都不要去记恨什么。经过这次坦诚相待,第二天大家再次努力开工了,感觉效果非常不错。

(四)让我们更加珍惜大学生活,有勇气追求自己的梦想。《格子路》能够有今天的成就,我们都很高兴,但是我们高兴的不只是它给了我们荣誉,更多的是这段难忘的经历和对每个人的心灵的触动。我相信带着这份体验和自信,我们更有信心追求美好的明天!

最后,感谢河北大学启航杯微电影大赛,给予我们一个机会也给了我们一段回忆,同时感谢一路走来老师和同学们的大力支持,谢谢你们。

推荐访问: 小学思政课感悟体会 感悟 标签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