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人本美学与“人择原理”

时间:2022-03-14 08:30:13  浏览次数:

摘要:人择原理本是宇宙学中的一个新理论。将它略加发展,可以用来解释美学中的一些深层理论问题。比如,人为何会有如此这般的生理、心理机制?人为什么会有爱美之心和审美的能力?世界上为什么会有美的存在等等。解开了这些谜中之谜,就会看清楚美与人、美学与人学之间的根本关系,这就有助于解释美学中的许多基本问题。它将给我们带来许多启迪与乐趣。文中还提出了人本美学的新命题,阐明了它的主旨。

关键词:人择原理;自然的人化;初始人择;再次人择;人本美学

中图分类号:B8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08)05-0037-06

自从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以来,人们就一直致力于弄清美的本质、美的本原、审美之谜等问题。这是美学中的高层理论问题。美学家们已为此进行了殚精竭虑的研究,而这些问题却至今依然是谜中之谜。正值此时,突然听到从宇宙学园地里传来一曲不同凡响的歌声。我不禁为之一振,乃由此而开始进行新的思索。

人择原理本义

三十多年前,理论物理学和宇宙学研究中出现了一个重要理论,即“人择原理”(Anthropic Principle)。这一理论引起了各国科学家的普遍重视。它开拓了人们的思路,在科学发展中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Ⅲ。

仅仅在数百年之前,人们还普遍认为,世界是神创的,万物是神为了人的存在而创造出来的。“天之于民者厚矣,植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就是这一思想的表述。后来,哥白尼的日心说、达尔文的进化论及整个科学事业的发展,从根本上动摇了神创说在思想界的统治。现代自然科学在各自的领域中都取得了惊人的突破。不过,科学家们的求知欲是无止境的。他们总是企图把思维触须引向宏观、微观或更加神秘莫测的领域,因而经常提出一些令人瞠目的难题。他们力图研究并发现多种科学现象之间的本原,探索各种现象之间的统一。理论物理学家的基本信念之一,就是相信存在着支配整个物理世界的共同规律。

他们提出的某些问题似乎是荒诞不经的。比如,为什么宇宙是四维的,而不是二维、三维或五维以上的?为什么万物间会有引力存在?而且万有引力常数G是这种值而不是其他值?为什么地球与太阳之间是这种距离,而不是另一种距离?以及为什么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切向速度恰恰是这种速度?如果稍大或稍小一点,就会危及人类的生存等等。总之,科学家们提出了与宇宙初始条件有关的种种问题。这些问题是很难回答的。

为了解答世界科学中的这些超级难题,人们提出了种种假说。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就是美国科学家迪克与英国科学家卡特等人提出的人择原理。

人择原理主张用下述方式说明世界:“事情之所以是这样的,那是因为这是人类存在所必不可少的”。或者说,这一切都是人类选择的结果。这也就是说,自然界存在着各种类型的宇宙,然而,只有在我们所处的这个宇宙中,才能演化出人类,才能有人类的存在与发展。因而,人类只能看到具有这些初始条件、这些特定参数的宇宙,而看不到其他各种宇宙。就如同那些春生秋灭的昆虫,只能“观测”到温暖的气候,而看不到严寒的季节,尽管严寒也是客观存在的。

人们可能认为这种理论并没有什么价值和深奥的内容。可是,正是这一理论对上述那些难题提出了统一的、最后的和比较完满的答案。比如,宇宙之所以是四维的,那是因为如果它是三维的,即二维空间,一维时间,那么二维空间只能形成平面,而不能形成立体,这就无法出现有机物,更无法出现人类。反之,如果空间超过三维,那么行星绕太阳或电子绕原子核的运动是不稳定的,一切体系都将崩溃瓦解,也不会出现人类。其次,万物间之所以会有引力存在,地球与太阳间之所以取这样的距离,那是因为否则就不会出现生物体的复杂结构,如果地球距太阳过近或过远,其温度和气候都不适合于人类的生存。因此,这就等于说此时此地的自然条件正是人类精心选择的结果。

人择原理的提出已有若干年月。它所能够解释的范围愈来愈广。虽然这个理论也有自己的不足,不过,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其他理论能够对这类高层问题做出如此简洁普适的说明。

初始人择与审美力之渊源

我认为,这一理论在解释人类生存环境中的许多初始条件方面是独具慧眼的。不过,它还有一个重要的缺陷。该理论虽然名之为“人择原理”(AnthropicPrinciple)(原文第一个词的词根是“人类的”),但是,它却仅仅着眼于一般生物存在的初始条件问题,并未特别说明哪一些是人类存在、发展的独特要求,更没有说明人类对自身的条件又做了哪些选择。

指出该理论的不足,并不是想要否定它,恰恰是想要来弥补它、改进它。要弥补这一缺陷,必须突破宇宙学研究的范围,到那些最容易看到人与一般动物之区别的领域去做进一步的考察,比如美学、人文地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等等就是这样的领域。

人是这个宇宙中作为观察者而存在的唯一主体。自美学角度而言之,这个观察者也就是审美的主体。既然作为审美主体的人的存在是一个伟大的事实,人又是一种高级智能生物,那么,这个观察者的存在就必须有一系列的初始条件。仅仅有了适合于一般生物存在的宇宙环境(如迪克人择原理所已经指出那些),还并不能保证人类的诞生与存在。另有许多条件也都是不可缺少的。

首先,人生而有爱美之心。但这个爱美的本能(即审美力的初始基因)又是如何获得的呢?达尔文曾用大量实例证明,审美能力是许多动物、植物繁衍后代并实现优生的天赋本能。正因为具有这种能力,它们才可能在交配时,择其美者、优者而从之,并使丑者、劣者被淘汰。这样才能保证其优生演化的势头。而那些不具备这种能力的生物,则在自然选择中泯灭无存。

而且,人类仅仅有了生命和生存的条件还不够。人的生命中必须有一定的乐趣,必须能使他感受到愉悦与快慰,他才能好生恶死、有所追求、自强不息。爱美之心与审美的机制就是人类生存、发展、择偶与繁衍所不可缺少的前提。在千万种生物中,只有具备高级审美机制的生物,才能逐步战胜万千天敌,而演化成万物之主宰。而一大批不具备审美机制的生物,早已灭绝,只具有低级审美能力的生物,发展演化缓慢,只能俯首称臣。可见,这也是人之所以能从一般生物演化为人的一个重要前提。

一般动物所具有的审美能力是低级的、纯生物意义的,只限于饮食、交配及与生存有关的狭小范围之内。人的审美能力源于动物,却又大大地高于动物。这不仅有量的不同,而且有质的区别。人的审美力是他所特有的智能的一部分。其中虽然仍有食、色以及与优生有关的因素,却又具有了人性的特色,而更多的则是非功利的、精神方面的因素。这些都是非本能的,远远超出了生物性审美的范围。我们把这种只有人才具有的审美力与动物的审美力区分开来,并把与人的审美力相适应的审美特性称之为美,美和审美都是对

人而言的。不过,这并不是否认人对动物祖先在审美方面的继承关系。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及后代学者提出的基因突变理论都有很高的科学价值。不过,它并不能说明人的审美力的原始基因是如何被偶然地获得的。恩格斯论证了劳动在人类演化中的伟大作用。这也是极为精辟的,无可怀疑的。不过,如果人类祖先的肌体内根本没有上述这类审美基因,那么,即使经过亿万年的劳动,也无法生成或捕捉到这种基因,并使之发展成为今天这种样子。

那么,究竟人类审美力的原始基因又是从何而来的呢?达尔文和恩格斯都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人择原理换了一个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那就是:“事情之所以是这样的,那是因为只有这样才会有人的存在”。或者说,只有有了这样一些初始条件(空间是三维的、日地之间取如此这种距离常数、人类具有饮食、生殖和审美本能等等),人类才可能被演化出来。否则,人根本无法存在,又有谁来提出这些问题呢?

审美力是一种自调节系统,也是自完善系统。如果没有种系统,动物就难以实现性选择与繁衍方面的优选化,就不能一代一代向更高级、更完美的品种演化,更不能演化出人类。在人类出现以后,如果没有更高级、更完善的审美自调节系统,他的进化与发展速度就不可能千万倍于一般动物,不可能在短短几百万年的岁月中就把千万种一般动物抛到遥远的后方。

其次,仅仅有了审美基因并使之获得一定的发展还是不够的。人类还必须具有与其审美力相适应的生理、心理机制,如所谓能够审美的眼睛、耳朵等等。否则,审美力就无法得到发挥。

复次,人的审美力还必须与人自身的外观、性格、行为等等的审美特性相耦合。要知道,人是人第一个审美对象,也是最主要的审美对象。假定人们看到自己的母亲、儿女、异性伴侣及所有同类,不能产生美感与强烈的爱恋之情,反而望而生畏或望而作呕,那就不可能产生第一个后代,焉有今日大千世界之可言?人类的听力范围是20-20000赫兹。但假如他自己所发出的声音却低于或高于这个数值,那么,人们就听不见同类的呼唤声。这不仅无法形成优美的小夜曲,而且连最简单的语言也无从产生。因而,所谓的最高智能等等,均将无从谈起。仅仅这一点就足以否定人的存在。

当代的芸芸众生多半都热衷于饱餐自然景色之美,细尝艺术珍品之趣。笔者也是这众生中之一员。不过,在世界上千万种美的事物中,人却是第一个和最高的一个美的对象。我愿再次强调:人们常常用鲜花来比喻姑娘们的丽质,但是任何鲜花都不如她们能让千古英豪怦然心动、神魂颠倒。人们常常用雄狮来象征男子的矫健,而任何雄狮都不能让众佳丽柔肠寸断、望眼欲穿。因此,我曾在一篇专论中指出:“人是最高的美,人是美中之尤”。古希腊哲学家早就讲过:“最美的猴子与人类比起来也是丑陋的。”恩格斯也认为,思维着的人是“地球上的最美的花朵”。这里所讲的都是同一类事实。

现在,用人择原理来解释,其道理尤为明显。作为审美主体的人,必须以自己的同类为最美;作为审美客体的人,又必须最符合主体自己的审美标准。否则,人类就不能相爱和繁衍后代,又哪有什么自然美、艺术美及美学科学之可言呢?

再者,大自然是人类的第二审美对象。尤其在人类的童年,自然界既是人类的生活摇篮,又是他身边的大花园。自然界必须具备一些初始条件足以满足人类的生活需求与审美需求。人类只有能够从这个“摇篮”和“花园”中感受到一定幸福与乐趣时,他才能产生生存、斗争的强烈愿望。

由此看来,人的审美力(及其初始基因)以及人体美与自然美都是人类演化、生存、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必要前提。因而,也可以说,它们都是“人择”的结果。我们完全相信,从时间和空间上来看,必定另有许多个不同的宇宙和星体,但是那里不具备这些条件,不适合人的存在。而人类仅仅选择了具备这些条件、适于自己生存的我们这个宇宙和星体作为诞生地,并又选择了具有高级审美基因及智能基因的生物作为自己的祖先。

宇宙学中的人择原理只讲了人对宇观环境的选择,并到此为止。美学中的人择原理却要进一步讲到人对宏观环境的选择,还要讲人对自身形体、能力等等的选择。因为,仅仅有了适当的宇观环境并不能保证人的诞生,必须还要有足以满足其生活与审美需要的宏观环境,而且还必须让他拥有特殊的审美力与审美机制以及与此相适应的自身的美,他才能够诞生并繁衍无穷。所有这些都是人向大自然、人向人自己提出的苛刻条件,而且已经得到了满足。所以,我们现在所见到的人与自然的一切初始条件都是人择的结果。

再次人择与自然的人化

不过,前文所讲的还只是“人之初”,即人类之初的情况。这时的“人择”是无意识的、不自觉的、巧合性的。我们把这称之为“初始人择”。初始人择解决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初始条件问题。西方宇宙学中的人择原理到此为止。而笔者所推出的美学中的人择原理却要再前进一步。下一步可称为“再次人择”。这是自觉的、主动的、有意识的人择。两种人择有重大的区别。

人是一种自由自觉的智能生物,而不同于一般动物。在人类出现之前的漫长岁月中,整个自然界内部是按照自然选择及基因突变原则发展进化的。在人类出现之后,尤其在人类跨过了蒙昧期、野蛮期而进入文明期之后,他在人与自然的生死决斗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真正地充当起宇宙的主宰。他便用自己的智慧与意志来自觉地影响自然界的发展进程,改变生物界的结构与进化队列。于是,自此之后,“人择”逐步代替“天择”,成为生物发展进化的重要推力。

按照达尔文的天择理论,动物界获得最优发展的应该是最强悍、最富有战斗力的那些品种,如鱼中之鲨、牛中之犀、鸟中之雕、虫中之蟒等等。以前的确是这种情况。但自从人类捷足先登了世界主宰之宝座之后,动物界获得优先发展的恰恰是上述这些动物的对立面,即那些最软弱、最缺少凶猛战斗力的品种,如鲤鱼、黄牛、家犬、鸡、鸭、蚕、蜂等等。而且,更有甚者,有些属于本门类中的叛逆、变体、退化、病态及杂交后代,却反而获得了发展进化的优先权,如巴儿狗、小金鱼、奶牛、肉猪、骡子、杂交羊等等,皆如是。植物中符合“天择”原则而应优先发展的应该是那些适应性最强、最能抗御自然灾害的品种,如野麦、稗草、荆榛等等。然而,恰恰相反,它们正在被淘汰。而有许多根本不堪与它们为伍、无力与它们对阵的东西,却反而获得了最优发展,稻、麦、豆、菜等等皆如是。植物之中更有许多本属于病态、退化及杂交后代,获得了最优发展,倒栽柳、龙爪槐、嫁接桃梨,尤其异体花卉、掌上盆景、指上盆景,均如是。人是世界的主宰。他对一切生物都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符合人的物质与精神要求者就兴旺发展,否则就淘汰灭亡。

这种情况是完全正常的、正确的。这种发展进化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这说明天择原理正在逐步让位于人择原理来指导生物界发展进化的进程。从美学角

度来看,这种趋势尤为明显。

我国清代著名文学家龚自珍写了一篇极好的散文《病梅馆记》,至今仍被选为我们的大学、中学教材。该文说:文人画士和育花者们根据自己的审美趣味把大批梅花培植成曲梅、欹梅、疏梅,改变了梅花的天然品性,的确是一大祸害。作者对此大加抨击。该文意在讽喻封建当权者摧残压抑人才,这当然是正确的。但从美学角度来说,他批评这类“病梅”不美,不该发展,却未免谬之甚也。我们认为,“病梅”非病,乃趋人之所爱而故作是态也。按照人择原理,人是一切事物的最高尺度。既然曲梅、疏梅、欹梅能够凝聚人们的某种情趣,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那么,文人画士据此而育梅,这又云何不可呢?事实上,如果以曲梅、疏梅为病,那么,小金鱼、巴儿狗、异体花卉、掌上盆景、漓江奇峰等等,岂非病之甚者乎?而人们却以为它们是美中之尤。这里面的道理无法用纯自然的观点来解释,只能用人本美学和人择原理来说明。

人择原理的出发点是要说明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而对大自然所作的选择。既如此,这个选择就不仅要保证人的诞生,还要保证能够满足人类继续生长前进中的种种需求。如果大自然仅仅提供了人类诞生所需要的初始条件,却不能满足他发展前进中的需求,他仍然不能成为真正的人。这样的“人择”还是不彻底的。既然没有真正的人,一切也都无从谈起了。

“人”是一个有宏伟抱负而永不满足的孩子。他对自身和环境都提出了十分苛刻的要求。当他主宰了这个大地之后,他就下决心要改造自己并改造自己的环境。这就是要进行一个再次人择。而且,在这个再次人择阶段,他不是求助于大自然的赐予或机遇,而是要用自己的劳动与实践来实现这个愿望。他明确地认识到,只有实现了这一宏大的改造工程,他才能脱去身上的一层皮,成为真正的人。这一工程是生命攸关的,实现这一改造工程当然要以他自己的需求为最高尺度。这显然是一个重大选择。所谓再次人择就是指此而言的,它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首先,人为了成为真正的人,他必须尽快地扬弃自己身上的动物特征,大大发展其智慧、语言及审美能力以及与此有关的生理心理机制。

其次,他必须通过长久的劳动和性择从美、从优等途径(也包括基因突变途径)使自己的形体、容颜、性格等方面的美同其审美力获得同步发展,二者应永远保持高度耦合与谐调发展的势头。

再者,他必须尽其力之所及,逐步改造自己的环境,使之成为人的环境,以保证能够满足人类愈益提高的生活与审美需求。与此同时,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包括日、月、风、云等等)都将按照人择的标准重新排列美丑的顺序和队列。符合人类的物质与精神需要者就是美的,就要大力发展,否则就是丑的,就要逐步淘汰,人择的标准变易不居,美丑的队列也时有不同。美的创造、美的评价、美的存在与发展都以“人择”为唯一的中心与标准。

需要说明的是,当我们把宇宙学中的人择原理引进美学领域时,不能不对它进行某些必要的改造与发展。我们提出的再次人择理论的构想正是人择原理的合理延伸。因为,如果没有再次人择,人就不能由古猿人发展成为真正的人。如果不作再次人择的理论延伸,那就只能解释一般生物阶段(即前人类阶段)的种种事实,而不能解释人所特有的审美问题。用初始人择与再次人择来分别说明人类诞生前后这两个不同阶段的情况,则可以避免这种功亏一篑的失误,形成一个比较圆满的理论体系。

人择原理是当代科学发展的重要成果,但它却是以人类几千年的智慧与知识为根基的。早在古希腊时代,著名思想家普罗塔格拉就曾提出过一个卓越论断: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也说过:“思维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康德在给美下定义时,特别强调美之“合目的性”。这显然是说一切美都必须合乎人的目的,要符合人择的标准。恩格斯下面这段话更是这一思想的绝妙发挥。他说:“人只需要了解自己的本身,使自己成为衡量一切生活关系的尺度,按照自己的本质去估计这些关系,真正依照人的方式,根据自己的本性来安排世界。”可见,我们提出的再次人择理论的构想与马克思主义也基本一致。

有人说,美是和谐。但是,和谐的最高标准是什么?如果不符合“人择”这一标准,就谈不上美。毒蛇身上连衣裙的图案不是很和谐的吗?猛虎的眼睛、牙齿与斑斓花纹不是也很和谐的吗?把它们置之于图画上或铁笼之中,就可能成为美的对象;把它们置之于席间榻前,就只能引起恐惧,而失去了魅力。这说明美与不美主要取决于它们对人的价值。

有美肴于斯,五味之和也。但是,离开了人的口舌,能找到一个纯客观的标准吗?不能。名厨之用盐,必求其适度,多一分则太咸,少一分则太淡,适度则和谐,适度则美。五味之香与臭,没有任何纯自然的标准。臭豆腐、怪味豆、苦瓜、苦菜、香椿、香草之类,它们之味道均在香与臭的边缘临界处,稍过或不及皆不可,适可则美。而这个美与不美的分界标准又在何处呢?除了人的味觉之外,再没有第二个标准。味之为美取决于人择的要求,取决于口舌之所需。离开了人,在整个自然界或在上帝那里都找不到美的标准。

有人说,美是自由。但是,自由的最高标准是什么?如果不符合“人择”这一标准,即使有了自由,也不可能产生美。自然界弱肉强食、血肉横飞,这是为保持生态平衡所不可缺少的,也是生物发展中的一种自由状态。暴风骤雨、地震雪崩、火山进发、洪水汹涌,这是自然界中的正常现象,也是一种自由的爆发。但它们不符合人择的要求,因而不可能产生美。反之,笼中之鸟、池中之鱼、瓶中之花,虽然对物来说是失去了自由,但对人来说,却看到了自由。因而,它们都是美的。总之,自由与不自由,只有在符合人择的要求时,才能具有美的价值。因此,简言之就是:人是万物的尺度,人是美的尺度。

20年前,笔者曾提出“美是人的本质在宜人形式中的显现”这一命题。所谓“宜人”,就是要适合于人择的标准。无论说美是和谐、美是自由或美是有意味的形式,都只有在符合宜人(或人择)的标准时,才算找到了最后的根据。而在自然界,则没有这种标准和根据。

讲到这里,我们还惊异地发现,美学中的人择原理又恰恰与马克思的自然人化理论有许多相通之处。再次人择过程,正相当于自然人化过程。两种理论所论的内容似乎是两个交错圆,大部重合,小有差异。尽管此二者是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的,但在真理的殿堂前面却不期而遇了。它们都是要说明,人类要按照自己的需求来重新设计自然界万物的内容与形式,万物才因此而成为美的对象。

进而言之,我们也可以把初始人择阶段的自然美称之为人择自然之美,把再次人择阶段的自然美称之为人化自然之美。这样就可以把人择原理与马克思的自然人化理论衔接了起来,全面解释两个不同阶段的不同情况。在自然人化过程中,实际上就包含有人类对自然美的选择、占有、发现、改造等不同的能动作用。人化与人择既有衔接关系,又有相通与互补关系。

二者是密切相关的。比如,雨花石、红珊瑚、黄山、石林、春风、秋月之美并不是人们加工改造的产物,而是他慧眼选择的结果。古长城、金字塔、杭州西湖、卢浮宫之美则带有人类加工改造的斧凿痕迹。以上各种类型的美,都体现了再次人择和自然人化的威力。它们同样都应由这两种理论来解释。这两种理论是互相贯通、互相补充、互相证实、互相支持的。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哲学、美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相互贯通,看到了三条认识曲线在一个点上的相交。此类妙景奇观在科学史上是不乏先例却也并不多见的,而每当此类美景出现时,都常常会引起一片激动与怀疑的目光。

人本美学要义

在美学领域中,人择原理所能阐释的是一些为数不多却层次较高的基本问题。它可以说明主体(人)之审美力及审美机制的由来、审美标准之确立、审美特性(美)的形成等问题。经过千秋万代的重复实践,上述能力与特性已经积淀入人的遗传基因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性质。这正与人本美学的基本观点一致。

现将这些观点简单归结如下:

1 人为何会有爱美之心,并有审美的机制?——因为人的择偶与繁衍必须选美、选优而从之,这才能保证优生的势头,以免被自然界众多天敌所灭绝。而且,人光有生命还不行,这生命必须有意义、有乐趣,这才能让人珍爱生命、好生恶死、有所追求、自强不息。因此,爱美与审美是保证人类生存、发展和优生的前提。

2 世界上为何会有美的存在?美的本原为何?——人既有爱美之心,他就会找到并创造出能让他获得爱悦、欣赏的东西。美是人的精神食粮,是他生存、繁衍的必要条件。一切一切的美,人体美、自然美、艺术美以及千万种产品之美都是为人而产生,并由人选择和创造出来的。因此,人是美的本原。

3 有没有纯自然的自然美?——没有!一切自然美都是人精心选择和创造出来的产物,或因与人有某种深厚联系而形成的。

4 美的标准何在?——人是世界上唯一的审美主体,美是人的私有物和独占物。美的标准仅仅由人来设定,美必须符合人的五官和精神之需要。

5 如何来界定美的内容和形式?——美的内容是人的本质、人的生活及情趣的外在显现。美的形式必须宜人。简言之,“宜人则美”。

这样的回答让我们感到陌生而又新奇,略略费解而又耐人深思。其中有些问题是古今中外从来没有人回答,也极难回答的,因而特别有趣。这有趣就来自于人择原理。

我们的美学不是玄学,不是简单的哲学思辨,而是一门科学。它必须根植于人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坚实基础上,才能有所发展。我们的美学研究,如果一旦能打开狭小门户,放眼去观察、学习、借鉴一些邻近学科的知识与最新成果,那就会发现一些非常宝贵、非常有用的财富与武器,好像是看到了一片新的天地,呼吸了许多新鲜空气。

最近几年来,我们的美学研究确实也有一些令人欣喜的成就,那就是愈来愈多的美学家逐步向人本美学靠拢了。有的人将其称之为人本主义美学或人类学美学。有的人说美学就是人学。这个大的趋势是比较一致的。我们的某些美学界前辈总是希望用纯自然、纯理念、主观或客观、客观和实践等理论框架来解释美学问题。现在看来,那些理论框架和研究视野还不够深入、不够宽广。不少学者在越来越深入的研究中不期而遇地找到了人本美学。

我们所主张的人本美学的主旨是:人是美的本原,人又是最高的美,人是美学中一切问题的中心,美的生成、美的标准全在于人,世界上各种各样的美,其内容与形式都离不开人,离开了人就没有美丑之可言,也没有美学之存在。

但是,不管称作人本美学、人本主义美学或人类学美学,它们又立足于何地呢?本文引进的人择原理可能正是这种美学的理论基石之一,至少可以说,这一理论为人本美学提供了一个非常坚实的理论支持。其他学派的美学家们也会由此获得某些有益的启迪。

凭借科学的直觉,我仿佛看见,美学之宫殿像是一幢装有多层门窗、镶有多种暗锁的琼楼玉宇。每个人只允许带着一把钥匙走近。因此,任何人用任何钥匙(理论)都顶多只能打开其一层门窗,却不能一举而进入美学宫殿之堂邸,而众多的钥匙和多代人的共同努力却可以打开全部门扉,让人们尽赏其中的奇景异致。人择原理可能正是其中的一把不可缺少的钥匙。

——然欤非欤?且共思之!

责任编辑:宋 奇

推荐访问: 美学 人本 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