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寻访在澳中国文物

时间:2022-03-10 10:11:33  浏览次数:

文章,从而结识了移居墨尔本已四十载的文化界侨领雷震宇先生(已故),我向他询问了墨尔本中国古文物的动向。他非常高兴地告诉我,1983年他在墨尔本创办了一座“中华文化中心”,是年十月,他在华人淘金古镇———班迪戈市政厅,自筹资金自已动手举办过一次盛大的中华文化展览会,在会上他除了展出他个人珍藏的中国古文物外,他还向澳大利亚收藏家及华人侨领借来部分中国文物。于是,这个展览会上便出现了中国古代商朝和周代青铜器,唐朝的仕女俑和景泰蓝,宋代的玉器,明、清两代的象牙雕品、漆器、瓷器,以及近代画家的力作等。与雷先生接触,萌生了我在澳大利亚的中国文物调查之旅。

在新南威尔士州和西澳州的收获

1996年,我再次去新南威尔士州首府———悉尼游览,便专程去了新南威尔士州艺术馆参观,意外地发现了展品中竟有几件中国古文物———青铜器与陶器及青花瓷器,心中十分高兴。因为这是我移居澳大利亚以来,第一次零距离地目睹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

两年后,笔者在新南威尔士州南端重镇———奥布雷市中心的画廊内,不经意地发现这里展出了四件唐朝的出土陶俑,其中两件是唐朝仕女俑,女俑体态丰盈,衣饰华丽,彩色尚艳;笫三件是骑马武士俑,形象逼真,气势威武。第四件是一件鸭俑,形象生动,十分可爱。另有两个鎏金佛头和一个石刻底座,这是一个部件,当是唐代遗物。原来这四件唐俑是本地一位叫霍华德·尼尔的艺术家于1950年从欧洲某一拍卖行购得,他在珍赏了70年之后,便献给了国家。

2008年,我在西澳州首府珀斯的西澳州博物馆参观时,谁知又邂逅了一个名曰“大清乾隆年制”的中国瓷器和玉器展览。大喜过望的我,连忙数了一下,共42件。其中大宗是瓷器,分粉彩釉和青花釉两大类,品种有碗、盘、盒、罐、壶、杯及梅瓶等;既有花草、鱼、虫,又有人物,形象生动,彩色鲜艳,系不可多得的官窑产品。至于玉器,其中三佛像,笑容可掬,雕工精致,堪称佳品。另一件是送贵人的礼物———猴子骑羊玉雕,寓意“封侯”,即升官之意。特别是一个薄体玉碗,凸显透明之妙,碗外的浮龙纹样,是一件乾隆皇帝御用之物,价值连城。关于这些文物的来源,大部分是澳大利亚人在1915年前后购于伦敦拍卖行。小部分源于华人的捐献。

在维多利亚州饱览中国古文物

在维多利亚州主要金矿城———班迪戈的金龙博物馆内,在我的朋友、澳籍华裔馆长雷扬名的引导下,发现了几件华工后人捐献的清朝同治、光绪年间生产的粉彩釉碗、盘、碟等生活用具。在维州北部比契沃尔斯山区由澳人经营的“中华文化中心”的展室内,我又看到了类似的清朝粉彩釉和青花瓷碗等用品。

在墨尔本的澳华历史博物馆里,更喜见一件商周时代的铜器。但令我欣喜若狂地是,在巴拉瑞特市的黄金博物馆内,无意中饱览了一个名曰“一个澳大利亚人在中国”的专题展览。在这里我观赏到由本地一位建筑师乔治·罗杰斯和他的加拿大夫人阿诺特·罗冰娜,于1927年从中国四川省带回的近千件中国从古代到近现代的各类文物和民俗文物及手工艺美术品。原来罗杰斯夫妇将这一大批文物放在南澳州首府阿得雷德市家中,他俩离世后这一大批文物便由他们生于上海的独生女儿玛格丽特保存。1984年,玛格丽特自感年迈多病,便就近献给黄金博物馆永存了。笔者兴奋地发现其中有唐朝的玉佩、玉带钩和景泰蓝等,明朝冰冻纹白瓷瓶、双耳大肚青花瓷瓶、紫色窑变长颈瓷瓶等。还有清朝乾隆年间的瓷碗,八仙粉彩釉瓷碗、盘、勺等。清同治年间的薄胎碗、其透明度,真有令人望眼欲穿之感。铜器方面则有明朝宣德年制双耳铜香炉、夔龙纹香熏以及藏族庙宇中的铜祭器等等。其数量堪居全澳之冠。

2007年,我在墨尔本的维多利亚州艺术博物馆,无意中发现这里正在举办中国古代文物展览。一周后,进行了全面统计。这里共陈列了文物225件。陶器———77件。它们是仰韶彩罐;隋朝和东、西汉朝的砖雕屋舍;比较多的是唐朝的出土俑,有三彩仕女、武士和牛拉车等;东晋的瓶、罐、碗等,令人目不暇接。大宗的瓷器———109 件。它们当中包括著名的晋朝的瓷枕和鸡头壶等;北宋、南宋与很多的明、清两代素釉与青花纹和粉彩釉的碗、盆、碟、盅、瓶等瓷器。铜器———24件。它们是东周、西周的盛具和礼器,如锅、酒壶、尊、烟熏等珍贵古物。玉器———8件。如宋代玉杯等。石雕———3件。它们是北齐朝和北魏朝和明代的佛像及鎏金佛像,前者价值连城。这些中国古文物,大多由早期的英国人和后来的澳大利亚名人名商家等人,从中国内地和香港得到的。

在塔斯马尼亚州喜见“黄氏珍藏”

我为了寻访澳大利亚南端华人先贤遗存的中国文物,我和家人飞来塔斯马尼亚州首府霍巴特市。未料在塔斯马尼亚州立博物馆暨艺术画廊二楼艺术品区,邂逅一个名曰“黄氏珍藏”的中国古文物展览。当我放慢脚步,仔细端详这个珍藏后,觉得这个中国古文物展览,真够得上称为霍巴特的一绝。这里陈列了从新石器时代、商代、东、西周代以至秦、汉、东、西晋,南北朝、隋代、唐朝、五代、宋、辽、金、元、明、清朝直至中华民国,共117件珍贵文物。其中大宗是陶瓷器,木雕艺术品有18件,石刻艺术品7件,金属品5件。特别令笔者驻足的是那16件鼻烟壶,看着绘有各种人物纹样的内壁画是那样的逼真而富于情趣,真令人对这些巧夺天公的内画大师的天才,不能不表示由衷地敬佩!

“黄氏珍藏”之黄氏何许人也?原来黄氏乃黄兆汉博士。看完展览,顿萌发见一见这位捐献者的愿望。这时恰巧家住西澳州珀斯的黄兆汉夫妇正在霍巴特,于是我们与黄兆汉夫妇在博物馆相见了。他乡遇知音,倍感亲切!双方在咖啡屋里进行了交谈,黄氏向我们讲述了30多年来,他俩主要在中国香港,其次在英国、法国购买这些文物的酸甜苦辣的过程。特别是在香港看准了一件出土的唐朝三彩双角镇基兽俑,夫妇俩喜爱极了,于是狠狠心,便以39万港币将它买下,结果几乎囊空如洗。黄氏还告诉我们,为了给这些文物找一个既安全的收藏处所,又能为这些中国文物提供展示的平台,他们将自已珍藏的价值上亿港币的260件中国文物分成四批,无偿地存放在塔斯马尼亚州博物馆暨艺术画廊。该馆为酬厚意,特设“黄氏珍藏”展览,永久对外开放,供人观赏。

在国家图书馆发现太平天国原版刻书和布告

笔者早知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珍藏有一批太平天国原版刻书和原版布告,但详情不清。2003年5月,笔者应该馆之邀,有幸成为被该馆誉为是馆外全面接触这批已列入特藏品的第一位中国学者。笔者花了3天时间,仔细地观赏了这批特藏品。我发现那是22部太平天国原版刻书,它们是:辛开元年《幼学诗》一册,壬子二年《太平诏书》(重刻本)、《太平礼制》、《太平军目》、《天命诏旨书》,癸好三年《三字经》、《太平救世歌》、《天朝田亩制度》(重刻本)、《建天京於金陵论》、《太平天国癸好三年新历》、《天理要论》等。另有抄本《诏书盖玺颁行论》,共23部早期刻本和原始抄本。而原版刻书中的甲寅四年新历,则是孤本,弥足珍贵。

此外,还有三件原版安民布告,另有抄本癸好三年五月初一日等六件。而原版布告中五月初二日一件,为举世无双之宝。原始抄件中甲寅四年一件,亦系世界仅存之硕果。

澳大利亚这批原版刻书和布告并非彼一国独有,它是世界范围内中国、英国、法国、美国、德国、荷兰、俄国八国所藏太平天国原版刻书和布告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是它的全貌得以问世,那是八国中最晚的国家。

笔者认为太平天国原版刻书,因其刻印精美、卷帙完整、存世稀少,对太平天国史实的研究又至关重要,故应列入善本书之林。

在坎培拉再赏徐展堂捐赠的古文物

2003年在坎培拉,因时间关系我未能对香港收藏家徐展堂捐展的中国古文物精读一番,2010年4月,终于了却心愿。徐展堂于1995年捐献的这批文物,在多年后有了充实。如今展出的大都是陶瓷器,包括新石器时代、商、周、汉、三国、隋、唐、宋、明到清朝历代的珍贵文物。内中新石器时代有彩陶罐、西周青铜祭器,汉朝陶釉卧狗、鞍马和彩陶鸭形壶等。特别是那个男舞者俑,只见他双手上下挥动,面带微笑作舞姿状,恐怕在出土的汉俑中,亦是鲜见之宝。而西汉的彩绘灰龙陶器,其器形高达43厘米,世所罕见!西晋的屋雕和青瓷釉葬壅及宋朝立体人物彩绘葬壅,皆是不可多得之物。精美绝伦的唐朝出土文物,如两手平举、双口略张、向上咏歌之俑,则是典型的宫女形象,这组女俑构建出一派歌舞升平之盛世。同时排列的还有武士俑,生动地显露出唐代的不可一世的国威。

此外,展出的宋代石灰石佛头雕像,元代的青花瓷盘,更是市场十分看好之宝。而明朝头戴官帽的财神彩绘雕像,完全是一副讨人喜欢的神态。众多的清朝珐郎铜制有盖大肚瓶,和山水幽居纹青花瓷瓶,粉彩花鸟碗、盘、盅、碟,皆是康熙、乾隆年官窑力作。

徐展堂于1995年在澳大利亚国家艺术馆存放的从新石器时代到清朝的历代珍贵文物,其总价值在2000万港元。该馆特设立了一个永久性的“徐展堂中国艺术馆”,对外开放,供世人观赏。澳大利亚联邦政府特授予徐展堂“最高国家艺术勋章”,这枚勋章可谓受此殊荣的第一位华人。

在拍卖行里见识中国宝物

2008年,笔者在墨尔本Mossgreen拍卖行,见到十几尊中国明朝和清朝纯金佛象和台湾的石佛象,其标价最低800澳元,最高6万澳元(折合人民币约40万元)。此外,还展示了40几件东周、夏、汉、唐、明代青铜器和铜镜等。还有40几件陶器、瓷器、玉器、牙雕、挂屏和清代官服与大量的清代鼻烟壶等。其中不乏御制官窑佳作。真是琳琅满目满目、美不胜收!

2010年,笔者在墨尔本知名的C·M·A拍卖行的预展期认真地观赏了一番。我数了一下,各类中国文物达222件之多。其中多为明清两代的青花瓷器和粉彩釉民窑作品。玉器也不少,其中翡翠十分珍贵。至于少量青铜器,亦系难得之宝。但令我动心地还是放在展室一隅的字画,这当中有梁启超的对联:“绿杨楼外出秋千 豆蔻花开坐晚日”。郭沫若的对联:“海上生明月 天涯逢故人”,以及齐白石、傅抱石、启功、林散之、陈大羽的字画。

2011年4月,笔者前往墨尔本Sotheby’s拍卖行预展厅,对中国文物扎实地浏览了一通。

整个展厅布满18世纪、19世纪的澳大利亚、英国、法国和中国文物,论数量中国明清两代文物以清代居多,约有180余件。它们是:青花瓷器30余件(其中清朝康熙年制官窑青花将军罐系天价之宝);粉彩釉瓷器20 余件(其中明朝成化年制粉彩花卉山石碗很珍贵);玉器和石雕40余件(其中透红珊瑚仙女像十分罕见);牙雕20件。外有漆器、手绘清人影像和现代名家吴青霞字画等。

澳大利亚拍卖行出售的中国文物,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生产力和不断变化的审美观念,对古人或近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的研究,提供了确凿的物证,令人受益匪浅!

推荐访问: 寻访 中国 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