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在思维方式的转变

时间:2022-03-05 10:05:18  浏览次数:

摘 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对以前那些不利于或不适应科学发展的思维方式进行变革,以科学的思维方式引领社会发展。即要实现由片面思维向整体思维的转变,由静态思维向动态思维的转变,由孤立思维向关联思维的转变,由线性思维向非线性思维的转变,由物本思维向人本思维的转变。

关键词:马思维方式;科学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10)-04-0025-2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改变了思考发展问题的方式和维度,实现思维方式的转变。思维方式的变革集中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对传统发展观的变革与创新。为此,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也必须抓住方法论这个关键,对以前那些不利于或不适应科学发展的思维方式进行变革,以科学的思维方式引领社会发展,切实解决好关乎发展全局的诸多重大问题。

一是要实现从片面思维向整体思维的转变。片面发展思维是顾此失彼的畸形发展思维,而整体发展思维则是强调各方面协调发展的思维。毋庸讳言,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的发展思维更多的是一种形而上学的片面发展思维,一些地方采用的发展方法更多的是一种形而上学的片面发展方法,如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于以GDP为中心,把“发展是硬道理”理解为GDP是硬道理,片面追求GDP增长的数量与速度等。科学发展观纠正了长期以来单纯把经济增长作为社会发展的唯一目标的传统发展观,强调经济增长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人口等的协调发展,并将这种协调发展纳入到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的整体中去认识并实践,从总体上去全面推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运用整体思维,讲发展就是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就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整体推进;就是社会的整体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同时发展还要着眼于政府、企业、公民社会、公众的社会结构的全方位管理。

二是要实现从静态思维向动态思维的转变。社会发展是动态复杂系统,需要我们自觉应用动态观点认识和处理问题。动态思维要求破除急于求成的短期性思维,树立与自然和谐的持续性思维。短期化思维割裂质、量、度及其变化的内在关联,在发展途径的选择上往往走捷径、图省力,急于求成、急功近利,不惜对资源环境竭泽而渔,其结果导致了人与自然的困境与危机。而科学发展观则注重在质、量、度统一基础上坚持以持续性思维方法来把握社会发展。这就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持续能力基础上,发展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求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危害。

具体来说,一要在处理速度和效益的关系上树立持续性思维。必要的增长速度是科学发展观题中应有之义,但必须注重效益,不能只图快、不重质,要把握量与质的统一性。在保持较快发展速度的同时,更加注重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产业结构调整、科学技术进步、资源能源节约、公共环境治理等,实现数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益的统一。二要在处理增长与环保的关系上树立持续性思维。传统增长观在发展经济时往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科学发展观则重视把握经济发展的量变、质变与资源环境限度的和谐,即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跳出那种“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发展模式,大力推行清洁生产、生态产业、循环经济。需要指出的是,政府要在环境保护这个质的规定性上发挥主导作用,把环境保护列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大领域之一,同时带动市场自主投入、企业积极参与,进而实现资源、环境与经济和谐统一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要实现从孤立思维向关联思维的转变。任何一方面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他方面的发展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然而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更多地是运用孤立思维来看待问题,比如城乡关系,我们就用一种户籍制度把城乡分割开来,形成了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人为地造成城乡之间的巨大差距。新时期中央提出的“五个统筹”就是运用关联思维来看待和处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之间关系的产物。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因为看到了城乡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为了克服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逐步缩小城乡差别,防止城乡差别不断扩大而采取的措施;统筹区域发展,就是因为看到了区域之间的联系,为了加速后进地区的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防止区域发展严重失衡而采取的措施;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就是因为看到了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联系,为了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防止因片面发展而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结构性破坏而采取的措施;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是因为看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密切联系,为了保持人在改造自然过程中不断改善自然环境,防止只向自然索取、不治理和保护环境而遭到自然报复而采取的措施;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就是因为看到了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之间的联系,为了把我国发展与经济全球化联系起来,注意趋利避害,既要充分发挥扩大开放对我国发展的促进作用,又要防止对外开放失度,使我国发展过分依赖外国而严重削弱独立自主和自力更生能力而采取的措施。从根本上说,“五个统筹”就是要站在对复杂社会综合思考的基础上,就是要使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以及社会系统内部之间,相互适应,相互促进,使政治、经济、文化相互协作,相互推动,从而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备、速度相宜和效率兼顾的社会发展形态。

四是要实现从线性思维向非线性思维的转变。线性思维强调事物的因果联系,以直线式的机械分析来思考问题,其结果是把事物和过程孤立起来,忽略了事物间的多样性和普遍性联系。长期以来,在线性思维的樊篱下,人们把社会发展等同于经济数量增长已被格式化,这种思维定式引起的严重后果不仅是把发展简单化,而且因社会发展观的滞后和偏离由此引来了一系列的社会发展问题。非线性与线性恰好相反,强调事物的相互关联,强调从整体、多维的视角来考虑问题,世界本质是非线性的,世界的非线性特性必须以非线性思维来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是一个由人口、环境、文化、经济等多因子、多层次组织起来的非线性系统,特别是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发展转型期,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社会发展中的随机变化或临界点将有可能引发所谓的“蝴蝶效应”。为此,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入研究社会系统的非线性特征、表现形式、产生根源、作用机理、可能后果等。同时,更要在制度建设上下工夫,形成一整套完善的社会涨落机制,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非线性的有利作用,尽可能避开或弱化其不利作用,以便探求社会发展系统的内在机理和实现途径,实现对社会实践复杂动态系统的适时调控与合理干预,引导其朝着更加和谐的确定目标迈进。

五是要实现从物本思维向人本思维的转变。物本思维方式把经济增长、物质财富的积累奉为社会发展的目的,而人则成为实现经济增长的手段和工具,从而颠倒了社会发展的手段和目的的关系,其结果必然是“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人是发展的实践主体和核心动力,中国的发展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最高价值,中国的一切发展都是为了实现、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使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如果不坚持运用人本思维,不及时而清醒地强调和落实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个本质特征,发展的走向就有可能会偏离党的根本宗旨和人民的意愿。所以说,能否实现从物本思维向人本思维的转变决定着发展的性质、结果和意义,也决定着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前途。

责任编辑:邓巧

推荐访问: 贯彻落实 科学发展观 重在 思维方式